APP下载

下肢深静脉血栓合并肺栓塞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

2020-12-24何高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35期
关键词:滤器下腔肺栓塞

何高志

(广西平南县第二人民医院,广西 贵港)

0 引言

下肢深静脉血栓属于医院血管外科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类型,该疾病通常发生于下肢深静脉,主要是指静脉血液与下肢深静脉处血管内产生凝结作用[1]。而肺栓塞又可被称为急性肺栓塞,该疾病主要是由体内循环各种栓子脱落所引发[2]。这两种疾病为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表现,其中有80%左右肺栓塞患者的栓子来源于下肢深静脉血栓,而这两种疾病合并发生率较高,可达到50%左右[3]。目前针对该疾病的治疗方法较多,其中以介入治疗的效果更为显著[4]。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合并肺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使用不同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探讨整体临床治疗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研究对象为2017 年1 月至2018 年2 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合并肺栓塞患者60 例,其中男性39 例,女性21 例,年龄33~72 岁,平均(50.37±7.47)岁。所有患者均接受肺动脉CT、DSA 及上下肢静脉彩超等多种影像学检查。其中右侧单肺动脉栓塞14 例,左侧单肺动脉栓塞21例,双侧肺部重度栓塞25 例。纳入标准:①经过相关检查后,所有患者均可确诊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合并肺栓塞;②自愿参与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③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经导管尿激酶溶栓治疗、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治疗与抗凝治疗。①下腔静脉滤器手术放置:首先对患者右颈部静脉进行穿刺处理,并置入5F 猪尾导管与6F 导管鞘,完成下腔静脉造影后,对患者深静脉远端处进行开口,并放置所需下腔静脉滤器,其中33 例患者于右颈部静脉处置入Aegisy 滤器,其中27 例患者于健侧股静脉处置入ZQL 滤器。②溶栓及经导管碎栓治疗:于患者右颈部处静脉置入5F单弯导管,并进行下肢深静脉造影,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位置及范围进行确定。于患者右颈部静脉处置入5F 猪尾导管,以确定患者肺栓塞位置与严重程度。使用导丝将猪尾导管置入肺动脉血栓段,并通过反复推拉旋转的方式完成碎栓治疗。给予尿激酶推注治疗,3~8 次/d,10 万U/次,经过2~3 d治疗后使用肺动脉造影完成复查。对患者病情进行观察,待病情好转后即可进行肺动脉溶栓治疗。③下肢深静脉插管溶栓治疗:待肺动脉溶栓治疗完成后,于患者颈部静脉处置入5F 溶栓导管,直至下肢深静脉血栓处,并确保导管侧孔部位处于血栓远端。进行尿激酶导管治疗,3~6 次/d,10 万U/次,待2~3 d 治疗后使用肺动脉造影对血栓溶解情况进行复查,以完全溶解作为停止治疗的标准。④下腔静脉滤器取出:于右颈部静脉处置入12F 输送鞘管,使其置于近心端滤器处的下腔静脉内,待入圈套器置入后,对套取滤器钩状部分收回至鞘管。⑤抗凝治疗:在治疗过程中积极采用抗凝治疗,使用低分子肝素钙5000 IU 进行皮下注射,2 次/d;在治疗时需对血凝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待出院后告知患者继续以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

2 结果

经过治疗后,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缓解;其中肺动脉血栓完全溶解有57 例,部分溶解有3 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完全溶解有55 例,部分溶解有5 例。接受溶栓治疗后,下腔静脉滤器有56 例取出,有4 例为永久性留置;治疗后有5 例患者存在血尿,无其他不良反应及并发症;于出院后进行电话随访3~12 个月,确定随访期间无复发情况出现。

3 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上较为常见,其主要是由静脉血流滞缓、静脉壁的损伤、血液高凝状态等原因所导致,该疾病临床症状通常表现为单侧肢体肿胀、局部疼痛感等[5]。而肺栓塞临床症状较多,通常包括虚脱、冒冷汗、呼吸困难、咳嗽、胸痛等,同时该疾病还具有发病急促的临床特点,必要时需采取相应急救处理[6]。

在肺栓塞临床治疗中,经导管碎栓、溶栓治疗、机械性血栓祛除等均为常用介入治疗方法,但导管机械性血栓祛除法需具备特殊器械,并且其治疗费用高,因此局限性较大。而经导管碎栓及溶栓治疗的操作简单,目前已成为肺栓塞的常用治疗方法[7]。

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合并肺栓塞治疗中,需要对右心室负荷进行迅速降低,并有效改善肺部循环,使得肺动脉血流得到快速恢复;同时还需积极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以预防血栓综合征出现[8]。在肺栓塞临床治疗中,通常采取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法对下肢深静脉血栓进行治疗,但需要注意的是,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法主要是起到预防作用。

通过研究可发现,局部溶栓及导管碎栓成功率达到100%。治疗效果显著的原因可能为由于血栓形成时间较短,同时导管中的尿激酶经过长时间溶栓后,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同时本研究所使用的下腔静脉滤器属于回收式滤器,可于临床中对下肢深静脉血栓进行溶解后取出。通过研究显示,有4 例为永久性留置,这4 例患者均存在血栓复发的高危因素。

综上所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合并肺栓塞临床治疗时,可通过介入治疗以取得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该治疗方法不仅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恢复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同时还具备较高临床推广价值与实验价值。

猜你喜欢

滤器下腔肺栓塞
困难滤器回收策略
自制圈套器技术取出疑难下腔静脉滤器的应用
综合护理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的临床干预分析
1例右心房至第二肝门的下腔静脉损伤患者的急救措施探索
可回收式下腔静脉滤器的回收成功情况分析
致死性肺栓塞的防治需要从源头抓起——精准预防医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警惕隐形杀手“肺栓塞”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为什么容易再出血?
花粉过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