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域文化翻译研究
——以海外徽学著作翻译为例

2020-12-24詹全旺

关键词:徽州意义语言

詹全旺

翻译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学科的早期发展得到语言学的有力支撑。1953年,苏联翻译学界的代表人物费道罗夫出版《翻译理论概要》,率先从语言学的视角对翻译进行系统的研究,提出翻译问题应该在语言学范围寻找解决方案(1)A. Fedorov, Vvedenie V Teoriju Perevoda, Moskva: Izdatel’stvo literaturyna inostrannych jazykach, 1953.。1959年,布拉格学派语言学家雅克布逊出版《论翻译的语言观》,以语言符号为基础将翻译分成语内翻译(intralingual translation)、语际翻译(interlingual translation)和符际翻译(intersemiotic translation)三类,在结构主义语言学框架下创立翻译理论(2)R. Jacobson, On Linguistic Aspects of Translation, R. A. Brower (ed.), On Translation, New York: OUP, 1959, pp. 232-239.。1965年,英国学者卡特福德出版《翻译的语言学理论》,将翻译过程视为用目标语的等值成分替换源语的原有成分,认为翻译的关键在于在目标语中选择源语的等值文本材料(3)J. C. Catford, 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5.。1975 年,苏联翻译理论界代表人物巴尔胡达罗夫出版《语言与翻译》,进一步将翻译的等值单位划分为音位、词素、单词、词组、句子、话语几个层级,试图解决翻译的普遍语言学理论问题(4)L. Barhudarov, Jazyk I Perevod, Moskva: Meždunarodnye otnošenija, 1975.。翻译理论的语言学探讨为翻译的学科建设做出了开创性贡献,使得翻译研究具有了科学性和系统性。但是,语言学不能解决翻译实践和翻译研究的所有问题。

自从20世纪80年代,翻译界突破语言学的限制,开始关注翻译研究中的文化问题。1984年和1985年,王佐良先后发表《翻译中的文化比较》(5)王佐良:《翻译中的文化比较》,《翻译通讯》1984年第5期。和《翻译与文化繁荣》(6)王佐良:《翻译与文化繁荣》,《翻译通讯》1985年第1期。等论文,认为翻译中最大的困难是两种文化的差异,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懂文化的人,呼吁翻译界探讨翻译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作用。这两篇文章的发表在国内引起了强烈反响,文化逐渐成为了翻译研究的热点,一系列论文如《文化对比与翻译》(7)谭载喜:《文化对比与翻译》,《中国翻译》1986年第5期。、《文化比较研究与翻译》(8)杨永林:《文化比较研究与翻译》,《中国翻译》1987年第3期。、《文化冲突与文学翻译》(9)钱念孙:《文化冲突与文学翻译》,《学术界》1988年第3期。、《文化翻译与语用学》(10)刘先刚:《文化翻译与语用学》,《山东外语教学》1989年第4期。等等相继发表。进入20世纪90年代,文化视角下的翻译研究日益深入,开始出现“文化转向”。1992年,巴斯奈特和拉费维尔出版《翻译、历史与文化》,认为翻译不仅仅是把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而是一项极为复杂的活动。翻译研究,如果局限在语言层面,远不能解决翻译中的复杂性问题,因为在束缚翻译活动的所有因素中,语言因素是最不重要的因素(11)Susan Bassnet, André Lefevere (ed.), Translation, History, Culture, London: Routledge Publish Press, 1992, p. xiv.。随着翻译研究的日益深入,文化因素受到越来越多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12)Eugene Nida, 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on,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3;王东风:《文化缺省与翻译中的连贯重构》,《外国语》1997年第6期;刘宓庆:《文化翻译论纲》,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周方珠:《论翻译与文化》,《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王宁:《文化翻译与经典阐释》,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胡庚申:《翻译与跨文化交流:嬗变与解读》,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年;孙艺风:《翻译与跨文化交际策略》,《中国翻译》2012年第1期。。毋庸置疑,“文化转向”后的翻译研究不仅拓宽了研究视域,而且推动了翻译学科的快速发展。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文化翻译研究存在着文化概念过于宽泛的问题,如何具体地从地域文化视角进行翻译探索是摆在翻译工作者面前一项重要课题。

一、翻译、文化与地域文化

翻译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行为,因为翻译的意义不在于翻译活动本身,而在于通过译文在目标语文化中实现既定的目标。回顾中国翻译史,每一次翻译浪潮的兴起都带有一定的目的。以严复翻译《天演论》为代表的清末翻译浪潮,是为了弘扬西方先进科技;五四时期的文学翻译,是为了传播西方人文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中国文学作品翻译,如“大中华文库”,是为了向国外传播中国文化。在当今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大背景下,翻译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作用更加不可估量。

虽然翻译学是一项综合性研究,但是文化的主体性必须倍加重视。我们承认,语言是翻译的操作对象和主要载体,脱离语言的翻译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是,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十分密切,翻译研究必须把语言纳入到文化系统中进行考察。语言与文化的关系一直是语言学家所关注的热点。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与沃尔夫基于对美国印第安人语言的观察,共同提出的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认为人类的思想是由所使用的语言决定的,而语言与其所在的文化环境又是紧密联系的(13)本杰明·沃尔夫:《论语言、思维与现实——沃尔夫文集》,高一虹等译,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25~33页。。文化是孕育语言的母体,语言不可能脱离文化而独立存在;而文化必须依靠语言这种表达形式在人际之间进行交流,或是通过语言进行叙述、描写与记录。

文化可以分为物态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与心态文化等四个层级。物态文化是人们通过生产活动制造的物质产品,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的具体事物,以建筑、饮食、服饰等非语言的形式呈现出来,继而通过语言对其描写再现;行为文化是人与人在相互交往中约定俗成的风俗与习惯,是一种集体的、社会的行为;制度文化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构建的一系列的准则,旨在规范自身的行为举止,调节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心态文化是与物态文化相对而言的,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社会心理与意识形态,包括人们的思维模式、价值观、审美观,以及文学艺术作品。文化系统具有层级性,物态文化和行为文化位于系统的表层,制度文化处于中层,而心态文化则位于系统的深层。中层文化和深层文化很多都是以语言形式呈现的,如法律条文、文学作品等。因此,语言在本质上是文化的,而语言又同时是文化的载体,具有表现文化的能力。

文化不是抽象的存在,而是具体地体现为某一特定的地域文化。世界土地面积辽阔,民族众多,因而文化具有多样性。这种多样性就体现为各种地域文化。生活在某一地域的人接触到的是该地域的文化。地域文化是某一民族或者某一族群在某一地域的自然地理环境条件下形成的文化。这片地域可能是高原,也有可能是盆地;可能是丘陵,也有可能是平原。由于地域文化孕育于某一自然环境,它不可避免地受到这些自然环境的影响。同样,地域文化还会受到所在地域政治环境、经济状况、历史背景等因素的影响。中国主要的地域文化包括徽文化、藏文化、敦煌文化等等。

地域文化研究在文化研究领域呈现出明显的趋势,聚焦一定地域范围内特定人群的行为模式与思维模式。由于在不同地域人们具有不同的行为模式与思维模式,地域文化呈现出差异性。中国地域辽阔,东西南北的地域文化差异明显。无论是物态的建筑、饮食、服饰,还是非物态的风俗、制度、语言,乃至处于更深层次的心态文化,不同地域之间都有明显的差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学者们越来越认识到地域文化研究的重要意义。研究领域不断拓宽,研究视角逐步由传统的物态文化转向非物态文化,中国国内兴起了诸如徽学、藏学、敦煌学等专门性地域文化研究。这些研究考察了当地的语言、宗教、民俗风情、人文地理,整理并研究了古籍,挖掘了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取得了大量有价值的成果 。

二、翻译与地域文化意义

翻译是把某种语言文字表达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的文化活动,因而意义是翻译所关注的主要内容。文化翻译的主要任务是将源语中所蕴含的文化意义用目标语表达出来。广义上来说,文化意义是指承载了一切文化信息的意义,其中也包含了语言形式所传达出来的意义。在翻译研究中,这一类文化意义主要涉及源语与目标语之间的区别,或者称之为语言的异质性(14)刘宓庆:《文化翻译论纲》,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85页。。本文主要探讨的是文化各个层级通过语言所体现出来的意义。

以往的文化翻译研究在分析文化意义时,偏向于笼统地考察源语与目标语文化,而没有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未能考察源语所反映出的地域文化意义。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出现及生存发展的环境,因此不同地域的文化必定存在差异。从这一意义上来说,任何一种文化都是地域文化。在进行翻译时,仅仅因为源语文本使用某一种语言,便将其贴上某一“国家”文化这一宽泛的标签,而不对其背后具体的地域文化进行考查,未免是一种不谨慎的行为。

从地域文化视角考察文化意义避免了对于文化意义的割裂。一个地域的表层文化与中层文化乃至深层文化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徽州宅院的天井就反映出了徽州人“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文化心理。表层文化是深层文化的体现,如果不了解深层文化,对于表层文化意义的理解可能就会走向歧途,最终可能导致误译。因此,地域文化视角的翻译对译者提出了新的要求。译者除了对源语与目标语的语言与文化有较好的掌握之外,还应对源语文本所涉及的具体地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徽文化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地域文化之一,主要指的是北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宋徽宗将歙州更名为徽州以来,由徽州府所管辖的歙县、休宁、婺源、绩溪、祁门、黟县等六个县组成的这块地域所孕育和创造的文化,其特色主要体现在以封建氏族宗法制为主的社会基础、以诚信徽商所创造的巨大财富奠定的经济基础、以“贾而好儒、文商交融”为特色的徽商文化。徽文化内容丰富,广涉诸多领域,如徽菜、徽派建筑、徽派雕刻、徽州服饰、徽州文书、新安医学、新安理学、新安画派、徽派朴学、徽剧等等。徽州的祠堂、牌坊、民居是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人文景观,被誉为“徽州三绝”。

《中国地方史中的变化与延续——公元800年至公元1800年徽州的发展》一书的原版为英文版,原名为ChangeandContinuityinChineseLocalHistory:TheDevelopmentofHui-chouPrefecture800to1800(以下简称为ChangeandContinuityinChineseLocalHistory),由荷兰汉学家宋汉理(Harriet Zurndorfer)所著,1989年荷兰博睿出版社出版,是最具代表性的海外徽学著作之一。下面我们以这部海外徽学著作的翻译为例,从物态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心态文化等层面对翻译中的地域文化意义进行探讨。

(一)物态文化

物态文化是指以物质形态体现的文化,具体地说,与人类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包括人类的服饰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交通文化等等。虽然物态文化是以物质形态的形式呈现,但它却渗透着人类的思想和观念,具有不同程度的人文特征。

例1 原文:According to the documentation made by Lo Yuan in theHsin-anchih(1175), the importance of Wang Hua was already recognized in 649, one year after his death (and before the return of his remains) whena shrinein his honour was constructed just west of the prefectural government offices. (ChangeandContinuityinChineseLocalHistory,第232页)

译文:根据罗愿的《新安志》(1175)记载,汪华的重要性在其逝后第二年,即公元649年(他的灵柩运回徽州之前)便已得到承认。当时为纪念汪华,人们在歙州府厅西侧专门建立一座祠堂。

例1中,原文里的shrine是一个普通的英语单词,但它承载着丰富的地域物态文化。在英格兰文化中,shrine可能指“圣地”,如Stratford is the shrine of Shakespeare(斯特拉特福是莎士比亚的故居圣地)。 但在例1中,shrine 指的是古代徽州为纪念有功之人而建立的“祠堂”。汪华587年出生于当时的歙州歙县,也就是现在的安徽省绩溪县,隋朝末年统一了歙州、杭州、宣州、睦洲、饶州和婺州等六个州,建立吴国,称吴王,实施仁政,民族之间和睦相处,当地百姓安居乐业。为了实现华夏统一,621年他主动放弃王位,归附唐朝,被唐朝皇帝李渊封为歙州刺史、上柱国、越国公。病逝后,唐太宗赐其谥号“忠烈”。徽州百姓奉其为神,建祠堂立寺庙七十多座,常年供奉祭祀。因此,在翻译例1中的“shrine”时,译者不仅要知道这个英语单词的本意,而且要充分考虑它在文本中所涉及的徽文化,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地域文化意义。

例2 原文:They maintained a style of living equal to that of a prince, including fine horses and carriages,silk clothing, and gold and silver utensils; they also collected books and paintings.(ChangeandContinuityinChineseLocalHistory,第51页)

译文:他们过着皇子般的生活,坐着豪华马车,穿着绫罗绸缎,用着金银器具,还收集书画。

例2中,原文里的silk clothing的意思是“丝质服装”,但当这个名词词组置于明代富有徽商生活的语境中,便有了地域文化意义,指的是富商们穿的“绫罗绸缎”。在明朝时期,绫罗绸缎只有富贵达人才能享用,普通老百姓只能穿得起棉麻服装。

(二)行为文化

人们的行为和习俗也是一种文化符号。人的行为是一种有意识的活动,是具有自觉性的意志行动。行为包括个体行为和集体行为,个体行为受到集体行为的影响。习俗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从历史上沿袭下来的,具有稳定性的社会风俗和行为习惯,与民族情绪和社会心理密切相关,不同程度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行为。

例3 原文: Nowhere is this clearer than on the occasion of the lantern festival, the 15thday of the first month, for it was on that day that both deities were offered thanks for protecting the prefecture as well as bringing the prosperity and fortune to the region. … Connected with the festival aredragon processionswhereby a large dragon of thirty or more feet in length is built of bamboo rods and cloth and is carried about by a group of men each of whom holds a stick supporting one of the dragon’s body. (ChangeandContinuityinChineseLocalHistory,第237页)

译文:最能体现这一点的,便是每年农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这一天,人们会同时拜祭两位地方神灵(汪华和程灵洗),感谢他们保佑徽州,带来繁荣与富足……与元宵节联系在一起的便是舞龙灯,龙灯一般9米多长,由竹节和布扎成,男人们每人负责一个竹节支撑一个龙肢。

例3中dragon processions不能依据西方文化翻译为“龙游行”,而要根据徽州地域文化的特点,表述为“舞龙灯”。舞龙灯是徽文化的重要内容,徽州地区很早就有元宵节舞龙灯的习俗。在徽文化中,舞龙灯体现了“敬畏神灵”的宗教思想和传统儒家“孝”的伦理观念。在舞龙灯之前,龙通常供奉于本族的宗祠里。舞龙灯的当天,在宗祠举行祭祀仪式,祭神灵、拜祖宗,以表达对神灵的敬畏和对祖先的尊重,与此同时培养族人对神灵的敬畏之心和对祖先的孝敬之心。然后,龙灯队伍举着旌旗,敲着锣鼓,吹着号角,将龙从宗祠里请出来,举行点睛仪式。圆圆的龙身用竹篾扎成,九节、十一节、十三节不等,节节相连,外面裹着红布,布上画有龙鳞。龙灯队伍最前面有一人手持红色巨球,作为向导。舞龙灯时,巨球上下左右四周摇摆,龙首做出抢球的样子,龙身随着龙首游走飞动。

例4 原文:In any event, by the end of the fourteenth century, it is clear that the Fans had become a lineage, according to the definition given earlier in this chapter - by that time they were regularlyperforming ancestral ritesand sacrifices to the memory of Fan Ch’uan-cheng, composing and distributing periodic editions of their genealogy, and maintaining some limited form of common property.(ChangeandContinuityinChineseLocalHistory,第92页)

译文:不管怎样,根据本章前面给出的定义,很明显,到14世纪末,范氏已经形成了宗族——这时他们定期举行祭祖仪式,祭奠范传正,定期撰写和分发范氏族谱,并且持有某种形式的共同财产。

例4中performing ancestral rites不能根据字面意思翻译为“举行祖先仪式”,而要根据徽州地域文化的特点,表述为“举行祭祖仪式”。明清时期的徽州是宗族主导的社会,祭祖是宗族的重要活动之一(15)史五一:《明清徽州祭祀性会社述论》,《黑龙江史志》2010年第20期。。宗族的祭祀形式有三种:寝祀、墓祀、祠祀。寝祀是指小范围的家庭祭祀;墓祀是墓前祭祀,也就是扫墓;祠祭是指祠堂祭祀,包括春祭和冬祭,是三种祭祀形式中最隆重的祭祀典礼,所有的族人必须参加。

(三)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是指人类在繁衍进化过程中为建立一个有序的社会而设立的规约、制度和机构,属于非物态文化。规约是人类社会文化的基础,包括礼仪规则、交通规则、商业规则等等,在规范人类社会秩序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例5 原文:These rules stated that all tea grown in Hui-chou had to be sold exclusively to the government, that special bureaus called shan-ch’ang near the growing areas would collect the tea, and that peasants growing the tea were officially designated as yüan-hu (tea producing households). In this way, the government had a form of total monotony in which it did the retailing of the tea and retained the profit for its own use. Eventually, merchants were allowed to distribute the tea, after they had purchasedlicensesfrom the central ch’üeh-huo-wu in K’ai-feng. (ChangeandContinuityinChineseLocalHistory,第85页)

译文:这些条例规定,徽州种植的所有茶叶都必须无一例外地卖给官府,种植区附近的专门机构山场负责收茶,茶农被官方指定为园户(产茶户)。通过这种方式,官府掌控了茶叶零售的垄断权,为自己谋取利润。但到后来,商人如果从开封的京城榷货务购买了茶引,也允许分售茶叶。

如果把例5中的licenses翻译为“执照”,字面意义没有问题,但是不能准确地传递原有的地域文化意义。这里的licenses实际上是指“茶引”,北宋时期茶商缴纳百分之十的茶税后由官府通过榷货务颁发的运销执照,上面注明了运销的地点和数量。一旦有了“茶引”,茶商就可以按茶引上的规定从事茶叶销售。“茶引”实际上是北宋时期官府实施茶叶专卖的一种手段,是茶商缴税后获得的茶叶专卖凭证。茶商凭茶引运销茶叶可以免除过税。茶引,集现在的购货凭证、纳税凭证与专卖凭证于一身,具有多种职能。徽州历来盛产茶叶,宋代的徽商为了能够运销茶叶,就到位于当时的京城开封的榷货务购买茶引。

例6 原文:With the advent of the Chia-ching period, the burden of surcharges began to be felt even more strongly. The inhabitants of Hui-chou also paidpoll tax silk.(ChangeandContinuityinChineseLocalHistory,第49页)

译文:到了嘉靖年间,杂税负担日益沉重。徽州居民还要缴纳人丁丝绢。

如果不考虑地域文化意义,我们可以把例6中的poll tax silk按照字面意义翻译为“人头税丝绸”。但当我们将这个词组的翻译纳入地域文化视角,简单地翻译为“人头税丝绸”就显得不妥了。实际上,在清代嘉庆年间的徽州,poll tax silk指的是“人丁丝绢”。徽州府的人丁丝绢是明朝时期户部颁布的法令中要求缴纳的田赋附加税。黄仁宇曾提到,《徽州府志》的编纂者认为,徽州府的人丁丝绢是户部颁布的一个不公正和错误的法令,使得徽州府每年要多花费6146两白银(16)黄仁宇:《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第187~188页。。

(四)心态文化

心态文化是指人们的社会心理和意识形态,包括人们的价值观、审美观、思维模式,以及由此产生的文学艺术作品。心态文化与人们生活的地域密切相关,在不同的地域中人们具有不同的心态文化。由于人们在不同的地域文化中缺乏共同的心理演化史,自然就具有不同的情感体验,这样人们的心理参数就显现出地域差异,当然他们的心理活动也就不可能完全相同。

例7 原文:In the works of the greatest of the Anhui artists, Hung-jen, a Buddhist monk, one clearly recognizes the feeling of withdrawal and avoidance; in an inscription to one of his own paintings, he wrote: “The character ofsparse trees, wintry mountains, tranquil distance…” (ChangeandContinuityinChineseLocalHistory,第219页)

译文:安徽最杰出的艺术家——佛教僧侣弘仁深谙退隐与回避的情感,在自己一幅画作的题词中,他写道:“疏树寒山淡远姿……”

弘仁在他的画作上题写的诗句真实地反映了他作画时的心理状态。弘仁(1616—1664),原姓江,名韬,号渐江,出家后取法名弘仁,是新安画派最具代表性的画家,被公认为新安画派的创始人。如果将原文中的sparse trees, wintry mountains, tranquil distance翻译为“稀疏的树木、冬天的山脉、宁静的远方……”,当然可以表达原文的意义,但将sparse trees, wintry mountains, tranquil distance还原成弘仁本来的诗句“疏树寒山淡远姿……”,这样译文不仅表达出原文想要表达的意义,而且将诗画融为一体,画中有诗,诗中有画。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诗句还可以传递出弘仁这位明末清初新安画派代表性画家当时在徽州地域文化中作画的别样心态,表达出退隐与回避的情感。

例8 原文:Evelyn Rawski, one of the editors ofPopularCultureinLateImperialChina, concluded that China experienced a high degree of ‘cultural integration’. Not only in contrast to pre-industrial Japan, but also Western Europe, and specifically France, China seemingly enjoyed certain forms of cultural solidarity, as expressed in “native-place consciousness” or respect for the primacy of the family, among other matters. (ChangeandContinuityinChineseLocalHistory,第224页)

译文:《中华帝国晚期的大众文化》的编辑罗友枝总结道,中国经历过高度的“文化融合”。不仅与工业化之前的日本,而且与西欧,特别是与法国不同的是,中国似乎具有某些形式的文化团结,这体现于“乡土意识”,以及对家庭至上观念的尊重。

例8原文中的native-place consciousness的字面意思是“故乡意识”,但根据明清徽州的历史文化特征,把native-place consciousness翻译为“乡土意识”更合适一些。在明清时代,徽州人从小就接受严格的伦理教育,无论是读书还是经商,都崇尚仁、义、礼、智、信。徽州商贾在外积攒财富之后,他们想要光宗耀祖、光大门庭,往往回到乡土拓宽道路、广购田产、修建祠堂。这样的历史背景逐渐孕育了徽商的“乡土意识”。

从以上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不仅要考虑语言因素,还要充分考虑文化因素,尤其是源语文本所涉及的地域文化,包括地域文化的历史特征。对于不熟悉的地域文化,译者需要仔细地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不厌其烦地进行考证,必要时甚至还需要对地域文化进行亲身体验,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传达出源语文本所涉及的地域文化意义。

三、结 语

纵观翻译研究近七十年的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翻译研究大体分为两个阶段:语言学视角的翻译研究(19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和文化视角的翻译研究(19世纪80年代至今)。由于语言学不能解决翻译研究与翻译实践的所有问题,从19世纪80年代起翻译研究开始从文化视角寻求解决方案。然而,我们发现文化视角的翻译研究存在文化概念过于泛化、过于抽象的问题。因此,我们提出地域文化翻译研究,从具体的地域文化视角对翻译进行更加深入、更加细致的研究,希望能为当代翻译研究提供新的有效路径,为我国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文化强国战略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

猜你喜欢

徽州意义语言
一件有意义的事
高山仰止处 幽密跌宕地——徽州大峡谷
徽州人
有意义的一天
语言是刀
生之意义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溪边桥下,春里徽州
我有我语言
诗里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