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农产地域优势推动整县质量提升
2020-12-24陕西省岐山县人民政府
陕西省岐山县人民政府
岐山县地处关中平原西部,有“周礼之乡”和“青铜器之乡”的美誉,是陕西省美食“岐山臊子面”的发祥地。全县辖9镇101个行政村,总面积856平方公里,人口48万,其中农业人口38.3万人,耕地面积59.4万亩。岐山县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农村“三资”管理示范县、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国家试点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县、食品工业强县。
开展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以来,按照依托历史文化优势,围绕做好“一碗面”(岐山臊子面),建成一批绿色优质农产品原料基地,培育一系列特色优势产业,打造100家示范合作社,组建一个特色民俗食品加工集群的发展思路,扎实开展“百社振兴”行动,初步形成了一批以岐山醋、岐山挂面、岐山辣椒、臊子肉、擀面皮、锅盔等农产品、食品加工品牌为依托的农民合作社示范社。截至2019年10月,全县注册合作社581家,成员出资10.4亿元,带动农民4.7万户;经营收入5.3亿元,可分配盈余2705万元,较上年增长12.2%;分别创建国家和省、市、县级示范社4家、15家、24家和50家,合作社经济实力、发展活力和带动能力显著增强。
一、确保三个到位,全力统筹推进
一是确保组织领导到位。成立由县长任组长的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专班,定期开会研究解决遇到的问题。二是确保安排部署到位。将试点工作列为全县农村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和乡镇、有关部门年度重点工作,专题部署推动,指导规范发展。三是确保政策人力资金扶持到位。出台系列扶持文件,组建55人的辅导员队伍结对包抓,与省级合作社创新提升项目、生产托管社会化服务项目相结合,整合各类项目资金3500万元扶持发展合作社。
二、突出四个创新,实现融合发展
一是创新出资方式。有15家合作社引导农户以土地经营权、实物、劳动力等要素入股农业园区,激活了农村资源要素。二是创新发展业态。启航阳光、丰林庄园、星辉农业等合作社积极参与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康养农业、创意农业等,打造乡土特色、民俗文化和民间工艺产业。三是创新人才培养。通过评选“十大合作之星、十大新农人、十大扶贫明星、十大金算盘”活动,培育一批合作社理事长接班人和农民创业创新标兵、农村致富带头人。四是创新三产融合。依托香醋、空心挂面、擀面皮等“岐山六宝”地域优势产品,通过创建“十大绿色农产品基地、十大名优农特产、十大地域品牌”,扶持发展一定规模的产加销一体合作社26家,年收益3亿多元。
三、建立五种模式,实现利益联结
一是“园区+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建立省市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39个,入园合作社68家,带动1.6万农户发展农业产业。二是“社会化服务+农户”托管模式。争取项目资金300万元,采用政府购买服务补贴方式,引导58家合作社为小农户提供生产托管服务10万亩,实现亩均增收325元。三是“电商+合作社”销售模式。依托电子商务平台,引领带动213家合作社网络销售优势农产品、特色食品3.5亿元,做靓了“德有邻”辣椒、“美阳大嫂”臊子及“岐安唐”猕猴桃等网络品牌。四是“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专业合作社+农户”合作模式。有56家合作社与村集体经济组织相互注资、相互入股、相互引领,壮大集体经济,实现多赢发展。五是“直销店+合作社+基地”产销模式。建立以秦果农业、华圣果业合作社为代表的农特产品形象店5家,培育“三品一标”农产品基地39个、12.5万亩,打造省市著名品牌和名牌产品36个。
四、聚焦六个重点,实现整县推进
一是提升规范化水平。全县70%以上合作社实现了专业记账,监测注销“空壳社”26家,年报公示率达82%。二是建设监管平台。建成县合作社信息监测平台,并与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三资”管理平台、土地确权管理平台紧密结合,实现管理四网合一,信息共享,资源共用。三是加强联合合作。有55家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已组建合作社联合社7家,发展小麦、苹果、猕猴桃种植,抱团发展,共创品牌,共享利益。四是建立实训基地。依托合作社建立实训基地4处,培育辅导员100人,培训合作社成员5000余人次。五是助力扶贫攻坚。在65家合作社建立“嵌入式”产业扶贫基地,带动3079户贫困户户均增收4265元。六是引进社会力量参与。已有22家合作社与中化农业岐山技术服务中心联合开展生产托管14029亩,带动农户增收30万元。中邮岐山分公司向13家合作社发放邮储贷款889万元。
下一步,全县将认真贯彻此次会议精神,切实加强指导服务,努力推动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为促进乡村振兴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