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系制种 脱贫为民
——记“2019年度全国十佳农民”丁绍文

2020-12-24施丽黎

中国农业会计 2020年5期
关键词:建宁制种种业

施丽黎

位于福建省西北隅的建宁县是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建宁水稻种子”更是全国水稻类种子中唯一的地理标志产品。在当地有这样一句话:“全国100粒杂交水稻种子有10粒出自建宁,10粒建宁杂交水稻种子有一粒出自文军。”在这个水稻制种的“天堂”,有一个人领跑建宁杂交水稻制种产业,他就是建宁县文军种子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丁绍文。

出生于建宁县半元村的丁绍文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农民,20世纪80年代从部队退伍后回乡务农。“我从1991年开始担任半元村党支部书记,当时全村家家种植水稻,亩收入仅仅三四百元。1998年,村里用200亩地尝试杂交水稻制种,当年的亩收入就达到六七百元,整整翻了一番。”丁绍文如是说。尝到甜头的半元村,从此走上了杂交水稻制种产业之路。

作为村支书,又是半元村杂交水稻制种的引路人,丁绍文敢为人先,凭着良好的个人信誉和过硬的杂交水稻种子生产技术,很快就与中种集团、北京金色农华以及隆平种业3家种业公司开展合作,成为建宁首个制种经纪人。一心想当好致富带头人的丁绍文在2010年创办了建宁县文军种子专业合作社,并担任理事长,与中种集团等10余家种业公司携手合作,采取“公司+基地+社员+农户”的模式,在周边县、乡(镇)建立多个种子生产基地,组织农户从事杂交水稻制种生产。

“由于制种风险大,所以合作社采取订单制种方式,使制种面积逐年扩大。2018年合作社订单面积达2.1万亩,生产优质杂交水稻种子410万公斤,总产值突破7 000万元,一季制种亩产值4 047元,亩纯收入3 200元。”丁绍文说,合作社辐射带动1 600余户参与杂交水稻制种,社员及所带动农户的年人均纯收入达1.8万元,比当地其他农户年均纯收入高出二三成。

丁绍文专注于杂交水稻制种,杂交水稻制种产业也成就了丁绍文。他先后获得“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全国百名杰出新型职业农民”“2019年度全国十佳农民”等称号。

为了做大做强制种产业,丁绍文建仓库、冷库,添购种子精选机、种子烘干机等设施设备;在制种全域范围内推广应用杂交水稻制种授粉后割除父本技术;首创改造密集式烤房烘干种子,解决“晒干难”问题;开展杂交水稻制种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推广应用……

在丁绍文看来,合作社能发展到今天,信守的是“遵纪守法、诚信经营”理念。20多年来,丁绍文信守合同,依照合约收购,没有发生过一起纠纷事件,在制种产业赢得了良好声誉。

2016年以来,丁绍文认真学习领会国家扶贫开发政策,把心思放在帮扶贫困户身上。“这几年帮扶了100多户贫困户,合作社免费为贫困户制种提供母本,收购价每公斤价外增加0.8元。2018年以来实行了种业‘村企合作整村推进’发展模式,科学推进生产标准化、规模化、效益化。”丁绍文如数家珍说。

“中国稻种基地”是建宁的发展目标,被当地农民称为“咱农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的丁绍文对发展制种产业信心满满。他将继续扎根在这充满希望的田野上,将合作社提升为育、繁、推一体化的种业企业,为带领农民脱贫致富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建宁制种种业
美术作品
登海种业
登海种业
五个方面着手 打好种业翻身仗
打好水产种业翻身仗
新疆兵团制种玉米获丰收
中央财政下达奖励资金10亿元支持制种大县建设
建宁“花海跑”:春风十里梨花飞舞
蔬菜制种废弃物无害化处理措施
门外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