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

2020-12-24

中国农业会计 2020年5期
关键词:内审独立性审计工作

李 玲

一、引言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有利于保障人民共同利益。当前,国有企业所面临的市场风险在不断增大,对内部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内部审计工作作为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保障着企业健康规范发展。加强内部审计工作,是国有企业适应新形势、应对各种挑战的必要管理措施。

二、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内涵

内部审计作为单位经济决策科学化、内部管理规范化、风险控制常态化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是审计监督的基础环节,是内部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内部审计根本目的是加强经济管理和控制,提高经济效益,服务于组织的管理者,向股东负责,帮助企业实现效益最大化。

随着改革不断深化,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在企业经营中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是强化内部控制不可或缺的手段,在企业经营中承担着“促管理、控风险、强监督”等职责,保障国有资产增值和高效运营,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三、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内部审计组织体系不完善

1.内部审计机构不完整。近年来,随着国资委的要求及公司治理需求,大型国有企业普遍在本级单位或二级单位设立了独立的审计部门,配备一定的专职审计人员。但部分国有企业,由于规模较大,管理层级多、管理链条长,所属子分公司较多,规模、管理差异等原因,未能建立完整的审计组织体系,一些企业风险防范与监督得不到及时处理。

2.审计机构独立性不强。目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与权威性依然不足,大多数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并非由最高管理层领导,而是由总会计师、分管业务部门的副总经理等负责,内审工作往往会受管理者的主观意识影响,不能客观、公正地开展工作,削弱了内部审计职能。

3.审计人员素质不高。审计是一项原则性、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涉及面广,情况复杂,做好审计工作,必须要求审计人员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不仅要掌握审计、财务知识,熟悉国家的方针、政策、法令、制度,以及有关的财经法规,并且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技术、企业管理、人际交往技巧等。目前,我国部分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还侧重于财务方面,对内部审计工作缺乏全面的认识,导致在审计工作中不够深入,看待问题不够全面,视野不够开阔。

(二)内审规章制度不健全

目前,我国制定了《内部审计准则》,以及国资委出台的《中央企业内部审计管理暂行办法》等,大多为原则性的条款规定,对内部审计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及行为规范,但缺少审计实务操作细则。由于各企业业务领域、管理模式不同,需要各自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系统性的内审规章制度,对内审机构的职能、权限,内审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做出明确规定,确保内审各项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三)内部审计工作的广度及深度亟待加强

目前,我国大中型企业审计重点主要还聚焦于本级单位、二级单位,审计覆盖面不够,存在审计监督盲区,未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覆盖要求。审计方式单一,主要为事后审计监督,如离任审计、违规审计等,对已发生事实进行审查与评价,倾向于查错揭弊,未在企业经营的事前和事中阶段及时预测风险提出改进措施,为经营决策提供帮助。审计内容重财务管理轻业务管理,涉及领域较狭窄,对经营管理关键环节、重要业务流程不够深入,未及时发现内控缺陷及执行偏差。

(四)审计成果未能充分利用

审计成果是审计人员履行职责形成的工作结晶,是审计工作的价值所在。由于重视度不够、审计整改机制不完善等原因,导致审计成果利用不够充分,价值未得到最大体现。审计发现的问题,存在屡查屡犯、治标不治本等现象。审计建议和意见得不到有效落实和执行。

四、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发展建议

(一)优化机构设置,提高审计独立性

企业内部审计中,独立性是其基本特征,要从体制机制上对内部审计独立性作出刚性要求和硬性约束,准确界定审计监督职责边界。在董事会之下设立审计委员会,或者在总经理办公室下直设内部审计机构,严格按照审计委员会、高管层的要求开展业务,并向审计委员会、总经理负责并报告工作。内部审计机构具体负责人由董事会提名或任命,保证良好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同时,要求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保持实质上的独立,审计人员不得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不得与被审计业务有亲属关系及经济利益关系等,以保证审计人员独立、客观、公正地履行职责。

(二)加强队伍建设,锻造审计铁军

为保证审计工作广度与深度,必须全面加强审计队伍建设,着力打造政治强、业务精、作风优、纪律严的审计铁军。从精神面貌、职业道德、职业纪律、专业素养等诸多因素入手筛选高素质审计人员,充实审计队伍,从而保障审计队伍质量。加大审计培训力度,结合干部特性,因材施教,开展有针对性、有计划性、阶梯形的业务教育培训,让教育培训成为审计干部能力提升“加油站”,为提高审计业务水平和规避审计风险奠定坚实基础。

(三)健全内部审计制度,规范审计行为

随着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也应根据企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将内部审计纳入企业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明确内部审计的职权、责任、工作范围等,使审计工作的开展有章可循。加强内部审计工作规范化和制度化,会淡化人际关系影响,保障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与权威性。制订完善具体的业务规范及操作指南等,形成科学严谨的内部审计执行标准,进一步规范内审人员行为,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和效率。

(四)创新审计方式方法,提升审计效能

1.创新审计组织方式。目前,国有企业普遍存在审计干部人数规模有限,而审计领域较广,各业务专业性较强,审计任务重,审计人员力量与审计工作任务矛盾较为突出,仅靠内部审计力量已经不利于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因此,可以建立审计项目运行机制,在保证审计独立性的前提下,按照审计任务安排各专业人员组合,灵活机动调配审计资源,降低审计成本,增强专业渗透,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质量。

2.创新审计技术方法。新形势下,传统的审计技术方法已不能完全满足审计职业化建设需要,内部审计也要变革审计理念、方法,推动信息化审计技术,积极运用大数据分析,转换成可靠的、深层次的信息,使审计工作向更科学、更合理、更贴近实际的方向迈进。

(五)拓宽审计范围,加大审计力度

1.加大内控审计范围,促进内控有效实施。结合公司发展战略,制定审计全覆盖要求,对所属企业全面开展内部控制审计,着重从经营风险性和合规性方面出发,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分析缺陷形成原因,提出改进内部控制建议,帮助企业完善内部管理、控制运营风险,提高经济效益。

2.开展效益审计,增强企业活力。开展项目效益管理审计,将内部审计领域从查错舞弊扩展到改进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方面来,从事后纠错扩展到事中监督,对管理行为实施全过程监控,向决策者提供准确的依据和建议,及时对决策行为进行修正和完善,实现企业资产资源利用最大化。

3.深化经济责任审计,提升干部履职能力。扎实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客观评价企业领导干部在任期内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增强领导干部责任意识、规范意识,也为组织、人事部门准确、科学地考核和评价干部提供依据,有效发挥“审帮促”作用,督促被审计单位及负责人健全和完善相应的工作配套机制,促进各项经济活动规范运行。

(六)狠抓审计问题整改,强化审计成果运用

1.制定整改管理制度,健全整改工作机制。对审计整改方案、审计整改期限、审计整改措施、整改追责等方面提出具体的要求,并从制度上将整改工作评价与绩效考核、行政处罚紧密联系在一起,督促各级管理者把整改落到实处,坚决杜绝屡查屡犯的陋习,将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工作从制度上给予保障。

2.建立整改台账,实行销号管理。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建立“挂销号”机制,建立台账,记录整改情况。要求被审计单位定期报告整改情况,直到整改完成。对审计发现的具有普遍性的管理问题,及时组织、督促其下属企业查找、整改,堵塞管理漏洞,提升管理水平。

3.建立整改专题会议进行指导。对于审计问题性质严重的,定期召开相关专题会议,解决整改中遇到的问题,指导被审计单位落实整改工作,促进企业进一步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综合治理实力。

五、结语

总之,随着国有企业的深度改革,内部审计也应顺应形势进行转变,从内部审计监督逐渐向监督与服务并重的方向迈进,保障国有资产安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促进国有资本保值增值。

猜你喜欢

内审独立性审计工作
基于分级审核模式的质量管理体系内审研究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独立品格培养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高校内部控制体系中的审计工作思考
培养幼儿独立性的有效策略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抚州市审计局首次召开全市内部审计工作会议
加强工程结算内审的思路
新监管框架下银行的风控和内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