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促进传统会计转型的深度思索

2020-12-24李茗予

中国农业会计 2020年5期
关键词:结构化信息企业

李茗予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邓小平的英明论断。计算机技术作为科学技术的重要内容,自诞生以来就以爆炸式方式增加其知识容量,扩展其应用领域,推动信息技术及信息社会大踏步前行。互联网把千千万万的计算机连接起来,实现了孤立信息向共享信息的飞跃,使人类社会由物质材料的联系走向信息的联系,信息成为万事万物互联互通的枢纽和桥梁。互联网既是一种全新的技术系统,更是一种全新的社会组织管理运行形态,互联网普及正在深刻改变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基于互联网大数据技术进步一日千里,带来了数据采集、存储、分析、利用的革命性变化,大数据功能与会计归集历史数据形成财务报告的特点非常契合,大数据与会计的结合必然使会计内涵更加丰富,外延更加广泛,催生出会计新的职业特点,推动会计转型发展。党的十九大发出了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发展的号召,大数据已经成为国家战略,任何人都不能置身事外,所以紧紧抓住大数据发展机遇,让会计插上大数据的翅膀腾飞,面向未来华丽转身,对会计而言显得尤为迫切。

一、什么是大数据

大数据,顾名思义就是数据海量特别大。但是这只是望文生义的理解,大数据实质上是互联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综合体,它的本质是“从数据的视角来看待这个世界,这个世界的一切都可以用数据来表达,这个世界就是一个程序化、数据化的世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关于大数据的定义是:“由科学仪器、感应设备、电子邮件、富媒体软件、网络点击流和移动互联交易等多种数据源生成的大规模、多元化、长期的和复杂的分布式数据集。”目前被广泛认同的大数据概念,是2011年国际数据公司(IDC)提出的“大数据技术描述了新一代的技术和架构体系,通过高速采集、发现或分析,提取各种各样的大量数据的经济价值。”大数据的现实意义在于对庞大数据信息的所有权,战略意义在于对这些蕴涵信息的数据进行专业化技术处理,通过“加工”实现数据的“增值”。对于很多行业而言,如何利用大数据是赢得竞争的关键。美国著名的IBM公司归纳了大数据的5V特征,即Volume(海量)、Variety(多样化)、Velocity(高速)、Value(低价值密度)、Veracity(真实)。运用大数据技术,会计可以将实时数据流和历史相关数据相比对,预测和预防未来运行中企业可能碰到的各种问题,帮助企业下好先手棋,防患于未然。在大数据时代,会计将面临许多新的课题,职业会呈现许多新的特点。以积极的心态拥抱大数据,是会计与时代共舞、更好地服务社会的必然选择。

二、传统会计的新环境

(一)会计数据来源的变化

长期以来,会计信息的收集、分析与处理以结构化数据为主要内容,非结构化数据往往被排除在财务报告体系之外,但非结构化数据对决策者却是至关重要的,因而不考虑非结构化数据的决策是有极大缺陷的。随着大数据技术向各行各业的渗透,会计信息中非结构化数据的种类更多、来源渠道更广、增长更迅速,去中心化、分布式的大数据价值将变得越来越重要,非结构化会计数据架起了沟通结构化数据的桥梁。在大数据与会计结合的过程中,相比结构化数据占据主流的传统会计,非结构化数据逐渐从数据体量上、技术含量上、资金占有量上、保护挖掘开发利用上、效益效率上取代结构化数据,未来会计将转向非结构化主导。鉴于这种趋势的不可避免性,所以我们必须尽可能多渠道获取非结构化的会计数据。非结构化数据更难标准化,必须借助更加智能化的云计算工具才能加以有效处理,才能将数据由“沉睡”的状态转变为有生命力的信息,才能客观地揭示企业的真实经营活动,才能使非结构化数据成为企业决策的详尽科学依据。此外,对数据进行价值再创造再利用的挖掘,会实现数据价值复利式自我繁殖,带来财富与大数据容量指数式同步高速增长,人们利用越来越快捷的搜索技术,追踪能满足自己特定需求的数据信息,因此不同单位的个性化数据对未来会计显得尤为迫切。

(二)会计计量模式的多样化

传统会计积淀了丰厚的计量模式理论和实践路径,延续下来的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是两种最基本的会计计量模式,其中历史成本更为常用,随着投资决策者对财务报告靶向性要求的强化,其他方式的计量模式被引入会计数据生成过程当中,公允价值因具有很强的相关性而备受关注。公允价值能保证会计数据的时效性,对资产现状核算与当期货币计量高度吻合,有利于透视企业中近期资产规模和经营效益,接近真实的购买力复现,能较好指引企业资产运营中长期发展。目前“公允”标准不具唯一性,无法确定可靠性,理解的差异导致决策优劣排序的取舍不同,这些缺陷限制了公允价值的使用范围,影响了大面积无差别全覆盖。大数据克服了这些障碍,一方面获取数据方便快捷,各种渠道的数据可以相互对比印证;另一方面在信息源、技术手段、传播方式等互联网技术推动下,数据开放已是社会共识,这无疑使公允价值在人们的比较和市场流动中增加了透明度,从而增强了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可量化、可参照、可感知程度。

按照法律法规及会计准则的要求,传统会计用人民币记账,计量单位是“元”,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及会计科目都用“元”来计量,企业的经济事项用各种报表反映出来。由于非结构化数据的比重越来越大,会计的计量标准将随其对象不同而采用不同单位,计量单位可能随着业务重点、主体目的、产业特质而具象化,不再局限于国家主权象征的人民币“元”,可能扩展到物理常数、生物钟、长度、容量、时间、重量等多维度的计量单位。

(三)财务分析能力提升

1.从结果转向过程

传统的财务分析是汇总经济数据,是对先前经济行为产出成果的分析,局限性明显,那就是只知道结果而不知道结果是如何来的,对过程不清楚,类似于黑箱决策。例如将销售部门提供的收入、应收款、预收款、保证金等终端数据汇总,进行成果评价及趋势预测的分析,虽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由于这些分析缺乏客户、渠道、模式、地域、习俗等数据,所以这种传统数据分析提取的信息不全面甚至遮蔽了关键信息,对企业决策者帮助不大。大数据技术运用到财务领域,使数据分析水平时效性精准性空前提高,做到了从基于成果的分析转向基于过程的分析,隐藏在数据背后的销售细节被暴露出来,通过分析现金流量、市场竞争者、客户职业、产品系列、促销策略等,找出销售的薄弱环节,改变盲人摸象似的感性决策,有针对性地优化宏观决策和微观执行,促进业务创新与利润增长。

2.对动态实时数据的监控

物联网快速发展,万物互联正在走向日常工作和生活,移动终端的普及,使足不出户也能掌握大量有关消费者、运营商、车辆移动、人员聚散、新闻热点、风霜雨雪等方面瞬息实况,通过时时刻刻的数据流处理,获取实时反馈分析、动态信息,为企业的流程创新和利润增长提供实时依据。另一个显著变化是,促使阶段性定时会计报告转向需求性实时会计报告,这得益于大数据对各类数据准确及时的系统集成。传统会计按照月报、季报、半年报及年报时间段记载,是过程性、阶段性、历史性、累积性报告,而大数据可以随时随地生成这样一张报表,供需求者实时财务踪迹回溯,满足需求方各种目的用途。

(四)全面预算管理更可行

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一种管理系统,它基于对未来的预测判断,在企业发展战略引领下,确定预算期内经营、资本、财务、人、财、物、供、产、销等各方面的任务并做好计划安排,然后逐层分解、落实到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由于技术落后、观念陈旧、资料欠缺,企业预算数据很不可靠,常常是使用历史积淀的经营数据,或是捕风捉影、主观臆断甚至是闭门造车杜撰,决策层对数据的可采用性很难做出恰当取舍,造成预算运行效果的偏离,甚至使全面预算画蛇添足、形同虚设、贻害企业。大数据技术把复杂的数学算法运用到海量的数据采集、信息挖掘上来,尽可能从企业业务预算、投资预算、筹资预算等目标出发,并统筹考虑政策、法律法规、物流仓储及多种约束条件,综合前后端信息数据,预测事物发生的趋势方向、概率、攸关方举措,使预测的精度、深度、广度、效度极大地提升,对企业未雨绸缪经济事项起到很好的前瞻性预判作用,同时帮助投资决策者从企业现状洞察其未来前景。此外,通过大数据实时数据与企业预算信息的比对,对会计目标进行纠偏,及时调整预算,修补预算漏洞,完善系统化配套协调,双向调节预算与目标,使全面预算执行情况清晰透明、更加具有说服力。

三、传统会计在大数据时代的新定位

常言道,时代抛弃一个人,连招呼都不打。科技在迅猛发展,社会在飞速进步。会计人员在大数据时代下务必深刻思考并正确回答:会计如何与时俱进为企业提供精准信息?会计是否存在被大数据取代的风险?中外历史和现实对此已经做出回答,会计职能一定会部分移交给计算机履行,大数据将颠覆会计长期固有的职能,解构这种工作方式的组织架构与权力壁垒,重构会计模式,但这并不意味会计职能将消失或者降低,而是表明一个全新的历史机遇正在来临。传统会计需要火眼金睛认清形势,毫不犹豫融入大数据时代新的协作趋势当中,实现会计化茧为蝶的飞跃。

(一)转变思维方式

会计历史悠久,我国从周代就有了专设的会计官职,迄今已有3 000余年。根据《会计法》《预算法》《统计法》等规定和授权,会计主业是核对记账凭证、登记财务账簿、制作财务报表,对单位经济事项核算和监督。传统以数据登录、核算为中心的会计惯例、以账目和报表为内容的会计职责将面临严峻的考验,在大数据时代下将逐渐走向没落,并转向以数据的效用为引领,对数据进行需求性加工、分析、集成及价值提升。为应对职业变革的挑战,会计要培养系统性和管理性思维,有能力解读大数据背后藏匿的对企业有价值的信息,尤其要精通非财务知识、熟悉企业经营各个环节,主动参与企业的战略决策制定,向创造价值靠拢。因此,传统的会计岗位可能会被撤销、合并、赋予新内涵或新定位,会计与业务、决策、投资人、供应商、信贷机构实现一体化共享思维。数据处理相关的岗位成为企业的信息中枢,各种信息在这里被集中呈现,大数据聚焦精细化管理创造,专注价值提升,靶向性精准营销,这便是传统会计在大数据背景下的转型新方向。

(二)非结构化会计数据地位凸显

企业在大数据时代与社会联系更加广泛多样,大数据影响企业价值表现为人工智能、商业智能、客户智能、数据智能四个方面,这些技术使投资决策的信息越来越广,不同数据种类隐含的信息存在天壤之别,因此投资决策依赖的信息种类、来源、可靠性、关联度增强,不再受困于会计结构数据,数量庞大的非结构化数据也是重要的参考标准。当前,企业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对高价值数据资源的争夺中,伴随非结构化数据价值的提升,会计应当穷尽多来源、多渠道、多平台、多技术获取各种结构的会计数据,并进行有效处理和分析,尽可能完整准确及时地反映企业经营状况,为决策者提供详尽可靠的信息,助力增强市场竞争力。另外,碎片化会计数据分布在各行各业,游离在不同单位之间,有机汇集起来能够再现数据的初始动因,可以鞭辟入里揭示传统分析技术视而不见的异常信息,而恰恰是这样的异常信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隐藏的异常信息与显现的信息合在一起,企业经营管理的各种信息就完整无遗漏了,这直接影响决策的预期目标。因此,碎片化的数据是有价值的,不是可以忽略的,将碎片缝合起来不但丰富了会计数据的内涵,扩充了数据升值空间,贯通了数据衔接,而且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的前瞻性、全周期性、全过程性,也提升了会计实务中对非结构化数据的重视。

(三)提升会计数据处理能力

会计对技术进步要有敏锐的直觉,要欢呼技术进步对社会的推动作用及其对个人的积极影响。大数据显著优于传统方法,它独到高效的发现和解析数据表面现象背后隐含的信息资源,找出貌似无关数据之间的逻辑关系、因果联系、统计规律。大数据强大快捷,使得获取财务和非财务数据不再是障碍,会计信息将更为完整、一览无余地按需使用。这种数据处理分析环境的变化,要求会计具备鉴别大数据是否有开发利用价值的敏锐性,把大数据当做基本技能信手拈来,熟练运用数据仓库、数据识别和数据挖掘技术。

会计在大数据时代要敢于自我革新,自觉练就“实践—理论—再实践”的能力。会计应清楚认识到数据已经从静态使用转变为动态挖掘价值的飞跃,要顺应认识产生发展规律,把大数据用好用活,实现从感觉经验、直观判断向理论指导下的科学管理、精准施策转型升级。如何将海量的数据归类整理、按需挖掘,是传统会计成为大数据新型会计刻不容缓的紧迫要求,只有提高专业的大数据处理能力,自我技术更新,才能浴火重生,成为大数据时代的佼佼者、领跑者。

(四)加强大数据会计平台建设

传统会计着眼于会计主体本身,内外部信息是隔膜的,信息“孤岛”导致会计信息共享与交流不通畅,信息获取成本高昂。大数据、云计算构建起了资源共享的平台,有效地解决了“孤岛”、流通、成本、速度这样的长期难题。表面杂乱无章的信息,实际上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云计算能够抽丝剥茧还原信息的本来面目,不会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企业要有时不我待、舍我其谁、只争朝夕的担当精神,建立起共享的大容量数据库,实现数据资源的实时抓取、固化、上传与共享。依托大数据库资源的复合性,会计信息化平台就可以按流程进行标准化操作,数据的导入与输出随需要转化,企业既可以对历史经营纵向延伸分析,还可以扩展搜集同行业有关会计数据横向比较,分类分区分层次建立会计数据资源库,对各行各业特点了然于心,找出自身差异性的优劣势,从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提高决策的质量。

大数据库是会计信息化的基本前提,发挥大数据库的“聚宝盆”作用,企业须结合实际匹配安全、有效的大数据云存储平台,以及软硬件支持的高速计算系统,选择恰当的云会计模块,提供实时会计报告及对会计目标实时监测,实现数据共享与高速运转,从而实时提供给需求者渴求的信息。

结语

大数据技术与企业经营管理的结合,使企业决策者和外部投资人对会计的依赖度加深,传统会计必须适应从服务职能跃迁到管理职能的变革。大数据带来的机遇伴随挑战,会计只有充分融入大数据时代潮流,快速完成角色转换,才能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猜你喜欢

结构化信息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改进的非结构化对等网络动态搜索算法
深度学习的单元结构化教学实践与思考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结构化面试方法在研究生复试中的应用
左顾右盼 瞻前顾后 融会贯通——基于数学结构化的深度学习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