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平顶山市粮食产业绿色与高质量发展

2020-12-23王林婷闫凯莉

河南农业·综合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平顶山市双高粮食

王林婷 闫凯莉

近年,平顶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切实提高粮食生产的政治地位,坚持把发展粮食生产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通过加大高标准粮田建设和粮食高产创建(以下简称“双高”建设)工作力度,以稳定面积为基础、以奖补带动为手段、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示范引领为动力,促进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2017年12月,平顶山市作为河南省唯一入选城市,被原农业部等八部委正式确定为第一批40个国家农业绿色发展试点先行区之一。

一、粮食生产概况

平顶山市总面积6309 km2,总人口440.2万人。截至2018年年底,全市耕地面积25.9万hm2,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32万hm2以上,粮食产量稳定在160万t以上。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指导河南时强调:“河南粮食生产这个优势、这张王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要立足打造全国粮食生产核心区这一目标和任务,在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上开辟新途径、挖掘新空间、培育新优势、取得新突破。”2019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近年,平顶山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精心组织和安排粮食生产各项工作,全市在保持粮食稳产增收的同时,还注重提升粮食品质,优化种植结构,取得了良好成效。

二、粮食产业绿色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做法与成效

(一)建设高标准农田,夯实粮食增产基础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粮食生产离不开耕地,加强耕地资源尤其是基本农田的保护与建设以及大力建设高标准农田,对于粮食稳定、增产及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平顶山市以“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为契机,不断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统计资料显示,全市2018年高标准农田面积占比为35.7%,全市小麦产量已由2010年的319 kg/667 m2提高到2019年的350 kg/667 m2,增产31 kg/667 m2,增长9.7%。

(二)高产示范和攻关取得重大突破

以“双高”示范建设为核心,以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为载体,以推广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实施主体培训为关键措施,2018年,全市5个县(市)中,小麦绿色高产高效创建整体推进乡6个,其中,叶县2个,其他县(市)各1个,共1.49万hm2。每个整体推进乡镇中,建设1个攻关区、1个示范区、1个辐射区以及1个品种博览田,实现了从小面积攻关到核心区示范,对农业生产的示范带动作用更加明显。测产统计资料显示,2018年全市小麦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区的平均产量为攻关区644.08 kg/667 m2、示范区606.3 kg/667 m2、辐射区539.1 kg/667 m2。通过“双高”建设,平顶山市调动了广大农民科学种田的积极性,为科学指导生产,实现节本增效和农民增收找到了有效途径,经济效益显著,特别是“双高”建设示范区农户增收明显。

(三)集成推广应用先进技术

“双高”项目区内开展了相关配套的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在区域内实现了“統一秸秆还田、统一机耕、统一供种、统一机播、统一配方施肥、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测产收获”等技术,且小麦生产主要环节机械化程度达98%,包括机械深耕、机械化精量播种、机械化收获、秸秆机械化还田等。通过项目区试验研究,平顶山市面向全市推广应用了以周麦22、周麦16、豫麦49-198、众麦1号等为主的适合平顶山市种植的高产优良品种;通过对田、水、路、林、渠综合治理,使项目区内生态环境大大改善,自然资源利用率进一步提高。平顶山市加强科学指导用药,大力推广无公害标准化技术,对粮食安全、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及保护环境具有重大意义,随着“双高”建设工作的整体推进,将进一步促进全市农业绿色与高质量发展。

(四)推动粮食生产社会化服务

抓好粮食作物农业生产新型主体培育,选择一批生产基础好、产业优势突出、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合作社和种粮大户重点扶持,率先发展优质专用小麦、优质花生、优质大豆。依托主体示范推广综合栽培技术,带动种植结构调整,促进规模化种植。继续扶持规模经营主体发展粮食烘干设施,提高粮食品质。大力鼓励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专业服务组织,采取土地季节性流转、多年性流转等方式进行粮食生产活动。不断深化粮食生产服务机制,通过承包、托管、代管等多种形式,为农民提供统一播种、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机械收割等社会化、专业化服务。统计资料显示,2019年平顶山市种粮大户经营耕地2.07万hm2,其中,小麦种植面积1.91万hm2,小麦总产量1.27亿kg。

(五)强化保障措施,建立奖惩机制

平顶山市建立了以县(市)为“双高”建设的责任主体,发改、财政、水利、农业农村、畜牧、科技、自然资源等部门联动,通力合作,上下协同抓粮食生产的新格局。市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奖补粮食“双高”建设,各县(市)政府也安排相应资金投入“双高”建设。实施奖惩考核,对“双高”建设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依据有关规定给予补贴和奖励,对工作不力的单位视情节给予批评或责任追究。各县(市)结合实际制定粮食生产考核奖惩制度,充分调动各方面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三、粮食产业绿色与高质量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过量使用农业生产物资

当前农业生产中,部分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和个人的种植观念落后,并且受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差、肥料利用率低等生产条件的限制,一些单位和个人盲目认为多投入就能多产出,从而过量使用化肥和农药,农业面源污染严重、耕地质量下降等问题日益突出。过量使用农资产品,虽然在短期内能够取得较高的粮食产量,但从长期来看会导致资源约束持续加剧、环境承载压力不断增大,并且还会出现农药、肥料残留超标,粮食品质低下等问题,严重影响人民的生命安全。

(二)部分地方示范方建设标准不一,示范方内技术落实面积低

由于重视程度还不够,资金支持力度跟不上,导致个别示范方内技术应用落实面积不够,特别是地域之间示范方推动发展不平衡,有的地方建设标准高,有的地方建设标准低。此外,农业技术推广经费不足,导致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不能深入扎实地开展工作,从而影响农业科技的推广力度。

(三)示范辐射区域外效果不够突出

由于资金等问题,高标准农田建设难以实现全域覆盖,大型规模化种植难以实现。虽然粮食产业绿色与高质量发展在示范区内的效果显著,但示范辐射区域外,粮食产业绿色与高质量发展程度还比较低。另外,虽然近年平顶山市大力建设农业基础设施,但大部分农田仍无法满足灌溉等需求,且小规模分散经营模式仍是全市当前的主要种植模式,严重限制了生产效率的提高。

四、粮食产业绿色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一)基层农技人员做好粮食产业绿色与高质量发展服务

完善基层农业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在“双高”建设中,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的实质是绿色可持续发展,是在保证粮食产量增长的同时,调控农业用水总量,通过降低肥料和农药施用量,强化种植户的意识,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把“绿色”的内涵和要求贯穿于粮食增产全过程。创新技术服务形式,为农业生产经营单位或种植大户搭建技术交流平台,提高种植管理意识,及时交流粮食绿色增产技术,通过培训班、发放技术卡等形式将技术及时转化运用到农业生产中去,解决好农业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二)完善粮食产业绿色与高质量补贴政策

推进市场化建设,建立以粮食产业绿色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的农业补贴体系。明确粮食产业绿色与高质量发展的标准,政府应鼓励并对有意愿接受绿色生产技术行为的个体农户或生产经营组织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与服务。强化绿色生产意识,以目标市场为导向,积极引导农户生产绿色、安全的农产品,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农产品,提升农户种植收益。

(三)抓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加快粮食产業转化升级,促进粮食生产向绿色和高质量发展,就要加快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一方面,要加大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力度,全面升级农业主体经营化生产,结合自身资源发挥优势,开展土地流转和技术承包,集中进行中耕、施肥、浇灌、化除、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作业服务;另一方面,要建立完善农民培训机制,创新培训方式方法,重点培养一批有文化、高素质、善经营、会管理的农业生产带头人。

(四)树立品牌意识

打造粮食品牌,提高其品牌力不仅可以有效扩大市场销售,更好地实现涉农企业提升经济效益,还能积极发挥企业的社会功能。要加强品牌建设意识、绿色生态环保意识,大力推进“绿色食品标准化原料基地”创建工作和“三品一标”认证工作,促进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积极争创“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并且以争创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为契机,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和诚信等级评定。

猜你喜欢

平顶山市双高粮食
“双高”建设背景下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数说高教
“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预算绩效管理的思考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逆向倒推,非比寻常
珍惜粮食
平顶山市召开2021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视频会议
平顶山市柔力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与分析
全职妈妈浪费吗
河南省发展经济利用外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