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
2020-12-23季韶庆
季韶庆
摘要: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财政预算改革的精神,有效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合理安排行政事业单位各项支出,以最有效的手段提高提供公共服务的质量,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预算管理体系,是现阶段财政预算管理改革的重要措施。现结合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不健全、格局不规范、评价机制不明确和绩效结果运用无效果的问题。据此,本文提出健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体系、规范预算绩效管理格局、完善预算绩效管理评价机制及有效应用预算绩效评价成果四方面措施,以求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创新预算管理方式,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促进政府透明、责任、高效履职,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
一、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概述
(一)预算绩效管理的概念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即用绩效目标的理念和方法管理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收入支出的编报、预算支出的执行,和对预算支出执行监督的全过程,这个过程就是预算绩效管理,预算绩效管理具有相对独立性。主要看四个方面,第一是投入成本。投入成本是行政事业单位开展业务活动的货币或非货币性投入;第二是过程管理。过程是项目实施进程中业务的推进和资金流向情况,要做到支出明确,监督有效;第三是产出数据。产出是项目实施的客观结果,是项目完工后的数量、质量和时效,具体体现的完成规定工作量、达到预计质量目标、按时完成项目任务、有效控制成本消耗等;第四是效果。效果是项目完工后产生的影响,关注项目利益相关方的满意度,并根据项目行业特点关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可持续影响及满意度指标等。
(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性
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并且全方位实施绩效管理,是党中央、国务院对有效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做出的顶层设计和重大部署。这就要求各级各部门要注重标本兼治,推动廉政风险防控标准化、制度化、常态化,深入推进从财政源头治腐防腐制度机制建设。因此,将预算绩效化管理作为衡量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支出规范化、节约化、公开化的标准,是最为科学有效的手段措施。换句话来讲,作为履行国家公共职能的行政事业单位,就是要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效益,这不仅仅是国家或财政所关注的问题,更是社会各界关注关心的问题,也是建设节约型社会主义国家所必须采取的一项举措。
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就各省份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方面陆续出台了相关的意见办法,但由于信息技术、人力资源等各方面条件尚未成熟,预算绩效管理存在许多问题,现总结如下:
(一)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不健全
2019年相关部门出台了《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实施意见》,明确了行政事业单位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广度和深度。但由于历史性原因,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方面存在以下几点问题,第一由于人员素质和信息技术等原因。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尚不完整,部分预算外等资金未全部纳入预算,预算编制质量较差;第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项目多属公用经费性质,即为保障行政事业单位正常运转所需支出,所以无法合理确定绩效目标和相对应的产出,所以就绩效管理量化指标确定方面,无法从绩效数量指标、质量指标、时效指标、社会性效益指标,生态效益性指标等确定绩效指标,导致整体预算绩效管理水平较低,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不健全。
(二)预算绩效管理格局不规范
目前,各行政事业单位存在项目无研究论证,缺乏项目决策机制的问题。第一,行政事业单位目前预算项目多是延续性项目,零基预算基础薄弱,在确定年初预算时,无调查确定,实体论证环节,也没有切实可行的决策机制,预算有时仅凭一言一句的上级政策性文件或本级文件精神为依据,预算项目缺乏精细性、有效性,从政策到具体项目数量、质量、时效、成本、效益等方面,都无数据标准。第二,部门预算下达后,财政部门未对公用经费和专项经费实行全程监督问效,行政事业单位年初确定绩效目标后,执行中发生合理合规变化时,目前,财政部门设立适当的绩效动态调整机制,故年底绩效目标考核时,与年初确定的绩效目标有出入。第三,财政部门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历年项目的整合力度不高,对于部分政策到期、单位职能变更后预算绩效项目未做增减。
(三)预算绩效管理评价机制不合理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执行中事前、事中,事后绩效评估机制不明确。第一,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年初确定后,绩效目标的合理性、实施方案的可行性、筹资的合规性等方面都不科学。第二,预算绩效年中执行到年后评价都由各部门各单位自行评审,财政部门由于人力等资源有限,无有效的成本效益及公众评价等评价方式,也无法全过程参与评价,审计等监督部门也无专门的绩效评价监督,导致预算绩效评价缺乏客观性。
(四)预算绩效结果的应用不理想
行政事业单位绩效评价的最终目标是透明、责任,高效履职,这就要依赖预算绩效结果的充分运用,目前,预算绩效结果的应用不理想,第一,财政部门未充分应用评价绩效结果,缺乏有效的评价奖惩机制,对部门预算绩效只关注事前报备,对绩效结果关注度不高。第二,行政事业单位绩效目标的确立只是形式主义,评价结果与绩效目标有出入后不整改、不落实。第三,由于外部评价力量的缺乏,我省绩效评价往往是事后评价,加之行政事业单位履行公共职能特征的限制,即使绩效目标履行不实,也没有切实有效的惩戒机制。
三、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措施
(一)健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体系
健立健全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是预算绩效管理的基础。行政事业单位要做到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完善机制。从思想上深刻認识预算“讲绩效、重绩效、用绩效”的意义,健立健全规章制度、明确年度预算绩效目标,并将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纳入单位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内容中。健全目标管理、运行监控、绩效自评、信息公开等管理制度体系。二是确定专人负责本部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行政事业单位应确定专人负责预算绩效管理,并加强负责人的业务培训工作,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是一项综合性业务,负责人既要熟悉财务工作又要熟悉项目管理,其综合素质的高低是预算绩效实现的关键。三是注重项目实施前、实施中、实施后的调查研究。行政事业单位在年初确定预算绩效目标时就要搞调查研究,以实事说话,从取得的第一手资料中确定目标,在预算执行过程中,也要密切关注预算绩效目标的实现情况,确保绩效目标的完成。四是财政部门要建立奖惩机制。对绩效目标完成良了的单位要给予资金奖励,对完成差的单位给予扣减项目经费等措施。各部门间要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性竞争局面,有效提升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水平。
(二)规范预算绩效管理格局
各地区应规范的预算绩效管理格局,财政预算绩效管理部门会同各行政事业单位共同参与预算绩效管理,一要制定和完善绩效目标监控、绩效评价、评价结果应用等各环节的具体流程。二要确定绩效管理的广度,将一般预算收支、政府性基金收支及预算外收支等均纳入预算绩效管理范围。三是行政事业单位要按照财政部门下发的指标模板,结合本部门的实际科学合理确定本单位的预算绩效指标,确定的预算绩效指标要细化到具体产出的数量、质量、时效、成本、效益等方面,并做好项目监督、绩效自评、信息公开等管理制度体系,以便量化分析项目预算资金使用效果。
(三)完善预算绩效管理评价机制
行政事业单位要完善绩效自评机制,区分本部门预算绩效的一般评价和重点评价范围,将公用经费作为一般评价,将项目专项作为重点评价。一要明确强化绩效管理主体责任,单位一把手应直接对单位预算绩效负责,自评部门自年初预算绩效确定之日及时对照设定的绩效目标,对预算执行情况和项目实施效果开展绩效自评,对一般评价项目和重点评价项目策和项目资金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效益性以及绩效目标的实现程度进行全程跟踪问效。二要财政绩效管理部门会同审计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对各行政事业当年的绩效目标完成进度进行检查审计,实时监控当年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对完成不理想或直接不能完成绩效目标的要提前预警并责令完成,确实完成不了的,要提出书面整改意见措施,并按建立的奖罚机制进行处罚。三要积极选择评价方式,在开展重点绩效评价时,无法独立完成的,可聘请第三方机构参与绩效评价工作。
(四)有效应用预算绩效评价成果
“重成果”是預算绩效管理一个重要的环节,前期所有的工作最终都体现在评价成果上,通过评价去粗存精,不断改善,才能将绩效管理推向新台阶。为此要做到如下几点,一要行政事业单位做好自省,行政事业单位本身是整个绩效工作的主体责任人,要通过评价成果发现预算绩效的优点和不足,积极整改,不断改进预算绩效指标设定的精细化、科学化有标准化。二要财政部门要按绩效结果积极制定并执行奖惩机制,将各部门整体绩效与预算安排挂钩,对整体绩效好、支出进度快的合理增加预算安排并优先保障,对整体绩效差、支出进度慢的相应减少部门项目支出,并督促改进。
四、结语
行政事业单位要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体教育,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财政政策,坚持抓好收支预算执行,认清当前严峻的财政形势,要有过“紧日子”的意识。新的时代赋予行政事业单位新的使命担当,要奋力推进财政深化改革,创新预算管理方式,注重结果导向、强调成本效益、硬化责任约束,推动绩效理念和方法,改变预算资金分配的固化格局,着力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闵娟.如何加强基层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J].经管园地,2016,(36):25-26.
[2]蒋洁.论如何提高基层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J].现代经济信息,2017,(12):210.
[3]陈熹.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优化[J]. 财经界,2020,(1):35.
(作者单位:中共海北州委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