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研究
2020-12-23赵嘉丽
赵嘉丽
摘 要:图书馆是高校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学生学习、学校科研进步等都有重要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也得到迅猛发展,为适应高校教育的需求,提升服务水平,高校图书馆需构建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采取有效的服务措施,为学生、教师提供更完善、更優质的服务。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
高校是我国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担负着为社会、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担。图书馆是高校储存文献、查阅资料、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进步以及对科研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高校逐渐成为教育和科研中心,其涵盖的知识内容越来越丰富,学科化知识服务越来越有前景,对社会进步起推动作用。当前,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知识服务的重要性尤为重要,对高校图书馆管理提出新的要求。
目前,很多高校已经对图书馆服务模式进行改革,逐渐从统一化向个性化转变,但是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限制其服务水平。例如,一些较深层次的情报不能满足高校实际发展的需求,由此可知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与国际先进水平有一定差距。基于以上现状,高校图书馆建立一种新的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是必然趋势,能够使图书馆朝着个性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为师生提供更全面的服务。
一、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内涵
关于“知识服务”的内涵不同领域有不同的解释和定义,概括起来总共有三个方面。首先,知识服务是指在获取、收集、整理信息后进行服务;其次,知识服务是为了解决具体、实际的问题;最后,是知识服务应追求解决问题后的效益。对于图书馆而言,其知识服务是指以图书馆现有资料为基础,用户针对实际需要获取、选择、利用知识,以此为用户提供的服务。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则是指将学科分类与图书馆知识服务相结合,根据不同学科的专业特点及优势,将图书馆相关资源和人员进行分类专业化管理的模式,结合以上提到的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内涵,高校学科知识服务则可以解释为在图书馆现有的学科资源和学科馆员基础上,根据不同学科用户的需求根据专业知识提供专业化的知识服务。
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能有效提高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和共享率,为不同学科的读者用户根据学科特点及具体的需求提供有针对性、个性化的知识服务,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的资源优势,使资源利用最大化,促进高校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的进一步发展。
二、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的发展现状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学校师生阅读越来越趋于多样化,学科化知识服务理念已经逐步兴起,目前该服务模式已经被我国多所高校所采用。例如,清华大学图书馆在1988年率先开始建立起学科馆员制度,将图书馆资源进行学科化管理,为师生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服务;厦门大学在2002年也建立起馆员管理制度,取得卓越的成绩,这些成功的案例为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有多所院校在不同程度上采取了该种服务制度,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开展了重点学科导航、重点学科交流平台等实践项目。
三、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的意义
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的开展具有以下意义:首先,能保障高校学科知识的发展与提升,各学科的发展支撑高校的进步。图书馆所蕴含的丰富资源为全校师生学习和研究提供了重要保障,为了促进各学科的发展,图书馆需担负起提供资源的重担,服务师生,助力于学科及科研发展,因此图书馆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高校学科研究的发展。其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能保证图书馆自身建设的发展需求,图书馆服务不仅仅是针对全校师生,也是针对图书馆自身建设,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学科化发展成为图书馆服务的必然趋势,由于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提供了师生使用反馈机制,师生在获取资源后根据自身体验感受进行反馈,为图书馆建设提供建议,大大促进图书馆的发展,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也能为师生提供更完善的服务。
四、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建立措施
1.明确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的基本构成
图书馆是为学校师生提供学习和科研资料的场所,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宗旨是“读者第一,服务至上”,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好的服务,为实现这一目标,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背景下高校需根据自身学科特点构建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其主要构成主要分为服务平台建设、用户群分类、学科点分类、服务内容确定以及学科馆员制度构建。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学科化知识服务平台为学校师生提供了更全面、便捷的服务,用户可以及时全部面地获取信息资源,而其余四个构成则使整个服务模式更加细化、明确、合理。明确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的基本构成是开展工作的基础,确保后续工作顺利展开。
2. 建立完善的组织管理机制
完善的管理机制是部门、机构顺利运行的基础和保障,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的建立最重要的是要建立完善的组织管理机制。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相比于以往的服务模式是一种新的服务模式,会对其管理方式带来一定影响,因此要保证学科化知识服务顺利进行,就需要建立完善的组织管理机制,规范工作中的行为,对具体的工作起指导和规范作用,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学科化知识服务工作有序展开,同时各项举措落实到实处。在建立管理机制中,图书馆管理人员需要根据图书馆自身特点采取多种多样的方法建立合理的管理机制。例如,可以健全学科馆员制度,给学科馆员提供培训的机会,提升馆员的素质及工作水平,针对不同环节的工作制定明确的工作目标,鼓励学科馆员对所负责学科的学习,及时了解该学科前沿知识的发展动态以及最新的科研成果。此外,还可以根据馆员的具体工作性质制定合理的工作业绩,并制定相应的业绩考核制度,调动馆员的工作积极性。最重要的是还需要制定一套系统完整的评价体系,促进馆员综合能力的提升,激发馆员在工作过中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服务中,发挥自身创新意识,服务效果得到提升。
3. 构建科学的信息交流平台
学科化知识服务是基于信息技术发展及网络知识开展的知识服务,无论是在信息资源库中还是在专业知识库中都采用了数字化资源以及实体资源共存的方式,以此满足不同科研工作者以及学生的需求。高校图书馆在构建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时需要根据学校学科建设的具体实际目标,构建有针对性的资源信息交流平台,让教师、学生科研在平台上了解和学习本学校的研究成果及动态,为师生的进一步学习和科研提供依据,逐渐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信息交流平台。例如,高校科研根据硕士研究生以及博士研究生的具体需求构建硕博论文交流平台或者专业硕士论文交流平台,让学生在获得信息资源的同时分享自己的见解和想法,在互动和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专业水平也得到提升。
4. 完善学科化知识资源库
当前高校图书馆学科化在不断发展,资源库是为科研工作者以及学生提供知识的重要载体,因此学科化知识资源库也需要不断完善,才能满足学科发展以及时代发展的需求。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图书馆资源包括电子资源以及实体资源,除了包括学科知识配置,还包括学科机构的建设,因此要想将这些资源整合,就需要关注其他院校,及时了解其他院校学科的最新成果动态,一方面对现有资源进行细化和整理,另一方面不断补充和完善资源。在采取具体的措施时不同的高校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发展目标进行选择,如可以加大图书馆对学科的资金投入,优化资源配置,同时制定科学合理的资源协调方案,确保不同学科可以获取完善的学科资源,促进学校该学科的不断发展。
5.培养学科用户获取信息的能力
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群体主要是教师以及学生,覆盖面较广,由于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相比于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模式而言是一种新的服务模式,一些学生或者教师在刚刚接触或使用时由于对新的信息获取方式了解不全面限制了其对信息的获取,因此要想有效地服务高校师生,在开展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时就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活动,向学校师生介绍该模式的功能、学科资源、如何搜索信息以及其具有针对性的特点,用户在有一定的了解后学会相关的操作并具备一定的思维转变能力,在使用时当用户了解一定的专业学科内容后,就可快速查找信息,大大提高信息资源查询效率,用户的学科知识得到丰富,体验感增加。用户获取知识直接影响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因此用户获取知识的能力是评价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的方面之一。
6.提高图书馆管理员的职业素养
图书馆管理员的职业素养直接决定图书馆工作水平及服务水平的高低,因此在开展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时,要服务水平就必须要提高管理员的职业素养,秉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管理员是图书馆与用户之间的重要桥梁,他们的职业素养直接决定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的开展对图书馆管理员提出更高要求,他们不仅需要对各个学科及相互之间背景联系进行了解,还需要具备较高的协调能力和分类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顺利展开。知识和学科的匹配程度是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的关键,因此管理员需要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才能为学校师生提供更好的服务,获得教师和学生的认可。
首先,要树立严谨的学科态度,以严谨负责的态度对待工作,同时提升主动服务意识,只有树立良好的服务态度才能为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打好基础;其次,要具备较高的沟通能力,当用户提出需求时应使用清晰明了、简洁的话语解决用户的问题,做好用户与图书馆之间的桥梁工作;最后,还需要提升管理员的信息调节和学科综合能力,掌握涵盖学科的背景,对学科和图书馆储存文献有一定的了解,并根据图书馆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指向评估,明确具体的工作中需要增进的项目,对学校的学科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7. 完善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流程
除了以上提到的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开展需要采取的措施外,还需要完善具体的服务流程,确保用户在获取、利用信息的各个环节有序展开,细化各个环节,提供服务效果。首先,是用户提问环节,用户在获取或使用信息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图书馆应为用户开设便捷、合理的提问流程,同时设置多个提问渠道,对于高校师生在获取资源遇到问题时可以直接使用学校的图书馆资源系统进行提问,而学科知识用户则可以直接通过学科相关知识库进行检索来获得自己需要的资源,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询问专业学科馆员,以此来获得相应的服务解决遇到的问题;其次,图书馆应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确定不同的科学的流程,在我国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各行各业对服务水平的要求都越来越高,图书馆作为服务全校师生的机构,工作人员也应该秉持正确的服务理念,采取正确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意识。高校师生的阅读种类越来越多样化,对学科知识的个性化需求也越来越高,图书馆是学校师生阅读并为其提供阅读资料的场所,应当适应师生的阅读趋势,满足师生的阅读需要,提供个性化的阅读服务。图书馆通过建立的服务平台接收的信息、用户的提问、学科的性质等进行归类分析,并将结果推送至不同学科的馆员处,详细分析用户需求,并根据用户需求制定不同的服务流程,馆员也可以采取直接与用户进行沟通的方式,了解用户的真实诉求,为其提供更具針对性的服务,提高工作效率。当用户获取自己需要的资料后,其对于知识服务的需求已经满足,但是对于图书馆知识服务而言,工作人员还需对相关信息进行记录,实现知识服务的科学管理,尤其是在信息化背景下,图书馆所涵盖的资源越来越丰富,只有科学化、实效性的信息管理才能确保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质量。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图书馆对教学及科研的重要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高校图书馆服务的不断扩展,构建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它的建立能为师生提供更加专业、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服务,满足师生对学科资源的需求,服务水平提升。因此高校图书馆应在保持自身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丰富服务内容,提供具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服务,促进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同时也推动高校学科的发展。
本文在论述了高校学科化知识服务的内涵以及当前国内发展的现状后提出明确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的基本构成、建立完善的组织管理机制、构建科学的信息交流平台、完善学科化知识资源库、培养学科用户获取信息的能力、提高图书馆管理员的职业素养、完善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流程等具体的措施,希望能进一步促进我国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在理论及实践方面的发展,在实现传统图书馆的服务目标、任务的基础上突破原有模式的局限性,不断探索、不断实践,对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各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将学科化知识服务作为图书馆进一步发展的契机,让图书馆为高校学科发展以及科研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宝萍.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分析[J].花炮科技与市场,2019
[2]范翠玲,郑云武,叶文伟.高校图书馆阶梯式学科化服务团队隐性知识共享模式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9
[3]柳 娜.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研究[J].传媒论坛,2019
[4]张琳梓.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研究[J].管理观察,2017
[5]张琳琳.高校图书馆学科知识服务模式探析——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为例[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5
(作者单位: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