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元教学“我心中的田园”的实施及思考

2020-12-23魏汝娴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0年8期
关键词:优化课堂单元教学自主学习

魏汝娴

摘 要:根据统编语文教材的编排特点,单元教学在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单元教学的教学方式同样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带来了诸多积极影响,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到发展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再到提升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单元教学的实施使得传统的语文教学迎来了新的改革。

关键词:小学语文;单元教学;优化课堂;自主学习

统编语文教材充分体现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的特点,采取双线结构编排单元内容。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田园生活”,语文要素是:1. 抓住关键词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2. 写喜爱的某个地方,表达出自己的感受。

根据教材的编排特点,更好地开展单元教学,可以克服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的教学方式。下面以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为例谈谈单元整体教学。

一、单元教学实施的设计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田园生活”,意在让学生通过阅读认识或发现田园生活的美好,编排了《古诗词三首》《乡下人家》《天窗》《三月桃花水》四篇课文,不仅要落实人文教育,更重要的是要落实“抓住关键语句,初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一语文要素。本单元的表达训练要素是“写自己喜欢的某个地方,表达自己的感受——快乐”,这可以从单元课文中习得方法。

基于单元目标及学生的实际,笔者通过单元教学“我心中的田园”的实施,组织、引导学生主动地参与走进“我心中的田园”的单元整体学习,加深对田园生活的了解。在此基础上,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描绘“我心中的田园”,以解读“田园”在文学中的真正含义。教学中,学生先通过网络,各类书籍、光盘,阅读了古今中外文人墨客对“田园”的描绘,加深了对田园生活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了解了古今中外文人墨客对田园生活无限向往及热爱的原因,更深一步形成了对“田园”的认识。其间,笔者组织学生以“我心中的家园”为主题,引导学生分小组,用第一人称“我”来说说某一位文人墨客对乡村生活的描绘及情感,以此开展研究。笔者要求每个小组搜集能证明自己观点的材料;搜集完材料后,还要求学生对搜集的材料进行分析、整理,制成PPT,互相展示。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学生不但在小组交流中与他人共享资源,还使自己对“田园”有了较全面的了解。

二、单元教学实施对学生的积极作用

(一)单元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直以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师的依赖性很强,大多处于被动学习状态。然而单元教学的实施改变了这种情况,让学生的学习更为主动。本次“我心中的田园”这一单元教学的实施就证实了这点。在活动中,学生提出的“田园——乡村,大自然——心灵的乐土,精神的家园”这个结论是通过自己探究得出的,学生完全按照自己的兴趣参与学习,充分体现了学习的自主性。

为更好地证明自己的观点,学生还列举了大量事例。在单元教学实施的最后阶段,他们对“我心中的田园”发表了精彩的解说,从模糊不清到指向明确的结论足以证明,学生一旦有了学习的主动性,就能形成生动活泼的局面。单元教学带给学生的就是这样更主动、更积极的学习活动,这样的学习显然是高效的。

(二)单元教学能促使学生有效地进行深度阅读

“深度阅读”是指学生主动参与语言文字的阅读过程,教师引导学生从“文本表面”进入“文本底层”探究文本的精髓。传统的单篇教学看起来像是贯彻“平等对话”的课标精神,互动很多,课堂气氛很热烈。但是静下心来分析学生的发言,就会发现阅读过程中探究文本的功夫不够深入,其中有太多浅尝辄止的教学内容。看似“热闹非凡”的课堂,实质上学生未能把握文本的精髓。这样的教学不能激发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智慧潜能”。

单元教学能满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行自主探究,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能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通过自主阅读把握文本精髓。在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我心中的田园”的实施中,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比较阅读了不同风格的田园作品,在《三月桃花水》《天窗》《乡下人家》《宿新市徐公店》《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清平乐·村居》的对比阅读中,学生归结出:童年是属于大自然的,田园是童年的乐土。这样,对“田园”的浅层次认识上升到深层次的直达本质的认识,理解了“田园——乡村,大自然——心灵的乐土,精神的家园”,甚至有个别学生能说出类似于“我心安处便是家”的深刻道理。

(三)单元教学增强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传统的教学中,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比较单一,而单元教学的实施丰富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因为活动中,学生要阅读相关的资料,如阅读相关书籍、查阅相关的网站、请教他人等等,这不仅使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变得多元,而且通过这样的学习活动,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润物细无声地培养了学生自学的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单元教学就是实践性很强的学习活动,可以更好地落实语文实践能力。单元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需要以小组为单位,互相帮助、合作学习,发挥团队合作的精神,集思广益,发挥特长。如平时阅读量大的就负责搜集资料,计算机技术好的就负责做PPT,平时表达能力好的就多发表见解……单元教学设计的这种学习活动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及语文的综合能力,很好地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三、单元教学实施对教学的积极作用

(一)单元教学能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美国教育改革家布鲁纳在认识结构理论中有这样的论述:“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满的结构把它联系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遗忘的知识,一连串不连贯的知识在记忆中仅有短得可怜的寿命。”因此,把相关的内容组织起来进行单元教学很有必要。单元教学能使我们的课堂结构更加优化,而且比传统的单篇教学效率要高,也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单元教学要求课堂教学结构必须是递进型的,以让学生不断体验达到目标的成功感,同时又生发出向更高目标迈进的动力。所以笔者在组织学生以“我心中的田园”为主题的活动时,先要求学生用第一人称“我”来说说某一位文人墨客对乡村生活的描绘及情感,以此来开展研究;然后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围绕“假如可以选择,你希望你心中的家园是怎样的?”来说说心中的田园。这两个环节的设计是递进的。这样的设计能加深学生对田园风光及生活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这使得课堂教学水到渠成,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这种教学效果是传统的单篇教学所不能达到的。

(二)单元教学能落实语文要素的培养

这一个单元的整体教学,笔者首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本单元的字词;其次,让学生以学习单的方式进行比较阅读,弄清每篇课文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各自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这个过程,学生一边阅读,一边圈画“关键语句”。

完成了学习单以后,笔者要求学生结合生活的经验,用批注的方法写写自己的理解,并将这个过程与交流平台融合在一起。

在单元教学后,学生能初步理解田园就是心中的乐土,然后引导学生写自己的“乐土”,表达自己的感情,而不被“田园生活”所限制,写出自己真切的体验。

四、结语

单元教学从各方面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单元教学不仅能满足学生基本的学习兴趣,保证学生自主探究的需要,有益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强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提高学习效率,而且有益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更扎实落实语文要素所指向的目标,是语文教学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形式。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呼志娜.浅议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J].教育创新学刊,2012(07).

[3][美]布魯纳著;邵瑞珍译.教育过程[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

猜你喜欢

优化课堂单元教学自主学习
运用分析、比较策略设计单元语言实践活动
多媒体优化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之我见
初中语文单元教学现状与对策初探
浅谈如何构建高中英语高效课堂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关于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学讲方式”在语文单元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