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日剧《世界奇妙物语》的“中国化”改编

2020-12-23任念葭

美与时代·上 2020年9期
关键词:改编中国化

摘  要:日剧《世界奇妙物语》凭借其不容忽视的话题热度、观众基础和商业价值,创作与摄制在操作上的易行性,在影视改编上占据了很大优势。其“中国化”改编剧集,既保留了原作在结构、题材、艺术特征上的精髓,又融入了本土化创新。虽然改编作品在质量上没有超越原作,仍然存在不足与缺陷,但其仍是跨文化影视改编的大胆尝试,为中国的网络自制改编剧的发展与推进中日影视文化交流提供了一些经验。

关键词:世界奇妙物语;中国化;改编

日本奇幻剧《世界奇妙物语》有400多个故事,因其独特的题材、奇幻的故事和精良的制作蜚声国际,被大量翻拍和改编。其“中国化”改编以爱奇艺出品的《不可思议的夏天》和优酷出品的《奇妙世纪》为代表。

《不可思议的夏天》是2014年中国首部网络自制奇幻剧,包含15个独立的故事,具有强烈的奇幻性和悬疑性。《不可思议的夏天》在宣传时曾打出“中国版《世界奇妙物语》”的口号,其编导中日籍人员占大多数,且其出品方之一日本富士电视台即《世界奇妙物语》的制作出品方。《奇妙世纪》则是由优酷和啼声影视共同打造出品的原创都市奇幻单元剧,包含8个独立的故事,该剧集出品人、总导演程亮曾在专访中提及其在形式与风格上均与《世界奇妙物语》相似。

无论是奇幻故事的题材还是网络自制剧的形式,都是现代影视领域的发展趋势,有着巨大的潜力。本文通过对改编作品与原作的比较分析,探索其在改编过程中的成功与不足,寻找跨文化影视改编的基本经验和一般方法,力求为当前网络自制改编剧的发展与推进中日影视文化交流总结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一、“中国化”改编的成功之处

(一)改编作品保留原作精髓

《不可思议的夏天》与《奇妙世纪》在形式、题材等方面,都对日本原作进行了模仿。在形式上,两部国产剧分别由15集和8集短故事组成一季,每集时长20分钟到40分钟,每个故事有着不同的人物、事件,在剧情上相互独立,没有连续性。

在题材上,两部剧集都在奇幻类短剧的主要题材范围之内:《五分钟》《人生银行》等故事主题都是“生命”,而在《监禁》中,老板(人质)的年青、年老的样貌变化,两名绑匪的生、死,因浓缩在极短的时空内而更具哲思;《梦境还原器》同样通过“少”变“老”的反转,带领观众从独特的视角了解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内心世界;《人生银行》表现了亲人之间的矛盾与和解,而《另一邊》中的小男孩对另一个时空里父母的偏爱,是对原本时空不和谐家庭关系的逃避;《穿越时空的来信》《最长的25米》《五分钟》表现了人性之善,《解体少女》《分享生命》则描绘了人性之恶;“现实”到“理想”的跨越常常借助剧情中反常理的设定来实现,如《穿越时空的来信》《人生教科书》。

综合而言,两部剧集所讲述的故事的核心结构,不外乎用一个超现实的传说去解释一个诡异的现象,最后揭示一个符合逻辑的道理,以期达到一定的训诫目的。保留《世界奇妙物语》这一精髓,是改编作品的成功之处。

(二)改编作品中的本土创新

两部国产剧集较之原作最为显著的创新,是在形式上对“片头讲述人”这一部分的改编。《不可思议的夏天》保留了每集片头与原作类似的开场场景,但将片头固定出现的人物由穿黑衣戴墨镜的神秘讲述人改为异闻图书馆的一位访客,使观众的身份由聆听者变为同行读者,给观众以更强的代入感;又改语言讲述为画面展示,在引入故事的同时增添了悬念。《奇妙世纪》则直接删除了“片头讲述人”这一角色,而在每集的片尾增加30秒左右的剧情延伸,引导观众去思考剧中人物的命运走向,使每个故事“言有尽而意无穷”。

文学一方面是一种社会现象,两端都与社会生活相联系,源自社会生活,受社会生活的束缚,另一方面又通向社会生活,反过来对社会生活发生影响。网络自制剧的剧本也是文学作品的一种。除了剧集形式上的创新以外,两部国产网剧在剧情中融入了很多与社会热点密切相关的道德训诫。大部分故事的题材与现代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很多都来自社会的热点话题,并通过剧情走向表明创作者的态度。《不可思议的夏天》第5集《搜索依赖症》讲述了女大学生依赖万能搜索眼镜,一步步被这种搜索依赖症控制,失去独立思考和判断是非的能力,最后成为一个木偶人。这个故事将矛头直指当下“低头族”“键盘侠”群体。《奇妙世纪》第6集《另一边》则讨论了新一代年轻父母对孩子的关爱、教育问题。“80后”父母多是在小康家庭成长起来的独生子女,有时过于关注自身,为了一些鸡毛蒜皮的事不断争吵,忽略了孩子的感受,不懂得营造和谐家庭环境。这个故事通过孩子命运的悲剧走向,为有可能存在这类行为的观众敲响了警告。

二、改编过程中的不足与缺陷

2014年称为中国网络自制剧的“博弈与分化之年”,这一年国内各主要视频网站播出近百部自制剧,总量超过1400集,播放量接近80亿次。在当年众多网络自制剧中,这两部剧集的成绩尚可,然而并不算十分拔尖,播放量远落后于数据将近10亿的《屌丝男士3》《匆匆那年》《万万没想到》等剧。究其原因:首先,即使《世界奇妙物语》有一定的观众基础,但《不可思议的夏天》和《奇妙世纪》本身并不是大IP(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识产权),不像其他剧集有扎实的粉丝基础;其次,在国内奇幻剧的受众数量尚且无法与喜剧、校园题材的剧作相提并论;另外,与日剧原作相比,它们的总体质量还是有所欠缺,存在不小的短板。以下本文就从剧本的叙事方面论述剧作改编中存在的一些缺陷与不足。

(一)忽视文化差异造成的水土不服

跨文化影视改编应当是一种“拟作”,即这些改编应该建立在原作的基础之上,不对原作的台词、剧情、主题思想进行刻意的保留,而进行一种本土化的、新的创作。日本是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的文化有着深层的联系,又各具特色。《不可思议的夏天》和《奇妙世纪》在一些剧情创意的设计中过多地模仿甚至照搬原作中的一些元素,这些元素虽然也能在现代中国的时空背景下成立,但还是会因为文化差异产生强烈的水土不服。除了有日系暗黑风格和典型的日本式宿命论外,日本风格的人名也在改编作品中留有痕迹(如《自己的影子》中的“美纪”和《穿越时空的来信》中的“沙织”),难免使中国观众觉得不适应。另外,一些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台词也出现了常识性错误,如《清晰的梦》中有关《诗经》的部分台词。

(二)对原作创意的低质量模仿

《不可思议的夏天》和《奇妙世纪》大部分集目模仿了《世界奇妙物語》剧集的创意,但未能做到对原作的超越。《自己的影子》借用了《另一个自己》中“与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人替代自己”的构思,而后者剧情更为跌宕。《人生银行》和《自杀者回收中心》有着同样劝诫自杀者的用意,但表现手法不同,前者用动人的亲情来感化,后者则在极端的情境中描述人物内心的变化以达到警示目的。《理想女友》的构思显然来自《美人罐》,同样是“利用锅或者罐制造一个有保质期的恋人”的设定,不得不说前者拍得有些低俗,《美人罐》却把类似的情节处理得十分“小清新”,避免令观众心生反感。《美人罐》并不像《理想女友》那样以温馨的氛围作结,而是在悬念和忧伤的双重氛围下戛然而止,虽不比《理想女友》有明显的训诫意义,却余韵无穷。《贤妻漫游计划》中“可回收复制伴侣”的设定也与《美人罐》异曲同工,而无论是伏笔铺垫还是气氛渲染都不如《美人罐》。《记忆消除法》与《记忆归零》中的主人公都是因为情感上的纠葛选择删除与爱人的记忆,而相比《记忆归零》一次次反转带给观众的无奈、感动、哑然失笑、五味杂陈,《记忆消除法》虽然不失悬念,但情感力度大打折扣。总而言之,《不可思议的夏天》与《奇妙世纪》中的大部分集目都有《世界奇妙物语》中相应故事的影子,但精致程度反而不及原作,从而导致了新鲜感和质量上的双重减分。

(三)过于追求奇幻而削弱情节的真实感

奇幻的剧情要求情节上的出人意料,而“反转”的方法一旦被滥用,也会产生消极的效果,人物往往变得扁平而趋同,故事情节也会陷入某种固定的套路里,需要丰富的故事内涵弥补。然而要在30分钟左右的时长里清晰地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并保证其丰富的内涵和精彩的转折,这是非常考验创作者功底的。《不可思议的夏天》第2集《自己的影子》中“替身女”嘉影被塑造成了一个形象极其单薄的扁型人物,除了“成为小美”这个执念以外,她的人生似乎没有任何别的欲望和苦恼。她没有固定的意念,因为她本身就是这个意念。这样的一个人物承担了整个悬疑情节的推动功能,也是这个悲剧故事的始作俑者,但是过于单一,显得虚假,似乎没有正常人的七情六欲,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情节的真实性,破坏了观众与剧中角色的情感共鸣。而《不可思议的夏天》第11集《五分钟》不仅人物形象单薄,世界观也是混乱的,既有转世投胎又有天堂地狱,陷入一种“四不像”的窘境,易造成观众的出戏之感。

三、结语

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电视剧在中国的媒体平台上持续传播,成熟的日本影视工业对中国影视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日剧对社会问题、人性的深刻探索,以及其励志的特征与清新的风格,都是中国影视作品模仿的对象。正如巴赫舍所说,“任何一篇文本的写成都如同一幅语录彩图的拼成,任何一篇文本都吸收和转换了别的文本。”在跨文化影视改编中,准确定位异国文化的优秀作品,并学习这些作品中的精髓,是至关重要的。这种学习不能只是形式上“画皮”式的模仿,而应该是“画骨”,在原作的启发下进行本土化的创作,将中国特色融入其中,坚持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从民族文化中汲取养料。

《不可思议的夏天》和《奇妙世纪》的出现表明,网络剧将逐渐崛起,异国合作和跨文化影视改编将会是一个突破口。尽管其在摄制的技术和叙事的艺术上显得不够成熟,《不可思议的夏天》和《奇妙世纪》仍不失为当前网络自制剧中较为成功的作品。能够借助网络这个平台,将“都市传说”的叙事艺术呈现在中国观众面前,这已然是其“不可思议”与“奇妙”的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姚文放.文学理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13.

[2]郭建中.当代美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16.

[3][英]E.M.福斯特.小说面面观[M].朱乃长,译.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177.

[4][法]蒂费纳·萨莫瓦约.互文性研究[M].邵炜,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4.

[5]胡斌,胡淑英.改译 改编 模仿——现代跨文化戏剧写作的三种形态[J].写作,2013(11):27.

[6]刘洁,韩红梅.意外是如何形成的?——反转手法在单线叙事电视短剧中的应用分析[J].电影评介,2010(13):25.

[7]杨杰,徐晓.日剧在中国传播的现状和启示[J].当代电视,2016(9):46.

[8]陈昶洁.从当代影视环境看电视短剧的发展前景——以日剧《世界奇妙物语》为例[J].戏剧之家,2018(4):75-76.

作者简介:任念葭,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电影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影视文化批评。

猜你喜欢

改编中国化
HIP –HOP AGANDA?
关于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入思考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主体”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中的两个方法论问题
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专家笔谈
2015年国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述评
宋元南戏“明改本”研究之回顾和检视
农村题材电视剧改编设想
《烈日灼心》:文字到影像的改编策略
中韩两国对真实事件的电影改编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