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洛神赋图》中的文鱼形象

2020-12-23粟绍巍

美与时代·上 2020年9期
关键词:摩羯形象

摘  要:不少学者把《洛神赋图》(宋摹本)中的文鱼形象称为摩羯,把它看作中国最早的摩羯形象。但文鱼形象与起源于印度的摩羯形象差别甚远。根据对文鱼形象的文献记载,且对早期摩羯形象进行梳理,并将文鱼形象与印度的大量摩羯形象做对比,即可得出这一结论。

关键词:摩羯;文鱼;形象;洛神赋图

《洛神赋图》,中国传世名画之一,是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绘制。这幅画是根据三国时期(220-265年)魏人曹植著名的《洛神赋》而作,为顾恺之传世精品。历代《洛神赋图》摹本存世有九个之多,现主要以故宫博物院藏本《洛神赋图》(宋摹本)为依据来论述。全卷分为三个部分,曲折细致而又层次分明地描绘了曹植与洛神真挚纯洁的爱情故事。其中后段画洛神驾六龙云车离去,玉鸾、文鱼、鲸鯢等相伴左右,洛神回首张望,依依不舍,一种无奈离析之情现于画面。而对《洛神赋图》后段中出现的文鱼形象,不少学者称其为与佛教相关的摩羯形象。笔者在做了大量的文献查阅和相关的图像对比之后,对这一文鱼形象提出了不一样的看法。

一、洛神出行图与汉画像石出行图的继承关系

文鱼形象伴随着洛神驾着六龙云车出行,而这一出行样式可追溯到东汉,有学者把这一样式称为“云中车马”图像。“云中车马”这种特殊的图像形式由四个部分组成,包括引导、主体车马(“云中车马”中的“马”即指代主体车马中的牵引)、随侍及云气[1]。云中车马图像各地均有出土,以下拿陕西和山西出土的两处东汉壁画与洛神驾龙出行来对比论述。

陕西省定边县郝滩四十里堡村西北出土一墓室,名曰郝滩壁画墓,其时代为王莽至东汉初期。该墓室内壁画种类丰富,其中西壁长方形框栏内存有一升天图,绘制西王母宴饮及墓主升天场面,其右上部分即为云中车马图像,包括鱼车、鹿车、龙车三驾云车[2]。

山西离石马茂庄也发现多处云车出行图像[3],考证为东汉晚期。其牵引以鹿为主,云车之上带有伞盖,车上有两人。

从形式上看,《洛神赋图》中相离部分绘制的洛神出行属于带有典型“云中车马”特征的绘画,主体车马、云气、鱼类等组成要素俱全,且明显继承了东汉画像石上的的出行图的样式。此时佛教在中国还处于传入期,并没有盛行,可见洛神驾龙出行的这一形式并未受佛教影响。因此伴随着洛神驾龙出行的文鱼受佛教影响的可能性并不大。

二、文鱼为何鱼?

《洛神赋图》是根据曹植著名的《洛神赋》而作,文鱼的叫法也自然出自于此。《洛神赋》载有:“腾文鱼以警乘,鸣玉鸾以偕逝。六龙俨其齐首,载云车之容裔。鲸鲵踊而夹毂,水禽翔而为卫”。那么此文鱼究竟为何鱼?

画中文鱼形象像鲤鱼,有鳞片,鱼嘴张开呈红色,身上呈苍青色,且鱼背处能清晰地看见像鸟翼般的羽翼。此形象与《山海经·西山经》中描述的文鳐鱼如出一辙。《山海经·西山经》载:“泰器之山,观水出焉,……是多文鳐鱼,状如鲤鱼,鱼身而鸟翼,苍文而白首赤喙,常行西海,游于东海,以夜飞。”[4]

与这一形象类似还有一种名为“万鳣”的图样。1991年甘肃省敦煌市佛爷庙湾墓群1号墓出土了西晋时期的画像砖,此画像砖题榜为“万鳣”,画像砖上绘有一条带双翅的飞鱼形象,呈现出展翅高飞状,腹部以下有两只鸟爪状的足,身体上绘制有菱形纹饰,表现出鳞片,翅膀粗壮有力[5]。关于“万鳣”,《说文解字》中云:“鳣,鲤也”。其实,所谓“万鳣”就是飞着的鲤鱼,是福瑞的象征。

笔者认为伴随着洛神驾龙车出行的文鱼应该为文鳐鱼。这一传说的鱼名不止在《山海经》中有记载,西晋诗人左思《吴都赋》中记载:“精卫衔石而遇缴,文鰩夜飞而触纶。”另唐代诗人唐彦谦《汉代》诗:“黻幃翘彩雉,波扇画文鰩。”民国时期《民国日报社》社长胡韫玉也有《太平洋归舟中作》诗:“飞潜无主文鰩苦,升謫随天赤凤哀。”可见,文鳐鱼的提法从《山海经》一直延续到后世。据记载文鳐其声如鸾鸣,悦耳动听,所到之处天下太平,五谷丰登。因此,它是福瑞的象征。

三、文鱼与摩羯的关系

关于《洛神赋图》(宋摹本)中的文鱼与摩羯的关系,有不少学者认为此文鱼是佛教中的摩羯形象,是随佛教从印度东进而传入中国的。一般认为,鱼身形象张开大嘴,且带有上翘卷鼻就为摩羯形象。而细看《洛神赋图》(宋摹本)中的文鱼形象,鼻子确实有上翘,却不是卷鼻,与一般认为的摩羯形象显然存在差异。

(一)源于印度的摩羯形象

摩羯,早称摩迦罗,后由玄奘新译为摩竭,后又称摩羯,是梵语Makara的中文翻译。摩羯乃佛教動物中的怪兽,多种佛经中均有记载。《大智度论》记载了摩伽罗鱼王的故事。

摩羯其最早的图像出现在印度的洛马斯里希洞穴(公元前350年),一直持续使用到现在。在印度的Bharhut(巴尔胡特,公元前150年)、Sanchi(桑吉,公元前100年至公元100年)、Amaravati(阿姆拉瓦蒂,公元前150至公元600年)和其他早期佛教遗址中均有发现[6]。

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摩羯大概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在约公元前350年的洛马斯里希洞穴拱门左侧浮雕上有这样一处细节,摩羯被浮雕成一种四足动物,有鳄鱼的头、卷曲的鼻子和爬行动物的刺状型尾巴。

摩羯发展到第二阶段,以巴尔胡特佛塔(公元前1世纪早期)柱子上的浮雕最为典型。摩羯被作为Vahuna(车辆)雕刻在柱子上面,负责苏达尔萨那神的出行。在这里,摩羯带有前腿,摩羯还保留了第一阶段中鳄鱼的头部形象和第一阶段中卷曲的鼻子。与第一阶段不同的是,摩羯形象带有锋利的排牙巨齿。

此外,桑吉佛塔(又称桑吉大塔)门柱浮雕上的摩羯形象也与巴尔胡特的极为类似,只是张开了血盆大口,同样带有鳄鱼头部、弯曲的卷鼻,且牙齿锋利。

公元100年以后,摩羯形象第一次出现鱼鳍,与公元前350年的洛马斯里希洞穴中的摩羯和第二阶段中巴尔胡特佛塔上的摩羯形象存在明显差异。这是佛教传入中国前摩羯形象的第三阶段的演变。

在马图拉(公元100-200年)地区,出土了一个与摩羯战斗的人物[7]。在战斗画面中,摩羯张开血盆大口,牙齿锋利向人物咬去。这一摩羯形象依然带有前腿,鼻子似象鼻卷曲向上,身体布满鱼鳞。

此后,摩羯的卷鼻甚至直接演变成象鼻,摩羯头部形象更是由鳄鱼头向大象头演变。

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摩羯形象大致经历了以上三个阶段的发展,从图像的演变中可以看出摩羯形象为复合图像,集多种动物(鳄鱼、大象等)特征于一身,且无论第三个阶段如何演变其前腿并没有“退化”,弯曲的卷鼻也尤为典型,这也是判断其为摩羯形象的重要依据。

(二)文鱼与印度摩羯的形象对比

《洛神赋图》(宋摹本)中文鱼形象与印度的摩羯形象有异有同,不难看出文鱼形象与摩羯形象都带有鱼类元素,与印度公元前100年后的摩羯形象相比都带有鳞片在身上,且文鱼也张开大口,这与一些摩羯形象也有相似之处。

但早期摩羯形象有几个重要因素:一为卷曲的身体,二为皆带有前蹄,三为鼻子上翘且卷曲等。且不管是摩羯形象单独出现,还是与人物组合出现,摩羯都带有这几个明显的特征。

而细看文鱼形象,以下均不符合早期的摩羯特征:鼻子虽上翘并不卷曲;明显带有飞翅;张口却无排牙巨齿;无前蹄;身体写实,似鲤鱼且不弯曲;无多种(两种以上)动物特征……

若文鱼真是随佛教而传入中国的摩羯形象,其形式应明显继承印度摩羯形象,但其鼻子上翘并卷曲,不似象鼻,更像是花瓣或者叶片。存在明显差异。早期摩羯形象也从没出现过翅膀,而文鱼带有飞翅。佛教传入中国之前,摩羯形象明显存在前腿,经过三个阶段的演变依然没有“退化”。这也是与文鱼的巨大差异。更别提文鱼身体不卷曲、无多种复合动物形象这等差异。因此,笔者认为:文鱼非摩羯。

(三)文鱼与同时代摩羯形象对比

本文以《洛神赋图》的宋代摹本为研究依据,在此,笔者也简要的做一下说明。一方面,宋代仿古风的盛行在学术界是没有争议的。从宋代铜器不难看出,宋代仿古三代的铜器,从器型到铭文,再次到风格基本上都依照原有样式。可见宋代对前代艺术作品的还原度要求之高。因此笔者认为《洛神赋图》这一宋摹本高度还原了魏晋时期的原作。另一方面,如若宋代这一摹本中的文鱼有所修改,它也不符合同一时代的摩羯形象,更没有继承宋之前的唐、五代的摩羯形象。

我们细看唐代和五代的两种出土摩羯形象,不难总结出其特点,长鼻且十分卷曲,张口露齿,十分凶猛。

细细对比《洛神赋图》(宋摹本)中的文鱼与宋之前摩羯形象,不难看出《洛神赋图》(宋摹本)中的文鱼并无之前朝代摩羯的卷鼻。

而宋代同时期的绘画中,宋徽宗宣和庚子年(1120年) 成书的《宣和画谱》二十卷,宋代的画科由佛道、人物、士女、牛马、禽鱼等8门画科,演变成为道释、人物、宫室、番族、龙鱼、山水等10门画科[9]。可见在宋代绘画中龙鱼取代了禽鱼。而宋代的摩羯形象也明显中国化了,与印度早期的摩羯形象大相径庭。有学者认为,宋代摩羯形象逐渐“龙”化。这也表明《洛神赋图》(宋摹本)中文鱼的绘制也并不符合其同时代的摩羯形象。

四、关于文鱼形象的总结及思考

笔者看来,《洛神赋图》(宋摹本)中的文鱼形象应为文鳐鱼,鱼身似鲤鱼,有鳞片,鱼嘴张开呈红色,身上呈苍青色,且鱼背处能清晰地看见鸟翼般的羽翼,其形象与早期文献《山海经》中记载一致,且后世文献也有记载。它应该与万鳣一样,同样是我国福瑞的象征物。它明显不符合早期摩羯的形象,无卷曲身体,无卷鼻,无多种复合动物形象。笔者看来,文鱼形象的绘制并没有因袭摩羯形象,因此也不是一些学者文中摩羯形象,它来自我国本土,与印度和佛教并无直接关系,或许与我国道教文化有一定的关系。

文鱼其鼻子虽然上翘,却不卷曲,这不符合摩羯形象,至于文鱼形象为何如此绘制这一鼻型还值得继续探讨。

摩羯形象与佛教脱离不了关系,摩羯形象自佛教发展以来便广受欢迎,且影响甚广甚远。但在佛教盛行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却很少见摩羯的影子,这也是很值得探讨的现象,笔者将进一步对此加以探讨。

参考文献:

[1]张诗曼.“云中车马”图像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9.

[2]吕智荣.郝滩东汉壁画墓升天图考释[J].中原文物,2014(2):86-90.

[3]俞伟超主编.中国画像石全集第6卷[M].济南:山东美术出版社,2000:190-213.

[4]袁珂校注.山海经校注(最終修订版)[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4:39.

[5]曹宇.河西走廊魏晋十六国壁画墓题榜调查与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4.

[6]Gábor Kósa.Buddhist Monsters in the Chinese Manichaean "Hymnscroll" and the Guanyin Chapter of the "Lotus Sutra"[J].The Eastern Buddhist,NEW SERIES,2013(1):27-76.

[7]BETTY DASHEW ROBINS and ROBERT F. BUSSABARGER.A Mythical Monster from India[J].Archaeology,1970(1):38-43.

[8]故宫博物院藏.《洛神赋图》宋摹本[EB/OL].https://en.dpm.org.cn/dyx.html?path=/tilegenerator/dest/files/image/8831/2009/1522/img0023.xml.

[9]胡光华.泸州宋墓石雕之于中国美术史的意义[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8(4):22-27,105.

作者简介:粟绍巍,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品鉴定和艺术市场。

猜你喜欢

摩羯形象
我是摩羯,可是我很孤独
笑起来像个孩子,冷起来是个谜
摩羯座:笑起来像个孩子,冷起来是个谜
你有奇怪的超能力吗?
铁骨柔情——论《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的形象
开创硬汉派侦探小说先河
论导演创作的指挥棒
《水浒传》宋江形象探析
中日十二生肖之亥猪形象比较
给摩羯一点像样“魔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