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英语习语使用的跨文化交际研究
2020-12-23雷园园
【摘要】各国有着特定的民族群体,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日积月累形成了独特的行为模式和语言习惯。英语习语的形成和使用折射了西方文化背景下的区域思维模式。习语是文化的载体和语言的精华,人们常借用长期以来提炼出的习语表达观点和情感,因为习语结构简单,生动形象且短小精悍,带有浓厚的民族特征和文化内涵,但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英语习语需挖掘学习方式和习得手段。本文笔者旨在借助克拉克洪—斯托特柏克构架对英语习语进行多维度研究,并就英语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运用进行阐述。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克拉克洪—斯托特柏克构架;英语习语
【Abstract】Different countries have their own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which form a series of unique behaviour patterns and linguistic models. The English idioms reflect the thought orientation shaped from Western cultures. Idioms are the essence of cultural linguistics and have been used to express their people's emotions and opinions.They have simple structures and always sound vividly with colorful national style and connotation. Nevertheless, there are lots of distinction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because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cultures. The paper is to study the English Idioms from different views based on Kluckhohn, F. R., & Strodtbeck, F. L.'s Value Orientations, and tries to elaborate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heory through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Key words】Value Orientation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Kluckhohn; F. R., & Strodtbeck; F. L.'s Framework; Chinese Idioms and English Idioms
【作者简介】雷园园(1984-),女,河南洛阳人,洛阳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基础教育部,英语讲师。
一、 概述
人类文明的发展和更迭致使世界各国甚至区域间的文化形成了差异,这种差异存在于任何阶段且渗透在思想和语言中,尤其是潜移默化而成的日常习语,深度折射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差异化思维取向。“很多的语言特征亦即文化特征”(Hudson,1980)。不一样的民族持不同的语言特征,习语充分体现了一个民族文化的特征,因为“词语和习语深受文化的影响,如若未能认真研究一个文化的背后,就难对习语有深层次的理解”(Nida,1993)。习语常源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习惯和集体兴趣爱好,是大众从劳动和交往中总结出来的精华,并具有广泛代表性。它与民族文化、历史发展、地理环境、生活习惯等息息相关。
克拉克洪—斯托特柏克的构架常被用以分析文化差异。由于该理论总结并归纳除了五个主要文化取向:环境取向(自然认识),人性取向(善恶之源),时间取向(过去与未来),活动取向(目标性),关系取向(个体性格与身份标签)。克拉克洪的思维导向理论研究被广泛采用,分析素材涵盖了多个领域:影视媒体、习惯用语、文学作品、新闻报道和物品名称等。
二、 克拉克洪—斯托特柏克构架
相互沟通的前提是要换位思考,或者说要从对方的角度去考虑沟通和交际的必要性和有效性,这是沟通的前提。如果不了解对方的文化和思维模式,很多沟通是无效或者效果不好。每个人特有的文化气质和语言交流方式都会受自己土生土长国家、地区甚至家庭的全面影响,这种影响会塑造个体的做事风格和语言使用规则,甚至会根深蒂固。因此,这对人民之间的交流,尤其是跨文化交际提出了一个课题亟待研究。近年来,价值导向的研究不胜枚举,克拉克洪—斯托特柏克构架便是在分析文化差异时引用最多的方法之一。这一构架提出了五种价值取向:1.环境取向,即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2.人性取向,即人的本性是什么?3.时间取向,人类关注怎样的时间?4.活动取向,人类活动的空间模式是什么?5. 关系取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这五种取向基本概括了人类在进行价值选择和构造时所面对的问题和因素。
三、 中英习语差异性对比
习语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长期凝练形成的语言精华,通常意义上的成语、俗语、格言、歇后语、谚语、俚语、行话等都是习语。习语可以直接地反映一個民族的文化和地域特色。本论文将通过对英语习语的特点,挖掘西方国家英语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从而使人们更深层次地了解语言背后的社会文化,对跨文化交际和英语学习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克拉克洪—斯托特柏克构架所提出的五个价值取向分析可以从不同角度对习语的产生和应用进行解剖和阐释。
1. 环境取向。克拉克洪—斯托特柏克构架提到了环境对价值导向的影响:是环境驱使人们,还是环境与人们保持和谐;而人们能够控制环境吗?(Kluckhohn,1961)。欧美英语国家文化认为“无物不变”,强调征服自然、获得自由,提倡个人主义,如“It never will rain roses. When we want to have more roses we must plant trees.”(玫瑰不会天上降,如多得,须自食其力),“Every man for himself, and the devil takes the hindmost”.(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其文明的核心价值崇尚自由主义精神,尤其是自文艺复兴后,把人的创造性发挥到了新高度,促使西方多产生创新发展的价值理念。相反,很多东方国家更强调“整体主义”精神,提倡“以和为贵”“天人合一”。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体现了个体对世界普遍性和本质的理解,是所有社会发展和文化选择首要解决的问题。
2. 人性取向。克拉克洪认为,在回答“人性是善是恶,抑或是两者的混合体”时,也要考虑到人性的变化,所以人性有善恶共存,可以善恶交替。从文化的角度讲,人性分为善和恶,但两者既对立又交叉存在。欧美英语国家对于人性的界定是“原罪”,所以人性之初是罪恶的,需要后期来“救赎”,如“No rose without a thorn.”(没有不带刺的玫瑰),“No man (or one) is born wise or learned.”(人非生而知之者)等等。习语的形成和使用充分体现了不同民族文化下的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英语国家对于人性的认知使得各自对基于人性而参与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意图和方式与东南亚等国家有很大差别。
3. 时间取向。克拉克洪提出,人类对时间的取向有三种模式:一是过去取向,注重传统和历史时间;二是现实取向,强调当下的前后短期时间;三是未来取向,重视即将到来或期待的时间。英语中则多体现对未来时间的期待和向往,因为过去意味着“原罪”,未来意味着“救赎”,如英语习语中有:“All things will come round to him who will but wait.”(但肯耐心以待,一切如期而来)。英裔美国思想家托马斯·潘恩有句名言:Those who expect to reap the blessings of freedom must undergo the fatigue of supporting it .( T. Paine )(人欲收获自由之果,必先承受维护自由之苦)。通过对比可以发现,由于文化差异性,语言折射出其思维取向相对独特。
4. 活动取向。在克拉克洪的理论框架里,人类活动的关系取向是一种重要价值取向区分点。他提出“一些文化重视活动带来的存在感和及时享乐性,此文化强调生活体验感,寻求欲望的满足;而相比,有一些文化重视控制和稳定,该文化下的人们迫使自己远离物质追求,约束欲望”。英语习语则体现出西方思维的多变性和创造性,如“Fortune favors the bold.”(幸运眷顾勇敢者),“Nothing seek, nothing find.”(无所求,则无所获)。活动取向反应了一种目标性取向,到底我们要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和手段去达到目标且获取怎样的成效?克拉克洪认为不论要达成哪种目的,都要以本身自决为前提,不能盲目强求目标性而和刻意引导自身的思维和行为;这也是跨文化交际应关注的问题。
5. 关系取向。克拉克洪构架在1961年的《價值导向的多样性》书中提到了人类关系间的三种取向:个体主义、等级制度和附属性质取向。英语习语折射个体文化,多体现个体意识,如“Every man has his liking.”(人各有所好)、“Blood will have blood.”(血债血偿)。著名作家莎士比亚就曾著书以“Measure For Measure”(《一报还一报》)为名。这些无处不体现了西方的个体独立性格,尤其是特有文化下习语的差异透露了不同文化背景国家人民对于社会文化选择性和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处理方式。
四、 跨文化交际应用
跨文化交际是人类自生存以来,因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需求而存在的一种社会普遍现象。1959年,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豪尔(Edward T. Hall)年出版了其编著的《无声的语言》,提出了跨文化交际概念。“跨文化交际”多是指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本族群体之间的交际。在跨文化交际时,人们常需要注意交际礼俗、禁忌话题、肢体语言和符号特征等,这些都是不同文化下长期形成的交际约定。本文研究借助的是克拉克洪的理论,尤其是该理论中提出的五个思维导向架构,这五个导向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都是从多维度分类进行的分析,目的是找出不同民族文化下的差异性导向,从而对跨文化交际的提升提供素材性参考。
五、 结语
在当今多元化,且沟通方式多样化的时代,尤其是随着“一带一路”重大倡议的提出,不同国家(区域)、民族(群体)之间的政策沟通、贸易畅通和民心相通日渐频繁且不断深化。各自文化的输出需要一个过程,可从语言交流和活动形式上表达出来。而相互间去理解对方的文化和文字,学会传递本族的文化特色和交流方式,需要主动地去学习和分析。本文从克拉克洪—斯托特柏克构架为理论分析基础,对西方文化下的思维导向进行了定位,尤其从英语习语使用习惯角度出发,对人们在跨文化教学中、交际中应当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希望我国对跨文化交际的研究工作和教学工作能够从纵向上关注和挖掘不同文化背后的民族历程和思维导向,并结合到日常的跨文化研究上,这样对学生的学习、商贸的交流都会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提升交际能力和效率。
参考文献:
[1]爱德华·霍尔(著),何道宽译.无声的语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Edward,T.H.The Silent Language [M].Garden City,N.Y: Doubleday, 1959.
[3]Eugene,A.N.Language, Culture,and Translating. [M].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3.
[4]HudsonR.A.Sociolinguistic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0.
[5]Kluckhohn,F.R.&Strodtbeck,F.L.Variations in value orientations[J].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1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