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抑郁症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探究
2020-12-23胡晓梅
胡晓梅
摘 要:抑郁症作为神经科学领域的难题一直是国内外科研工作者的研究热点。当前,随着我国物质水平极大提高的同时,高校大学生抑郁症患者也受到外部环境所带来的竞争压力,给患病的大学生及其家庭带来生理以及心理上的负担。本文围绕高校大学生抑郁症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探究,旨在为当代大学生抑郁症的预防、治疗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大学生;抑郁症;认知功能障碍
抑郁症是人类的主要心理疾病中的一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正有3.5亿人深受抑郁症的折磨,且已持续多年[1]。按照致残、致死率,抑郁症排在心脏病、中风等高致残、致死类疾病之后排名第九。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一直以来都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点,而抑郁症在众多大学生易患的心理疾病中占据较大比重。因此,对高校大学生抑郁症的发病机制的探究,有助于大学生抑郁症的预防、治疗。
1 高校大学生抑郁症发病机制
抑郁症(Depression)是最严重的心境障碍疾病之一,它的成因非常复杂,并且症状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能感受到[2]。在我们这个把高标准设置为成功标志的社会,抑郁症患者通常会被认为是局外人、被边缘化的人,他们不能按照我们生活时代的快速和竞争力的标准以及节奏行事。 大学生抑郁症患者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自我评价较低、逃避与他人的沟通交往、对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无参与兴趣、学习主动性较差、睡眠质量不佳、甚至有自杀倾向。抑郁症不是单一因素促成的结果,许多遗传、内分泌、环境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着抑郁症的进程[3]。
1.1遗传因素与抑郁症
正常基因不能表达或者异常基因的表达是影响精神类疾病病发的常见途径。目前,抑郁症的遗传机制尚未彻底研究清楚。但已有研究发现,家族抑郁症发病率是正常家族的8~20倍,异卵双生子发病的概率为19.7%,而分开抚养的同卵双生子在后期发病率高达66.7%[4]。
1.2 神经内分泌与抑郁症
神经内分泌与抑郁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小胶质细胞是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免疫细胞,对神经退行性疾病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研究表明,由应激引起机体的炎症反应,导致小胶质细胞正常结构和功能受损或细胞衰退、衰老,诱发抑郁症的发生以及与之相关的神经可塑性和神经损伤[5]。有人认为,应激和炎症途径参与了抗抑郁治疗的进程[6]。
1.3认知功能损害与抑郁症
随着抑郁症神经认知功能研究的发现,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7]。海马体是大脑边缘系统的核心区域,与前额皮质、丘腦前核、杏仁核、基底节、下丘脑等不同的皮质区域有着广泛的联系,而这些区域都是构成机体情绪调节的重要神经区域。海马体体积的减少与认知功能中的执行功能障碍有着密切的关系。海马体结构的改变对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功能和临床表现呈现出负相关,而海马体左侧灰质密度的降低也与抑郁症的慢性病程相关[8]。
1.4 社会环境与抑郁症
1.4.1家庭环境影响
高校大学生抑郁症的发生与患者在童年期遭受到的父母离异、家庭不和睦、虐待等心理创伤相关。抑郁阳性率会随着这些应激性创伤的累积而升高。父母的不和睦会导致子女缺少关爱,造成亲子间情感障碍,从而增加抑郁症患病风险。Stapley等人研究发现,48名中重度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父母对他们的孩子正在经历抑郁症或者正在经历的任何问题缺乏意识,且在与孩子一起经历“情绪混乱”时感到无助[9]。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在无形当中会给自己的子女较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导致抑郁症的发生。
1.4.2学校环境影响
大学校园是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人际关系、学业压力、就业压力等因素都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活动,造成大学生焦虑、抑郁。大学不同于高中、初中,学生都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文化背景有一定差异,大学生在以往固定的环境中生活,如果无法正确处理与舍友、同学、老师的关系,有可能导致抑郁。现在的大学生生活条件优越,个性突出,以自我为中心,与别人发生矛盾又不擅长自我调节,遇到问题不能解决,选择逃避。以上这些因素会给大学生心理造成巨大冲击,导致情绪低落,从而引发抑郁症。
2 治疗方法
大学生抑郁症因其潜在性,在发病初期不易被发现。为有效的针对风险患者进行干预治疗,需要在早期阶段确定与之相关的慢性预测因子,从而潜在避免初始治疗阻力。目前,对抑郁症的治疗手段主要有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手段。
2.1 药物治疗
抑郁症的药物治疗主要以提高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再生能力、降低突触后膜受体敏感性、增加多巴胺(DA)、5-羟色胺(5-HT)浓度等作为研究靶点。
2.1.1 化学药物治疗
临床抗抑郁药物大多选择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从多年的治疗经验中得知,对于抑郁症的治疗单一作用机制的药物治疗效果没有多作用机制的药物要好。在单一用药后仍感觉抑郁状况没有得到缓解,则考虑合并用药。安非他酮合是DA/NE的再摄取抑制剂,该药与SSRI类药的联合用药策略可以有效缓解大学生“正性情感降低症状”,达到治疗抑郁症的目的。
2.1.2 中药治疗
对抑郁症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西医治疗抑郁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与此同时也会使患者产生肌张力障碍、嗜睡等不良反应。近些年的药理学研究发现,中药对于抑郁症的治疗也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其中研究较多的单味中药有合欢花、南葶等。合欢花具有安神定气的作用,对抑郁症的治疗主要与5-HT作用机制相关。南葶的抗抑郁作用也是通过与5-HT受体相结合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柴胡皂苷A能够有效抑制抑郁症引起的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降低,减少神经细胞损伤[10]。
2.2 心理治疗
2.2.1 自我控制能力干预治疗
大学生抑郁症患者会表现出临床心理学特征,如存在焦虑且症状持续时间较长,症状严重程度较高,神经质较高,外向性较低、责任性较低[11]。杨雪岭等人以46名抑郁症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结合抑郁症患者的特点设计自控力训练项目,23人为一组,一组接受24周的自控力的训练,另一组23人只完成基线期和24周以后的评估,结果发现冥想可以拮抗大学生抑郁症患者的自我损耗效应,长期正念的冥想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改善情绪、提升主观幸福感[12]。
2.2.2 认知矫正治疗
认知功能损害是引起抑郁癥病发的其中一个因素,针对这一因素,可对高校大学生抑郁症患者进行认知矫正治疗。认知矫正治疗,能够帮助大学生抑郁症患者识别出导致自我情绪失控的认知加工过程,在此当中进行自我批判不仅不利于个体恢复自我控制,还会导致自控失效,在第一次自我控制失效时,应停止自我谴责,转而进行自我同情、原谅。大学生抑郁症患者的认知矫正治疗,对于抑郁症的临床干预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有效打破患者自控失效的恶性循环,改善抑郁症状,减少大学生抑郁症患者的病耻感,从而对抑郁症进行心理干预,达到治疗目的。
2.3神经可塑性与抑郁症治疗
神经可塑性是大脑对一系列内在和外在刺激作出响应改变功能或结构适应。神经可塑性的改变与抑郁症的关系尚未研究清楚,但临床研究已经说明了它们之间存在必然联系。速效抗抑郁药的研究有助于阐明神经可塑性在抑郁症的位置及抗抑郁作用。有研究表明,瘦蛋白(leptin)在神经可塑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与抑郁症相关的脑区[13]。瘦蛋白可以影响神经元的形态和海马突触传递,并可以作为神经营养因子,间接通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或者其他因子起作用。因此,瘦蛋白可以作为治疗抑郁症的潜在治疗靶点。
3 小结
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关系着国家未来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生也面临着校内人际交往、学业、就业等压力,这些因素都影响着抑郁症的发生发展。作为高校,对患有抑郁症的大学生应该加强与患者家长的联系,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对未患病的大学生做好正确引导。
参考文献
[1] Smith K.Mental health: a world of depression[J].Nature. 2014 Nov 13;515(7526):181. doi: 10.1038/515180a.
[2] Urli? I.Psychiatr Danub. Depression as a "Comorbidity" of a Disorder not Recognized in Adolescence[J].2018 Nov;30(Suppl 7):577-581.
[3] Hill, M. N., Hellemans, et al. Neurobiology of chronic mild stress: parallels to major depression[J]. Neurosci. Biobehav. Rev. 36, 2085–2117 (2012).
[4] Ravitz P, Maunder R, et al. Adult attachm ent measures: A 25 - year review [ J]. 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 2010, 69( 4): 419-432.
[5] Yirmiya R, Rimmerman N, Reshef R.Depression as a microglial disease[ J].Trends Neurosci. 2015 Oct;38(10):637-658.
[6] Baune Bernhard T , Eyre Harris.Anti-inflammatory effects of antidepressant and atypical antipsychotic medic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major depression and comorbid arthritis: a case report.[J].Journal of Medical Case Reports.December 2010, 4:6
[7] Lai CH,Wu YT,The alterations in regional homogeneity of parieto-cingulate and temporo-cerebellum regions of first-episode medication-na?ve depression patients[J].
[8] Thomas Frodl, Annette Schaub,et al.Reduced hippocampal volume correlates with executive dysfunctioning in major depression[J].J Psychiatry Neurosci. 2006 Sep; 31(5): 316–325.
[9] Stapley, Emily,et al.The Experience of Being the Parent of an Adolescent with a Diagnosis of Depression.Journal of Child and Family StudiesFebruary 2016, Volume 25, Issue 2, pp 618–630
[10] 张优琴,沈佳莹等.中药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研究进展[J].海军医学杂志 2018, 7( 39 )382-385.
[11] Dinga R, Marquand AF, et al.Predicting the naturalistic course of depression from a wide range of clinical, psychological, and biological data: a machine learning approach[J].Transl Psychiatry. 2018 Nov 5;8(1):241. doi: 10.1038/s41398-018-0289-1.
[12] 杨雪岭 赵静波等人.自我控制能力训练对大学生抑郁症的改善作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8,32(2)
[13] Tongtong Ge, Jie Fan, et al. Leptin in depression: a potential therapeutic target[J].Cell Death & Diseasevolume 9, Article number: 1096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