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院校专业群建设的有效途径研究

2020-12-23冯涛

西部论丛 2020年16期
关键词:专业群解决方法有效途径

摘 要:本文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建设研究为例,得到职业院校专业群建设有效途径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专业群;有效途径;解决方法

根据《中国制造2025》和《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9]5号)[1],学院结合天津市本地发展规划和区域产业转型升级需要,主动适应智能化、数字化和网络化制造业人才培养需要,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以智能制造产业链为依托,围绕智能制造全生命周期所面向的专业群职业岗位需求,构建了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核心,涵盖电气自动化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等专业的专业群。

一、专业群概念

“专业群”的概念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出现,最早是由学者迈克尔·波特在1990年提出的产业集群理论中给出概念。在我们国家职业教育政策层面,专业群的概念是在2006年中国教育部和财政部共同发布的《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6号)[2]文件中出现的,此后专业群的概念在国家政策层面就多次提出,最近是在2019年双高校建设中,又一次提到专业群的建设。虽然专业群概念已经提出很多年,但是专业群的概念在学术界还没有给出一个特别明确的定义。但是不管是哪一种观点,专业群都不是若干专业进行简单的拼接组合,根据产业需求给出了一个专业群的概念。

“专业群”是以产业链和专业岗位群相对接的,它是由一个或多个重点的专业作为核心专业,然后由若干跟核心专业技术领域相关和相近的学科来组成的一个集合体。

二、专业群建设的必要性

专业群的最大特点就是共享资源,降低成本,但是目前高职院校在进行专业建设,分类上是过于细致,有些专业的存在过于分散,很难适应社会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如果将分散的专业进行整合,形成专业群,就更利于我们进行资源的整合,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也提高了办学效率。并且专业群的建立是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就有利于学生对整个专业建设的理解,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专业群的建设能更好的适应区域产业链的发展需求,能够更好的适应区域产业变化产生的客观需求,根据需求动态调整专业群建设的方案和途径。

这样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在以后的专业建设中,就是以专业集群建设的形式存在,这样就能够使学生更好的认知专业建设,了解岗位需求情况。在教学过程中,降低了教学和实训的成本,师资队伍也形成了一个以骨干专业教师为核心的专业群教师团队,这样专业的特色和品牌优势能够更加凸显出来,所以专业群的建设很有必要。

三、专业群建设的重要性

专业群的建设更有利于整合以前孤立存在的专业,提高综合办学的效率,专业群能够更好的适应区域产业变化的客观要求,能够更好的适应产业融合发展及社会需求、专业群的建设,还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为主为例,各个专业分别对应智能制造的不同领域,面向智能制造产业链,提供不同的人才,根据不同的产业链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在机电一体化专业群共享课程的基础上,强化不同产业链的专业课程,与不同的岗位进行对接。共享智能制造产业学习基地,以降低学校的成本,还可以培养一批优秀的师资团队,形成具有自己专业特色的品牌建设。通过专业群的建设,培养掌握智能制造技术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技术人才,更好地为天津市和京津冀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四、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建设的途径

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为核心,带动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电气自动化技术等专业协同发展,共同在人才培养、教学资源共享、社会服务等方面进行建设;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配合中国装备“走出去”,以泰国大城技术学院“鲁班工坊”为平台,以在华留学生为纽带,优化中国职业资格标准、改进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中泰适合的20门课程标准,从而推动中国高端装备走出去,进而为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为天津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专业群经过建设将服务于智能制造、机械制造、电气等多个产业,具体的建设途径如下所示。

(一)产教融合、工学交替,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重点围绕服务国家需要、区域产业需求、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提升,深化产教融合,探索“1+X”人才培養模式创新,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优化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架构。采用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统筹教学组织与实施。探索建立职业教育“学分银行”,为间歇性、短期性社会、企业人员和学生获取“X”证书提供便利,提高人才培养的灵活性、适应性、针对性。“1+X”体系的建立为专业群展现了清晰的知识与技能体系,在此基础上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能够有效的组织教学和实施,最终形成以“‘1+X为魂,现代学徒制为体”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达成职业教育“育训结合、德技并修”的育人使命。

按照学徒岗位的不同进行分类,开发开设不同方向的课程包,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现有课程进行统筹优化,构建以机电一体化技术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兼具智能制造和智能生产为重点的专业群课程体系,开发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培养标准和课程标准。

(二)校企合作,重构专业群课程体系

校企合作,开展课程建设研讨会,完成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通过信息化技术,开展职业教育在线网络课程、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专业群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持续开展课程建设研讨,完善各专业优质核心课程建设。行成具有专业群特色的在线开放课程体系;扩大行业企业参与,将劳动教育课程、工匠精神课程和课程思政内容融入专业群课程体系,打造优质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

开展校企“双元”合作教材建设研讨,初步完成专业群教材建设。持续开展课程建设研讨,完善各专业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完成专业群校企合作教材编写,出版规划教材。

开展工匠精神课程教材建设研讨,初步完成专业群教材建设。持续开展工匠精神课程教材建设研讨会,基本完成专业群教材建设。优化工匠精神课程教材建设,完善专业群教材建设。

(三)全方位打造,国际化高水平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优化师资结构, 提高服务产业发展的能力,依托“鲁班工坊”,专业群引进专业技术新标准,并对接国际标准;各专业带头人加强企业交流,紧跟企业生产要求,提高教师专业实践能力;与“鲁班工坊”国际合作院校教师互派互学,培养通晓国际规则、具有国际视野的杰出教师团队;优化教师教学科研团队建设,建立大师工作室,实行双导师制,提高专业教师创新科研能力,推动技能大师技术技能创新成果和实践经验加速传承和推广;持续加强“双师型”专业带头人、“双师型”骨干教师培养;扩大国际影响力,建立专任教师常态化培养机制。

(四)对接产业发展,提升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建成与企业培训同步的开放共享型智能制造实训基地。形成满足专业群共性与个性需求的、校企结合专业群共享的实训教学体系。根据社会的需求和企业用人的专责,规范制定新的实训标准、章程和实践基地管理体系,形成良好的实践基地运行机制。深化校企合作,新间多个校外实习基地,与校外实训基地建立教学管理、教师企业研修等新型合作关系。

(五)依托“鲁班工坊”,加快国际交流与合作

依托“鲁班工坊”项目,项目建设通过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际优秀教学资源、服务国家战略、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提升职业教育师资国际化水平,强化专业群建设优势,形成自身教学特色。建设项目结合国际著名大学教学资源,建设适合专业群教学特色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前沿课程,为完善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开发专业群课程平台提供基础。开发建设海外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支持师生海外学习、实习和工作。

(六)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机制

成立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对专业群建设工作进行宏觀指导、审议、咨询和监督工作。建立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专业群建设数据管理平台;建立有效反馈机制,借助第三方评估机构,提高专业群建设的可持续性。建立校企合作工作小组。探索多种校企合作模式,建立互惠双赢的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建立校企合作制度,规范保障校企双方利益。

五、职业院校专业群建设的有效途径和保障

通过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建设的有效途径研究,我们可以得到职业院校专业群建设的有效途径和保障的基本解决方法。

职业院校专业群建设的有效途径主要有:(1)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升,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包括专业群人才培养定位的确定,以及人才培养方案的确定。人才培养定位主要是以培养学生职业岗位适应能力和岗位对接能力。(2)专业群课程体系提升,专业群课程体系包括课程体系的建设途径和结构的优化。专业群的课程体系,应该对接专业群产业链岗位需求,并且明确岗位需求和产业链的需求的关系,建立标准的专业群课程体系平台。(3)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提升,专业群主要是以培养“双师型”教学团队为主,选好核心专业带头人,是教师团队建设最核心的关键部分。专业核心带头人应该技术水平过硬、领导协调能力突出,能够带动不同专业教师协同工作。还应当聘请企业的专家到学校来担任兼职指导教师,并且年轻教师进厂进行实践,增加实战经验。(4)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提升,专业群实践基地的建设,应该具备开放性和共享性,能够服务于专业群的各专业,培养学生实践为主,然后是关键社会实践能力的视频基地。专业群的课程,应该对接企业实际生产,形成专业性共享的,和企业对接的模块化教学体系,最后将教学案例、标准等建设成教学资源库。

职业院校专业群建设还应该具有一定的可持续保障机制。第一,要有明确的组织和相关的制度进行保障,专业全建设成立指导委员会。第二,资金保障,建立专项资金,借助第三方评估机构,监督资金使用情况。第三,完成质量的保证,建立可持续的发展评价机制,动态化的实施评价和改进。

六、结论

学院为更好地服务天津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国制造2025》的需要,建设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依托“鲁班工坊”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将现有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和完善,探索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群建设途径。

通过对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建设的研究,最终总结出了职业院校专业群建设的一般有效途径和保障措施,专业群建设的途径一般包括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团队和实践基地的建设,职业院校专业群建设的保障机制,一般就是建立可持续的专业群的评价机制和评价标准。

参考文献

[1] 马仁海,张菊敏等.“双高”背景下特殊教育专业群建设问题与对策—基于协同培养的视角分析[J].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3)

[2] 陈静芳.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初探[J]. 知识文库, 2019(7)

作者简介:冯涛(1988--),男,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基金项目:天津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2019年度重点课题《职业院校专业群建设的有效途径研究—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建设为例》(课题编号:2020—3121)。

猜你喜欢

专业群解决方法有效途径
高职专业群建设的机理、理论、动力和机制
基于地方产业结构的高职院校专业群的建设
高职院校专业群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基于专业群建设背景下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发展的探讨
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企业纪检监察部门与时俱进推动效能监察工作的有效途径探究
国际法务会计应用现状研究
新经济形势下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
农村移动网络覆盖探讨
针对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风问题解决方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