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实践分析

2020-12-23林振荣

新课程·上旬 2020年41期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传统美德道德与法治

林振荣

摘 要:主要分析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传承中华传统文化。首先分析通过挖掘传统元素,设计教学内容;创设生活情境,强化文化认同;设置合理问题,提高学习效率三种教学策略,充分将教学内容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继承和发扬传统美德。从而逐渐塑造学生良好的文化品质和道德修养,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政治素养,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中华传统文化;传统美德

在素质教育的不断贯彻和推广下,学校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我国历史文化悠久,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所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为目标,彻底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性,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在实际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知识,让优秀的传统文化为道德与法治教学提供深厚的理论,引导学生传承中华传统文化,逐渐塑造学生良好的文化品质和道德修养,从而真正践行立德树人的教育原则,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挖掘传统元素,设计教学内容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想要更好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就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元素,为学生精心设计教学内容。首先,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沟通,逐渐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全面了解学生的文化水平、兴趣爱好等方面,不断创新教学的方式方法,充分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主动探究意愿,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继承和发扬传统美德[1]。其次,教师要注重教学内容与传统文化的有效结合,既要保证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内化,又要提高学生对传统优秀文化的认同感。

例如,在部编版“家的意味”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体验家庭的温暖、父母的情感,弘扬孝亲敬长的传统美德,认同家庭的优良传统,能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孝敬長辈,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此,教师要充分将本节课知识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为学生渗透古代的家规、家训,并让学生了解我国法律对孝亲敬长的法律规定,知道孝亲敬长是每一个中国公民的法律义务,也是中华优秀传统美德。

二、创设生活情境,强化文化认同

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大部分性格活泼开朗,且在课堂上的注意力不够集中。同时,在当前的信息化发展阶段,学生十分容易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导致学生忽视中华传统文化。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并在其中为学生渗透德育知识,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能够强化对传统文化的认同[2]。此外,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根据学生的关注点和兴趣点,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和学习态度,从而促使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政治核心素养。

例如,在部编版“诚实守信”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学会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做出正确的选择,能够换位思考,尊重和理解他人。首先,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介绍商鞅变法的故事,让学生能够对本节课的知识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同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有关诚信的名人名言,强化学生对传统美德的感知。其次,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去探讨诚信的含义,促使学生知道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一项民法原则,更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

三、设置合理问题,提高学习效率

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教师要让学生能够真正掌握相关的知识,并将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显于行。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设置合理的问题,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交流和讨论。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能强化对所学知识的深刻理解与记忆,还能进一步了解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促使学生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使学生在合作学习探究中,逐渐悟出人生道理,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指明方向。

例如,在部编版“延续文化血脉”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和作用,懂得文化自信的内涵和重要意义,认识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层层递进的问题,比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近代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三个重要阶段;如今中国接受了很多新鲜的东西,那么中华文化还是中华文化吗?中华文化对个人的影响等,鼓励学生在小组内逐一解答。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也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巩固过程,更是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理解过程,有助于学生坚定文化自信,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延续文化的血脉。

综上所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自信,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化修养,提升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教师通过将教学内容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继承和发扬传统美德,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静.《道德与法治》教学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实践探究:以2017年部编版教材为例[J].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2017.

[2]惠友亭,尤克珍.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J].中华少年,2019(1).

编辑 李建军

猜你喜欢

中华传统文化传统美德道德与法治
身边的传统美德
凭借传统技法传承传统美德——评李保均的长篇小说《花农》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谈如何在小学教育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与动力源泉
用中华传统美德涵养党的道德建设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弟子规》与传统美德研究中心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