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充分利用图解,促进生命观形成,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2020-12-23石艳玲

新课程·上旬 2020年33期
关键词:生命观复习教学图解

石艳玲

摘 要:从生物学事实出发,创设情境,分析图解,由现象到本质,引导学生构建概念,形成稳态与平衡观念及健康的生活理念,并能迁移到高考类似问题的解决中。

关键词:图解;生命观;核心素养;稳态与平衡观;复习教学

《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提出了生物学核心素养,凝练形成生命观念、科学探究、科学思维和社会责任四个要素。生命观念作为学科核心素养之首,以其内涵和要求出发指导课堂教学,形成影响学生十年甚至终生的想法或观点,高度体现了生物学学科的育人价值。其中“稳态与平衡观”作为生命观念的重要内容,是生物学科必需要向学生渗透和诠释的一个重要观念。在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考命题中,稳态与平衡观的生物学试题不可或缺。本文以“血糖的平衡与调节”复习教学为例,紧紧围绕“稳态与平衡观”的形成进行了一次探索与实践。

一、教学过程

1.初步感受“稳态与平衡”

列举下列事实或问题,激发学生原有的知识记忆:

血糖浓度可以影响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量

(  )

血液中胰岛素增加可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  )

肝细胞可作为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靶细胞(  )

糖类分解时可产生与必需氨基酸相对应的中间产物(  )

在血糖调节过程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互拮抗,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的关系表现为协同(  )

体液调节是血糖调节的主要方式(  )

下丘脑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但是切除下丘脑的动物,依然具備血糖调节能力(  )

糖尿病形成的原因可能是病人的胰岛A细胞受损(  )

通过对上述列举事实的判断,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记忆重现,同时为解决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出现的语言表述问题,尝试以教材重点内容挖空式填空的形式唤醒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回顾,使其初步了解血糖的来源和去路,以及血糖平衡调节中所涉及的相关激素,为构建血糖的平衡与调节模式图打下基础。

2.逐步构建平衡概念

从血糖的来源与去路角度分析健康人餐后血糖浓度变化曲线(如图1),形成平衡概念。

设置的问题:

①早餐后,血糖浓度为什么升高?

②正常人的血糖含量经过短暂的升高后,为什么会降低?

③血糖是如何保持平衡状态的?

通过讨论,明确食物中的糖类是血糖的主要来源,血糖能保持动态平衡,源于血糖的来源和去路保持平衡(如图2)。

3.探究血糖平衡的调节机制,构建模型

(1)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的来源与生理作用,形成如下模式图(如图3)。

当血糖含量升高时,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加,胰岛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组织细胞,促进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合成糖原及转化为脂肪、氨基酸,同时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的转化,从而降低血糖含量;当血糖含量降低时,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通过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脂肪等非糖物质的转化,使血糖含量升高。将图2和图3整合得到图4。

(2)完善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当血糖浓度升高或降低时,葡萄糖还可以作为信号分子刺激葡萄糖感受器,兴奋经过传入神经传导至下丘脑的血糖调节中枢,并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肾上腺、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对血糖进行调节(如图5)。

4.关注社会责任,提高核心素养

结合胰岛素的调节机理(如图6),推测两类糖尿病的不同病因。分析糖尿病患者“三多一少”症状产生的机制(如图7),并就糖尿病防治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二、教学反思

本文结合高考命题考查特点,在“血糖的平衡与调节”的复习教学中,强调教材回归,是夯实基础的一个教学策略;以生活情境为线索,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构建血糖平衡的调节模型,由浅入深的教学设计符合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规律,从稳态的分析到对于糖尿病“不稳”的讨论,唤醒学生关注健康生活,再次回归生活情境。

血糖平衡的调节中,正常人的血糖始终维持动态平衡,这是“稳态与平衡观”的具体体现。系统中,某种物质含量的变化,都可以从“来源”和“去路”去分析,如,“体温调节”“干重”“土壤中有机物含量”“暗反应中C3和C5含量”“生态系统中某种群数量”等问题,高考试题中不乏这方面的试题。解决这些问题都可以用血糖稳态模式加以应对。

参考文献:

游亚平.基于进化与适应观的“遗传与环境”教学实践[J].中学生物学,2019,35(7):22

编辑 李建军

猜你喜欢

生命观复习教学图解
化学“微专题”复习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生物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儒家生命观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启示
中考语文复习之我见
图解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