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承前启后,搭建导入正比例意义教学的桥梁

2020-12-23谢左荣

新课程·上旬 2020年26期
关键词:承前启后导入教学策略

谢左荣

摘 要:在正式展开教学之前,要进行课堂导入,目的是从旧的知识过渡到新的知识。比如说,在正比例的教学中进行课程导入。有效的策略一般分为:对数据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观察其中变化。还有就是自主学习联想,寻找变化。将这些策略应用在课前导入之中,都必须自始至终有效结合旧知识和新知识,其目的就是为了承前启后,让学生体验愉快趣味的学习,保证新课程教学的质量。对承前启后,搭建导入正比例意义教学的桥梁展开探究。

关键词:承前启后;导入;正比例意义;教学策略

课前导入的目的是在旧知识和新知识之间建立联系,让学生通过该过渡阶段掌握新的知识。要想确保课前导入的有效性,就必须寻找出前后知识的联系性,让学生顺利过渡到新的课程学习中。比如说在学习正比例的意义以前,学生就已经掌握了比和比例的知识,掌握很多常见的有关比的数量关系。所以说要想让学生顺利过渡到新课程的正比例意义的学习,教师必须思考运用怎样的课前导入才能有效联系新旧知识。

一、观察分析数量的对应关系

正比例是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数学关系,教师必须要对学生展示很多有关的数据,并带领学生对这些数据进行观察和研究,从而得出它们之间相应的关系[1]。因为教学理念存在差异性,其所运用的素材也有所不同,下面便对这三种导入模式的侧重点展开分析。

导入1:给出一组数据展开分析

教师给学生展示一袋糖果,并且提问:“同学们,如果糖果每一袋价值3元,那么能够以此推断出哪些新的信息呢?”

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发言列表:

教师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认真思考,采购糖果的袋数和总价之间存在着怎样的联系?”

学生回答:“总价会伴随着糖果数量的增加而增加。”

教师接着提问:“什么是固定不变的呢?”

学生回答:“单价。”

然后可以在黑板上将比例的比值计算呈现出来,并且告诉学生两个数量如果比值不变就属于正比例关系。通过一组数量可以直接切入主题,非常简单明了地展现出正比例的意义。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一组数据的分析具有特殊性,结论具有偶然性,所以还需要进行更深入的多组数据研究[2]。

导入2:导入多组数据

教师给学生三组数据,“同学们,你们先对这几组数据观察,接着结合规律填好表格。”

教师提问:“同学们,上面这些数据存在着怎样的共同点?”

学生仔细觀察这三组数据之后察觉到,每组表格中的数据都是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这样,通过导入和分析多组数据,虽然学生在思考分析的过程中会花费较多时间,但这样根据多组数据得出的比例关系更加科学,更具说服力[3]。

二、自由发挥寻找变化

所谓的自由发挥便是走出具体素材带来的局限性,给学生构建出相应的想象情景。

导入3:

教师提问:“正比例概念其实非常简单,同学们在自学之后就可以了解掌握[4]。”

1.阅读课本之后完成习题:

课本选取的是( )和( )两个量来阐释正比例关系,它比值固定为( ),物理意义为( )不变。怎样定义正比例的呢?

2.补充表格数据,探究数量关系

教师给学生发布任务:“同学们,你们能够自己填好下面表格的数据,并加以说明表格中两种数量之间存在的联系吗?在补充数据以后,说一说为何存在这种关系?”

在第二题的第二个小题中,这个解答过程本质上便是模仿的一个过程,让学生模拟出两组正比例关系的量,深入透彻地认识正比例的意义。通过这种导入,可以将“以学定教”的教学观念有效体现出来。

总之,根据上文论述可以得知,通过课前导入的方式,能够让前后的知识点融会贯通,让学生循序渐进步入新课程的学习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虽然正比例教学导入的方式非常多样化,不过关键就是把握其根源所在。所以说,在展开实际教学导入设计的过程中,教师第一点要做的就是明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深入了解这个阶段中存在哪些知识要点。然后还要了解到学生的知识走向,全面预计其中蕴含的风险,接下来则是循序渐进地解决重难点。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与喜好,科学设计导入的有效方案,搭建正比例意义教学的桥梁,确保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张天兵.论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学周刊,2019(8):44.

[2]张旭斌,裴转发.自主探究模式下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9(8):56.

[3]赵娜.论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生成的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9(8):58.

[4]张玲.承前启后,搭建导入正比例意义教学的桥梁[J].小学教学参考,2018(32):12-13.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承前启后导入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青岛峰会承前启后,硕果累累
承前启后的摩托罗拉 Motorola Cycling Team
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 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 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
承前启后育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