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路径分析
2020-12-23赛忠
赛忠
摘要:随着社会上汉服文化、国学文化的兴起,越来越多的群众开始对传统服饰、茶艺、陶艺等文化产生了兴趣。因此,在目前群众文化活动中融入传统文化,将能够进一步提升活动的开展效果。同时,我们也应该意识到仍然采用传统的文化活动开展模式,同样也会影响活动的效果。那么,我们就需要结合目前群众文化以及传统文化的发展形式,对活动模式进行优化和调整。同时,也应该针对具体的文化形式,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这样才能有效提升活动的效果。
引言
五千年来,在经过不断的创新与发展演变后,中华民族积累了许许多多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这些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其中蕴含的是中华民族不断追求的精神向往,中华民族的爱国敬业、仁爱友善、自强不息以及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也在其中体现。但是,随着当今世界的快速发展以及东西方文化的冲击,导致人们过于追求利益以及为了谋求自身的发展而忽略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人们群众是中华民族的基础,因此,本文通过分析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重要性以及意义,探究优秀传统文化在群众文化活动中传承的实践。
1群众文化活动的时代价值分析
1.1能够更好的继承和发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的满足,当前的群众文化活动也非常多,比如我们经常见到的广场舞,节假日举办的一些具有节日特色的娱乐比赛。特别是到了传统节日的时候,为了迎合节日的氛围,很多地方都会组织和节日内涵有关的文化活动体育活动,比如春节时期进行饺子宴的举办、端午节进行龙舟比赛的举办、元宵节进行猜灯谜活动的举办。除了传统节日会组织一些文化体育活动,每天清晨的时候,公园里都有一些老人练剑、打太极拳,这些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都和我国传统文化有着直接关系,本质都是传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开展这些群众文化活动不但能够让人民群众的业余生活更加的丰富,还能够给传统文化更好的传承做出贡献。这些群众文化活动能够把平时看起来比较高端的文化植入到群众文化活动开展中来,让其更好的贴近人们的生活,让人们更好的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这样能够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让其以中华文化为荣。
1.2推动社会管理工作稳定开展的价值
我国开展社会管理工作的基本准则是“以人为本”,而這一点在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开展过程中具有深刻的体现。一般来说,群众参与人数越多、参与范围越大,则社会管理工作难度也会随之增大,而随着我国人口数量的逐年增长,这一问题正逐渐显现出来。对此,若通过结合群众文化活动来开展社会管理工作的话,则可以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理念,从而得到人民群众的更多理解与支持。同时,人们在参与群众文化活动的过程中,能够得到生活压力与情绪的调节,这也有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2优秀传统文化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传承实践
2.1群众文化活动与传统节日相结合
人民群众是我们党和我们国家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载体。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在满足自身日常生活需要之外对于精神层面的追求更高了,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不断增加。尤其自我国改革开放以后,东西方文化碰撞交融,最具代表的体现就是圣诞节、万圣节等节日在我国年轻人中的流行,而我国的一些传统节日反而失去了关注度,许多年轻人对于我国的部分节日的传统甚至一问三不知,传统节日对于他们来说就是法定节假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就是传统节日,所以,要想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传统节日相结合,在人民群众中组织与节日有关的特色活动是有效办法之一。
2.2建立传统民俗文化基地
为了提升传统民俗文化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应用效果,相关部门必须建设具备示范性作用的民族文化基地,注重资金与人才投入,全面提升民族文化的基础设施。比如某地区文化馆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发挥出文化馆的作用价值,依靠物质基础与文化设备,传承和弘扬民俗文化。由于经济发展速度不断提升,人们对于生活品质要求也相应增加,群众通过参与活动丰富业余生活,不断提升生活质量。群众积极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有助于民俗文化的传承。然而我国部分地区文化场所基础设施落后,对群众活动开展的影响比较大,还会降低群众参与热情。为了确保民俗文化活动的有效开展,文化主管部门必须建立示范性民俗文化基地,同时注重资金投入,建设文化场馆和场地,全面完善民俗文化馆的硬件设施。通过建立示范性民俗文化基地,既可以解决民俗文化活动开展问题,还可以为其他地区文化基地建设提供参考。立足于区域发展特色,因地制宜地建立文化基地,全面提升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的应用价值。
2.3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于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中
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目的是帮助群众增强生活幸福感,提升生活质量水平,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同时发展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首先,可以通过举办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比如中华古诗词大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等,以比赛角逐的形式,使原本枯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变得生动有趣起来,提升群众参与其中的积极性。在游戏中学习,也能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融入到群众的日常生活之中。其次,打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渠道限制,构建多渠道、全方位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传承体系。从一方面来说,在学校、机关、企业以及社区等组织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开展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系列活动,逐渐形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与氛围;从另一方面来说,在打造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关的公益讲座的同时,还应该开展更深层次的传统文化交流学习活动,令群众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不只是停留在表面,而且要了解我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内涵精神所在。
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对于群众文化活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群众文化活动不但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对于文化的需要,还能帮助人民群众缓解压力,推动社会更好的发展。在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时候,我们必须认识到人民群众对于文化的需求在不断的提高,我们必须根据人民群众的需要和社会热点组织创新群众文化活动,确保群众文化活动的作用能够真正的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齐蓉.群众文化建设对民间文化艺术的弘扬[J].戏剧之家,2020(02):216-217.
[2]于杨.传统文化传承与群众文化的发展[J].中国民族博览,2018(03):58-59.
[3]陈德向.新形势下群众文化的建设与发展要点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9(29):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