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如何引导学生走进经典作品
2020-12-23王月巧
王月巧
摘 要:经典作品不但在情感上具有非凡的感染力,而且也蕴含着丰富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它历经历史长河的大浪淘沙,饱受冲刷与砥砺而持久不衰,成为人类精神食粮。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取了许多经典作品,如散文:柳宗元的《小石潭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朱自清的《背影》等;小说:四大名著节选,吴敬梓的《范进中举》,鲁迅的《孔乙己》,契诃夫的《变色龙》等;诗词:《关雎》,舒婷的《致橡树》等;还有……如此优秀的经典作品,好多学生读它却味同嚼蜡,激不起他们的阅读兴趣,从中汲取营养,那简直是天方夜谭。
关键词:引导学生;经典作品;素读文本
老师如何引导学生走进经典作品,让学生从中汲取营养呢?
一、老师的教学设计一定要围绕语文学科特点,而不是考试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最具人文内涵、最具情趣的语文教学,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肩负起培养人文素质的重任。这既是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的,也是现实的、时代的要求。纵观当前的语文课堂,确实存在这样的现象:为了提高成绩,老师上课时,按照教参及考试内容,使出全身解数把课文特别是这些经典课文大讲特将,让学生做笔记,背笔记,然后做大量的练习题对此进行巩固。这样单调,脱离学生实际的教学内容,机械重复的教学形式,激不起学生一点的学习兴趣。自律性强的学生成了复印机,自律性不强的学生说话、睡觉……语文课堂成了学生的休闲场所。
这就是学生不喜欢语文课,经典文本魅力尽失的主要原因。如果老师教学设计不围绕语文学科特点,还以考试为宗旨,那就正应了“误尽苍生是语文”这句话了。
二、老师一定要素读文本,特别是经典文本
葉圣陶先生曾说过:“唯有老师善于读书,深有所得,才能教好书,语文老师不只是给学生讲书的,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读书的。”这里的“善于读书”绝不是拿着教参和其他资料的“对照阅读”,而应该是自然状态下的“文本素读”。教师只有通过对文本反复的素读,才能读出自己的体会,读出自己的心得,读出自己的想法,才能不人云亦云,才能从一个新的角度,去阐释文本,把握文本,上出一篇老课文的新风采、新高度,而不是按照教材,把咀嚼了千年的老掉牙的知识强喂给学生。只有这样,学生的激情才有可能被点燃,学生才有可能走进经典作品,才有可能从经典作品中汲取营养。
三、老师要找到文本与学生心灵之间的契合点,这一点至关重要
教师不光要素读文本,还要认真研究学生,找到文本与学生心灵之间的契合点,然后结合这一契合点,再从学生语文素养及心灵品质成长的角度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体会到文本与生活、文本与自己之间的密切关系,才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才能觉得学习的重要意义!如《孔乙己》这篇经典小说,如果我们按照教参,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分析孔乙己形象,批判科举制度及当时中国人的愚昧、冷酷、无情。这已时过境迁,学生对这样的内容没有多大的兴趣,甚至有的学生对此会无动于衷,因为他认为自己已经远离那个时代,这和他无关,更可怕的是这会给学生造成错觉:经典作品也会过时,不读也罢。如果老师抛开教参,抛开陈见,抛开考试,素读文本,难道从中没有找到自己及周围人的影子?特别是孔乙己的好吃懒做、虚荣,难道没感觉到我们周边的一些人和他多么相似?这就是《孔乙己》成为经典作品的原因。经典永流传是因为它虽然受时代的影响,反映那个时代,但是还在此基础上去揭示属于所有时代的、永恒不变的因素。《孔乙己》这篇小说就反映了人类社会永恒不变的因素:人的好吃懒做和虚荣成性这一人性的弱点。这一弱点,如果占领了学生灵魂的阵地,那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是非常有害的,这就是文本与学生心灵之间的契合点。我上本课时结合这一点,让学生迅速默读课文,然后思考、讨论、交流这三个问题:(1)孔乙己真的死了吗?说说你的理由。(2)现实生活中有和孔乙己相似的人吗?如果有,他们生活得幸福吗?(3)学了本文,你有何启发?请写出来。课堂上,学生边默读边思考,积极讨论交流,我点评学生发言时引导学生明确:孔乙己的死除了社会原因,还和他的自命不凡、虚荣、好吃懒做有直接的关系。现实生活中,有些啃老族、罪犯就是新时代的孔乙己,我们绝不做新时代的孔乙己,长大要成为一位勤劳、智慧、善良、自尊、自爱、幸福的人。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相信在学生心中,孔乙己已经不是小说中的人物,而是自命不凡、虚荣、好吃懒做人物的代名词;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文本与生活之间、文本与学生心灵之间不再是两张皮,而是水乳交融了。最后通过赏析及练习环节,学生不但感受到这篇小说的魅力,而且考试的内容也涉及了。因此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提高考试成绩并不矛盾。朱自清的《背影》,如果上课时,把主题定为父爱,同样没有感染力。实际上这篇文章永恒的魅力,我认为在于它表现了父与子之间情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中国):不理解父爱到自己感受到父爱,特别是自己身为人父后,深深理解了父爱,他对自己当初的行为感到内疚、自责,这也是作者三次落泪的真实原因。八年级的学生正好处于青春期,他们对父母的管教很抵触,这不就是文本与学生之间的契合点吗?我抓住这一点设计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我没有煽情,就引起了学生的情感共鸣。
总之,只有语文老师心怀学生,抓住语文学科的特点,认真素读文本,努力找到文本与学生之间的契合点,引导学生走进经典作品,学生才能从中汲取营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提高,语文课才有灵魂。
参考文献:
[1]胡义.浅谈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学会思考[J].学周刊(A),2011(1):101.
[2]田英.如何引领学生阅读经典作品[J].考试(教研版),2010(5):88.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