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性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探究
2020-12-23祁生辉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教学理念、教学模式都在不断创新。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时候,不仅要重视语文知识的传授,还要在此基础上,致力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真正感受到语文的乐趣,积极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去。文章立足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对趣味性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进行详细的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趣味性教学;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36-011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36.059
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学科,语文学科不仅肩负着传授知识、传承文明的重任,还肩负着培育人文精神、塑造健全人格的重担,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课程。尤其是在提倡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必须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充分借助趣味性教学法,不断激活小学语文课堂,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小学语文课堂学习中,全面提升自身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当前的小学語文课堂教学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教学内容单一。在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依然深受传统应试教育理念和模式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忽略了小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年龄特点和实际学习需求等,片面地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教学。在这种单一的语文教学模式下,语文课堂变得枯燥乏味,学生的学习兴趣低下,制约了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其次是教学形式陈旧。目前,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依然沿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片面地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忽视了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只是一味地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负担,也导致学生产生了一定的抵触心理[1]。
二、趣味性教学法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趣味性教学法从字面上来说,是围绕“趣味”二字组织和展开的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具体来说,趣味性教学法就是指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立足于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水平、个性特征等,借助多样化、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手段,唤醒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开展小学语文趣味性教学法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2]。具体来说,其必要性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适应小学语文新课改的必然要求。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下,培养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要求。在新课程改革要求下,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时候,必须关注学生的兴趣点,积极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而趣味性教学法的核心正是“趣”,适应了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
其次,适应小学生身心特征的必然要求。小学生这一群体年龄在7-12岁之间,活泼好动,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好胜心。同时,小学生的注意力也非常有限,在课堂上极容易出现注意力分散、走神的现象。针对这一特殊的教育群体,教师可以借助更加新颖、灵活的趣味教学方式,紧紧抓住学生的眼球,促使学生在趣味性极强的教学手段中,积极参与到语文学习中。
再次,适应语文学科特性的必然要求。小学语文学科兼具工具性、人文性,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时候,不仅仅要重视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还要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健全的人格等。而趣味性教学法则是一种内化的情感体验,促使学生在趣味的召唤下,乐此不疲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并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相应的能力和发展[3]。
三、趣味性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新颖有趣的课前导入
正所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前导入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状态。尤其是对小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来说,其身心发展尚不成熟,自控力比较差,课堂上极容易出现注意力分散等现象。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时候,必须要对课前5分钟进行高效的利用,充分借助趣味性的课前导入,将小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望完全调动和激发出来,进而促使学生以良好的状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具体来说,在趣味性课前导入的时候,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1)观察带入法:就小学生这一群体来说,其思维基本上仍然是形象思维占据主导地位。根据小学生的这一思维特征,教师在开展趣味性教学的时候,就可以借助具有质感的教育和栩栩如生的图片、视频等进行课前导入,以唤醒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2)谜语导入法:在趣味性教学模式下,教师在开展课前导入的时候,可以结合小学生喜欢猜谜语的天性,借助几句简单精练、形象押韵的谜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使学生在有趣的猜谜活动中,带着愉悦的心情,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小学语文课堂学习中。(3)多媒体导入法:在趣味性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进行课前导入的时候,可以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借助视频、图片、音频等方式,对学生的视觉和听觉产生刺激,进而促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4]。
(二)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在研究中发现,课堂氛围是影响学生学习状态、课堂教学质量最为重要的外部因素。轻松、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最终完成高效的学习。因此,在趣味性教学模式下,教师必须认识到课堂氛围的重要性,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给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具体来说,教师在营造课堂氛围时,可以充分结合教学内容,改变自己的装束,使得自己的装束与文章的内容相一致,给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有效的互动,在互动的过程中激活课堂氛围,促使学生以高涨的热情参与到语文学习中;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教学内容立体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并对教学内容进行拓展,活跃课堂氛围;还可以借助小组合作学习等模式,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氛围,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积极参与到语文学习中。
(三)实施趣味性教学的手段
在趣味性教学模式下,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时候,必须改变传统的单一化教学模式,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手段,借助多元化、趣味性极高的课堂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轻松愉快地接受知识,完成学习的任务。具体来说,教师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开展教学。
1.游戏教学法。鉴于小学生爱玩的天性,教师在开展趣味性教学的时候,可以立足于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等,设置与其相适应的游戏,引导学生在有趣的游戏中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具体来说,在实施游戏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充分借助“小老师法”,引导学生扮演教师进行教学,促使学生在这一游戏中,不断激发自身的学习动机;还可以引导学生采用表演的形式进行学习,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对课文进行改编,利用学生喜欢表演的天性,引导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对课文中的内容进行演绎,并最终完成语文知识的高效学习。另外,在游戏教学模式下,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借助比赛的形式,引导学生在比赛的过程中积极参与到语文知识学习中。
2.故事教学法。相关的研究显示,小学生对于具有故事性的材料具有极高的兴趣。因此,在趣味性教学模式下,教师必须对学生的这一特点进行有效的利用,结合学生喜欢听故事的天性,对语文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将课文内容故事化,进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语文课堂学习中。在使用故事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时候,一方面应保证转化的过程比较流畅,避免出现生硬等现象,否则,就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在借助故事教学法开展趣味性教学的时候,还必须控制好讲故事的节奏,并借助视频和图片等形式,将其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互动和小组合作学习法。在趣味性教学模式下,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必须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针对一些开放性的内容,可以引导学生借助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在讨论、合作中,共同完成这一学习任务。这种合作学习法,不仅活跃了语文课堂氛围,也促使学生在互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语文知识的乐趣,并真正爱上语文学习。
(四)设计趣味性的课后作业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课后作业是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后作业,基本上都是固定地进行生字词练习,使得学生感觉枯燥乏味,甚至产生厌烦的情绪。而在趣味性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的时候,就必须改变这一现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新颖的、具有趣味性的课后作业。例如:引导学生在课下做一次家庭调查问卷,以小记者的身份完成采访,并将采访过程和结果形成书面材料等。这种新颖的作业形式,使得语文学习更加有趣,而且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有助于学生借助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教学要求。据此,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体现语文的学科特征,教师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内容,设计趣味性课前导入,实施趣味性教学,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设计趣味性的课后作业等,不断提升小学语文课堂的趣味性,使得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获得语文知识,真正爱上语文学习。
参考文献:
[1]沈艳霞.小学语文课堂趣味教学实践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20(2):140.
[2]潘玉琴.探讨新媒体背景下小學语文课堂的趣味性教学[J].名师在线,2019(31):77.
[3]杓常武.提升小学语文课堂趣味性的基本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9(34):138.
[4]杨卫红.趣味性教学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影响[J].教育观察,2019(15):92.
[责任编辑 李爱莉]
作者简介:祁生辉(1983.2— ),男,汉族,甘肃古浪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