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教学融合的途径

2020-12-23祁光晓

新课程·上旬 2020年27期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互联网+教育学习兴趣

祁光晓

摘 要:随着“互联网+教育”模式的不断应用,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教学也在不断融合。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教学融合的途径包括:借助网络平台,共享备课资源;利用通讯软件,共享学习资源;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化学教学;学习兴趣

一、借助网络平台,共享备课资源

互联网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其中有许多备课素材,教师可下载后制作优秀的教学课件,教师只需要掌握基本的检索方法就可以查找、阅读、下载相关内容。全国“一师一优课”活动晒课平台中有许多教师历年来的晒课资源(课堂实录、教学课件、教学设计、导学案、随堂练习等),其中的省部级优课为教师备课提供了优质的参考资源。

二、利用通讯软件,共享学习资源

微信作为当前最主要的即时通讯应用程序,为师生交流沟通提供了便利的途径。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和每个学生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和时间可能会很少,对一些平时表现不突出的学生了解得可能不会很多,因此很难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在微信上师生之间可以轻松地交流、沟通,学生可随时向教师请教学习中的问题,教师也可以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另外微信中有许多学习的公眾号,学生关注后可以共享其中的学习资源。

和微信一样,QQ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聊天,更为主要的是学生可以共享学习资源。教师在班级QQ群内可以上传初中化学试题(单元测试题、月考试题、中考试题等)、学案、专题复习资料、化学实验视频等学习资源,分类整理后就可以建立起试题库、学案库、实验视频库等各种学习资源库,便于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浏览和学习。

三、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科书以文字、图片等静态方式将教学资源呈现给学生,无法将动态的现代多媒体资源(视频、音频、动画等)呈现给学生,导致不能更好地发挥人体眼、耳、脑的功能。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将色彩鲜明、生动有趣的音像画面、动画、声音等多媒体资源传输给大脑,发挥人体多种感官的功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1)利用古诗词,激发学习兴趣。用多媒体教学时将一些古诗词引入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古诗词中蕴含的化学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例如学习“分子和原子”时引入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学习“溶液的浓度”时引入明代诗人张方贤的《煮粥诗》;学习“生活中常见的盐——碳酸钙”时引入明代诗人于谦的《石灰吟》,以此激发学习兴趣,引入新课。

(2)利用视频、音频、动画、图片提高学习效率。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可以利用一些视频、音频、动画、图片来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学习“水的净化”时多媒体展示被污染的水资源图片、播放《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野外求生净化水的视频;学习“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时多媒体展示有关燃料燃烧对环境污染的图片、播放《兰州蓝,我们在行动》的视频;学习“化合价”时播放《我背化合价》的歌曲;学习“二氧化碳”时播放《意大利“屠狗洞”》的动画;学习“燃烧的条件”时播放《水火相容》的视频;学习“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时播放《生石灰煮鸡蛋》的视频;学习“溶解度”时多媒体展示冬天捞碱,夏天晒盐的图片、播放《海水晒盐》的视频;学习“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时多媒体展示长期吸烟者的肺部图片、发霉的食物图片和黄曲霉素资料卡片;学习“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时多媒体展示佝偻病、甲状腺肿大、水俣病、痛痛病患者图片。通过动态多媒体素材的视觉、听觉冲击,提高了教学效率。

2.使抽象的、微观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

“物质构成的奥秘”主题内容涉及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微观粒子(分子、原子、离子)和抽象概念,由于学生受年龄限制和缺乏知识基础,学习本主题内容时存在较大的困难,教师要让学生对概念定义、变化过程有理性的认识,就必须要借助多媒体,将微观知识化为宏观,抽象过程化为形象,以此提高学习效果。例如在探究分子的基本性质时可以用动画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分子的基本性质;学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时,用动画演示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帮助学生了解核外电子绕核运动情况;学习“水的组成”时,多媒体展示水分子分解示意图,帮助学生掌握电解水的微观解释;学习化学符号H、2H、H2、2H2、2H+之间的区别时,用多媒体展示五种化学符号微观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它们的区别;学习“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时,用动画演示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帮助学生理解中和反应的微观实质。

3.模拟初中化学实验

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模拟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这样一些实验:(1)反应速率较快或较慢的实验。例如明矾净水实验、铁钉和硫酸铜的反应,都不能及时观察到现象,教师可提前做实验,录制实验视频,在课堂演示实验的同时,通过将视频快进播放让学生观察到现象,节省时间。(2)污染较严重的实验。例如硫的燃烧实验,需要在有通风橱的条件下进行演示,可以用视频或动画代替实验。(3)危险性较高的实验。例如制取氧气的错误操作实验、浓硫酸稀释的错误操作实验,都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可以用视频或动画代替实验。此外,在中考复习过程中由于时间紧,教师不能再次在课堂给学生演示实验,可通过播放视频或动画的形式对演示实验进行回顾。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国培计划“甘肃省中小学教师科研能力提升项目”专项课题《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信息技术与初中化学教学融合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为GS[2019]GHBGPZ15。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初中化学教学互联网+教育学习兴趣
“互联网+教育”视阈下的教育共享初探
初中化学教学中微课的运用研究
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