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例下肢丹毒患者的中医证治

2020-12-23郭宏强

婚育与健康 2020年11期
关键词:双下肢桃仁舌质

郭宏强

患者朱某,女,67岁,以“外阴癌术后1个月余,双下肢水肿1周”入院。患者行外阴癌术后1个月余,双侧腹股沟囊肿并发感染,囊内为脓液,伴双下肢红肿,左下肢尤重,右侧腹股沟切口皮肤周围红肿,皮温升高,对其进行抗感染治疗后,效果欠佳。患者主管医生请求会诊。患者口干、口苦,双下肢肿胀、发红、疼痛,左下肢尤甚,发热39摄氏度,大小便正常,西医诊断考虑为“丹毒”,查舌质淡暗红,苔白,脉弦有力。

辨证:少阳证,肝脾不和。

处方:柴胡25克,黄芩15克,桂枝15克,干姜15克,天花粉30克,生牡蛎30克,炙甘草6克,怀牛膝30克,皂角刺10克,白芷9克,川芎6克,桃仁10克,金银花50克,王不留行15克,龙骨30克。共7剂。水煎服,每天1剂半,分3次服用。

患者服用一天后,未再发热,右下肢红肿已消失,右下肢肿胀减轻,但病变开始局限至踝部周围,伴有局部渗出,形成水疱。服药3天后,患者病变与渗出进一步局限,并将渗出液用注射器抽出。患者红肿进一步消退。中药喝完后,患者主管医生打电话请求再次会诊。

二诊:患者口干不苦,右下肢肿胀消失,左下肢肿胀较前明显好转,踝部渗出消失,红肿减轻,查舌质暗红,微淡,苔薄黄,脉弦坚有力。

辨证:血瘀湿滞,肝阳上亢。

处方:龙骨30克,牡蛎30克,醋龟甲30克,煅赭石30克,牛膝3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当归30克,丹皮15克,薏苡仁30克,金银花50克,连翘20克,茵陈30克,地龙15克。共7剂。水煎服,每天1剂。

随访患者,红肿已经消退,皮肤有了皱纹,原渗出处表皮干黑。患者准备出院,主管医生请求会诊,并嘱咐患者带药回家服用。

三诊:患者口干苦,右下肢肿胀疼痛消失,局部无渗出,左下肢红肿疼痛消失,可自行活动,查舌质淡暗,苔厚微黄,脉弦。

辨证:气滞血瘀,湿滞蕴热。

处方:北柴胡20克,黄芩15克,薏苡仁60克,杏仁10克,白豆蔻6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当归15克,茯苓15克,泽泻20克,炒白术15克,王不留行15克,桂枝15克,炮姜9克,怀牛膝20克。共7剂。水煎服,每天1剂。

方剂分析与个人感悟

患者口干、口苦,脉弦,考虑为少阳证,但舌质淡暗,故予以柴胡桂枝干姜汤;病变位于下焦故予以怀牛膝引药下行;脉弦有力,故合龙骨、牡蛎以镇敛肝阳;双下肢红肿疼痛,予以大剂量金银花合天花粉、皂角刺、白芷以清热解毒、排脓托毒;舌质暗,乃有血瘀,故予以桃仁、川芎活血化瘀;王不留行活血通络、利尿通淋。患者服用后一天病變区域肢体末端,渗出增加,此乃向愈之候。《金匮要略》中记载:“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浸淫疮,从口流向四肢者可治,从四肢流来入口者不可治。”如果病变从身体中央向四肢末梢蔓延,且中央的病变在减轻说明是向愈之候。进一步理解,如果病变从内发于外者则是内毒外出亦为向愈之候。患者的主治医生有一次请求会诊一例多日发热的患者,在服用中药后1天出现全身皮疹,发热消失,故认识到此乃内毒外出之征象。此次见此症状也能认识到病变向足踝部集中,并向浅表皮肤渗出,亦为向愈之候,因此嘱咐患者继续服药。

二诊患者已经明显好转,舌质暗红,苔薄黄,知为血瘀湿滞,而脉弦坚有力则表现为肝阳上亢,故予以龙骨、牡蛎、怀牛膝、煅赭石重镇肝阳;桃仁、红花、丹皮、地龙以活血通络;薏苡仁、茵陈以除湿热;金银花与连翘清热解毒并向外发散。

三诊患者双下肢已痊愈,舌质淡暗,苔厚微黄,乃寒湿蕴热,故以三仁汤合桃仁、红花、当归活血;茯苓、泽泻、炒白术以利湿;加桂枝、炮姜以温通阳气;王不留行则活血利湿兼顾;牛膝引药下行;因其脉弦故用北柴胡、黄芩以疏肝清胆,和解少阳。

近期笔者遇到多例下肢丹毒患者,竟然没有一例证型相似。因此临床用药一定得仔细辨证。此患者尽管表象为红肿热痛,但舌质淡红,脾主四肢,知其根本为脾阳虚,故首诊予以桂枝、干姜等温通阳气,而使内毒向外、向下。因此临床上不能见到西医所谓的“炎症”就立即清热解毒,一定要细心辨证,否则会南辕北辙。

猜你喜欢

双下肢桃仁舌质
桃仁和酒
辨证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通过检查畜禽口腔诊断疾病
腰椎间盘固定术后注意啥
嘴唇干裂用桃仁
小腿肿热痛咋回事
双下肢静脉曲张单侧术后对对侧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临床研究
强化产品设计前期的用户需求分析与研究
治早期肝硬化
治更年期冠心病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