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光市元代法华禅庵塔考略
2020-12-23张健
张健
摘 要:佛塔在中国的建筑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是佛教的象征性建筑。元代历史虽短暂,但佛塔在这一时期还是得到了一定的发展。法华禅庵塔作为明确纪年的元代佛塔,无论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还是佛教文化,都能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元代;楼阁式;法华禅庵塔;斗拱
1 佛塔的起源与东传
佛塔产生于古印度,在梵文中称为stupa,佛家经典著作《大唐西域记》称佛塔为“窣堵坡”,意思为“聚”“圆冢”“方坟”。佛塔是用来埋藏佛祖舍利或者高僧骨骸的坟冢,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佛塔是印度桑奇佛塔,它整体造型为覆钵状,由栏楯、基坛、塔身、覆钵、平头、轮竿、相轮、宝瓶等部分组成,其主要是为埋藏佛祖舍利的佛塔。
随着中国与古印度文化的交流,佛教开始传入中国,在汉明帝时期兴建了第一座寺庙—洛阳白马寺,并在寺庙中心的位置兴建了“浮屠”,此为佛塔在中国的源头。古印度传入中国的佛塔虽然在雕刻、绘画、形制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随着佛教与中国文化的不断交融,作为佛教代表的建筑塔也不断受到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和建筑的影响,逐渐发展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建筑。
2 明光市法华禅庵塔修建的年代及名称由来
法华禅庵塔又名兴慈宝塔,位于安徽省东北部明光市明南街道大横山半山腰,居江淮分水岭北侧。法华禅庵塔作为安徽省唯一一座已发现的元代纪年塔,其建造时代、建造背景、建筑风格、营造工艺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20世纪80年代在对法华禅庵塔进行文物调查时,发现塔内壁上镶嵌有建塔时所题的两块碑石,从嵌固手法、砖浆材料等方面看,均为建塔时所立。《滁志补遗》载:“大横山跨滁定两邑,周二十里,东半属滁,上有半山寺。”根据地理及历史判断,该文献中所提的半山寺当为法华禅庵寺。两块石碑分别立于元至正十年(1350)、元至正十一年(1351),据建塔石碑记载:“建塔记(之一):法华禅庵伏承持戒信士杨智杰母亲智善室李□因洎家眷等庆迁胜缘谨捐财恭入本庵建造兴慈宝塔第一级集斯胜利上先考不求人天福报愿结净土正因更祈业消冤解身心以获轻妄(安)梦觉云收位品径登极乐存亡俱益恩有均资见闻随喜同圆种智者大元至正十年七月十五日住庵释法珪题。建塔记(之二):法华禅庵伏承持戒信士王智成同母徐智□弟王法昱智□智慈智仁智衷妹夫李智旺妹王智茂王智俊劝缘合家眷等谨捐净财恭入本庵营甃灵牙舍利兴慈宝塔第二级积斯善利永为净土之资粮藉此胜因必获金刚之种智存亡俱益老稚咸安法界有情均沽利乐者至正十一年中吕月上旬日劝缘释法珪谨题。”石碑建塔记中明确指出此塔是由“法华禅庵”寺庙的主持修建的,塔的名称为兴慈宝塔,第一层修建时代为元至正十年(1350)七月十五日,第二层修建时代为元至正十一年(1351)中吕月上旬。根据两块建塔石碑可以明确:一是塔的名称为兴慈宝塔,因是“法华禅庵”寺庙主持所建,固又称法华禅庵塔;二是根据建塔记的落款,此塔始修建年代应不晚于元至正十年(1350);三是石碑分别记载捐资兴建兴慈宝塔一、二层人员的姓名、年代等珍贵建塔史料。
3 法华禅庵塔的修建历史背景
法华禅庵塔修建于动荡的元朝后期。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蒙古族忽必烈1271年建立元朝,1368年明朝建立,历时98年。元朝在民族文化上则采用相对宽松的多元化政策,尊重各个民族的文化和宗教,尤其重视佛教的发展。《元史·释老传》载:“元兴,崇尚释氏,而帝师之盛,尤不可与古昔同语。”也为江淮地区佛教的发展奠定了政治与文化基础。在元朝统治时期,其内部矛盾始终无法消除,元顺帝统治后期,实行的变更钞法导致物价迅速上涨,派贾鲁治理黃河,又征派大量民夫,加重了人民的负担,致使人民流离失所,大量死亡,更加激化了社会矛盾。随后刘福通、郭子兴、朱元璋等人发动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河、淮、襄、陕之民,翕然从之”,以红巾为标志,一时“贫者从乱如归”,加速了元朝的灭亡。在这样一个动荡不安、民生疾苦的时期,佛教的思想为人民提供了精神寄托,位于大横山上的寺庙及佛塔也是在这种背景下开始逐级兴建的。
4 法华禅庵塔建筑结构与营造风格
法华禅庵塔是一座仿木结构建筑的楼阁式砖塔,塔由大塔(图1)和小塔(图2)组成,两塔相距百米。佛塔整体结构严整,比例匀称,构造稳固,塔身采用青砖,塔基使用青条石。佛塔平面六角,底层单面四米,四周原有木制梯阶,今已毁坏。在塔体上有梁、拱等洞穴,呈现出它始建时的状况。通过多次实地详细地勘测,初步推断该塔为三层。一层为塔心室,塔心室下方为长方形地宫,塔心室内有壁柱、斗拱和藻井,塔内设有登塔楼梯,方式变换,层层不同,有别于宋、明砖塔的特征。一层到二层为绕壁式楼梯,塔外壁北侧有一拱门,门外有可以上人的平座,平座下方为仿木的砖雕斗拱。各层均有砖砌腰檐、平座、斗拱,补间铺作底层五朵,余为三朵,砖拱制作精细,带有显见的宋代建筑遗风。底层南侧有方形佛龛,上有重杪斗拱和圆形藻井。楼梯底层为穿心折上式,二层为方形壁内折上式,楼梯道壁上镶嵌有两块建塔捐资碑刻,从嵌固手法、砖浆材料等方面看,均为建塔时所立,第一块镶嵌于南壁,长37厘米,宽30厘米,碑题“建塔记”,第二块镶于北壁,长44厘米,宽30厘米,碑题“法华禅庵伏承持戒”。拱下置栏额及普柏枋,只底层有圆形倚柱,但无柱基和台基。塔上盲窗较多,纹饰计有菱形、方形、回纹形及直棂形。二层到三层为穿中直上式梯级,该塔立面,目前只剩二层残塔,高11.2米,与《滁州志补遗》中记载的相似。根据建塔石碑记载,兴慈宝塔主要是为供奉“灵牙舍利”而建。原有佛像一尊,首部残,高约1米,原置于塔的正面。
在法华禅庵塔南侧约100米存一小宝塔,此塔为砖石结构的楼阁式实心塔,平面呈六角形,通高16.9米。塔基使用自然青石建成,一层塔身上方有砖雕、斗拱和平座,其余塔身仅有平座,塔顶为葫芦顶,青石材质,已塌落。塔的立面为七层,此塔无碑记和建筑年代,观其建筑风格,具有元末明初的建筑特点。
明光市元代法华禅庵塔与同时期的佛塔无论是营造工艺还是雕刻都有显著的不同,其中与元代代表佛塔北京妙应寺白塔相比较最能说明。妙应寺白塔始建于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八年(1271),塔高约51米,由台基、塔身、相轮、华盖和塔刹组成,覆钵状塔身,典型的喇嘛塔,该塔是元代皇家为迎奉释迦佛舍利而建造,当时称为“释迦舍利灵通宝塔”。主持修建的是尼迫尔工匠阿尼哥,该塔是中国现存最大、最早的一座藏式佛塔。法华禅庵塔虽也是元代佛塔,但有其独特的地方。首先,妙应寺白塔为典型的喇嘛塔,法华禅庵塔则属楼阁式砖塔,带有明显的本土化特征,是佛塔传入中国后不断与传统文化交流融合的结果;其次,妙应寺塔是元代皇室主持建造的,而法华禅庵塔则为民间集资修建;最后,深受元末社会动荡影响和地域文化的差异,也是造成两座元代佛塔显著不同的原因。
5 结语
元代佛塔十分稀有,安徽省也仅此一处,1986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座屹立于皖东近670年的佛塔,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反映了当时佛教文化在江淮的传播,体现了古代建筑技艺水平的发展,具有丰富的人文景观价值,同时也是古代江淮地区人民智慧的结晶,为我们研究当时历史、文化、建筑发展等提供了珍贵资料,是安徽省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