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乡市博物馆馆藏玉鱼研究

2020-12-23孙静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年11期

孙静

摘 要:玉鱼在新石器时期就有出现,一直沿用到明清,是玉佩饰中使用时间最长的一类器物。新乡市博物馆藏有一件商代玉鱼,文章拟从玉鱼的形制演变和鸡骨白的成因等方面对玉鱼进行简单的研究。

关键词:玉鱼;形制演变;鸡骨白

“玉文化”是中华文明区别于其他文明的一个显著特征,爱玉、崇玉的传统贯穿于我们的文化之中。玉鱼是我国玉器中常见的品类。新乡市博物馆藏有一件商代玉鱼(图1),长7.6厘米,宽1.2厘米,厚0.9厘米。通体鸡骨白色,表面呈半玻璃光泽,局部有细微的褐色斑块。两面纹饰相同,头尾上翘呈半圆璜形,头部和尾部各有一双面对钻圆孔。鱼头吻部向上下两边外凸,呈丁字形。头部靠近鱼身处雕琢圆形鱼眼,阴线雕刻得极浅。背鳍用整齐的短小阴线刻画,腹部两对腹鳍展开在体侧。鱼身与鱼尾被“Y”型纹饰隔开,鱼尾渐收,比鱼身窄。整件玉器雕刻古朴,造型简洁,好似鱼从水中跃出,极富生命活力。

1 玉鱼的形制演变

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墓葬中均有玉鱼出土,此时玉鱼造型简单,体型较小,通常为薄片状,只以单阴线雕琢出抽象的鱼形象。商代是玉鱼制作的兴盛期,出土和传世品较多。玉鱼雕刻得简洁、古朴、写实,多体扁而薄,呈片状。有直条形、弧形似璜者及少数圆体直条形。鱼头部多向外突出,呈丁字形或钉帽形,尾部为翘向两侧的分叉鱼尾。鱼眼多是圆形大眼,少数直接穿孔代替鱼眼,玉身大多光素无纹,只用短直阴线刻画背鳍和腹鳍等。

从西周各墓葬出土的实物来看,玉鱼与商代相比变化不大,玉鱼形佩是动物形玉雕中数量较多的一类,多为佩饰,一般为直条形和拱形。比较注重鱼眼的雕刻,鱼眼突出,头部多有钻孔,用以系佩。此时组佩饰大量流行,鱼形璜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春秋战国时期的玉鱼继承商和西周的风格,纹饰有所变化,鱼鳞演变成排列整齐的羽毛状,线条婉转清丽。汉代开始至唐朝,是我国玉器发展的低潮期,玉鱼数量稀少。

宋代经济繁荣,玉雕艺术品成为商品,玉鱼雕刻有了较大的突破创新,其雕刻题材新颖,生动活泼。此时玉鱼造型大都呈跳跃状,头尾向上,嘴与头之间用阴线隔开,单阴环眼和双环眼并存,鳃也用阴线与鱼身隔开,鱼身饰网格纹。宋代喜用荷叶纹饰装饰,荷叶边缘向内翻卷,并擅长使用带皮俏色,使整块玉器形色兼备,栩栩如生,富有生活气息。

元代玉鱼基本承袭宋代的发展方向,讲究生动和传神。元代玉鱼多为鳜鱼,体型比宋代玉鱼肥硕,鱼吻凸出,阔唇,口微张,有扁直形也有跃起形。鱼眼大都为大圆眼,有阴刻也有隐起浮雕,有些在眼睛上方或侧面出现窄眼皮。头部和身体用阴线分割,鱼身鳞片以网格纹为主,尾部占身体的三分之一,呈扇形展开,大多雕刻有放射形阴线。

明代玉器生产水平达到新的高度,玉器数量较多。明代玉鱼不强调生态写实,鱼嘴部平直,闭口,多深刻大圆眼。鱼身多用阴线雕琢米字形纹饰。鱼尾多分叉,有的刻锯齿纹,也出现了仿古玉鱼,但大多图案化,比较呆板,没有活力。

清代是玉鱼制作的巅峰,特别是清早、中期,其玉质之美、雕刻之精、设计之妙、造型之奇都是历朝之最。玉鱼佩饰数量很多,玉质洁白莹润,雕刻精细繁复,线条流畅自然,作品也更加世俗化,利用纹饰语言和谐音的方法,表达吉祥的寓意。

2 玉鱼的用途

玉器在历史上的用途主要有礼仪用玉、佩饰用玉和丧葬用玉三大类。礼仪用玉仅指各种大型礼仪宗教活动所用的玉器。如祭祀所需要的一些玉形“牺牲”,盛大的宗教典礼中具有权力等级象征意义的仪仗类玉器等。佩饰用玉就是佩戴于人体各部位用以美化和代表等级的玉器,从佩带位置的不同,可分为发饰(或头饰)、耳饰、项饰、腰饰、臂饰等。丧葬用玉指专门为保存尸体而制造的随葬玉器,主要有玉琀、玉握、玉塞、玉衣等。玉鱼的用途涵盖了上述的三个方面,但以佩饰用玉为主。新石器时期至商晚期,玉鱼数量很少,纹饰简单抽象,呈薄片状,可能“担负礼仪用玉中的一些‘牺牲功能”。

商代后期开始,佩饰玉开始大量出现,以妇好墓为代表的大型商代墓葬中出现了较多的佩饰用玉,片状的动物类玉器也有很多,此时玉鱼上的纹饰变得多样了,说明玉鱼礼仪的功能在弱化,装饰的功能在增强,为后来的佩饰礼玉制度的形成和玉器的生活化、世俗化打下了基础。春秋战国时期,组玉佩的数量开始大量增加,玉璜的发展非常繁盛,鱼形璜也在组玉佩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西周早中期在高级贵族墓中,玉鱼出现在棺饰上,但并不常见,而汉朝实行厚葬制度,玉琀、玉握、玉塞、玉衣等大量出现,玉鱼数量很少。宋代至清代,玉鱼佩饰大量出现,因“鱼”与“裕”“余”谐音,寓意美好,满足了大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3 鸡骨白玉器及其成因

鸡骨白玉器大多不是自然界的本色玉,而是受到自然界或人为的因素影响,变成了像鸡骨头一样的白色。朱勤文教授等人对安徽省巢湖市含山县铜闸镇凌家滩自然村遗址出土的鸡骨白古玉碎片进行化学分析,发现其化学成分为软玉,且与和田白玉、青白玉成分相当。并认为“均匀的鸡骨白色玉器的原石可能为白玉,鸡骨白闪青色玉器的原石可能为青白玉或浅绿色玉”。

鸡骨白的形成原因一直存在争议。一般认为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种。自然原因认为玉石埋藏于地下数千年,受地热、地压或湿气等作用,同时可能受土壤中各种矿物质的侵蚀,器表失去了原有玉器的润泽感,变成不透明的白色;或是墓葬中的有机陪葬品腐烂过程会释放出热量,陪葬玉器长期处于这种热量中,会慢慢钙化发白;或与墓葬中的古尸水接触,受其长期腐蚀而成。

人为原因认为多数鸡骨白玉器上都有精细甚至繁复的纹饰,当时的琢玉工具还不具备雕刻细密纹饰的条件。要在玉器上雕琢出精细的纹饰,可将玉器加热到一定程度,使玉器质地疏松,更有利于雕刻纹饰。闻广先生等人做过实验,将透闪石软玉残璧加热至900摄氏度以上,“开始褪色发白且半透明度显著降低”,同时硬度也降低了。蔡文静等人认为鸡骨白色不是透闪石的本来颜色,而是次生色,可能是因为埋在地下受沁所致,即沁色。也可能是古人加热所致。董宜佩依据古人火烧玉的祭祀习惯,将火烧的因素考虑在鸡骨白的成因中。张明华先生1989年见到一件项链,其玉材与良渚鸡骨白材质非常相似,且无火烧加工痕迹,推测“鸡骨白与系良渚先民选用的当地的一种自然界矿材”,为我们研究鸡骨白玉器提供了新的视角。

4 馆藏玉鱼研究

商代玉鱼1952年出土于辉县褚邱一座商代晚期墓葬中,同时出土的还有一批与殷墟西区铜器相似的青铜器。商代晚期的玉鱼多用于佩饰,这件商代玉鱼有穿孔,应为佩饰玉,并且首尾各穿一孔,形制应属于璜。商代晚期,图案装饰性玉璜数量增多,根据玉材的初始形状,将玉璜雕琢成龙形、鱼形、鸟形、虎形等动物形。且此时的动物性纹饰注重写实性,仿真性强,细节突出。这件玉鱼造型简单,极具动感,是一件极其传神的艺术品。

笔者认为,这件玉器成鸡骨白是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褚邱墓葬共出土两件鸡骨白玉鱼,另一件除头部钻两孔外,几乎一样。若仅因受沁形成鸡骨白,因埋藏地点不同,两件应该有差异。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大量使用促进了治玉工具的革新。相較石质砣头,青铜砣头的刃薄而锋利,使雕刻细密的纹饰成为可能。但金属坨头取代石质砣头过程缓慢,商周遗址中仍有大量的石质工具出土,说明早期铜器在生产中并没有占有绝对主要的地位。在琢玉过程中,为了雕刻的方便很可能会采用加热法,使玉器本身变得疏松好琢磨。陪葬玉器长期埋藏于地下,接触地质中或墓葬中的各种元素及有机质,也会导致其状态变化,最终形成鸡骨白。

参考文献

[1]石荣传.三代至两汉玉器分期及用玉制度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05.

[2]朱勤文,张敬国.安徽凌家滩出土古玉器软玉的化学成分特征[J].宝石与宝石学杂质,2002(2):18-21.

[3]闻广,荆志淳.沣西西周玉器地质考古学研究—中国古玉地质考古学研究之三[J].考古学报,1993(2):251-280+293-300.

[4]张明华.良渚古玉综论[J].东南文化,1992(2):112-119.

[5]张新斌.辉县商代文化遗存的初步研究[J].华夏考古,1994(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