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让小学生的数学思维更加深刻

2020-12-23张霄

数学大世界·下旬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阅读意识思维

张霄

【摘 要】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其概念与定义的语言描述都十分精准。我们知道,小学数学教学的根本目标就是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本文围绕如何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阐述,旨在提高学生的思维认知能力。

【关键词】 阅读;意识;思维

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数学思维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认知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开展更加高效的数学阅读活动。我们知道,数学阅读的重点是精读、巧读和重读,在高效阅读中全方位、多层次地理解数学知识。学生要养成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提高数学阅读能力,以便在学习新知识和解题时实现高效学习。

一、培养阅读兴趣,强化数学阅读意识

我们知道,数学学习强调逻辑思维。因此,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要从学生的兴趣培养入手,数学阅读训练也应该从兴趣培养出发。对于学生而言,基于兴趣基础之上的阅读既是快乐的,也是高效的。在实际的数学阅读实践中,教师对于学生的数学阅读兴趣进行引导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学生带着兴趣去完成數学阅读,在保持阅读专注度的同时,引导学生动脑思考,可以有效提升数学阅读的效率和质量。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兴趣有很多方法,我们以情境创设法为例,在讲述“角”时,就把锐角、直角、钝角假设成兄弟关系,让学生通过阅读确定锐角、直角、钝角“三兄弟”中的“大哥”“二哥”和“三弟”,学生在阅读时就会很形象地理解这三种角度的大小关系,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

二、培养阅读习惯,提高数学阅读能力

兴趣可以激发学生进行数学阅读的内在动力,科学的阅读习惯是高效阅读的有效保障。培养学生科学的阅读习惯可以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同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数学阅读的性质与文科材料的阅读性质有着很大差异,数学阅读强调精读、重读和巧读。数学阅读的科学习惯培养更强调阅读时的思考态度,教师要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和思考去阅读,要在阅读中找出和问题有联系的关键信息。以火车过桥问题为例:“火车全长700米,行驶速度是每分钟400米,火车在通过一座900米的隧道时,从车头进入隧道直至车身全部离开隧道需要多少分钟?”学生在完成第一遍阅读之后能收集到的有效信息十分有限,此时教师可以进行适当引导,让学生找出阅读中的有效信息,比如“求出列车通过隧道的时间所需要的条件是什么?”进而引导学生列出公式“通过时间=(隧道长度+列车长度)÷速度”,在列出公式之后,组织学生进行第二遍阅读,此时,学生的阅读就变得有目的了,进而对号入座,找到解题条件。

三、注重读写结合,深化数学阅读认识

数学阅读的特点是内容简短,信息量较大,基本上每一词、每一句都和知识点密切相关,一环扣一环。因此,学生要在简短有限的内容里把知识信息全找出来,并尽量节省时间,这对学生有一定的能力要求。为了提高阅读效率,教师应该鼓励、提倡学生在阅读时进行记录,对阅读内容进行标注,保证知识、信息的高效搜集。尤其是解题时,要强调对题干重点信息的有效标注,加深对题意的理解程度,提高解题效率。以阅读性质较为明显的题目为例,比如,部编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负数”章节“练习一”中的第六题,此类型的题目通过设置众多迷惑条件来对学生的解题思路造成影响,目的是锻炼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教师要提倡学生对题目进行标注,以“爸妈春节补贴”为例,学生在读题时要将春节补贴的数目进行逐一标记,读写结合,可以减少失误率,避免出现信息遗漏现象。尤其是对于粗心大意的学生而言,读写结合可以节省大量搜集信息的时间,可以有效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四、结合信息技术,丰富数学阅读教学

科学技术的引进极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对于数学科目而言,多媒体技术可以提高知识讲解的生动性和真实性,可以显著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数学阅读也要创新教学手段,提高数学阅读的效率。教材上的文字阅读冗长枯燥不说,且晦涩难懂,小学生很难认认真真地坚持读完。针对此情况,教师可以在阅读时结合多媒体设备进行阅读讲解。例如,在进行部编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章节的“圆柱与圆锥”的阅读时,教师可以在备课时对教材进行剖析,将圆柱与圆锥的理解难点标注出来,最好再辅以图片或音频、视频资源,以便在课堂上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在学生完成初步阅读时,教师要将事先备好的方案投放到多媒体上,对重难点知识进行重点讲解,减轻学生的阅读负担,帮助学生完成阅读内容的高效理解和内化吸收。运用多媒体设备可以有效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有利于教师检验课堂教学成果,对于遗漏的知识点及时进行查漏补缺。

综合上述,数学阅读正在逐渐被教师所重视,但数学阅读的教学手段还不够完善。数学教师要以坚持科学的数学阅读教学观念为基础,结合小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不断探索、完善数学阅读的教学手段,进而总结教学经验,切实提高数学阅读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参考文献】

[1]李肖.解析小学数学教育中的语言教育问题[J].中国校外教育,2017(28):13.

[2]黄友英.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培养[J].中华少年,2016(01):140.

猜你喜欢

阅读意识思维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