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在恶性肿瘤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0-12-23黄大平梁桂春于蕾张宏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0年21期
关键词:恶性肿瘤应用效果

黄大平 梁桂春 于蕾 张宏

【摘 要】 目的:研究分析恶性肿瘤出院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60例恶性肿瘤待出院患者,将其按照双盲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n=30)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照组(n=30)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的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85.32±3.12)分、(74.12±6.35)分,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6.33±1.89)分、(83.15±5.12)分,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出院6个月,研究组患者比对照组有着较低的焦虑(SAS)、抑郁(SDS)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延续性护理干预应用于恶性肿瘤出院患者的护理当中,既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稳定心理状态,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延续性护理干预;恶性肿瘤;出院患者;应用效果

恶性肿瘤在临床上多采用综合治疗的方式,因此患者应做好长期治疗的准备,家庭护理与医院护理都极为重要[1]。恶性肿瘤常伴随一定的心理障碍,且由于癌症细胞比较顽固,与其它治疗方式相比其比较容易复发,定期复查以及周全的日常护理对其而言极为重要[2]。本研究主要分析了恶性肿瘤出院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的效果,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60例恶性肿瘤预出院患者,按照数字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中,男患13例,女患17例,平均年龄为(46.78±11.56)岁,其中包含肺癌患者5例、肝癌患者5例、胰腺癌患者3例、胃癌患者5例、结直肠癌患者6例、其它癌症患者6例;对照组中,男患15例,女患15例,平均年龄为(45.45±12.14)岁,其中包含肺癌患者6例、肝癌患者4例、胰腺癌患者4例、胃癌患者5例、结直肠癌患者5例、其它癌症患者6例。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1)两组患者均符合国际卫生组织规定的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标准;2)两组患者均具备完善的临床资料;3)两组患者均符合出院标准;4)两组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且已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精神障碍、心理障碍不能配合正常治疗者;2)合并其它急、恶性疾病者;3)合并心、肝、肾等气管功能严重障碍者。经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并不明显,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对比研究。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即在患者出院前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宣教,主要内容为院外饮食、用药方式、后期复查时间、日常运动方式与时间等。研究组患者采用延续性护理干预进行出院患者的护理,主要护理措施如下:1)于患者出院前根据患者不同的疾病类型以及程度告知其饮食方面的禁忌以及其它方面的知识。告知患者每种药物的功能、使用方法以及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和发生不良反应时的应对措施[3]。告知患者出院后的院外运动的方式以及注意事项;2)建立有针对性的延续性护理小组,通过电话、微信以及公众平台等随访方式,定期了解患者的情况,针对性地解决患者的疑问;3)患者出院初期需定时联系患者叮嘱其按时用药;4)于患者下次复查前与患者联系,提醒其按时复查;5)告知患者相关护理人员以及医生的联系方式,或建立相关医疗护理小组微信群,可以让患者存在异常情况或疑问时,有便于咨询的途径[4];6)注意患者的护理必须有针对性,根据患者所患恶性肿瘤的类型进行相关护理方案的定制,将随访结果详细记录;7)加强患者之间的沟通,及时发现其异常的心理状态,并采取相关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

1.3 观察指标

1.3.1 生活质量评分 根据诺丁汉健康调查问卷根据两组患者的精力、疼痛情况、情感状态、睡眠状况、社会活动能力以及身体活动情况评价其出院后的生活质量。本问卷总分为100分,评分越高提示患者生活质量水平越高。

1.3.2 护理满意度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根据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工作态度以及患者疾病知识了解程度等方面平均其护理满意度评分。本问卷为百分制,评分越高提示患者护理满意度越高。

1.3.3 心理状态评分 两组患者在出院时、出院6个月进行心理状态评估,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焦虑情况评估,项目包括20个,最高分值分80分,超过50分表示存在焦虑症状;通过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抑郁情况评估,项目包括20个,最高分值分80分,超过53分表示存在抑郁症状。

1.4 统计学方法

将两组结果录入SPSS 21.0软件进行相关数据处理,计量资料检验行t检验,表示用(±s),计数资料表示用百分比(%),检验行χ2检验,P<0.05表示统计学意义成立。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对比

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的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85.32±3.12)分,(74.12±6.35)分,研究组显著高于對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6.33±1.89)分,(83.15±5.12)分,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出院时和出院后6个月心理状态评分对比

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出院时SAS、SDS评分对比差异极小(P>0.05),无统计学意义。出院6个月,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明显降低,但是研究组两项分值比对照组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恶性肿瘤的是需要反复住院治疗的一种疾病,由于其所具有的间歇性,所以出院后家庭治疗期间的护理工作极为重要[5-6]。常规出院患者护理任务常在出院前完成,导致医护人员无法详细的了解患者院外恢复期的情况,无法根据其指定后续的治疗方案以及护理计划[7-9]。延续性护理干预是目前国际上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新型护理形式,是将护理工作深入到患者家庭护理中的一种措施。对于恶性肿瘤患者而言,延续性护理干预是其中的一项有效的护理措施,其通过对患者不间断的护理干预,加深了对患者疾病程度以及康复情况的了解[10-13]。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的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85.32±3.12)分、(74.12±6.35)分,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6.33±1.89)分、(83.15±5.12)分,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出院6个月SAS评分和SDS评分比对照组低,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此结果说明,延续性护理干预的应用,能让患者出院后持续接受到专业的护理指导,进而有效提升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改善焦虑、抑郁症状。

综上所述,本文将延续性护理干预应用于恶性肿瘤出院患者的护理当中,既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稳定心理状态。

参考文献

[1] 杭小平,张兰凤,周建萍,等.延续性护理在癌症出院病人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14,(29):3645-3646.

[2] 栾海丽,孙国珍,邵筱敏.慢性病患者延续护理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4,29(07):92-94.

[3] 雷佳芳,莫蓓蓉.延续性护理发展现况[J].护理研究,2015,(01):12-14.

[4] 任志苹.延续性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病人负面情绪及生活質量的影响研究[J].东方食疗与保健,2016,(03):104.

[5] 李亚辉.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负面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7,(12):96-97.

[6] 张玉龙.临终关怀护理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及家属心理疏导的效果[J].饮食保健,2019,06(16):149.

[7] 高蓉,侯艳.临终关怀护理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疏导的效果[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版),2019,03(03):108-109.

[8] 陈凤.临终关怀护理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疏导作用探讨[J].系统医学,2019,04(02):169-171.

[9] 李龙娣.临终关怀护理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疏导影响研究[J].全科口腔医学杂志(电子版),2019,06(01):130-131.

[10]陈春花.临终关怀护理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疏导作用评价[J].饮食保健,2018,05(44):91-92.

[11]张赢.临终关怀护理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疏导作用[J].保健文汇,2018,(08):147.

[12]陈欣玉,廖明静.临终关怀护理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疏导作用[J].心理医生,2018,24(15):274-275.

[13]周玉娟.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胃肠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系统医学,2019,04(03):165-167.

猜你喜欢

恶性肿瘤应用效果
恩度联合放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护理分析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手术中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
目标性心理护理应用于恶性肿瘤术后化疗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健脾扶正汤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