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读写并蒂开花

2020-12-23刘琴

考试周刊 2020年95期
关键词:读写结合写作阅读

摘 要:小学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课程,不仅涵盖了常用汉字、常用词汇、语法规则、古诗词、浅易文言文等多种类型的教学内容,同时还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共同发展提出了要求,而读写结合这一教学方式,则正是达成相关教学要求的有效途径。基于此,文章结合相关教学实践,对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相关策略进行了分析,同时提出了一些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以期能够对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有所促进。

关键词:读写结合;小学语文;阅读;写作

一、 引言

读写结合教学简单来说就是在充分遵循语文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将阅读教学活动与写作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在阅读文章的同时积累写作素材、掌握写作技巧,并在进行写作训练时对阅读中所学知识加以巩固,最终达到“以读带写”“以写促读”的目的,对于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全面发展能够起到很大帮助,而针对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的分析,自然也是十分必要的。

二、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培养读写结合习惯

小学生的学习意识相对薄弱,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习惯于按照教师要求来被动完成学习任务,很少会将阅读与写作两种学习活动联系起来,即便教师在课上开展读写结合教学活动,学生的参与度也同样很难保证。针对这一问题,教师还需从学生的学习习惯入手,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读写结合习惯加以培养,使其能够习惯于在读书时动笔,并将阅读时的学习收获应用到写作中来。例如,在学习《传统节日》这篇课文时,教师就可以在学生阅读完课文后,鼓励大家主动发言,谈一谈自己有关传统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美好记忆,待学生进入积极讨论的状态中后,再开展以“传统节日”为主题的写作训练,鼓励学生用文字将自己有关传统节日的经历记录下来,表达自己对传统节日或节日氛围、节日经历的怀念、喜爱、愉悦等复杂情感。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够将真情实感全部倾注到作文中来,同时还可以将课文阅读与写作练习紧密联系起来,产生用文字表达自身情感的意愿,而这也正是读写结合习惯形成的直观体现。

(二)准确把握读写结合点

小学语文课程内容的涉及范围较广,并非是所有课程内容都适合读写结合教学,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必须要针对每节课的课程内容展开全面、深入分析,并从中准确找出适合开展读写结合教学的读写结合点,以实现读写结合教学活动的有效推进与落实。例如在学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时,学生通常都会对文中“大个子洋人”欺辱中国人的情节感到愤慨,教师完全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情感,提出“为什么洋人敢在中国的土地上欺压中国人?”“为什么警察‘反而训斥作为受害者的妇女?”“要想不受欺辱,我们应该怎样做?”等问题,同时以此作为读写结合点,鼓励学生以作文的形式写出自身想法。这样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不仅可以通过写作将自身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保证作文质量与写作教学的有效性,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与民族责任感,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核心教学目标。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小学生知识基础相对薄弱,生活经验又比较匮乏,面对各种各样的课文内容,很容易出现难以理解、缺乏兴趣等情况,因此在教师在设置读写结合点时,不仅要考虑到读写结合的适宜性,同时也要坚持趣味化、精细化原则,以课文最具特色且充满趣味性的部分作为读写结合点,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其深入理解课文,感受语文学科的魅力所在。例如,在学习《王戎不取道旁李》这篇文言文时,教师可以将从教学难点入手,鼓励学生结合课文分析“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并根据其中的道理展开写作,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其能够在明白课文核心内容的同时,实现课堂参与度的有效提升。而在学习《蝙蝠和雷达》这篇课文时,则可以将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作为读写结合点,鼓励其在课后搜集、整理仿生学的相关资料,并以说明文的形式进行科普介绍,以实现课外延伸阅读与写作训练的有效结合。

(三)创新读写结合形式

读写结合教学虽然能够对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提供重要支持,但在读写结合形式过于单一的情况下,学生也同样可能会出现学习兴趣下降、课堂参与度过低的情况,并对实际教学效果造成影响。对此教师还需以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为基础,对读写结合形式展开全面创新,以提高读写结合教学形式的多样性与针对性,适应学生的读写能力发展需求。例如,在学习《牛郎织女》这篇课文时,学生常常因牛郎织女受天河阻隔而感到惋惜,面对这一情况,教师完全可以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从课文中各个情节的衔接点入手,大胆进行改编,写出令自己满意的故事情节与结局,以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创新思维能力。而在学习《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时,由于文章属于名著《三国演义》的节选,因此教师还可以先为学生讲解赤壁之战时的局势以及双方兵力对比、人物关系等基本信息,以帮助学生了解文章背景,之后再鼓励学生以课文内容及相关背景信息为基础,围绕“草船借箭”后的战争走向展开推理分析,最后完成对课文的续写,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分析能力、想象力以及写人叙事的写作能力。

(四)重视读写训练指导

閱读、写作作为完整的思维探究过程,其对于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等都有着一定的要求,在小学生基础相对薄弱的情况下,教师不仅要对读写结合活动的教学难度进行合理把控,同时也要加强在教学过程中的读写训练指导,以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课文阅读与写作训练活动,在由读到写的学习探究过程中实现学科素养有效提升。例如,在学习《伯牙鼓琴》这一课时,由于课文为文言文,学生理解起来会感到比较吃力,因此教师必须要先带领学生阅读课文,分析每一句话或是重、难点字词的含义,待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正确理解文章核心思想内涵后,再鼓励其围绕“友情”这一文章主旨展开写作,从不同的角度对友情进行讨论,这样才能够发挥出读写结合教学的全部优势。

(五)加强家校合作教育

读写结合教学能够推动学生阅读、写作能力实现协同发展,但也同样会占用较多的课堂教学时间,如果完全依靠课堂教学来进行读写结合,那么读写结合学习活动的完整性就很难得到保证,而其实际教学效果也会随之受到影响。因此在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做好教学准备工作与教学活动的组织,同时也要充分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加强与家长间的沟通,使其能够在课后督促、引导学生完成读写结合学习活动。例如,在学习《猫》这篇课文时,由于很多家庭并没有养猫,学生对猫的了解也比较少,因此为保证读写结合学习活动的有效开展,教师还需提前与家长进行沟通,使家长能够尽量为孩子创造观察猫、与猫互动的机会,同时利用业余时间来陪同孩子一同对猫进行观察,使孩子能够准确捕捉到猫的体态特征、生活规律等各方面特征,如无法满足这一条件,也可以选择通过观看视频、图片的方式来完成课后观察、探究活动。这样一来,学生在课前就对猫的习性、特点拥有较深了解,无论是课文阅读还是进行与动物描写相关的写作训练,其效率都会大大提升,教学时间也会变得更为充裕。

三、 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重视低年级读写训练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通常只会在中高年级开展读写结合训练,而对于以生字、生词为主要内容的低年级课程,则并不会太过重视阅读、写作训练。但在实际上,由于读写结合对学生学科素养有着一定的要求,而语文学科素养的提升又是一项长期性工作,因此教师还需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从低年级阶段开始,引导学生进行根据所学字词造句等简单的读写训练,以帮助学生实现读写能力的逐步提升,进而为中高年级的读写结合训练打下坚实基础。

(二)明确读写结合教学目标

在读写结合教学中,阅读与写作属于互相促进的并存关系,教师需要通过阅读、写作教学活动的有机结合,才能够使学生的学科素养得到全面發展,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但从目前来看,由于写作教学在难度上要明显高于阅读教学,很多教师对读写结合教学的认知又存在一定偏差,因此在实际教学中,经常会出现阅读为写作服务的情况,并使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受到较大限制。对于这一问题,教师必须要正确认识到读写结合教学在促进学生学科素养协同发展方面的目标所在,同时围绕这一目标开展针对性教学设计、教学组织,以保证阅读与写作在教学中的协同性,在以读带写的同时,从写作训练中为阅读活动以及学生阅读能力发展提供反馈,使读写结合教学发挥出更为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的读写结合教学虽然能够为素质教育落实提供重要支持,但要想保证读写结合教学的有效性,教师仍需在读写结合习惯培养、读写结合训练指导、读写结合点设置等方面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同时对低年级读写训练、读写结合教学目标把握等问题加以注意。

参考文献:

[1]任凤玲.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11):167.

[2]魏长琼.读出新意 写出乐趣: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分析[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9(2):57-58.

[3]卢丽平.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的思考[J].学周刊,2019(4):63-64.

[4]李慰萱.双剑合璧让教学更高效:漫谈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7(7):95-96.

[5]伏凤林.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探析[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9):93-94.

作者简介:

刘琴,安徽省六安市,安徽省六安市城北小学。

猜你喜欢

读写结合写作阅读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浅论小学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读写结合,分散指导,坚持“下水”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