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民间文学审美初探

2020-12-23任珅

新课程·上旬 2020年26期
关键词:审美观念民间文学教材

一、民间文学作品在小学语文中的地位和作用

民间文学作品可以成为小学语文课内课外的重要拓展资源,是学生感受传统文化、激发审美、贴近生活的有效途径。过去各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存在一个共同的现象,民间文学相对作家文学的数量和分量都不足,与民间文学的文学地位不匹配。令人欣慰的是,部编的教材增加了较多的民间文学作品,编者精心选择不同类型代表的民间文学,民间文学的重要性不断体现。例如部编版教材选取了《漏》《枣核》《牛郎织女》《猎人海力布》等故事,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也选取了《文成公主进藏》等生活故事,以及各类诗歌寓言等。教材中选取的这些民间故事,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民族性特别强,都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结晶,其文学内涵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核息息相关,也深刻展现了时代的光芒,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激发学生对民族的认同、国家的自豪和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二、民间文学在小学语文审美教育中的展现

民间文学不同于作家文学,是民间的群体创作,是对民间文化的一种反映,更是对民间活动的审美过程,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民间文学进行学习和欣赏的过程,就是民间活动和文化的深层次的挖掘和互动过程,是对美好的一种学习和展望。因此,通过对民间文学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审美观念。

1.民间文学对学生口语和想象力的影响

民间文学来源于大众生活,也正是从大众的口口相传中不断地发展和完善,因此留下了浓重的口语烙印,形成了朴素优美、朗朗上口的特点。学生通过对民间文学的学习,可以学习社会表达的方式,丰富语言的积累,通过学习和梳理,完成语言的实践活动,加深语言学习。

民间文学普遍蕴含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挖掘現象背后的意义,通过合适的联想和拓展,加深对意识的理解和思考。例如《牛郎织女》将神秘莫测的银河想象成了生动的鹊桥,让冰冷的自然现象也包含了一丝人性的温暖,又如《盘古开天地》将世界的诞生想象成一个巨人与天地的战斗,既包含了民间大众对未知的表达和思考,又蕴含中华民族对世界的不屈斗争精神。

2.民间文学促进学生感受文化的美

民间文学诞生于大众文化,从民众的生活中孕育,自然也包含了不同的文化特色。例如《文成公主进藏》,该民间文学中蕴含了汉藏两族不同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差异,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增加了对不同文化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独特的审美观念。另外,民间歌谣等更是体现了我国各族人民形态各异的生活状况和独特的文化烙印,生动反映了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热情和尊重,有效促进学生感受各族生活的美,绚丽文化的美。

三、民间文学在小学语文审美教育中的实现路径

1.提高教师认识,树立民间文学审美教育意识

教师教育认识提升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审美教育的重要性。部分教师对民间文学审美教育的重要性是缺乏认识的,审美教育跟学生的成长历程相关,并不是年龄小就不需要进行审美教育,反而要着重说明的是,年龄越小的学生,越早树立科学的审美观念,对学生的未来成长帮助会更大。第二,审美教育的渗透性。审美教育应该是以渗透为主,润物细无声地影响学生,将审美教育教育融入课堂的方方面面,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让学生沉浸其中,慢慢形成科学审美观念。第三,审美教育的长期性。语文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审美教育是一个长期性的树立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达到的,更不是一两篇民间文学就可以实现的,语文教师要对这些有正确的认识,充分利用学生对教师的信赖感,正确引导学生开展民间文学学习。

2.剖析语文教材,挖掘民间文学审美教育因素

很多小学语文教材在编写过程中,选取了不同类型的民间文学,但是民间文学的审美内涵还是需要教师不断地剖析和挖掘教材,深刻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内容。对于小学低段学生而言,受到身心发育的局限性影响,学生主体性发挥较弱,教师的课堂主导作用明显。教师可以结合班级情况和学生实情,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民间文学审美教育要点,通过教材课本的教学,帮助学生建立科学审美观念,实现有效的民间文学语文课堂教育渗透。

3.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民间文学审美教育质量

教师树立正确的民间文学审美教育认识,深入剖析民间文学的审美教育因素,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提升语文课堂的民间文学审美教育质量,切实将审美教育落到实处,看到实效,结出硕果。教学形式的丰富包含教学手段的丰富和教学载体的丰富两个方面。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利用朗读、听讲故事、艺术欣赏、小组讨论、小游戏、小剧场表演、演讲等形式,这些形式可以总结为认知法、讨论法、操作法、角色扮演法和行为训练法,让学生在动态的过程中慢慢理解教材中所蕴含的道理,培养审美情趣。

民间文学的审美教育十分重要,语文教师要深入挖掘民间文学的深刻内涵,丰富课堂教学形式,构建和谐健康的教学环境,让孩子树立健康审美观念,以美启心,获得全面发展。

作者简介:任珅,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

编辑 冯志强

猜你喜欢

审美观念民间文学教材
“民间文学研究”征稿启事
“民间文学研究”征稿启事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技术重构:从《窈窕淑女》重识音乐剧演唱风格与审美观念的“缝合”
对联与高校民间文学实践教学
论科技英语翻译中的“雅”
论民间文学的时间存在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