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设计与养成学生学习方法的实践研究
2020-12-23云红领
摘 要:化学课程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体现。教师虽然是教学的辅助者,但作为课程设计的主体,应在课程中摸索探究合适的教学方法。文章从化学教学设计入手,以《化学反应原理》中盐类的水解内容为例,讨论在教学实践中如何通过设计教学模式和活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旨在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化学教学设计;学习方式;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37-0078-02
新课程改革强调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要从学习方式的改变开始。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方式,被人们概括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化学这门对学生动手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上,学习方式的改变尤为重要。正确的学习方式对学生学习的效率具有很大的提升作用,笔者从事多年化学教育,意图从教学设计层面探究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和养成。
一、养成学生学习方法的意义
1.学生层面
良好的学习方式不但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积极投入学习的热情,而且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使被动地学习化学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未知的领域。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对于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每个学生的学习方法是有一定差异的,不能够笼统地评价谁的更好一些,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就是最好的。学生学习方法的养成不仅和他们的学习习惯有关系,也和教师的影响以及他们的性格有关。同时,合适的学习方法对他们的品质也有一定的影响。
2.教师层面
当前,有些教师的教学设计陈旧,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还没有发挥出来,利用好课堂自主提问这一教学手段对增强教师的教学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方面,教师在解答学生的提问时需要有相应的知识储备,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学习,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提问,不断去思考创新教学方式方法,这能激发教师的创造力,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之后,对教师也是有一定影响的。教师就可以适当地改变教学策略,加快教学的进度,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拓展一些课外的知识,这对师生双方都是有一定益处的。
3.课堂层面
化学教学更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对所教授知识的掌握程度。若学生存在疑问,教师就可以加强该模块的详细讲解。如果学生对该部分没有疑问,教师可以不用重复讲解知识点。教师与学生双向互动,合理分配课堂时间,可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效率。课堂互动固然重要,课堂的总结也不可忽视。教师对学生的意见要斟酌采纳,自己的想法也要真正地讲给学生。师生之间共同努力才能够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二、化学教学设计中养成学生学习方法的策略
1.备课环节精心设计教案
备课是教学之前重要的环节,教师要予以高度重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随着课程的深入开展,如果教师不精心备课,就会导致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低下。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先要制订周密的教学计划,并充分结合自身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教师还要关注班级实际学情,设计出符合学生学习要求的内容,照顾班级内的学困生,运用互联网等多种方式精心选择教学素材,从而使每个人都能有所收获,并获得发展。
备课环节看似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不大,但是实际上如果能够精心地设计教案,对于学生学习方法的养成也同样是有帮助的。教师备课的首要条件就是读透课本,课本的章节设置、图片参考等都是有一定的含义的。教师要找到课本当中的信息,比如说这一章节需要学生掌握的重點和难点以及需要记忆的化学方程式、反应规律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开始对教学的具体过程进行设计。毕竟高中生的课堂时间还是很宝贵的,如果教师在课堂上授课并不是很流畅,就有可能导致学生上课时心不在焉或者是注意力不集中等。这样长此以往,不仅仅教师的教学进度难以推进,学生的学习效率也难以保证,也容易让学生养成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因此,教师应当注重自己的课堂带给学生的影响。备课环节虽然不直接和学生产生联系,但是教师也要注重这一环节的准备,带给学生精彩纷呈的课堂,当好学生的榜样,这样,学生也会更容易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2.教学导入中引导学生探究学习
教学导入是教学活动的第一环节,它可以启发引导学生对知识展开探究学习,从而让学生快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但是,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忽视了教学导入这一环节,看似节约了时间,效果却不尽如人意。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在授课中要以教学导入来引导班级学生展开探究活动,激发个体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投入到课堂学习之中。
教师可以通过连锁式提问的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连锁式提问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计恰当的问题情境,针对一个知识点连续式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并引入课程教学内容。相比教师直接将知识点简单地罗列出来,这种方式更能够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思考,更形象、深刻地理解知识点。例如,教师在课堂可以讲一个现象:盐碱地由于含有氯化钠和碳酸钠成分,给农作物的生长带来了阻碍,在盐碱地附近生活的人们用石膏可以降低土壤的碱性。教师在此时可以抛出问题,盐碱地为什么会产生碱性?当地人们用石膏降低其碱性是利用了什么反应原理?通过一系列简单问题的引入,教师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盐类的水解这部分内容,通过将疑问的种子播撒在学生的心里,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开始学习。
3.教学模式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教和学的过程中,学生为主体。实践表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取决于课堂自学水平,这就要求教师关注学生课堂学习过程,引导他们理解和掌握教材知识,发展个体化学核心素养,从而使其自主学习化学知识,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
教师在教学模式设计中要不断增加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化学课程的学习难度比较大,如果仅仅依靠教师的灌输式讲解和粉笔板书,不仅不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课堂知识,还会让学生觉得化学课程枯燥乏味,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课堂氛围的活跃度。教师可以灵活地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增加板书的趣味性,通过实验动画激发学生对问题进行研究的兴趣。例如,在教学“盐类的水解”中“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通过趣味动画展示影响盐类水解的内在因素和外部因素,将加热、稀释、添加酸和碱等方法直观地展示出来。同时,教师还可以在板书中增加一些不相干的办法,学生思考并踊跃尝试各种办法的可行性。教师通过动画引导,可以帮助学生养成积极思考和勇于探索的学习习惯,同时也能调动课堂的气氛。
4.教学环节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主体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能够使学生积极投身于课堂学习之中,对本节课所要学习的知识产生浓厚兴趣。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教学中要掌控教学节奏,不能让学生一窝蜂地讨论问题,要让他们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学习活动。
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可以增加一些学生合作交流的环节。合作学习是指学生根据问题分小组交流,发表自己的观点,小组总结得出问题的答案。教师增设合作环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与传统的学习方法不同的是,合作学习更强调学生的合作和勤于思考、敢于质疑的学习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增设无领导小组交流环节,各个小组成员针对问题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最终由组长总结小组讨论成果。这能够促使学生不断地进行自主思考,提升他们学习的效率。在教学“盐类水解的应用”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学习到的知识与生活相结合,思考“盐类的水解”这个知识可以在哪些领域应用,这也就与课堂开始时,教师提出的盐碱地的问题相呼应,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课本上的泡沫灭火器、明矾净水等内容进行思考。学生在思考和讨论的过程中可以形成自主探究、勤于思考、善于学习的能力。
5.教学总结上指导学生养成良好学习方法
课堂总结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高中生形成化学知识体系,找到知识点间的相互关系。化学课堂教 学的结尾,教师要指导学生以小结的形式来提炼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掌握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从而发散化学思维,形成化学核心素养。
教学其实也是一门艺术,教师在授课时并不是只要讲完本节课的知识点即可,还需要進行一定的总结和评价。而且学生掌握一个正确的学习方法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教师仅仅只是指导他们。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也离不开教学总结这一环节。在总结时,教师不仅仅是帮助学生总计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这也是和学生交流的一个环节。教师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教学设计就越有针对性,最终的成效自然也会好一些。另外,一个完整的课堂其实也会让学生养成总结的这一习惯。这种学习的方法相信对大部分学生都是很有帮助的。
结语
化学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于优化学生的学习状态有很大的作用,教师作为学习的引路人、辅助者,应该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仍然任重道远,这需要教师、学生共同努力。教师应积极创新摸索合适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持续增强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参考文献]
[1]许义琴.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有效应用策略[J].化工管理,2019(34):46-47.
[2]金 雁.高中化学教学中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J].课程教育研究,2019(47):180.
作者简介:云红领(1977— ),吉林省吉林市人,中学高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高中化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