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译实践》网络课程建设总结和探究
2020-12-23黄婷
【摘要】在网络大数据时代,越来越多的教学过程需要借助信息技术。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多样性、高效性为高校教学带来一定的便利。受到疫情影响,全方位线上教学的开展,也对高校教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建设网络课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以武汉传媒学院英语专业《笔译实践》为例,总结了本学期线上教学的经验。
【关键词】英语翻译教学;网络课程;监督;考核
【作者简介】黄婷(1991.10-),女,湖北恩施人,武汉传媒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笔译、商务英语文化。
学校要求教师充分利用学习通应用,在正式开始网络授课前整合教学资源,完善教学资料,结合自己所授课程的特点,选择克隆建课、自建课程、映射建课等模式。习惯实体教学的教师对于新面临的挑战不断思索和探究,逐步探索线上网络教学的课程建设。
一、 传统翻译教学模式的不足
1. 单一的教学方式。根据教育部的规定,英语笔译是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必修课程之一。听说读写译作为语言学习的不同层次和阶段,翻译课程的地位显而易见。传统的翻译课程大多是分为两大部分来开展教学,即英译中和中译英。教学模式中以教师教授、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点为主。在这种类似于填鸭式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大量时间进行笔记整理,缺乏真正主动思考,缺乏领悟灵活理解翻译技巧的时间和契机。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积极性会受到一定限制,也就限制了教学效果,制约了学生翻译能力的提升。
2. 枯燥的教学内容。实体教学过程中,讲授为主的翻译课程,大多从对比英汉语言整体特点入手,到词语的翻译,再到句子的翻译,然后到篇章的翻译,最后至篇章的翻译。每一部分列举大量的例子。虽然例证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翻译技巧的理解,但是类似的教学内容不断重复,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审美疲劳,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学生欠缺对翻译理论的理解,这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在后续课程中的学习,以及毕业论文(设计)的顺利完成。
3. 陈旧的考核方式。传统的翻译课程考核模式中,平时成绩大部分来源于纸质练习、课堂实时互动、举手发言、课堂陈述等。期末測试基于教学内容,从词汇、短语、句子、段落、篇章翻译的各个方面进行考核。这样的考核方式,会导致学生为了通过考试死记硬背教材上的部分内容。其中固化的比例构成,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在翻译过程中的思辨能力,限制学生灵活使用翻译方法,使得学生译文产出比较单一,且翻译鉴赏能力相对薄弱。
二、 《笔译实践》网络课程教学的优势
1. 优质多样的教学资源。学校要求教师们在疫情期间使用学习通应用开展线上教学,可以选择自建课程、克隆课程、映射课程等方式为依托。学习通应用中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海量的教学资源,涵盖了大部分高校专业课程。即使没有同名称的专业课,教师们也可以在其中找到和所授课程相近的教学资源。这些教学资源包可利用性较高,其中包括自主学习的课件、视频、音频、文档等。教师还可以自行添加章节、上传补充内容、设定课程计划、下达课程任务等,可操作性极强。《笔译实践》这门课,教师选择了吉林大学王昌芹老师的《翻译理论与实践》,以自建课程的模式进行建课,其中包含部分翻译理论的介绍、翻译方法的讲解、翻译技巧的运用等具体内容。所有章节都有题型丰富的同步章节测验,便于测试学生对自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2. 灵活有效的自学安排。在完成网络建课以后,学生能通过学习通应用收到教师提前发布的开课通知,且可以和微信进行消息同步,以防学生错过消息。教师在已生成的章节目录中添加一部分需要自行拓展的资料,并根据学校要求制定好课程计划。计划中要求学生完成网络课程的自学,自行安排学习时间,并设置网络课程可以反复观看。并在这之后完成章节测验,整理自学笔记进行上传。教学计划中的各项要求均作为课程考核中平时成绩的参照指标。线下灵活的自学安排,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地允许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另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疫情期间的生活。这样的方式可以让部分自制力差的学生避免由于长时间滞留家中而愈加懒惰。
3. 多样化的课堂互动。线上资料整理上传后,按照学校要求,教师应该在课堂时间进行统一答疑。由于翻译课程对于本校学生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认为仅仅靠课堂答疑不足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又自行结合学生特点和参差不齐的学习基础,运用自己已经准备好的课件,借助腾讯会议平台进行语音直播课,直播课中进一步将课程考核落实到细节,平时成绩中的课堂线上互动也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在课堂上,通过学习通进行签到、问卷调查、快速抢答、在线讨论、多人分组、公屏互动,并形成相关的电子记录。答疑过程可以利用趣味性更高的连线游戏、翻译准确率积分、小组活动积分等方式获得更高的平时成绩积分。
三、 《笔译实践》网络课程教学的挑战
1. 实时有效监督的难度。网络教学虽然资源丰富、形式多样,但是由于疫情原因,学生的线下学习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学生自觉。不排除部分自主性较差的学生,并不会积极主动学习网络课程的视频,即使平时成绩对此有一定的要求。同时教师通过腾讯会议进行语音直播时,有的学生可能只是在学习通应用上签到以后,挂机在会议群组中。教师时而会发现语音点名时,学生并没有任何反应。然后在学习通上通过私信提醒,学生也可能不会及时出现。教师发布的作业和测试,仍然有学生不会按时提交。教师课堂上发布的讨论、问卷和分组等任务,会有学生不领取任务,完全不参与其中。语音直播课堂中,句子翻译的测验或主题讨论时,必然存在偷懒的学生复制他人的答案,但是教师也无法判定这是复制还是碰巧学生的译文产出有了重叠。由此不难看出,网络课程的自主学习和语音直播的课堂,教师想要进行实时有效的监督,均存在一定的难度。这使得教师可能无法全面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教师通过不断反复提醒,监督的效果仍然没有办法得到保证。因此,同实体课堂相比,线上课堂的监督难度会更大。
2. 网络资源的复杂性。在网络数据纷繁复杂的时代,信息的浏览、更新、获取、挑选充斥着现代人的生活。尤其在引入翻转课堂概念之后,网络资源对于教育显得至关重要。疫情影响下开展的线上教学,网络资源的作用进一步凸显。但是这些网络上的教育资源,质量参差不齐。例如,翻译课程中,译文的质量必须要经过专门的译者进行审校和核对。但是线上资源中部分译文的质量还有待考证。又如在纸质教材更新后,线上资源可能还有待更新。再如一些著名翻译家的译文,学生容易机械记忆译文,缺乏思考和鉴赏翻译的能力。因此,教师们应该理性客观地对待丰富多样的网络教学资源。结合自己所授课程的特点、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有限的教学时间,来认真挑选适合的教学资源。笔者在挑选教学包建课时,通过认真对比自己的教材目录和网络课程章节目录,查看其中的课件和章节测验,最终确定了课程包。但是,使用资源的过程中仍然发现一些不足。例如,部分翻译例句难度有点大,学生理解有难度。又如,题库中部分题目是中文版,但教师认为英文版测试题更适合学生学习和理解。
四、 考核方式和教学反思
1. 考核方式。《笔译实践》课程考核中,平时成绩占比40%,期末测试占比60%。其中,平时成绩全部来源于学习通互动平台,包括网络课程学习、章节测验、讨论、作业、测验、章节学习次数、签到、互动(语音直播课程中公屏互动),数据十分真实。对于期末测试,教师在学习通应用建立题库,全英文命题,题型较为丰富,涵盖连线题、名词解释、判断题、单选题、多选题、翻译题、翻譯赏析题。测试范围包括网络课程、语音直播内容以及部分课外内容。测试内容包括翻译理论、翻译技巧、翻译历史、翻译赏析,主观题分值达60分。为最大程度防止作弊,教师采取随机组卷的方式,同时打乱题目顺序和选项顺序。通过考核,教师旨在测试学生是否掌握基本的翻译理论和翻译发展脉络,是否能够辨别基本的翻译技巧和方法,是否能够运用翻译策略和技巧来赏析译文的优劣。这些能力对于学生后续翻译类课程的学习和毕业论文(设计)的完成都有一定的帮助。
2. 教学反思。结合测验的最终结果,教师发现本校英语专业学生通过一学期翻译课程的学习,对于翻译的基本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学生基本能够区分几个著名的翻译理论,能够大致明白英汉两种语言在措辞、句式、篇幅上的差别。但是学生在翻译中的思辨能力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譬如,基础薄弱的学生对于翻译赏析这一题型会无从下手,主要是由于其对翻译中基本概念和基本单位的理解还不够深刻,更谈不上用翻译技巧去解析译文的质量。这样的考核结果也让教师逐渐意识到,翻译教学不是简单的例句堆砌,不是单纯的照本宣科。翻译教学应该是语言魅力的比拼和译者思维的碰撞。翻译教学应该让学生体会到作为译者的思维过程,让学生在推敲译文过程中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译文产出后有一定的获得感。在疫情的影响下,教师更应该利用互联网平台,摆脱传统翻译教学的乏味内容,增添课堂的趣味性,以便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这不仅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教师的课堂设计能力提出了一定挑战。
五、结语
网络课程建设在大数据时代有着颇多优势,但是不可盲目运用参差不齐的网络资源。高校教师应该抓住契机,结合教学实际,适当筛选资源,认真分析学情,优化资源,以便最大限度提升教学能力,并保证教学效果。对线上教学模式,教师应当扬长避短,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持教学热情,让课堂多元化,让考核方式全方位,所授内容才能够被学生吸收内化。
参考文献:
[1]仲伟合.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要求[J].中国翻译,2011(3).
[2]曾勉.基于Blackboard的笔译网络辅助教学实践研究[J].海外英语,2017(21).
[3]朱琦,张洁.口译网络教学平台的六维优势分析与设计构建[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2016,37(06).
[4]彭清.大数据时代英语专业翻译课程的教学改革[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03).
[5]王浩.关于网络环境下高校英语翻译教学模式研究[J].英语广场,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