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楚雄州林下松茸资源开发及保育现状

2020-12-23杨璐敏邓雅元王婷婷游金坤刘韵然

食药用菌 2020年6期
关键词:楚雄州松茸林地

杨璐敏 严 明 华 蓉* 李 江 邓雅元 王婷婷 游金坤 刘韵然

云南楚雄州林下松茸资源开发及保育现状

杨璐敏1严 明2华 蓉2*李 江1邓雅元1王婷婷1游金坤1刘韵然2

(1.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昆明食用菌研究所,昆明 6502211;2. 云南省供销合作社科学研究所,昆明 650221)

介绍楚雄彝族自治州松茸资源概况,分析其生长的独特气候条件和多样生态条件。明确楚雄州松茸资源分布,统计近3年的自然产量,概述松茸资源的保育现状及主要措施,包括规范松茸采集标准、地表清理、温湿度调控及扩繁前清林等的科学管护和采集技术,以及松茸资源保育基地的建设及示范。提出在各县主产区建立松茸特别保护区的发展建议。

楚雄州;林下松茸;资源;开发;保育

松茸(),是一种与松属()植物共生形成的外生菌根菌,目前尚无法进行人工栽培。松茸主要发生在松针林地或以松针类为主的混交林地,与森林系统形成了相互依存的关系。在云南,松茸主要生长于海拔1 500~4 000 m的地区,包括滇西北丽江、香格里拉、滇中楚雄等地。

松茸是我国二级重点保护珍稀濒危菌类植物,是云南省宝贵的自然资源和大宗出口创汇农产品。1984年日本商人在楚雄州一平浪和南华市场上发现松茸并进行交易,开启了云南楚雄松茸出口的历史。根据调查,楚雄农户通过采收松茸人均直接增收1 000~1 500元,高的可达5 000~10 000元,采集松茸获得的收入明显高于出售其他农产品,有力促进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对楚雄彝族自治州的松茸资源现状及资源保护情况进行概述与分析,以期使该州野生松茸资源得到永续的开发利用。

1 楚雄州松茸资源概况

楚雄州山高谷深,境内海拔1 600~2 500 m;气候宜人,平均气温16.72 ℃;苍松翠柏,林地面积188.7万hm2,森林覆盖率66.25%。适宜的自然条件,是松茸生长的基础。松茸是楚雄州高原特色产业,全州9县1市均产松茸。南华县是楚雄州“野生菌王国”,“南华松茸”已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全州有4个县被列为“松茸基地”,有3个乡被云南省林业厅和国家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命名为“松茸之乡”。

从行政区划看,松茸主要分布在楚雄州禄丰县、武定县、大姚县、牟定县、南华县;从地理上看,松茸分布于南华县与楚雄市接壤处,其中中山镇、五街乡、哀牢山自然保护区的自然产量较多;从海拔看,主要分布于1 600~3 300 m高海拔山区林地,山区垂直地带性特点明显。

南华县松茸产量位居楚雄州之首,是云南省第一批20个松茸保育基地建设的示范点之一。据云南省林业勘察设计院调查,南华县有11个乡(镇)、128个村产松茸,适宜松茸生长的林地面积达70万亩(1亩≈667 m2,下同)[14]。其中,五街镇脑头山、龙川镇云台山、天申堂、沙桥镇等地的林地尤适宜松茸生长。南华县松茸具有自然产量高、品质好的特点。五街镇的山林号称“百菌园”,尤其盛产松茸,松茸山林面积达9万多亩,每年产量150吨[15]。五街镇和五街镇芹菜塘村分别被云南省林业厅授予“松茸之乡”和“松茸基地村”称号。

禄丰县与姚安县也是楚雄州松茸主产区。禄丰县14个乡镇,均产松茸,产量高低不一。禄丰县高峰乡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森林覆盖率73.7%,有近15万亩林地生长野生食用菌,其中7万亩生长松茸[6]。禄丰县舍资村森林覆盖率高达84.3%,全年降水量丰富,林下盛产松茸。禄丰县中村乡素有“天然氧吧”之美誉,全乡森林覆盖率89.4%,境内松茸资源丰富。截至2018年底,姚安县封山育菌面积18.9万亩[13],其中一半以上的面积用于保护松茸的生长。

武定县是楚雄州另一个松茸主产区,是云南省林业厅批准成为第一批20个松茸基地建设试点县之一。该县森林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58.95%,高原垂直气候变化十分显著,适合松茸生长。据调查,该县境内松茸年产量20~25吨,主要集中在发窝乡、猫街镇和环州乡,3个乡镇的松茸年产量在15~18吨。

2 楚雄州的松茸生态环境

2.1 气候条件

楚雄州属于低纬度高原半干旱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的立体性及多样性适宜松茸生长。州内气温全年变化较小,但昼夜温差较大,对地下菌丝分化具有刺激作用。3月份,楚雄地区气温开始回升,也是菌丝体营养生长旺盛时期。5月份,雨量开始增多,此时平均气温20.5 ℃,空气相对湿度80%以上,温热潮湿,是楚雄地区盛产松茸的时节。

2.2 土壤条件

调查中发现,楚雄州松茸生长较好的地方,土壤呈弱酸性,在菌丝活力较强的生长地,土壤pH更低。土壤疏松,透气性较好,土壤含水量一般在20%~30%,松茸菌丝体集中生长的菌塘多数在地表下10~20 cm的土壤中。在南华县,松茸生境中的土壤以由砂岩、石灰岩、页岩发育而成的棕壤、红壤、紫色土、黄棕壤为主[3]。

2.3 发生地林木

楚雄州产的松茸,常生长在云南松地、松栎混交林地、栎类阔交林地3类林地中。云南松多分布于海拔2 000~2 200 m林地中,地下植被较稀少。松栎混交林主要分布于海拔2 400~2 800 m的高山林地中,是松茸主要发生地。栎类阔交林也是松茸发生较多的林地。

3 楚雄州野生松茸的自然产量与产值

在特点鲜明的立体气候及良好的生态环境共同作用下,楚雄州野生食用菌的种类、数量、质量在全国均处于领先地位。在楚雄州境内,松茸和牛肝菌丰产优质,其中松茸产量在云南省仅次于迪庆州香格里拉县。

随着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当地群众对松茸及其与生态环境关系的认识逐步提高,在开展松茸资源调查、松茸保育技术研究与开发工作的基础上,建立了松茸保护示范基地。通过保育技术和人工管护措施等的推广应用,修复和改善了松茸生态环境,松茸自然产量呈现逐年递增趋势,2000年、2009年和2014年的产量分别为160吨、595吨和1 094吨[4]。近几年的自然产量更是稳中有升。据云南省食用菌产业信息网统计数据,2017、2018和2019年的产量分别为870吨、2 396.5吨和2 754吨,2018年较上年增175%,2019年较2017年增216%;产值分别为28 761.7万元、50 976.62万元和53 144万元,2018年较上年增77.24%,2019年较2017年增84.77%。通过在全州大力普及推广松茸保育与促繁技术,产量与产值实现双重增长。

4 楚雄州野生松茸资源保育现状

自20世纪80年代在禄丰县一平浪镇农贸市场进行松茸交易后,楚雄松茸开始被外界知晓并逐渐被开发利用。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当地群众通过采集松茸获得实惠,但生态环境及资源却连连遭到破坏,自然产量逐年下降。在松茸被列为国家濒危保护物种以后,为保护这一具有云南高原特色的野生菌类,楚雄州政府相关部门出台保护措施,楚雄州林业科学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开展松茸保育技术攻关。政府与科研单位共同努力,为楚雄的松茸资源保驾护航。

2018年3月南华县为建设成“绿色、生态、宜居、县强”的菌文化主题县城,专门成立了野生食用菌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和野生菌产业协会,制定出台《关于加快野生菌产业发展的意见》《封山育林育菌管理办法》,强调“封山育菌”与“封山育林”,在松茸主产区实施《松茸采集方法》地方标准,全面开展野生松茸资源保护,严禁在松茸生境砍伐树林、放牧、采集童茸。

楚雄州林科所是全州最早开始松茸人工促繁技术研究的单位,经过多年探索,在禄丰磨盘山推广应用松茸保育、管护及规范化采收技术,使松茸资源产量、产品等级都有所提高。在南华县五街镇传授松茸生长规律、生态环境、菌塘保护、人工促繁技术、病虫害防治及标准化采集技术知识,为松茸健康生长及松茸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松茸是武定县发窝乡农村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该乡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对松茸资源进行商品化开发利用,到如今资源保护性村规民约的制定和实施,经历了从资源无序利用到有效管控保护的过程。村规民约规定松茸只能在自己承包经营的山林中采集,并严格规定了采集方式、采集时间、采集量等条款,使松茸等野生菌类自然资源量得到逐渐恢复,得以可持续发展利用。

姚安县是楚雄州野生菌类主产区。近年来,该县在全县松茸发生地及山林地采用封山育菌等资源保育促繁措施,开展菌塘保护、留种、盖膜促繁等,使松茸的品质与自然产量都有了明显提高。

4.1 松茸保育技术推广应用

(1)规范松茸采集标准。在楚雄南华、禄劝、姚安县等松茸主产区林地,总结摸索出松茸规范化采集技术标准。首先,禁止采用镰刀、锄头等铁质工具连根刨,改用竹片或木片插到松茸底部,轻轻撬起挖出,然后将撬出的土壤回填,以保护菌丝体不受破坏。其次,禁止采童茸。从童茸长到商品松茸需要经过3~7天,重量增3~5倍,生长到6 cm是最佳的采摘长度。第三,科学留种。禁止在松茸生长地全部采完松茸,须保留部分让其开伞,使担孢子能有机会直接落入土中,以利于其萌发,形成菌根,产生新的菌塘。

(2)地表清理。对郁闭度过高的地方采伐清理,过稀的地方培养宿主植物,使乔木与灌木植被郁闭度保持在60%以上。对松林木进行间伐、清理。于非出菇期清除林地上过多、过厚的杂草及枯枝落叶,保持落叶层厚度在3~5 cm。

(3)温湿度调控。在所调查的林地中,大多采用以下3种人工调控方式控制林地的光照、温度、湿度。一是在松茸生长地表面覆盖松针叶遮阴,保持松针叶层厚度在3~5 cm;二是加盖遮阴网避光遮阴;三是每天在固定时间进行人工淋水,浇透至腐质土层以保持菌塘和土壤的温湿度,促使土壤增湿,诱导松茸原基形成。

(4)扩繁前清林。选择松茸生长地作为扩繁区,在当年的春季清林,清除高度在50 cm以上的部分植株,保留灌木树种,保持灌木层的覆盖度。

4.2 松茸保育基地建设

据了解,早在2009年华南县就建立了野生菌保育促繁示范基地,推广人工保育促繁技术及日常规范管理。截至2019年,南华县在野生菌主产区建立牛肝菌、松茸、块菌保育促繁示范基地3块,共5 000亩[14]。其中,五街镇“百菌园”松茸保育促繁示范基地被云南省林业厅评定为“森林云南建设省级示范基地”。南华县咪黑们松茸保育促繁示范基地建立在海拔2 400~2 600 m的林地中,基地规划面积1 000亩,各类野生菌年均产量15余吨,其中松茸产量近5吨,年均产值140多万元[16]。据了解,咪黑们松茸保育促繁示范基地涉及两个村民小组,76户共407人,旨在通过引领村民科学管护,以点带面,推广应用松茸保育技术。基地主要以生产示范、科学研究、推广应用为主,推动野生松茸资源保护从粗放型向绿色型转变,使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行发展。

禄丰县舍资镇元永井村与楚雄州林业科学研究所在磨盘山开展松茸保育及规范采收技术实验示范,对实验区内的森林管护权,野生菌类管护及采收权向当地村民公开招标。当地村委会在州林科所的指导下,建立了科研示范区,禁止放牧、砍伐树林,禁止他人到示范试验区地内采集松茸及其他菌类。

武定县发窝乡、猫街镇是该县松茸主产区。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在主产区建立了松茸资源保护与发展基地。松茸基地与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和生态建设有机结合,加强科研和试验示范,做到科学保育、科学采收、科学促繁、科学管控。首先,组建“专业化”护林队伍。挑选责任心强、有经验的村民组成一支护林队伍,负责对松茸林地的日常管理,保护松茸生长的生态环境,严格实行禁伐、禁牧和禁火。其次,推广人工促繁技术。实施封山育茸,保留部分开伞松茸,规范化采集,调控温湿度,防治病虫害等,以最大限度保护松茸生长林地生境,提高松茸产量和品质。

松茸资源保育基地的建设及其示范作用,为农村经济发展与林地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提供了借鉴,促使松茸资源保护走上科学化道路,更加明确农民才是松茸资源的保护者与受益者。

5 结 语

松茸资源对农村经济、社会、生态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保护松茸资源势在必行。松茸保育技术简单易学,便于实践操作,非常适用于楚雄州主产区文化程度不高的菇农。加强松茸保育技术培训,通过传授科学管护、科学采集等方面的知识,让农民成为资源保护的执行者,以保障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鉴于松茸是国家二级濒危保护菌类植物,笔者认为应在各县主产区建立松茸特别保护区。一是政府在特别保护区成立专业松茸管护队伍,负责日常看护与管理。到采收时节,允许当地菇农上山采集并交纳一定费用,也可以吸引游客上山采集松茸,增加当地财政收入。二是让当地农户承包特别保护区,承包者享有松茸采收权及相应的经济利益。两种方式结合,形成“政府+农户”的自管护、自受益的良性发展,在有效保护森林资源的同时,增加松茸自然产量。三是建立专业松茸保护技术研究基地,开展松茸保护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促进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一套标准化的松茸保护发展模式,助力松茸资源保护。

[1] 鲁永新, 杨海抒, 杨永生, 等. 楚雄州野生食用菌气候生境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 2010, 31(6): 172-179.

[2] 刘培贵, 袁明生, 王向华, 等. 松茸群生物资源及其合理利用与有效保护[J].自然资源学报, 1999, 14(3): 243-252.

[3] 全荣, 杜之文. 南华县松茸主产地生长环境可探性初探[J]. 大科技, 2013, 13(2): 262-263.

[4] 中国供销合作网. 楚雄州野生菌产业产值2020年力争达到20亿元[DB/OL]. 2020-05-31, www.chinacoop.gov.cn/HTML/2010/09/27/56889.html.

[5] 南华县人民政府网. 南华县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深化创建云南省“一县一业”野生菌特色县-5000亩[DB/OL]. 2020-05-31, www.ynnh.gov.cn/file_read.aspx?id=22208.

[6] 禄丰县人民政府网. 高峰乡概况[DB/OL]. 2020-05-31, www.ynlf.gov.cn/info/1090/20790.htm.

[7] 程媛媛. 以绿色发展引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对策探讨[J]. 2019, 13(5): 180-181.

[8] 冯磊, 么宏伟, 谢晨阳, 等. 黑龙江省松茸资源现状及保护方法研究[J].中国林副特产, 2014(2): 67-68.

[9] 陆玉云, 李永昌. 南华县五街镇松茸保育及规范化采收效果分析[J]. 林业调查规划, 2008, 33(4): 89-92.

[10] 刘金龙. 云南省南华县彝族松茸山林权安排和利益分配机制[J]. 林业经济, 2009, 26(3): 143-150.

[11] 赵琪, 徐中志, 张灵, 等. 云南省松茸产业初步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 2008, 21(1): 226-229.

[12] 岳乐乐, 汪晓, 张莲珠. 松茸研究进展[J]. 特产研究, 2017(3): 226-229.

[13] 楚雄州人民政府网. 姚安县林业事业面向高质量发展[DB/OL]. 2020-05-31, www.cxz.gov.cn/info/1026/24388.htm.

[14]南华县人民政府网. 楚雄州南华县野生食用菌产业发展情况[DB/OL]. 2020-05-31, www.ynnh.gov.cn/file_read.aspx?id=18212.

[15] 南华县人民政府网. 五街镇镇情简介[DB/OL]. 2020-05-31, www.ynnh.gov.cn/file_read.aspx?id=20601.

[16] 云南网. 上海国拍出资50万元助云南打造野生菌保育促繁示范基地[DB/OL]. 2020-05-31, http://yn.yunnan.cn/html/2018-04/14/content_5164912.htm.

resource and its protection in Chuxiong, Yunnan Province

Yang Luming1Yan Ming2Hua Rong2*Li Jiang1Deng Yayuan1Wang Tingting1You Jinkun1Liu Yunran2

(1. Science and Research Institute of Yunnan Provincial Supply and Marketing Cooperatives, Kunming 650223, China; 2. Kunming Edible Fungi Institute of All China Federation of Supply and Marketing Cooperatives, Kunming 650223, China)

The unique climate and ecological diversity in Chuxiong are good environment for the growth ofis a vital natural resource in Chuxiong. It plays an important research value for social, economy and ecology , especially for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soci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is paper focuses onresource distributio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dition and natural output in the recent three years. It summarizes resource protection measures for increasing natural output. Sugges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matsutake protec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base are put forward.

Chuxiong autonomous prefecture;; resource; protection; present situation

S646

B

2095-0934(2020)06-393-05

云南省基础研究青年资助项目(2018FD170);2020年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第一批支持项目

杨璐敏,本科,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野生食用菌资源利用与推广。E-mail:1821423133@qq.com。

华蓉(1976一),女,本科,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食用菌资源保护、食用菌技术推广、食用菌标准制订、食用菌科学普及方面的研究。E-mail:626300629@qq.com。

猜你喜欢

楚雄州松茸林地
我和香格里拉松茸
山东茌平:种植赤松茸让秸秆变废为宝
楚雄州文联积极开展春节写春联活动
疯狂的虫草,疯狂的松茸和疯狂的岷江柏*——专访作家阿来
如何保鲜一颗松茸?
丹东市林地分类研究
楚雄州迎十九大书法作品展作品欣赏
楚雄州迎十九大美术作品展作品欣赏
浅谈林地保护及恢复措施
林地流转模式的选择机理及其政策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