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吗替麦考酚酯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紫癜性肾炎效果分析

2020-12-23黄莉莉张广辉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78期
关键词:紫癜肾炎尿蛋白

黄莉莉,张广辉

(百色市人民医院,广西 百色)

0 引言

本文就本院于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接诊紫癜性肾炎患者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以此来探讨吗替麦考酚酯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紫癜性肾炎的临床效果,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本院接诊紫癜性肾炎患者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研究已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通过。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其中常规组患者男女比例为17/13,平均年龄为(30.64±4.43)岁,观察组患者男女比例为18/12,平均年龄为(30.82±4.51)岁,两组基线资料对比,P>0.05,无明显性差异,能够进行比较。

1.2 治疗方法

60例患者均接受常规激素治疗,持续4周口服波尼松片,每日0.8-1mg/kg,4周后酌情减量或停药。

常规组患者接受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每日1次,每个疗程为7天。

观察组患者接受吗替麦考酚酯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低分子肝素治疗方法与常规组一致,吗替麦考酚酯给药方法为口服,每日2次,每日剂量为1-2g,总疗程为1年。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症状消失时间、复发率,以及治疗前后24h尿蛋白水平、尿β2微球蛋白、免疫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CD3+、CD4/CD8。

治疗有效率:根据患者治疗后的改善情况,将其评为显效(症状完全缓解,24h尿蛋白检查呈阴性不低于3次,尿沉渣镜检未见红细胞)、有效(症状部分缓解,4h尿蛋白检查以及尿沉渣镜检持续减少)和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或有加重趋势),治疗有效率=(总数例-无效数例)/总数例×100%。

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恶心、呕吐等。

症状:包括腹痛、血尿、皮肤紫瘢。

复发率:对患者进行1年的随访观察。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对60例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当P<0.05时,则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常规组患者显效9例,有效13例,无效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22/30);观察组患者显效13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28/30)。组间数据显示,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有明显差异,且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

2.2 两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常规组患者腹痛症状消失时间为(3.36±0.78)d,血尿症状消失时间为(7.74±1.91)d,皮肤紫瘢症状消失时间为(6.67±1.72)d;观察组患者腹痛症状消失时间为(2.02±0.55)d,血尿症状消失时间为(5.07±1.23)d,皮肤紫瘢症状消失时间为(4.15±1.24)d。组间数据显示,两组患者症状消失时间有明显差异,且观察组患者腹痛、尿血、皮肤紫瘢等症状消失时间均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

2.3 两组患者24h尿蛋白水平比较

常规组患者治疗前24h尿蛋白水平为(1.83±0.39)g,观察组患者治疗前24h尿蛋白水平为(1.81±0.35)g,两组患者治疗前24h尿蛋白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常规组患者治疗后24h尿蛋白水平为(1.49±0.31)g,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4h尿蛋白水平为(1.17±0.23)g,两组患者治疗后24h尿蛋白水平有明显差异,且观察组患者24h尿蛋白水平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

2.4 两组患者尿β2微球蛋白、免疫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比较

常规组患者治疗前尿β2微球蛋白为(6.53±3.58)μg/mL、免疫球蛋白为(27.13±8.90)g/L、尿微量白蛋白为(3.95±1.30)mg/mmol,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尿β2微球蛋白为(6.55±3.56)μg/mL、免 疫 球 蛋 白 为(27.07±8.82)g/L、尿 微 量 白 蛋 白为(3.92±1.28)mg/mmol,两组患者治疗前尿β2微球蛋白、免疫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常规组患者治疗后尿β2微球蛋白为(5.47±2.27)μg/mL、免疫球蛋白为(18.91±5.03)g/L、尿微量白蛋白为(2.05±0.87)mg/mmol,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尿β2微球蛋白为(1.21±3.39)μg/mL、免疫球蛋白为(11.02±2.73)g/L、尿微量白蛋白为(1.52±0.41)mg/mmol,两组患者治疗后尿β2微球蛋白、免疫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有明显差异,且观察组患者尿β2微球蛋白、免疫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指标均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

2.5 两组患者CD3+、CD4/CD8指标比较

常规组患者治疗前CD3+为(35.43±2.87)%、CD4/CD8为(1.29±0.14),观察组患者治疗前CD3+为(35.52±2.84)%、CD4/CD8为(1.31±0.15),两 组 患 者 治 疗 前CD3+、CD4/CD8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常规组患者治疗后CD3+为(39.11±3.53)%、CD4/CD8为(1.47±0.21),观察组患者治疗 后CD3+为(43.86±4.66)%、CD4/CD8为(1.73±0.22),两组患者治疗后CD3+、CD4/CD8指标有明显差异,且观察组患者CD3+、CD4/CD8指标均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

2.6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常规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1/30),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2/30),组间数据显示,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

2.7 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

常规组患者复发率为13.33%(4/30),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3.33%(1/30),组间数据显示,两组患者复发率有明显差异,且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

3 讨论

紫癜性肾炎也叫过敏性紫瘢性肾炎,过敏性紫瘢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皮肤紫瘢等,如果没有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病情发展严重时将会累及到患者多个脏器,其中特别容易导致肾功能损伤,从而出现血尿、蛋白尿等不良症状,临床上称之为紫癜性肾炎[1]。为了避免患者肾功能损伤不断恶化而出现肾衰竭,给予紫瘢性肾炎患者有效的治疗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以往的治疗方案中,通常是以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为主要治疗手段,但该方案不仅疗程长,而且容易出现较大的副作用,不利于患者的正常生长发育[2]。

吗替麦考酚酯是一种新免疫抑制剂,在改善患者肾功能、肾损伤,以及避免肾小球硬化、肾血管炎方面有着极为明确的效果,而且安全性较高,对肝肾毒性以及骨髓抑制并不会产生明显的不良作用,因此将吗替麦考酚酯应用于紫癜性肾炎患者中,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肾功能,同时不会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长与发育[3]。吗替麦考酚酯的治疗机制主要是通过水解活性成分霉酚酸来抑制次黄嘌呤单核苷酸脱氢酶,从而对淋巴细胞鸟嘌呤核苷酸的合成路径产生阻断作用,通过抑制DNA的合成来抑制T淋巴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同时还能够阻止B淋巴细胞抗体的形成[4]。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0.00%,P<0.05,该结果能够充分说明吗替麦考酚酯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紫癜性肾炎患者的疗效明确,效果远高于低分子肝素的单独使用;观察组患者腹痛、血尿、皮肤紫瘢等症状消失时间均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该结果能够充分说明吗替麦考酚酯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紫癜性肾炎患者的药效作用快,能够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观察组患者β2微球蛋白、免疫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指标均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CD3+、CD4/CD8指标均高于常规组患者,P<0.05,该结果能够充分说明吗替麦考酚酯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紫癜性肾炎患者,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炎症反应,同时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该结果能够充分说明吗替麦考酚酯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紫癜性肾炎患者的安全性,两种药物的联合使用不仅不会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同时还能够尽可能的减少疾病复发的概率。

综上所述,吗替麦考酚酯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紫癜性肾炎患者,不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同时还能够快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对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有积极促进作用,并且能够有效减少复发率和对肾脏的损伤,其安全性较高,值得广泛运用[5]。

猜你喜欢

紫癜肾炎尿蛋白
马鸿杰教授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临床经验总结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外周血B细胞耗竭治疗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进展
儿童过敏性紫癜IL-17、HPV-B19检测的临床意义
肾炎病人的科学护理知识
肾炎应该怎样治疗?
尿蛋白检测忽“+”忽“—”怎么回事
尿蛋白偏高如何诊断治疗
儿童过敏性紫癜饮食影响因素分析
容易混淆的两种小儿紫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