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研究进展

2020-12-23刘县宝石荣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78期
关键词:肉芽熏洗肛瘘

刘县宝,石荣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福建 福州)

0 引言

肛瘘是肛肠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肛瘘以手术治疗为主,肛瘘术后常常出现创面愈合缓慢的问题。中医学认为,肛瘘术后创面愈合早期病机在于气滞血瘀、湿热滞留,中期病机主要为瘀滞不尽,后期则主要在于血气亏损、经络血脉初通但充盈不畅[1]。西医认为影响肛瘘术后创面愈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因素:1)创面由于各种压力的结合和皮下组织局部区域受损所致。2)创面微循环障碍,组织供血不足或回流受限,缺血缺氧,肉芽组织生长缓慢。3)局部创伤释放出的炎性因子阻碍肉芽组织生成[2]。近年来,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成为研究的热点,以下笔者就近年来中西医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相关研究报道做简要回顾与分析。

1 中医治疗

1.1 中医内治法

中医内治法主要是通过口服中药促进创面愈合,中医内治法根据肛瘘术后的病因病机,提出了早期清热祛湿,活血化瘀,中期活血化瘀,后期补益气血的治疗原则。

郭丽雯等[3]通过研究应用托里消毒汤(黄芪,白术,当归,茯苓,党参,白芍,皂角刺,桔梗,白芷,连翘,防风,川芎,黄柏,红花,甘草)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两组均于肛瘘术后予抗感染、熏洗、止血及换药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托里消毒汤。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及肉芽生长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肖洁[4]通过研究应用生肤汤(茯苓,川芎,金银花,麦冬,赤芍,生黄芪,肉桂,白术,忍冬藤,皂角刺,白芍,熟地,甘草)促进湿热下注型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对照组术后予常规抗感染及营养支持,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生肤汤。结果显示,创面愈合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1) 。

1.2 中医外治法

中医外治法是指运用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而达到促进创面愈合的方法。中医外治法在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中医外治法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主要包括中药外敷、中药熏洗、针灸及拔罐等方法。

1.2.1 中药熏洗

中药熏洗可以依靠药力和热力直达患处,热可行血,改善循环,兼能清洁创面,较少肉芽水肿,从而达到促进创面愈合的目的。

章敏等[5]通过研究应用五倍子汤加减(五倍子,鱼腥草,莲房,地榆,苦参,芒硝,蒲公英,黄柏,荆芥)熏洗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对照组予传统治疗,观察组予五倍子汤加减中药熏洗治疗,观察各组治疗后第3 d、5 d、7 d的创面愈合率。结果显示,以上各时间点观察组创面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姚嵋方等[6]通过研究应用痔愈康洗剂(芒硝,醋乌梅,醋延胡索,蒲公英,赤木通,紫花地丁,白芷,苦参,黄柏,地龙,冰片,南五味子,槟榔)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治疗组接受痔愈康洗剂熏洗治疗,对照组接受0.02%高锰酸钾溶液熏洗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肉芽组织形态及创面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

1.2.2 中药外敷

中药外敷主要是将药物制成散剂或膏剂外敷于患处,使药物成分渗透到创面组织,从而起到促进创面愈合的目的,具有祛瘀生新、活血止血、消肿止痛等功效。

沈文清等[7]通过研究加味平胬膏(丹参、乌梅肉(煅存性)、月石、扫盆(轻粉)、冰片、黄柏)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对照组予凡士林纱条覆盖创面,观察组予加味平胬膏覆盖创面。结果显示,创面愈合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陈蓉蓉等[8]通过研究赛霉安散(国药准字Z35020130,福建省泉州亚泰制药有限公司生产)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治疗组术后予赛霉安散治疗,对照组予西药常规抗感染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及肉芽组织红活率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3 针灸及拔罐疗法

针灸分为针刺和艾灸,针灸及拔罐疗法均具有舒经活络,扶助正气的作用,通过改善循环,调节免疫力而达到促进创面愈合的目的。

关威等[9]通过研究穴位灸(足三里、肾俞)结合创面灸法对低位肛瘘术后愈合的临床疗效。穴位创面灸组患者采用穴位灸结合创面灸加常规治疗,创面灸组患者采用创面灸结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各组术后第14d、21d创面愈合率及总愈合时间。结果显示,穴位创面灸组>创面灸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张守彬[10]认为针刺长强穴可缓解肌肉筋挛,调节肛门括约肌并改善局部气血运行,进而达到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目的。赵文树等[11]通过研究拔罐疗法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治疗组患者术前予穴位(腰俞、大椎、命门、肾俞、脾俞)拔罐治疗,对照组为空白对照。结果显示,治疗组创面完全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西医治疗

西医认为创面的愈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从病理学的角度,肛瘘术后创面愈合大致可分为炎症反应期、肉芽组织形成期和组织重塑期三个阶段。治疗以早期抗感染、中期促进肉芽生长和晚期软化疤痕为原则,但创面三期愈合并没有明显的界限,临床上应灵活应用。由于肛瘘病变部位特殊性,肛瘘术后多为开放性创面,而肛门属于污染区,所以肛瘘术后抗感染常常作为常规治疗,包括使用抗生素和外用碘伏、双氧水等抗感染治疗,但其与术后创面愈合相关性报道并不多,西医治疗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报道主要以促进肉芽生长和软化疤痕为主。

周雯婷等[12]通过研究美洲大蠊提取液联合藻酸盐敷料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治疗组患者采用藻酸盐敷料和美洲大蠊提取液换药治疗,对照1组患者采用美洲大蠊提取液换药治疗,对照2组患者采用九华膏换药治疗。结果显示,创面平均愈合时间治疗组<对照1组<对照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卫国等[13]通过研究外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bFGF)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换药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rh-bFGF换药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创面肉芽生长情况、创面愈合率、创面总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在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具有独特的优势。目前,西医对于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而中医治疗从整体观念出发,可调动全身机能从而达到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使中医、西医相辅相成,取长补短,从而起到提高临床疗效的作用。

杨保伟等[14]探究消肿生肌汤(黄柏、黄芪、白术、当归、川芎、茯苓、乳香、没药、陈皮、连翘、煅牡蛎、甘草)联合地奥司明对高位单纯型肛瘘术后的临床运用。对照组患者采用地奥司明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地奥司明片的基础上加用消肿生肌汤。结果显示,观察组创面渗液、创面肉芽评分及愈合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张朝生[15]等探究苦参汤合五倍子汤加减熏洗坐浴联合地奥司明在肛瘘术后的应用效果。对照组患者予地奥司明片治疗,研究组在地奥司明片的基础上加用苦参汤合五倍子汤加减熏洗坐浴治疗。结果显示,研究组创面愈合率及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其他物理疗法

物理疗法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方法常见有红光治疗和微波治疗等。周永新等[16]认为红光照射治疗能够改善肛周局部微循环,进而促进肛瘘术后创面的愈合。吴云翔等[17]认为微波治疗可产生致热效应,具有提高病灶处局部温度的作用,通过其产生的离子热效应能够扩张血管,改善血液循环,有利于代谢产物及致痛炎性物质排泄,从而促进肛瘘术后创面的愈合。

5 结语

综上所述,文献研究作为本文的切入点,旨在为肛瘘术后创面愈合提供理论依据及参考。近年来,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治疗手段不断创新,大体上可分为中医疗法、西医疗法、中西医结合疗法、物理疗法四个方面入手。中医治疗从整体观念出发,辩证论治,确立了早期清热祛湿、活血化瘀,中期活血化瘀,后期补益气血的治疗原则,西医治疗对症治疗为主,根据肛瘘术后创面的病理特点,治疗以抗感染、促进肉芽生长和软化疤痕为主,不同时期各有所侧重。中西医结合疗法取各其所长,补各其缩短,临床上在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具有一定的优势。物理疗法作为一种新型的辅助治疗手段,其临床疗效也普遍受到认可。虽然,中西医疗法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均取得不错的进展,但其病因病机及作用机理尚未完全明确,临床上也缺乏相关的治疗指南,因此,进一步制定详细科学的治疗指南仍是未来努力的方向。

猜你喜欢

肉芽熏洗肛瘘
独活寄生汤加减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效果分析
耳内镜下慢性肉芽性鼓膜炎的诊治分析
当心特殊肠癌的“幕后黑手”——肛瘘
消渴病痹证实施中药熏洗的效果及可行性分析
磁共振成像不同扫描序列诊断肛瘘诊断价值
扭伤、痔瘘、荨麻疹…… 中药熏洗疗法 在家也能进行
肛瘘微创手术治疗进展分析
治阴道霉菌
品读快乐
美容点痣扫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