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建全程机械化示范区为抓手促进“五良”融合
——崇州市农业农村局在省农业农村厅调研考察中的汇报发言
2020-12-23崇州市农业农村局
崇州市紧紧围绕率先把粮油园区建成“五良”融合全程机械化示范园区的要求,在全市实现全国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的基础上,积极实施“五良”融合发展工程,开展“五良”融合全程机械化示范区创建,现代农业装备水平显著提升。
1 立足宜机突出“良种”,推广宜机化优良品种
建立良种引进选育科技成果转化机制。联合四川农业大学、中种集团等,建成川农大“两化”总部等4 个科研平台、长江中上游优质粮油中试熟化基地,探索形成“科研院校+龙头企业+应用场景”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探索宜机良种标准。开展“校企合作、校地合作”,联合四川农业大学、省农林科学院等科研院校,探索形成“茬口精准、抗倒伏、不易脱粒、易粉碎还田”的宜机标准,选育正优538 等宜机水稻良种4 个、“寒露麦”等宜机小麦良种4 个。建立宜机良种推广体系。建成“田间种子超市”66.67 hm2,开展品种试验示范推广,推广一级米质水稻品种2个、二级米质水稻品种32个。
2 立足机艺融合突出“良法”,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开展机艺融合技术创新,形成水稻“专业化育秧、产业化供秧、育插协作”一体化机艺融合模式,建成全国最大的水稻商品化育秧基地,基地商品化秧苗服务覆盖崇州市及周边7 个区市县、面积达0.25 万hm2。大力推广机艺融合新技术,重点推广植保无人飞机飞防、水肥一体化等机艺融合技术40余项。
3 立足宜耕突出“良田”,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深化规划统筹、资金统筹、建设统筹、群众主体“三统筹一主体”建设模式,近年来累计整合涉农财政资金投入7.58 亿元,建成田网、渠网、路网、观光网、服务网、信息化网、设施用地网“七网”配套的高标准农田2.43 万hm2,高标准农田占比达62.19%,实现“三化”(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联动,实现“三力”(农田排灌能力、农机作业能力、耕地生产能力)提升。
4 立足优新突出“良机“,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
创新政策扶持方式,在足额兑现中央、省、市购机补贴资金前提下,市县两级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机棚建设等项目补助、目录外先进机具补贴(如蔬菜自动播种机具、水稻插秧同步精良施肥机等),推广高效安全农业新装备、新技术。支持农机专业化服务主体开展“首台套”实践,支持耘丰农机合作社以开展提供水稻工厂化机插育秧为突破,从台湾引进2 条水稻机插高速播种生产线,属内地“首台套”装备,日育秧能力提升至133.33 hm2,发展成为国内最大的水稻工厂化机插育秧中心。推进农业机械化与信息化、智能化有机融合发展,引进中化集团建成MAP“空天地”一体化智慧农业系统,提供优质粮油“7+3”全产业链服务,辐射全省7个市州18个县1.13万hm2优质粮油基地;实施农机作业智能化监测试点,安装农机作业物联网终端146台套。
5 立足协作突出“良制”,构建“龙头企业+协会+农机合作社“协作机制
紧扣培育服务主体,发展农机产业化联合体,建成四川农村社会化服务总部崇州中心,引进中化集团等农机社会化服务专业公司4 家,实现了资源整合、分工协作,专业化服务、经济效益“双提升”。紧扣引农入社,提升“农业共营制”,引导成立崇州市农业社会化服务协会,协会成员达110 个;组建农机合作社32 个,其中:国家级示范社1 个、省级示范社1 个,成立植保合作社31 个、育秧合作社12 个,建成粮油烘储中心29 个。紧扣教农学技,开展植保无人机、机插秧、机耕机收等专业化服务实操培训,培育各类农机专业人员1 065人。紧扣带农增收,创新服务联结机制,探索建立智慧调度一体化、服务标准一体化、服务收费一体化“三大机制”。全市农机专业化社会化服务农户覆盖面达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