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科技重大专项实施助力天津经济发展
2020-12-23黄彩彩
◎文/黄彩彩
为贯彻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 年)》, 落实国家的科技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主动应对我国加入WTO后来自国外的人才、专利、技术标准竞争的机遇和挑战,科技部组织实施了人才、专利、技术标准三大战略,并启动实施了12个重大科技专项。重点支持和推动对国家建设和发展具有战略影响的科技问题的研究,为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提供技术支撑,推动科技创新支撑平台的建设,通过技术突破和跨越式发展推动新产业的形成。
围绕落实国家科技创新重大战略部署,天津进一步聚焦天津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目标和需求,陆续组织实施了新能源汽车、机器人、新药创制、抗癌、种业、美丽天津等科技重大专项与工程。
一、天津科技重大专项实施现状
“十二五”期间,天津累计实施32个科技重大专项,共支持科技重大专项项目531项,投入专项资金7.3亿元,拉动投资51.6亿元。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大力聚集科技创新资源,有力地推动了天津经济社会的发展。“十三五”时期,按照《天津市科技创新“十三五”规划》的总体部署和设计,天津进一步聚焦重大战略产品和重大产业化目标,加大科技重大专项投入力度,加快推动全市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生态宜居城市建设(见表1)。
2020年,天津在全国率先实施新冠病毒应急防治科技重大专项,主攻临床救治和药物、疫苗研发、检测技术和产品、病毒病原学和流行病学、动物模型构建等五大科研方向,充分彰显了科技创新在抗击疫情中的关键作用。
表1 2016—2019年天津科技重大专项立项分布情况
二、天津科技重大专项实施效果
天津科技重大专项实施以来,在应用研究,前沿新领域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京津冀协同创新、智能制造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展,为天津经济发展和行业进步提供了新动能。考虑到近两年立项项目处于执行期内,尚未结项,本文以2015年至2017年立项科技重大专项项目为例进行分析,解析天津科技重大专项助力经济发展情况。
(一)紧跟科技发展的新方向,及时调整支持重点
天津科技重大专项紧扣科技发展的新方向,根据国家政策每年灵活调整投资结构。2015年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 “互联网+”行动计划要求,天津加大了互联网跨界融合创新示范工程重大专项的支持力度,助力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2015年互联网跨界融合创新示范工程重大专项立项项目47项,获得专项经费支持4525万元,占全年科技重大专项经费的18%;2016年立项项目 29项,获专项经费支持2190万元,占比达到15%。连续两年,互联网跨界融合创新示范工程重大专项的立项项目数量和财政支持额度在所有专项中均排在首位。2017年6月29日,首届世界智能大会在天津召开。紧扣“迈向大智能时代”的大会主题,天津科技重大专项在智能制造科技重大专项的基础上,新增了人工智能科技重大专项,助力天津智能科技发展。其中,人工智能科技重大专项立项项目18项,获专项经费支持1500万元,占全年科技重大专项经费的10%;智能制造科技重大专项立项项目14项,获专项经费支持1500万元,占全年科技重大专项经费的10%。两个专项的财政支持额度在所有专项中均排在首位。
(二)激发了企业创新活力,投资结构更趋合理
2015—2017年,共立项42个科技重大专项,立项项目608项。用5.4亿元的财政经费投入,带动了企业投资29.4亿元。充分发挥了政府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撬动作用,激发了企业创新活力,调动了企业创新发展的积极性,为做好、做大项目打下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同时,随着科技计划项目管理的不断改进,更加强调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要求项目承担单位必须加大资金投入,政府资助经费所占比重由20%下降到12%,承担单位自筹经费所占比重由78%上升到82%,投资结构更趋合理。
(三)获得了大量科研成果,提升了企业竞争力
从已结题的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实施效果看,平均每个项目申请专利2.1件,获得授权专利0.8件,发表论文2.9篇。通过科技重大专项经费的投入,促进了项目的推广应用,加快了科技成果的转化,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同时,从项目在研期间及结题后取得成果的比较中可以看出,项目的各种科技成果产出有很大的滞后性,结题后才是各种技术成果产出的高峰期,这段时间里,成果转让获得收入、各种科技奖励、论文发表、专利申请、专利授权等数量基本是在研期间的3倍左右。
(四)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推动了行业发展
2016年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实现销售收入13.9亿元,新增利润2亿元,出口创汇1565万美元。2017年实现销售收入102.3亿元,新增利润10.7亿元,出口创汇26540万美元。同时随着科技重大专项项目配套资金的进一步落实、设备的到位、产品的规模化及生产市场的进一步开拓,经济效益还会有快速增长。通过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提升了相关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自主品牌,形成了一批高端特色产业聚集区,相关行业整体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带动了天津经济的发展。
通过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的实施,给天津经济发展带来了后劲,提供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是现实工作中的一些情况也值得我们关注。如一些项目在研期间做得比较好,但结题以后因承担单位或主要研究人员变化,使项目被搁置,未展开后继工作。又如项目成果很好,但市场更新换代太快或政策发生变化,致使项目成果无法应用。
三、意见建议
(一)要加强管理制度建设,规范专项执行过程
形成一种管理部门、承担单位、负责人员等主体相互制约和监督的机制,保证专项执行过程的规范性。进一步完善专项项目在申报、立项、中期检查、结项等环节的过程管理,提高各环节工作精准度。切实加强专项项目执行期间的管理,建立相应的诚信记录,制定必要的奖惩措施,形成监督长效机制。进一步引导相应单位建立健全有关管理办法或实施细则,形成内部约束机制,对项目负责人,尤其是来自科研院所、企业的项目负责人的年龄要有一定的限制,同时倡导科研人员恪守科研诚信,强化责任意识。
(二)要做好风险防控预案,降低不利因素影响
针对专项可能面临的政策影响或市场变化,进一步加强项目的前期可行性研究工作,在国家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和科技政策的指导下,汇聚各方信息,形成最佳专项项目执行方案,降低政策风险。同时,推动专项项目在立项前期做出科学、准确、系统的风险防控预案,应对产品市场变化的新要求,及时做出相应调整,研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降低政策、市场等风险和不利因素的影响,以减少专项资源浪费,保证专项整体实施效果。
(三)进一步完善项目调整规范,保证专项项目实施质量
在保证专项实施、确保完成合同指标的前提下,探索性地给项目单位一定灵活性,让项目单位自筹资金可随资助金额变化比例进行调整。积极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保证专项资金的到位率。另外,突出天津特色,围绕“一基地三区”定位,进一步将专项经费进行整合调整,集中力量办大事,加大集成投入,将专项经费用在刀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