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件事为自己人生领航

2020-12-22贺陈弘

青年文摘 2020年3期
关键词:寒暑假骑车谈话

贺陈弘

每个时代的年轻人面对的挑战都不同,大学环境也不相同。我常有机会跟学生谈话,在新生讲习中,有几件事情是我以自己为例,经常提到的,或许对新鲜人有些帮助。

第一件事情是每一天都要特意留点时间给自己,就算只有十五分钟也好。

进入大学后,犹如进入大观园,既新鲜又热闹,新人常常每天花两三个小时交朋友,浮游在不同团体之中。在这种忙碌中,应该留一点时间给自己,整理思绪,或想想自己究竟追求什么。

我在大学时,傍晚喜欢坐在学校的湖畔,看着波光粼粼的湖水随着阳光折射而变化。随着夜幕低垂,我的心情慢慢沉淀,心中往往产生新的想法与力量。

不论何时何地,每天要有固定的时间与空间,和自己相处,跟自己对话,甚或是自己跟自己辩论。可以是社会议题,也可以是切身的事情,设法站在两边互相辩论,可以提升自己的反省力和思辨能力。先哲有一句话“君子慎独”,大概是这个意思。

第二件事情是阅读经典。

经典是在人类历史洪流中,由千千万万人所筛选出来的。挑一本,从头到尾,从第一页到最后一页完整阅读。在大学时至少要有一次经典阅读的体验,最好能有三到五次,如果连一次都没有,大学会有所欠缺。

你可能会问,透过手机浏览许多短文,比不上一次完整阅读经典吗?五百次的短文浏览和一次长时间阅读,不能互相取代,都有独立存在的价值。

因为短文受限于篇幅,直接跳到结论或只陈述现象,缺乏分析、推演与旁证。经典则是从源流开始,经过推演、论证和分析,到最后呼唤出结论。这是完整的思辨过程,也是我期待大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

大学生有一笔很大的财富,就是七个寒暑假,利用七个寒暑假可以做很多事情,完整的阅读体验无疑是其中之一。

不同的经典虽然是从不同领域去论述,但通常会逼近人类共同的核心问题,例如是非、美丑、善恶等属于价值判断的问题。

过去在二元化的社会里,所有人局限在相似的思想和行为模式中,不去想也不会脱轨。但在多元社会中,经典的力量在于帮助我们自我定向,远胜过从零开始去摸索。

第三件事情,是在大学中找一位你讨厌的人谈话。

所谓的“谈话”,是要谈一段长度,要能适当结束,不是草草两句,或是不欢而散,過程中要进行有意义的对话。

多数人习惯待在舒适圈相濡以沫,形成同温层,慢慢就失去了倾听不同意见的能力和耐心。

或许有人会说:“我会去看讨厌的人的微博。”但如同浏览和阅读不能互相取代,两人相约,面对面谈话有来有往、维持住话题,这和看微博的感受完全不同。

“讨厌的人”可以是师长,也可以是曝光度高、与自己观点不同的人。若真的很为难,可以找两三个同学一起进行,自己从第一线稍微退到旁边做观察,从谈话中设法了解为何对方这样想、为何讲这样的话。

去跟和你有对立想法的人互动,是大学时必须有的体验,也是很好而有用的经历。

第四件事情是骑车旅行。

我所说的骑车是自行车不是摩托车:是一路骑到底,而不是分段骑;要自己规划路线、找伙伴,三至四人即可。

还记得我在大二升大三的暑假,曾和三位同学以两个星期的时间环台湾岛骑行,海边漫天星斗垂挂到地平线,南回公路最高点寿卡寂静无声的夜晚,三十公里连续下坡,刹车皮发出烧焦味时的害怕,历历难忘。途中看到从未看过的风景,也碰到在校时永远碰不到的人。

找时间独处、阅读经典、和讨厌的人谈话、骑车旅行,这几件事在大学实行并不困难。简单地说就是认识自己、了解别人。为自己的人生厘清方向,才不会随波逐流,碰到困难时才不容易卡关,才能在多元的社会里顺利往自己选择的方向前行。

(摘自2019 年10 月9 日《天下》,禹天建图)

猜你喜欢

寒暑假骑车谈话
班主任的谈话艺术
论寒暑假的关系
正确理解术前谈话
骑车不练腿 生活不完美
论寒暑假的关系
热胀冷缩
寒暑假
边骑车边充电的充电夹
骑车环岛11日
(1)阅读理解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