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现状分析及优化措施探讨
2020-12-22康姣姣
康姣姣
(山西恒通隆水利工程有限公司)
众所周知,黄土高原不仅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之一,同时也是黄河泥沙的重要源头。水土流失在制约黄土高原地区、黄河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家生态安全[1]。长期以来,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治理就是我国生态环境治理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且在数十年的综合治理中取得了可喜成绩。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需要意识到,当前黄土高原存在的生态脆弱本质并未得到彻底改变,再加上生态环境治理和水土流失治理所面临的外部环境正在不断发生变化,也暴露出了存在的一些问题,优化调整治理势在必行。
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现状
1.1 综合治理成效显著,但区域治理不够均衡
从多年来的治理经验来看,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主要是基于小流域而开展的综合治理模式。根据近年来的统计数据可知,该地区植被覆盖率30 a间增长了一倍有余,2018年已经达到了63%;且入黄泥沙量也在不断减少,已经降低至3亿t/a[2]。从总体情况来看,综合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整体水沙关系得以全面改善。但是,水土流失区域治理方面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如区域生态优化战略没有与乡村振兴战略进行有效整合,“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现象依然存在;有关水土流失治理的新技术引入较少,技术改革创新速度缓慢。
1.2 水资源保障已形成,但用水管理尚需优化
水资源保障作为水土流失治理的重要内容,随着黄河干流水量统一调度、水资源管理体系等制度的完善与实施,黄土高原已基本形成了水资源保障体系。但从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用水需求来看,仍面临较大的水量缺口。全流域用水管理还需要进一步优化,水量调度还没有建立纵深推广的体系,导致一些区域缺乏有效的保障用水覆盖。
1.3 治理工程初具规模,但经营维护有所欠缺
黄土高原历经数十年的持续治理之后,现已建立了多个黄河支流大规模的水土流失治理工程示范区域,有效推动了综合治理的开展。但从现实情况来看,由于历经长时间的水土流失治理,而这些示范工程都是不同时段分批次建设的,当时的示范工程但对未来并不一定发挥作用,在实际经营维护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有些甚至需要重新治理。加之农村人口及劳动力锐减、部分耕地荒抚无人管理的现实,如果不考虑这些差异及现状,盲目千篇一律要求,很难保障水土流失治理成果充分发挥综合效益。
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优化措施
2.1 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推进精准治理
要想进一步推进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当前首要任务在于全面加大水土流失治理技术的研发。这就需要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大科研领域的投入力度,致力于强化技术、设备、人才等领域的建设,争取获得水土流失智能监测预报、人工治理与生态修复布局优化、淤地坝建设关键技术等领域的突破。与此同时,加大新兴信息化技术的研发与引入,结合当前5G 时代的热门技术,致力于推进水土保持科研示范区治理成果的推广应用,围绕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研发应用,为水土流失治理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充分围绕当前面临的新问题,针对目前水土流失治理格局进行优化调整,尽可能保障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有效覆盖,切实保障区域的均衡性。此外,针对当前生态环境治理形势,充分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尝试引入以奖代补、村民自建等新兴水土保持工程,不断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水土流失治理,让社会在参与治理的同时也能够享受治理所带来的红利。
2.2 基于节水技术引入提升用水管理效率
对于用水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全面引入节水技术的同时,针对水资源保障体系进行有效的优化调整。一方面,针对黄土高原地区进行深入调研,围绕区域用水需求,对水资源调度与管理进行优化调整,提升水资源管理效率;另一方面,大力推广适水发展战略,全面引入节水技术,严格进行用水控制。具体来说,可以尝试引入以下几种节水技术:首先,农艺节水技术,包括水稻、小麦、玉米等高产作物的节水技术,充分参考农业水肥方面的实际需求,针对用水量进行精准计算,以此来对用水量进行有效控制;其次,引入节灌技术,基于人工集存的途径,综合利用点浇、瓦罐渗灌、小管出流灌、微滴灌等技术,实现用水的精准补偿;第三,引入薄壁水窖技术,针对梯田、公路、住房等区域进行水土控制和蓄水,有效补充人畜饮水和农业用水。
2.3 结合水土保持工程开展精准养护工作
通过多年的综合治理,目前黄土高原已形成水土流失治理大小规模的工程数量庞大。这些水土保持工程,在管理运行上,也需要从传统的追求数量转变为追求质量的方向发展。这就需要相关部门,针对现有水土流失治理工程进行全面调研,系统掌握各个工程实际情况,并进行水土保持效益评价,以此来完善水土流失治理工程档案资料[3]。在此基础上,结合低效水土保持林、经济林规模,分别针对不同时间段建设的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建立针对性的管理养护方案。同时,建立健全水土流失治理工程成果管理养护制度,将具体的任务、责任落实到人头,使得相关责任人能够严格按照自身负责的区域开展精准养护工作,从而巩固水土流失治理成果。
3 结语
综上所述,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是一项系统、漫长、复杂的工程,其必然需要密切围绕生态治理要求、黄土高原实际,进行动态地优化调整,才能够有效保障水土流失治理成果发挥效益。我们要正视当前水土流失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问题导向,制定针对性的优化措施,通过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推进分区域精准治理、节水用水管理及开展精准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