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立易于生存的社会—基于生产与资源、需求之间关系的分析

2020-12-22申珍珍

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个体消费人类

申珍珍

(苏州大学 社会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

自从人类社会步入工业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大规模机械化生产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世界的面貌。就整个世界而言,二战后的十年内完成的工业总量是人类在二战前的全部产量之和。然而所有人都在高歌工业化带来的成就时,“富裕中间的贫穷;环境的恶化;对制度失去信心;不加控制的城市扩张;就业无保障;青年精神异化;抛弃传统的价值观念;以及通货膨胀和其他货币和经济的混乱。”[1]一系列的问题摆在人类的面前。这些问题出现的症结是什么?为什么高度发展的生产力却带来了如此多的问题?

1 生产与资源

工业社会的到来带来了“生产力”与“科技力”的提升。琳琅满目的商品在不同程度上,满足了多元群体的需求。生活在这个“黄金时代”的个体,每天都在体验着技术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在这些表象的背后,对于能源、资源的利用程度也在飞速增加。一次性能源的过度消耗带来的全球气候变暖,正成为人类面临的最主要问题。

1.1 生产问题尚未解决

舒马赫曾说:“我们时代最重大的错误之一是相信生产问题已经解决。产生这种幻觉主要是由于我们没有认识到:现代工业体系尽管拥有它全部体现高度智力的先进技术,但却在摧毁自己赖以建立起来的基础。用经济学家的语言来说:工业体系赖以生存的是它得意地看成收益的不能替换的资本。”[2]7自然资源是大自然储备的固定资产,却被人类当做收益项目。在以凯恩斯现代经济学为指导的工业社会,重视手段甚于目的。这种功利主义的价值观将人类的利益作为道德评价的标准,自然资源在人类眼中只是为了实现生存发展需要的资源和工具,处于客体的地位。维持工业生产的大部分能源都是不可再生的。当我们以一种割裂的自然观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仅仅将其看作追求利益的手段,而不是视作人类命运共同体一部分,那么生产的问题永远不可能得以解决。如若按现在的指数型增长模式开发自然资源,人类的生产将在不久后停滞。当人类开始进入以市场为对象,以提升国民生产总值为目标的怪圈中,那么这一天的到来就不会久远。

1.2 资源的困境

1.2.1 困境的加速器—科学技术

原始社会时期,人类依附于自然,被动地适应自然,人与自然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农业社会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开始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因人类能力的有限性,对资源的开采仍处于低水平阶段。工业社会时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人类以掠夺式的速度开发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变成了单方向的控制关系—人类开始“统治自然”。

科技的进步加速了人类开发自然的深度与广度,生产效率大大提升,流动在市场上的商品日益繁杂。我们进入了一个“消费至上”的社会。科技的发展,解决了人们开采的难题,提升了人们使用资源的速度。它改变了人们对资源的看法,即认为人类面对的所有资源问题皆可通过技术得以解决。具体表现为:地球表层的资源用完了,利用技术可以开发地下深层的资源;一种不可再生资源用尽后,可使用技术开发同类可替代资源;不可再生资源耗尽了,改进技术可以使用可再生资源。人类的资源没有耗尽的时候。然而,科技虽然可以改变人类对资源的攫取方式,但不可能改变资源的总量,自然资源总有枯竭的一天。

1.2.2 困境的推动力—全球化

从15世纪到17世纪,地理大发现、新航路的开辟,改变了世界格局,使世界市场初具雏形。这股探索的浪潮孕育了全球化。各国之间割裂、碎片分布的状态被打破,世界联成一个整体。在这样一种全球生态中,所有的国家要想发展就必须跻身全球化的浪潮中,找寻自己的一席之地,否则将会面临被淘汰的危机。发达国家在拥有丰富的资本积累、高超的生产技术的基础上,以资助的口号将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的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生产所需资源在资源丰富的穷国购买,产品低附加值加工部分在劳动力密集且廉价的发展中国家进行,产品的核心技术部分由本国加工制成成品,最终销往国外。一件产品从生产到消费的过程,无不耗散着各种资源和能源。因为生产特定产品的程序以及服务项目造成的损耗,是人类从未曾预料的。产品流通速度以及更新换代频率的加快,使得消耗大量资源产出的产品在不久就被国际市场淘汰,造成新的资源浪费。

2 生产与需求

威廉•莱斯认为,在日益严重的能源短缺,资源匮乏等生态危机面前,人们一如既往地把关注的焦点放在能源供应的充足性问题上;却忽视了另一个同等重要的方面—人的需要和欲望[3]。农业社会时期,以高度自给的自然经济为主,人类的需求往往可以得到满足。当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时代,劳动分工的日益细化,市场交易时空范围上的扩大,使得个体的需求结构和满足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随着商品的多样化,人类需求出现多元化的转向,满足却未有限度。比如说,在大部分温饱问题已经解决的城市、乡村,或者说已经步入小康的家庭中,鲜有满足现有生活的方式。为什么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中,人们需求却不能得到满足,幸福指数普遍很低呢?追根究底是人们的需求结构发生了改变。

2.1 商品与需求

威廉•莱斯采用兰卡斯特的观点将商品定义为“多种特性的集合”,商品在这里变成了非常复杂的物品。当“人类需要本身的“物质—符号关联”所固有的模糊性也复制在这些商品上,它们并非简单的实物,而是“物质—符号实体”,即“一套套复杂的信息和特性的化身”。[4]84商品变为物品和估算特性越来越不稳定的临时集合。生产者最终出售的是“特性的集合”而非商品。同时消费者对商品的特性产生了直接或即时的兴趣,而对商品只有间接或衍生的兴趣。在高集约度的市场布局中,市场第一次变成了人类命运和人类与自然关系的主宰者。[4]98消费领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商品的数量和复杂性增加,商品特征呈现碎片化。人们将幸福感和满足感全面导向商品领域,不断地购买商品以寻求内心的满足,却被动地处于永远得不到满足的死循环之中。

2.2 需求的困境

对个体自身而言,高强度市场架构下,个人在快速变化的商品和服务中不停地重新界定着自身的需要,从而陷入了需求的困境。表现为:

2.2.1 对需求本质的迷失与困惑

个人对自身的需要越来越不明晰,对商品的消费却越来越多。对处于消费中的个体而言,面对着品种繁多、特性复杂的商品,毫不关注其内心真正的需要是什么,而是将获取快乐与幸福作为消费的选择标准与目的。在广告驱使下的消费者,大多会购买其并不需要的商品,而消费时的仓促性会导致错选质量低下的商品,使其遭受生理和心理的伤害。不清楚自身需求的本质,购买再多的商品,也不会有满足的可能。

2.2.2 需求属性与商品特性错位

在高强度市场架构之下,商品的双重属性和需求双重属性关联的强度处于不断深化中。当商品的特性集合开始迅速改变时,需求属性相应变得更加模糊、不稳定和碎片化。当个体在特定的消费选择中享有成就感时,它并不能确定是需要集合中的哪一个特定因素与他购买的那件商品中的特性相关。当需求的性质与商品的属性之间难以匹配时,消费者不断消费以寻求需求的满足,生产者不断生产以满足消费者需求。在多元消费需求刺激下,生产者趋向生产大量产品满足其需求并刺激其再度消费。[5]

2.2.3 需求满足的方式导向商品领域

商品种类的发展变化影响人类文化的发展轨迹,人的需要在丰富的商品的刺激下也开始从非物质领域转移到了物质领域。尼尔•波兹曼曾描绘我们生活在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影像的出现改变了人们认知世界的方式。[6]当日益崛起的广告业以其新颖、时尚的感官冲击,诱导人们盲目消费时,人们对商品的自然物质属性关注开始减少,对其符号象征属性的关注则增多。在大多数情况下,商品本身所附带的文化价值要高于其使用价值。当更新换代的新产品不断涌现在市场上时,商品能否代表其身份、地位成为了个体消费时首要的价值选择。个体在不断的消费中使精神层面得到满足。这一消费导向表明人们混淆了“需求”和“想要”的概念。个体需求的满足依附于商品的更新换代中,商品被异化成满足需求的工具。人类需求满足的方式单一化和原子化,使其在消费过程中内心真正的需要并未得到应有的满足、不快乐,反而变得越来越困惑。物质上没有得到满足,精神上也没有得安慰,身心遭受着痛苦。[7]

3 易于生存的社会

工业时代所面的困境,究其根源是生产的问题没有解决。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加速了人类开发自然的速度和力度;全球化的推进造成了资源的额外耗散。另一方面,生产的发展刺激了人类的需求,生产越多,需求越持续处于尚未满足的状态。所以需要从发展多种适用技术、实现生产的本土化、重构需求结构三个方面,着手解决生产问题,最终建立一种易于生存的社会。

3.1 实现低水平的稳态经济发展模式

3.1.1 发展适用技术

每一次技术的革命,都会带来社会的根本性变革。工业社会中,为了提高生产效率,扩大生产规模,实现自动化、智能化是企业发展生产的必然选择。而这种生产模式本质上是具有破坏性的。具体表现在:①现代技术的高度发展,使机器代替了人类,人类变成了机器。正如托马斯•阿奎所说,人类是具有双手和大脑的生物,他们最大的乐趣就是创造性地、有益地、富有成效地使用他们的双手和大脑。[2]100现代技术使人变成了机器的附庸,依附于机器,被其奴役。②从资源角度来讲,应该建立一种与人性实际需要、自然状况、全世界蕴藏的资源相适应,而且符合技术发展趋势的新型的“适用技术”—如循环经济、绿色产业、就近输送等。这种技术是一种不以GDP为衡量指标的生态导向型技术,并且最终实现全球经济的收缩,从而使经济进入一种低度稳态发展。[8]

3.1.2 实现本土化生产

全球化是时代发展的趋势,为全球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生态问题。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资助”,以及国家之间的贸易竞争,使得资源、能源发生了额外的耗散。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问题尚未解决,发达国家的利润红利也在消失。在这样的情况下,生产本土化应成为全球生产模式的首选。[9]本土化生产,是指为了减少了长距离贸易以及区域之间市场的竞争产生的资源和能源耗散,缩短了生产链条和消费链条,使各个区域生产适合本土消费者需求的且适量的产品。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本土化生产缓解了资源,能源危机,减少产品过剩对环境产生的压力。

3.2 重构需求结构

3.2.1 从消费领域转向生产领域

当我们将一切实际的、不切实际的需要最终都转向了消费领域,在消费领域寻求实现的可能,一定程度上把其他自我实现的可能给抹杀了。[10]高强度的市场架构之下,人类将需求的满足方式导向商品领域,通过不断地消费获得身心的满足,却陷入无法满足的牢笼中。要改变这种异化的状态,需将“需求—满足”的结构从消费领域拉回到生产领域。威廉•莱斯认为,“现行的生产和消费活动的体制妨碍了人们这样一种才能和能力的发展,即直接参与可提供满足范围广泛的需求(建造房屋、种植粮食、缝制衣服)手段的活动的能力,相反却使人的活动完全围绕市场购买来进行”。[4]107处于消费社会结构中个体应重新诠释需要。人不仅仅是消费者,而且应该成为生产者;尽可能地生产自己需要的产品,并在生产中体会生活的价值。通过不同的生产,获得个体需要的产品,从而使满足的方式从商品消费领域解放出来,最终能实现个体需求向多元领域不同程度的满足,真正意义上改变需要的满足方式的单一化和原子化。[11]

3.2.2 从数量转向质量

面对集多种特性于一体的商品,个体需求变得不稳定、碎片化。故在异化的社会结构中的人们选择不断购物以满足自己的多重碎片化的需求,这使得需求满足的可能体现在商品的数量上。个体购买商品时更多关注商品的潮流性及符号性,很少会去关注需求的本质和质量。譬如自身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样的商品,什么样的需求是在市场的刺激下出现的,想购买的商品是不是内心真正需要的?……所以应该改变消费的观念,从追求商品的数量转向关注自身需求的质量。一方面简化商品的多重特性,关注商品本身的自然物质属性,而非符号象征性;另一方面提升需求的质量,购买自已“刚需”的商品,适度消费。

3.2.3 从人类中心转向自然中心

人类的需求结构不应该只是在个体和社会的层面上,而应将人类以外的自然的需要容纳在内。高集约度的市场结构下,人类将自然视作满足需求的手段,认为自然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同时,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个体过度消费产品,造成极大的浪费。自然被超负荷开采的同时,也默默承受着污染物、消化着废弃物。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类是自然的主体,自然理应被人类控制,处于一种从属、依附的地位。受功利主义影响,自然存在的价值沦为无条件满足人类的需要。这种割裂的自然观从工业时代开始影响至今。同样的,自然环境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不同程度的破坏。自然中心主义要求人类的需求结构必须将自然的需求考虑在内,从“控制自然”转向“尊重自然”;以一种开明自利的胸怀在满足人类需求的同时,审视自然的需求,满足自然的需求。老子曾在《道德经》中阐述其朴素的自然观,即“道法自然”。从根本上改变人类对待自然地态度,以自然为中心,把自然当做个体行动的目的而非手段,是建立易与生存的社会的基础。[12]

3.3 现实生活中的实践案例

3.3.1 “隐居”的生活方式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试图远离现代生活的奢侈和复杂,把个人的物质需求控制在能够维持温饱或生存便足矣的程度。他们只想过一种简单的生活,除了山野之外所需不多。比如陕西终南山隐士,山东的隐士村以及上海白领隐居婺源等。他们选择隐居的主要原因大多是功成名就、看破红尘后,寻找心灵的寄托和修身养性。从物质的层面来看,隐居意味着用更少的物质需求换取更充裕的闲暇时光。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看,隐居者对物质、能源、消费的低度需求,实质上是非常低碳的。这种生活方式降低了个体的需求,蕴含着自然至上的生态观,缓解了人类与自然的矛盾,有助于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减缓对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与速度,是一种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3.3.2 逆城市化带来的“田园城市”生活方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和深化。在城市化水平高度发达的时期,逆城市化现象出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城市中心人口过密,地价和房价过高,交通拥堵,环境的大量污染等。人口和经济活动的聚集超过一定限度后就会出现聚集不经济现象。越来越多的人搬迁到城市郊区,一些现代化设施随之建立起来,这些人既享受城市的高收入和现代化设施,又享受农村的新鲜空气、田园风光和宽敞的住宅。在这一进程中,居民产生了对郊区、小城镇纯天然生活环境的向往。逆城市化,缓解城市拥挤带来的各种压力,使城市空间得到优化,促进部分乡村的复兴。有利于创造一种“半城市、半村庄”新的郊区生活方式,实现霍华德曾经提出的田园城市梦想。田园城市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改善人类的需求结构,减少对资源的过度使用,发展低熵的生存价值观。

4 结语

人类面临的困境归根结底是生产的问题尚未解决,生产的问题一方面体现在生产过程中对资源的无节制使用和开发,把自然当做生产的手段与工具;另一方面,体现在生产带来的无尽需求。需求处于一种无节制,不满足的状态。生产越多,人类需求愈加不能满足;故使经济处于一种低度的发展状态,重构人类的需求结构,才能建立一个易于生存的稳态社会。

猜你喜欢

个体消费人类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人类第一杀手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40年消费流变
新消费ABC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