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思政”双主体融入教改的探索与启示
2020-12-22韩承敏
韩承敏
(苏州市职业大学 思政部,江苏 苏州 215104)
构建“大思政”格局是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着重阐述的重要思想,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的必要环节。苏州市职业大学凝聚各方面的经验与智慧,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全面推进“专业+思改”双向融入教改探索,协同效应明显,有力地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向纵深发展。
1 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范式创造性转化的必然性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域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我们党是一个十分重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新中国成立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紧随时代和社会发展步伐走过了70年的发展历程。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高校推行的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主干三门课,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40年,思想政治理论课先后进行了4次改革,形成了4套改革方案。即俗称的1978年的“78方案”、1985年的“85方案”、1998年的“98方案”和2005年的“05方案”,这表明无论党和国家面对的改革开放形势和任务如何复杂和繁重,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却没有放松。尽管有的高校在实施中降低了一定的标准和要求,但总体上还是达到了目标,取得了一定的突破,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出发,深刻阐述了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大意义。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明确了“八个统一”的具体要求,以增强课程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和针对性,为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1]。新时代彰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气象、新作为、新担当成为重要命题。关于思政教育有几个问题值得思考。
1.1 “旧瓶装旧酒”:沉寂的课堂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被学生认为是混分数的课,“抬头率”不高,没有温度,冷冰冰的理论,缺乏人性关怀。学生上课打瞌睡、玩手机、做私活,“不接地气”的表述常被学生认为是“说教”。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大都“配方”陈旧、“工艺”粗糙、“包装”不时尚,慢慢就产生了对这门课的心理定势,没有兴趣。课堂远离现实生活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中重要的缺失。
1.2 “独白”:无趣的形式
处于“拔节孕穗期”的新一代青年已经深深浸染于网络世界,而思想政治理论课信息技术介入课堂教学的滞后,导致教师上课时仍面对一本书、一块黑板,唱独角戏。尽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尽其所能,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单向传授,但信息不对称,课程从内容到形式趣味不够,无法引起学生的注意,触动不了学生的心灵,无法满足学生的期盼,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多了一份消极应付,少了一点认同。
1.3 症结的思考
无论是“旧瓶装旧酒”导致沉寂的课堂,还是“独白”形成无趣的形式。从教师层面上看,有些教师授课缺少研究,对新知识不敏感,内容陈旧、形式单一,教学内容过于抽象、教学方式不够“接地气”,课程乏味,缺少亲和力,教学效果不佳。从学生层面上看,学生认为这是一门“打酱油”的课,上课靠“混”,考试靠背,过后便忘,不能真正地入脑入心,达不到立德树人的效果。这与习近平新时代“大思政”格局思想要求有相当大的差距。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一定要与新时代紧密结合起来,向课堂要质量。
教书育人是全体教师的责任,正确认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关系成为关键。“思政课程”肩负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渠道任务,思政课教师担负主体责任。而“课程思政”是指除思政课之外的所有课程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和育人功能,“课程思政”的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同样有育人的责任和义务,这是高等教育法和教师法所规定的。基于此,“课程思政”(专业)教师要积极挖掘自身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从内涵到外延要创造性地转变思维方式,优化课程设置,提高育人质量和效果,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结合,打造双主体教学是一种创新的课程教学模式。双主体教学模式,就是指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协同作战”,共同打造育人空间。这将是一个新的“大思政”格局体系的构建尝试。苏州市职业大学经过理论和实践探索,初步形成了“专业+思政”双向融入的教改模式,即把“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相融合,增添了课堂教学活力,激发了“教与学”的参与动力,在师生共同的政治成长空间中,实现“成就学生、成就教师”的“双成就”育人格局。
2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价值关联及启迪意义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从2004年,中央16号文件的出台,到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再到《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的颁布,体现了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思政课的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只能强化不能削弱。“大思政”格局,就是指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格局,也就是说“育人”不仅仅是思政课和思政教师的“专利”,其他课程和其他教师也负有“主体”责任,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思政课形成协同效应的其他课程,学界、理论界已达成共识,将其称为“课程思政”。课程思政的内涵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2]
课程思政的改革与探索始于上海高校,经过十多年的实践,已形成“一校一特色”的“上海方案”。历经教学规范、理论探索、改革深化、全面推广四个阶段,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逐步改革发展到遍及不同院系千余门专业课,思政元素融入文、史、哲、经、法、理、医、工、农、艺等各大学科门类,从教师的授课计划、授课方式,到学生的听课效果都发生了显著变化。2017年,“课程思政”从地方实践探索转化为国家战略层面,被纳入中央《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2018年,教育部先后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和《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的若干意见》,在全国推广“课程思政”。“上海方案”破解了思政教育“各人各扫门前雪”的困境,使思政教育打破专业壁垒,“拆墙透绿”,共同塑造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学生知识成长和价值观成熟的全面发展过程中,“思政教育”应是一切课程教学中的“灵魂”。一个阶段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专业课“两张皮”现象严重,甚至是完全割裂的,专业教师只关注专业教学,而忽视“价值引领”,认为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教育任务都应该由“思政”专业教师承担,载体应该仅有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讲授中缺少提取“思政”元素,没有正确遵循价值传导规律,受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和实施模式的强大影响,把思政教育肢解得支离破碎,总是局限政治观点的强迫灌输,把有温度、有情怀的思政教育变得冰冷和生硬,或脱离实际,自说自话。总之,需要把“思政课程”变成“接地气”有温度、有情怀和有思想密度的课程,把“课程思政”的教育变成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课程,使之真正实现“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在知识传播中实现价值引领”的育人理念[3]。
3 “专业+思政”“双主体”项目化教改实践路径与思考
国家从意识形态战略高度出发,以价值引领为主线,关注思政课程范式实现从“思政课程”向“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创造性转化。苏州市职业大学在这一创造性转化的过程中,提出了“专业+思政”的双向融入理念,即通过双主体团队式项目化为抓手,尝试构建“大思政”的格局体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所谓“双主体”,就是“思政课程”教师主体和“课程思政”教师(专业教师)主体。“双主体”的互动融合,把“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优势激发出来,使专业资源与思政元素融合叠加,协同转化为育人资源,既体现“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又彰显合体后“有趣的思想”,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统一,改变教育主体、教学空间、思维模式和教学效果的变化,推动立体化育人新探索。
以“思政课程”教师与“课程思政”教师、国家级技能大师、企业CEO、人力资源经理、优秀毕业生等同上一堂“令人终身难忘的思政课”为目标,强调主流价值引领,将思政课堂搬到实训中心、校企合作单位、校地合作单位中,比如苏州市职业大学学生走进亨通集团、友达光电,走进革命博物馆、丝绸博物馆、碑刻博物馆等,有效整合校内专业资源和苏州地域资源。按照团队式项目化运作,遵循双向融入原则,挖掘各类专业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激发其所承载的思政教育功能,并与思政课程中相关元素融合叠
加,优化课程资源设置,创新教学设计,拓展教学空间,构建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增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内在契合,使思政课程成为“有趣的课程”“有用的课程”,营造“课程思政”效应。
3.1 “专业+思政”双主体承担现场教学
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共同承担授课责任,不是单一思政课程的改革,而是结合人才培养定位和学生专业背景,在课程体系中挖掘精神养料的过程。“多元对接”模式,有效整合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质资源,深入挖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引领内容和形式的创新,推动了“课堂革命”。有效的合作交流、精致的课堂设计、深化的现场组织、默契的协调配合,共同演绎一堂精彩的课程,只有“双主体”协同配合,把控课堂的内容与形式,才能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3.2 教学团队项目化运作
“一堂令人难忘的思政课”背后,是“思政课程”团队+“课程思政”(专业教师)团队共同工作。以“一堂课”的定位与着力点为目标,按照项目化思维,密切联系各院(部)教学单位,协商确立主题、共同提炼有特色的教学理念和设计,思政教师+专业教师跨院(部)同台呈现课程。汇聚的是集体的智慧,研究的共识。教学团队共同研发,由点带面,将知识教育同价值观教育结合起来,使专业课程与思政理论课程同向同行,产生协同效应,这是保证全过程育人格局的关键之处。
3.3 “专业+思政”双向元素融入
挖掘各门专业课程的育人功能,实现“专业+思政”双向元素的融入,这是“课程思政”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需要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共同研究,精心提炼专业课中的思政元素,并与思政课中的价值观念有效对接,既要凝聚知识点,又要强调价值意义,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融通,“润物无声”提升育人效果,呈现的是一个动态的教改过程。没有固定模式,没有现成教材,但能触动学生心灵,其最高境界是忠于教案又高于教案。
3.4 多元主体参与教改实践
教无定法,教无常师。在双主体教学的基础上,可以延展多元主体参与“大思政”格局的教育体系构建,教学主体还可以由思政教师、专业教师,以及毕业生、成功人士、国家级技能大师、先进代表人物和庞大的教学团队等共同参与,协同授课,可以盘活多种信息资源,做到既能造船出海,也能借船出海和搭船出海,真正营造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氛围。多元主体参与教改实践必定会迸发出多元智慧和集成思路,做实教改创新。既立足中国实践,讲好中国故事,又促使知识传授与价值观教育同频共振。
3.5 各类场景的有效导入
课程从内容建设、教学方法改革、师资团队组建乃至互联网手段载体运用,多途径推进。教学的场景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可以在课堂、在实训中心、在校企合作单位、在校地合作单位。开门开课,借助公开课的形式,吸纳全体师生的关注,也接受评价,更欢迎参与,着力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专业+思政”双向融入的教学改革,尝试性地改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以不变应万变”的被动局面,以点带面,使学生不参与、教师不研究、教材不生动、课堂不活跃、教学不精彩的情形成为历史。这项教学改革,不啻为一场思政教育改革的自我革命,改变了传统思维,激发了教师的创新激情,盘活各种资源,突破专业阈限和隔阂,思政教师学专业知识,专业教师学思政理论,互相学习、互为精进,提高了课程的可信度、现场感、兴趣性。以问题为导向,拓宽视野,活化课堂,激发多元合作力量参与研究学生深层次思想认识问题,推而广之有利于“大思政”新格局的形成与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