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企数字化转型案例与启示

2020-12-22

福建茶叶 2020年8期
关键词:茶叶转型数字化

雷 瑜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四川成都 611731)

1 时代背景

当前,数字化浪潮席卷各行各业,数字经济的兴起与快速发展,正在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对各国社会经济发展、商业模式变革、人类文明进程等方面有着深刻影响。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行业都开启了一场革命性的数字化转型。

农业数字化转型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阶段,也是我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迈进的必经之路。近年来,我国将数字农业的发展提到了国家战略高度,先后出台了《“互联网+”现代农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关于推进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政策,加之5G网络、大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和发展,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以及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推动传统农业快速向数字化转型。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为我国传统优势行业的茶行业,也不断在加强信息化建设,利用前沿技术,打破传统茶叶产业链格局,逐步朝着数字化、智慧化和一体化的方向发展。但是目前,茶企和茶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尚处于起步阶段,数字经济发展潜力远未得到释放,不同品种的茶产地,茶产业链的不同环节表现出不平衡性,茶企的规模和经济效益等方面也表现出发展不充分等问题,这需要我们继续在技术应用和商业实践中深入研究茶产业链的数字化转型问题,构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茶行业生态发展圈。

2 茶企数字化转型案例

2.1 大数据助力茶叶生产管理——南贡河富硒茶业有限公司

贵州省开阳南贡河富硒茶业有限公司位于贵州省开阳县龙岗镇,是一家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研发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该公司在龙岗镇坝子村的6800亩茶叶种植示范基地,实现了大数据对茶园的精准管理,茶园安装了较为密集的智能摄像头和传感器,这些摄像头时刻观察着茶叶的长势和茶园的整体情况,传感器则可以实时收集天气温度、空气湿度、土壤酸碱度等信息。这些数据通过智能设备收集,传到对应监控室,就可以通过数据计算、分析,为茶园管理提供数据支撑,帮助其对症下药,比如可以提前进行病虫害的预判和防控,也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施肥和灌溉,还可以精准把握采摘时机等等,这样一来,不仅茶叶的产量和质量得到保证,也能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此外,为了保证茶叶品质,南贡河茶业还建立了大数据追溯系统,对茶叶进行农药残留检测。如今,该公司的开阳富硒茶,已成为贵州“干净茶”的代表,享誉全国。

大数据是贵阳靓丽的名片,也是根植的基因,已深深融入到贵阳的茶产业之中。当前,已有十余家茶企像南贡河茶业一样,利用大数据助推茶园精细管理。实际上,大数据在茶叶生产管理中的应用非常广泛,通过历史数据的比对和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可以从茶树生长区域、选种培育、施肥修剪、防控虫害、采摘时机、制作工艺等方面进行有效管理,从而保证茶叶品质,提高茶叶产量,打造放心茶叶。

2.2 “互联网+”实现茶企全渠道数字化转型——厦门山国饮艺茶业有限公司

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打破了市场交易的时空界限,“互联网+”时代下衍生发展的电子商务、新零售等模式无疑带动了各行业的进一步发展繁荣,茶产业也不例外。互联网+茶叶,将对整个产业链中种植加工、渠道流通、品牌建设三大环节产生颠覆性影响。

厦门山国饮艺茶业有限公司正是这样一个利用“互联网+”模式,进行全渠道数字化转型,实现茶叶茶饮新零售的典型。它于2016年成功打造茶行业全球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优茶联”,能够有效搭建从厂家到消费者之间最快捷、成本最低、推广效率最高的集采供、订单、物流、数据营销四维一体的茶行业联合运营平台,实现用数字化整合碎片化的茶世界。优茶联的建立,使得山国饮艺首推的“智慧门店”成功落地,也助力山国饮艺真正走上线上线下全渠道数字化的转型之路,开创了茶行业的新零售时代。

优茶联平台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店主们只需要一部手机,就能实现所有业务环节的操作和相关数据分析,比如产品供应、订单处理、数据统计、营销推广、线上销售等,实现“小店面、大后台”的轻资产化运作。优茶联平台的建立,使其实现了供应链数字化、营销数字化以及生产数字化。同时借助客户管理系统(CRM)实现了用户数据化;借助全渠道运营管控系统(E3)实现了渠道数字化;另外通过借助门店一体化管控系统(智能终端POS)解决进货不合理、会员管理低效等问题,从而实现门店数字化。通过商品条形系统(U8)实现了产品的可视化和可追溯性,以保证产品从源头就是安全可靠的。在茶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山国饮艺的数字化转型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互联网+茶叶”,不是简单的叠加,也不是单纯的概念炒作,它是传统产业和新兴技术的融合发展。在“互联网+”时代,快销化趋势、商务化趋势、资本化趋势、平台化趋势等等都将促进整个茶行业进入一个拐点,现代茶企应该抓住历史机遇,整合有效资源,掌握核心技术,成为“互联网+茶叶”利益链中的红利分享者。

2.3 电商直播平台打造茶叶品牌——安溪铁观音、英德红茶

当前,电商已成为人们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直播电商的兴起更是将互联网营销推到了新高度,成为各产品推销、品牌推广的重要途径。茶叶作为一项重要的农产品,在传统产业向电商领域延伸发展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线下实体店覆盖人群有限,80、90后将成为茶饮未来消费主力军的时候,线上互联网就成为挖掘市场潜力的重要突破口。不少茶农、茶商、茶企,甚至名茶产地的政府有关部门,都在利用各大电商平台和直播平台,进行线上线下互动营销模式,力图打造和推广茶叶品牌。

今年1月,福建省安溪县举办“好茶不贵”——安溪铁观音“新品牌计划”大会。云岭茶业有限公司等首批近10家当地龙头茶企与拼多多结成“安溪县茶产业新品牌联盟”,将通过产销直连、资源扶持、研发建议、数字化赋能等举措,加速推进传统茶产业升级,探索打造国民茶叶普惠品牌。事实上,在传统销售模式向电商转型方面,安溪茶产业早已有所尝试并取得了优异成绩,数据显示,2019年全县电商交易额达107.92亿元,其中茶叶销售额46.41亿元。此次拼多多与安溪县龙头茶企合作,将通过海量消费数据分析、反馈,重点向茶企输出规格包装、价格定位、新品研发等方面的建议,帮助企业对物流、客群等各个关键节点进行优化,利用产销成本的结构性优势,加速推进安溪铁观音的品牌化建设。这次安溪铁观音与拼多多的强强联手,若能形成“数字茶业”新局面,必将对中国茶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有效借鉴。

今年6月24日,广东省英德市在商会大厦举行了茶产业数字化实验室签约和揭牌仪式,该实验室将以产业数字化融合创新研究为核心,从课题研究、案例开发、圆桌论坛、工作坊、数字人才培养等方面,为茶产业生态伙伴数字化与产业的融合提供智力及解决方案支持,助力茶企构建数字生态共同体,推动英德市茶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此外,广东大农企业孵化器有限公司也正在建设英德首个虚拟直播平台,打造英德电商直播基地。广州大学电子商务研究院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主任秦伟认为,可以结合英德茶产业的基础,为英德打造中国首个虚拟直播的区域品牌,把英德红茶吉祥物(英英、红红)打造成区域IP,以此带动英德农产品甚至其他产业产品销售。

相较于传统的销售模式,电商特别是直播电商模式,可以让茶企与消费者面对面实时沟通,获取他们的需求与反馈,并结合这些数据作出迅速调整和改进,实现“线上+线下”数据的即时共享交互。电商渠道带来的产品关注度、排名及品牌传播效应等优势,是其它渠道无法比拟的。

2.4 物联技术开启茶企营销数字化工程——贵茶集团

万物联世界,所谓人有身份证,产品也要有一个产品身份证。区别于以前很多商品的条码,新的“一物一码”可承载的信息量非常大,还能帮助企业实现商品溯源、防伪/防窜货、礼券提货、精准营销等价值。

2019年底,贵茶集团借新品上市,通过“一物一码”的在线化链接能力,将二维码赋在贵茶国潮红礼盒里面,并发起“喝贵茶,领大奖”的活动,实现品牌与用户的在线化高频互动,成功完成营销数字化转型第一步。

如今,传统茶企在市场上的竞争越来越大,想要实现最大程度的资产互通、数据共享以及交叉营销,达到最大化的协同效应,必须高效利用用户数据,将不同入口进来的用户标签化、数据化,转化为企业的数据资产。因此,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如箭在弦上。但是,贵茶集团认为,营销的数字化转型并不仅仅是开个淘宝店或者做场直播就算的,真正的数字化转型战略调整需要企业领导层对其底层逻辑和前沿数字技术有深刻认知,方能坚定改革信念,并统领资源,落实技术应用,实现真正的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是以技术推动营销转型。技术体系的构建是整个营销体系转型的底层支撑。基于“全场景赋码理念”和“空码赋值技术”的一物一码是营销数字化工程的战术型尖刀,贵茶集团通过一物一码在线化互动的能力,让“贵茶礼盒”在用户购买完成在线化的动作,这也是贵茶集团与消费者、渠道互动和营销的最佳入口,是精准用户数据资产的核心来源,也是贵茶构建营销数字化体系的原点。

3 茶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方向

当前,要实现茶产业向数字经济转型发展,需要进行全产业链、全渠道、全方位的数字化改造和转型,茶企、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建立联动机制,共同推进整个产业链的数字化转型。

首先要改善茶园覆盖区域的网络环境。继续加快网络规划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地区,特别是茶叶产地区域的网络提速降费和网络配套升级,保证茶园的网络覆盖率、使用率及带宽。

其次要建立茶叶全产业链大数据中心。加快推进现有茶叶产销/供需数据的进一步整合,由政府部门牵头,建立健全市场主体共享数据的相关机制,鼓励各省各地区建设茶叶全产业链大数据中心,积极探索茶叶大数据的应用场景,构建大数据服务平台,实现整个产业链的数字化升级。

再次要推动数字技术创新和应用。加大数字农业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模式的应用推广力度,对有关的智能农机设备,如农用无人机、智能传感器、摄像头等纳入农业补贴范围,探索人工智能、区块链、5G等技术在茶叶种植、加工、储运、销售等环节的创新应用。

最后要培育农业数字技术人才。开展茶农信息技术培训,鼓励本地农业科研院所、相关专业的教师和学生以及互联网企业等深入茶叶产地、茶园、茶企,茶饮店等基层开展各种项目实践,围绕数字信息技术出台专项人才支持计划,在高校开展相关专业等。

猜你喜欢

茶叶转型数字化
《茶叶通讯》简介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论经济学数字化的必要性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