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宋代茶诗词审美意蕴探析

2020-12-22

福建茶叶 2020年8期
关键词:黄庭坚意蕴苏轼

王 颖

(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吉林吉林 132000)

1 引言

唐诗宋词元曲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其中宋代茶诗词更是独领风骚,是很多文人墨客智慧的结晶。“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有些事物属于外在美,能够让人眼前一亮、一见钟情;而有的事物则属于内在美,只有细细品味才能感受到其隐含的美感。比如,很多宋代茶诗词不仅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字里行间中隐含着很多信息。任何一首脍炙人口的宋代茶诗词都不是平白无故产生的,其或多或少总会有创作的背景。众所周知,宋朝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封建王朝,重文轻武的社会环境造就一批又一批杰出的诗人。文人生活滋润,有充足的时间追求自己的梦想,他们当中绝大多数人都喜欢重视文雅的事物,而他们所培养出的审美趣味也来源于此。吟诗作画、品茶饮酒就是他们日常生活的乐趣,用诗词歌颂他们热爱的酒和茶更是他们创作诗句的主要方向。宋代是茶文化与茶诗词创作的繁荣时期,将茶以诗词的方式展示出来不仅可以显露出诗人雄厚的茶文化与诗词创作功底,而且还可以用茶诗词托物言志、传达他们的情感。通过研究《全宋词》收录的70余首咏茶词,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这些茶诗词的审美形态主要包括以下三种:其一是描摹物态,穷形尽相;其二是融咏茶与艳情为一体;其三是藉咏茶以抒怀言志。为了更好地将茶诗词文化融入到现代文学创作领域,实现现代文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我们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宋代茶诗词审美意蕴,并探索其对当代社会的影响和现实意义。

2 宋代茶诗词审美意蕴

宋代诗词在中国古代文坛上无与伦比的地位毋庸置疑,而茶诗词更是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从古至今有非常多的文人墨客喜欢用茶诗表达自己对茶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谈及茶诗词,我们不得不提的就是苏轼与黄庭坚,他们两个人所创作出的茶诗完全可以称得上是北宋茶诗词文化的典型代表。根据有关资料显示,苏轼能够查证的茶诗词作品有89首,而黄庭坚作为苏轼的学生,其创作出的茶诗词更多,有多达112首。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间接推断出“苏黄”二人对茶的喜爱。考虑到“苏黄”二人是北宋茶诗词文化的代表性人物,所以他们的茶诗词作品中表达出的审美意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北宋茶诗词审美意蕴。为此,要想真正了解北宋茶诗词审美意蕴,首先应该对“苏黄”二人茶诗词审美意蕴进行研究。当然,像杨万里、范仲淹等诗人的茶诗词作品也表现出很特点的审美意蕴。总而言之,宋代茶诗词审美意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真切的情感与茶诗的返璞归真之美

茶是古代文人墨客最为钟爱的饮品之一,可以说,如果没有茶这种特殊的饮品,我国古代诗词就不可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一般来讲,黄庭坚所创作出的茶诗词习惯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创作背景,所记录的都是一些司空见惯的小事,但是经过他的描绘,这些一点一滴的小事却体现出一种返璞归真之美,让人沉迷其中、难以自拔。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是古代诗词创作者最喜欢用的写作手法,所以通过阅读他们的茶诗词作品我们就可以看出作者当时创作茶诗词时的喜怒哀乐。比如,黄庭坚就喜欢挖掘日常平淡无奇的生活片段抒发自己对人生的思考。黄庭坚在《观化十五首》的其中一首中就用非常简短而平淡的语调向读者介绍了他当时在郊外踏青的场景。诗中的“雨前茶”、“南溪踟蹰”等一系列司空见惯的场景在黄庭坚的描述下给我们活灵活现的显示出来,也将茶诗的返璞归真之美表达出来,让读者在品读这些诗句的过程中不知不觉的又加强了对茶的热爱。

与黄庭坚不同,苏轼更喜欢用茶诗词表达自己真切的情感。苏轼的性格属于“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与黑暗的官场相比,他更喜欢宁静祥和的田园生活,所以苏轼在他的茶诗词作品中喜欢通过茶意象与饮茶环境表露自己真切的情感。比如,苏轼的《次韵曹辅寄豁源试焙新芽》:仙山灵草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明月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陵春。要知玉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考虑到月兔茶的形状,他把月兔茶比喻成谦谦君子身上佩戴的玦和环(美玉)。在这首茶诗词中,苏轼就是通过把月兔茶美化为谦谦君子佩戴的美玉和佳人给读者传达出清新脱俗的意境与自己对茶品真切的喜爱之情,是苏轼淡泊明志审美境界的外在表现。

2.2 茶诗词的超然之美

茶本身就是大自然的产物,原汁原味的清香让我们可以近距离的感受大自然母亲的味道。茶诗词是对茶的歌颂与赞美,所以这些茶诗词往往都具有一种超然之美的意蕴。人们常说“人世间并不是缺失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事实上确实如此,而宋代茶诗词诗人就是引导我们发现茶的内在美的引导者,是我们进一步认识茶、鉴赏茶、感受茶的帮手。对于现代人而言,他们当中有很多人喜欢饮茶,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对宋代茶诗词文化有非常深入的了解,那么所谓的“独到见解”就更无从谈起。那些田园诗人给读者的感觉就是淡泊明志、喜欢纯朴的自然风光。我们知道,很多中国茶诗词不仅融入了作者的情感,而且还与禅宗文化有很深的关系。禅宗文化给我们的感觉就是空灵、超然,很容易让人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一种顶礼膜拜之感。出家人的四大皆空、六根清净更是与田园诗人向往的田园生活有很大的相似性,所以宋代茶诗词作品中有些会表现出“茶禅一体”的超然、空灵的意蕴美。比如,黄庭坚的《送张子列茶》:斋余一椀是常珍,味触色香当几尘。借问深禅长不卧,何如官路醉眠人。他就着重描绘了在品茶、饮茶时淡泊明志的超然情趣,让读者在字里行间中可以感受到他超然淡定的气质。而以茶参禅的做法其实也是黄庭坚表露向往自由心态的一种做法,与僧人们追求六根清净、四大皆空的佛家思想不谋而合。

阅读苏轼的茶诗词作品时要有耐心和恒心,因为只有通过慢慢品读并研究作者所处于的社会环境,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作者想借助于这些作品向我们传达的情感和思想。阅读宋代茶诗词就要像品茶一样,只有细细品味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意蕴,而囫囵吞枣似的阅读方式是往往不可取的。宋代茶诗词中有很多都表现出一种超然之美,可以让我们在阅读这些作品的过程中间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景象。苏轼的《汲江煎茶》、《试院煎茶》虽然都提到了“煎茶”,但是两首诗却存在很大的不同。《佛日山荣长老方丈五绝》是苏轼在寺院饮茶时所创作。寺院是很多古代文人墨客寻找心灵慰藉的场所,因为那一声声敲钟声与僧人们念经文的声音一次次抨击着诗人的心灵,可以让他们的思想和情感得到升华。只有在这种空灵之地,人们才可以饮用到最亲近大自然的茶品。苏轼一生的遭遇是坎坷的,也是精彩万分的,他既在朝堂之上看到了那些贪官污吏丑陋的嘴脸,又在田园之间看到了老百姓面朝黄土、背朝天努力生活的场景,这也是他的茶诗词作品具有超然之美的主要原因之一。

2.3 茶诗词的文雅之美

宋代文人墨客喜欢用“雅”来称赞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用“雅”来歌颂那些具有文雅之美的茶诗词也是文学作品达到一定高度的表现。在宋代重文轻武的社会环境下,文官在朝堂之上有更多的话语权,他们的很多思想甚至发展成为整个社会的主流思想,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宋代的茶诗词作者都喜欢追求“雅”的风尚,因为他们要把自己谦谦君子的形象展示出来。宋代很多茶诗词作品中并不是单纯的歌颂茶或者茶文化,而是寄托他们的政治理想、道德追求。与唐诗慷慨激昂的情感不同,在这个重文轻武的社会环境下,宋代茶诗词诗人更喜欢将茶人格化,比如“要知清白德,盏面看浮花”、“味浓香永,醉长路,成佳景。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这些诗或者具有非常深奥的哲学道理或者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又或者表达出作者品茶时沾沾自喜、悠然自得的心情。因为对茶有感情,所以他们才能把茶这种没有生命的对象以活灵活现的手法表现出来,让人错误的认为这些茶都是有情感、有思想、有灵魂的个体。观茶、抚茶、品茶可以让我们从五官感受到茶的价值,而通过阅读有关茶诗词方面的作品却可以进一步从物质性上升到精神性的高度,完成情感的升华。宋代茶诗词诗人习惯将茶当成是一个审美对象,而品茶则是审美的关键一步。茶这种雅物也促使茶诗词产生了文雅之美。如果从大的方面来讲,茶诗词的文雅之美也是宋代文人士子们为整个社会给予的评价。正是由于他们对茶诗词文雅之美的追求,所以他们才会在创作诗句过程中尽可能的美化茶,为茶“披上”一层华丽的外衣。

2.4 追求平淡之美

在宋代那个封建王朝社会背景下,“平平淡淡才是福”是真实的写照。很多具有远大政治抱负的文人士子,比如苏轼、范仲淹等,其郁郁不得志的心情没有人能真正理解,所以他们就用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茶诗词作品将自己的情感抒发出来,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自我慰藉。平淡美是很多宋代茶诗词诗人的主流思想,对于绝大多数宋代文人士子而言,平淡、淡泊不仅是他们生活的美学,而且也是他们的文学美学。他们认为,人只有在清心淡泊的情绪下,其才能冷静下来去思考,他们的思想和情感才能得到升华。尔虞我诈的政治环境下只能让人逐渐的迷失自我,只有远离喧嚣的朝堂,归于平淡,人们才能真正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从宋代茶诗词创作手法上来看,很多诗人并不喜欢用华丽的辞藻修饰诗句,而是喜欢用平淡无奇的诗句营造平淡之美、清雅之风。比如,梅尧臣就喜欢用平淡的诗句表达自己的情感,并创作与大自然亲近的意境。他在《鲁山山行》中写到:“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这首典型的田园诗就是用一些司空见惯的事物“堆叠”而成,向读者展现了恬淡优雅的自然风光。梅尧臣的作品中有很多都是向我们展示平淡的美学,给当代人和现代人解释了什么才是平平淡淡。在很大程度上,平淡之美是宋代茶诗词作品的特点,能够代表宋代文人士子成熟和睿智的思想。宋代茶诗词诗人把这种追求平淡之美的情感和思想与文学创作有效融合,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艺术风格与美学风尚,这对于现代诗词创作也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3 宋代茶诗词审美意蕴对现代人的影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物质生活已经得到满足,但相对匮乏的精神生活却影响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具有五千多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其中宋代茶诗词文化更是别具一格,成为中国文坛上的典范。正如前面所阐述的那样,宋代茶诗词具有各种各样的审美意蕴,通过学习茶诗词可以让现代人的思想和情感得到生活。不可否认,固步自封、不思进取的作品不可取,但是如果一个人急功近利,总是想着踏着别人的肩膀出人头地,甚至做出一些损人不利己的事情,那么他们的作品不仅与和谐社会的形成背道而驰,而且也不利于这些人的健康发展。竞争与合作是当今社会的主题,只有竞争意识而没有合作的想法会使人与人之间充满硝烟;而只想着合作而没有竞争意识会让人失去前进的动力。宋代茶诗词中的平淡之美并不意味着人要放弃自己的远大抱负,而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用合理的方式取得成功。所以,这就要求现代人要真正地理解什么是平淡之美,要通过一次次阅读这些优秀的茶诗词作品去感受作者想表达出的情感。加强对宋代茶诗词文化研究也是增强国民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在外来文化不断涌入中国的背景下,我们必须要做好各种应对准备,既要正确看待中西文化差异性,同时还要保证本土文化核心地位,为实现现代化建设目标提供文化保障。

猜你喜欢

黄庭坚意蕴苏轼
人工智能的存在论意蕴
从善如流
白饭、皛饭与毳饭
论《红楼梦》的“错位”叙述及意蕴
苏轼“吞并六菜”
苏轼吟诗赴宴
“宝钗扑蝶”意蕴新探
“加一倍”写法——黄庭坚《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
黄庭坚一夜三点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