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视域下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研究

2020-12-22王军伟

甘肃农业 2020年8期
关键词:贫困户攻坚农村

王军伟,贾 婧

中共宁县县委党校,甘肃 宁县 745200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更是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甘肃代表团参加审议时指出:“贫困县摘帽后,也不能马上撤摊子,甩包袱、歇歇脚,要继续完成剩余脱贫人口脱贫问题,做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当前贫困地区扶贫工作正在由解决绝对贫困向相对贫困,由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转化,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视域下,如何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影响脱贫攻坚成效因素分析

(一)直接影响脱贫攻坚成效的问题

“三保障”仍存在薄弱环节和潜在风险。虽然总体上“三保障”问题基本解决了,但稳定住、巩固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义务教育保障方面,困辍保学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寻找回来的学生很不稳定,有的学生反复失学辍学,对正常教学工作冲击和影响较大;农村留守儿童难题没有得到根本破解;农村基础教育资源均衡化发展任重道远。基本医疗保障方面,一些贫困群众保健意识不强,常见病不及时治疗,慢性病怕麻烦不去申报,常常小病拖成大病,再加上基层医疗设施薄弱,家庭签约医生忙于应付各种上报表册,巡诊不经常,服务流于形式。住房安全保障方面,不少危改户建新住旧,两头跑,长期锁门户常年在外务工,一部分已经定居在城里,但家中住房和饮水问题更严峻,房屋大多年久失修,水、电、路没有配套,安全隐患很大。剩余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口中,老年人、患病者、残疾人的比例几乎达到一半,再加上一些地区出现的因灾、因病返贫问题,低收入非建档立卡户有可能沦为“新的贫困户”,这些人的“三保障”问题更是难中之难。

(二)需要进一步夯实基础、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的问题

1.一些驻村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责任不落实,作用发挥不够的问题。贫困户脱贫退出摘帽后帮扶力度就大幅减弱、联系少、入户少、关心少,后续巩固提升工作缺乏压力,更缺乏动力。驻村工作队员“走读”现象抬头,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心劲儿少了。对农村经济、农村产业培育缺少想法、发展产业没有办法、实践中更缺少做法。

2.扶贫工作中盲目乐观,松劲懈怠问题抬头。普遍认为脱贫摘帽了就可以松松劲,收兵了。因此存在各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和松劲心态。而对脱贫后续工作监管不严、督促不够,没有锲而不舍、善始善终,“扶上马送一程”的韧劲。特别是在易地搬迁扶贫过程中,存在着“一搬了之”的情况。重搬迁、轻帮扶,对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稳定就业关注不够。特别是对搬迁群众的风俗、文化、习惯的融合重视不够,缺乏人文的关怀,甚至出现了一些搬迁户又搬回原来的村子生活的现象。

(三)需要长期努力、久久为功来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的问题

1.产业发展基础薄弱且缺乏长远规划的问题。首先,贫困村产业存在短板。规模小,结构单一,随行就市,组织程度低,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能力较弱。对市场捉摸不透,产销脱节,在产业扶贫过程中,为了尽快脱贫,完成攻坚任务,只重视发展生产上项目、铺摊子,不注重分析市场行情,不研究销售;对风险估计不足,农业生产与工业生产不同,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因灾返贫成为一个重要问题。其次,发展产业所需的人力资源不足。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转移,留在家发展产业的主体成了老人、病人和妇女等,体力和知识水平严重不足。第三,产业发展缺乏长远规划和有效的衔接,以前投入的资金设备等难以持续发挥经济效益,这些从根本上影响了脱贫攻坚成效。

2.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欠账大的问题。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受自然条件和项目盘子制约,交通、电力、饮水等建设基本处于边缘地带,交通方面自然村的欠账较大,电力供应前几年解决的问题又有了发展后用电量增大的新缺陷,农村饮水水质难以保障,供应不稳定,基础设施补短板任务依然繁重。公共服务欠账更大,比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公共卫生设施建设和维护等严重滞后。已有的文化广场、农家书屋、公共基础设施、主干路段的路灯等使用率不高,长期闲置,成了应付检查的摆设。

3.贫困群众奔小康的内生动力不足,陈规陋习难改的问题。贫穷并不可怕,怕的是智力不足、头脑空空,怕的是知识匮乏、精神委顿。一些群众内生动力不足,不思进取,破罐子破摔,安于现状,脱贫工作中等、靠、要思想严重。还有的认为自己脱贫后就没有人管了,不愿意脱贫。另一方面,却婚丧嫁娶大操大办,对老人薄养厚葬,高价彩礼等陈规陋习难改。

二、影响脱贫攻坚成效因素产生原因分析

(一)坚决克服扶贫工作中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

坚决克服扶贫工作中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是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的有力保障。扶贫中的作风问题至关重要,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一有机会就会抬头。具体表现在扶贫与扶志脱节,教育群众与武装群众没有得到重视,行动上没跟上,富民产业未能立得住与行的远等问题均从作风方面可以找到根源。

(二)加大农村改革力度

加大农村改革力度,才能为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提供不竭动力。“三变”改革是比较成型的农村改革样本,扎实铺开本可以彻底解决农村贫困问题,进而助推乡村振兴。然而有些改革已经持续推行了三年但在有些地方效果却差强人意。甚至停留在文件上,绘制在墙面上,没有落实在大地上。核心问题的资源变资产,既缺乏变化的动力也没有变化的结果。

(三)培育涉农经济组织

培育涉农经济组织,发展富民产业是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的关键。涉农经济组织(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扶贫车间)是我国目前农村市场经济的重要一环,在脱贫攻坚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可以说能否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关键在于能否培育出立得住、行得远的涉农经济组织和富民产业,现实中涉农企业发展面临各种内部和外部的窘境。

(四)发展新兴职业农民

农村人才是制约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的根本。驻村工作队的人才作用发挥不足,需要进一步解决好。因此,亟需一大批懂三农政策、熟悉农村经济、市场化了的农民。

(五)继续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

继续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是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的基础。农村贫困地区特别是边远山区,基层设施建设相对落后,脱贫后的贫困村基础设施有待更进一步巩固提升,充分发挥作用。

三、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做好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形势下,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就是要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

(一)继续加大财政扶贫资金整合力度,做好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衔接

加强农村扶贫政策的普惠性设计,现实中贫困村的贫困户和非贫困户的实质性差别很小。设计扶贫政策,实施扶贫项目,既要精准发力、集中发力,打造政策、资金洼地,更要加大政策的普惠性,让更多的非贫困户也能享受到“阳光雨露”,努力避免贫困户产生依赖心理,避免挫伤非贫困户发展的积极性,真正防止返贫和新增加贫困人口,减少新的社会矛盾。

(二)发挥涉农企业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接续推进产业扶贫到产业振兴的有机衔接

从市场经济发展运行来看,涉农经济组织(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扶贫车间)是我国目前农村市场经济的重要一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巩固提升脱贫成效,推动乡村振兴,涉农企业应该成为主要的参与者和推动者,下一步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根本就是要围绕培育壮大涉农经济组织这条主线有效展开。

1.要明确大力发展农村企业的思路和战略重点。树立“扶持涉农企业发展就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思路,把扶持涉农企业发展作为巩固提升精准扶贫成效,进而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措施,任何时候都不能偏离这条主线。只要涉农企业发展起来了,就自然可以稳固带动贫困农民就业,巩固提升脱贫成效。

2.充分发挥好现有企业作用。首先要严格甄别域内真企业与假企业,剔除僵尸企业和不良企业,避免“劣币驱除良币”现象。大力扶持经营管理规范、市场前景良好、带动能力强的企业,逐步淘汰落后企业。培育真正的企业家精神,落实企业家政治待遇和经济、社会待遇,让企业家成为人人向往、社会尊崇的职业。

3.建立涉农企业主导的农村建设和发展机制。逐步建立围绕涉农企业为主体的农村市场体系、政策体系、服务体系和管理体系。真正实现“小政府、大市场”的农村治理新格局。

4.切实提高涉农企业的经济效率。培育并扶持涉农企业,一定要严格依据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遵循“节约投资,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原则,如何投资、怎么经营、怎样规避风险要由市场说了算,不能将涉农企业搞成纯粹的扶贫福利性质的实体,要把握好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和产业政策的适度性,发挥好三者的合力。

5.涉农企业的发展壮大要“多点开花”,切忌“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必须以“三变”改革为纽带,唤醒农村沉睡的资产和资源,充分利用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红利,农村集体和农民、个体工商业者、城市投资者、甚至广大干部都可以直接参与涉农企业的建设。特别是要鼓励工商企业到贫困农村发展,就地办企业,直接用“公司+工业化+产业化”模式发展,发挥工商资本“孵化器”作用,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6.强化对涉农企业的监督和监管。涉农企业吸收整合民间资金、资源和资产,利用政府和政策扶植资金,年终进行红利派发,从理论上已经具备了股份合作企业的基本特征。但是其缺乏监督和监管、运行不透明的短板和不足却非常明显,严重制约了涉农经济组织的健康发展,严重影响了脱贫成效和下一步的乡村振兴,必须下大力气加以解决。使之取信于民、规范运行、造福农民。

(三)实施好扶志、扶智工程

思想上的短板,观念上的贫穷是最可怕的,要重视坚持从思想源头上拔穷根,着力在扶心、扶志、扶智、扶技方面做文章,彻底解决政策养懒汉,打消贫困户等靠要念头,有效杜绝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加强宣传引导,通过讲习所、道德讲堂、小广播、短视频、新媒体等载体,多形式将扶贫好典型、好声音传递到田间地头,着力培养群众的感恩之心和荣辱观。

用榜样的力量激发内生动力是唤醒贫困群众艰苦创业自力更生的催化剂。一是通过宣讲榜样的具体事迹,形成脱贫攻坚的推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参与扶贫工作,凝聚社会合力。二是用正确价值导向促进良好行为方式,在贫困群众中形成“要我脱贫”向“我要脱贫”的价值观念的转变。

(四)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人才“领头雁”作用

应进一步靠实工作责任,夯实基层党政管理职能,加强对驻村工作队及帮扶负责人的日常监管,督促他们履行好职责,充分发挥好“党建指导员、政策宣传员、村情民意调查员、矛盾纠纷调解员、脱贫致富帮扶员”等作用。在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进一步为脱贫攻坚增添动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五)切实加大农村改革力度,加快构建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接续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党的在农村政策重心必将由超常规的脱贫攻坚,解决绝对贫困调整为常规性、制度化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上。这就要求,首先要完善贫困识别和退出动态调整机制,对存在返贫风险的和致贫风险的人群实施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及时将返贫和致贫人口纳入帮扶,确保彻底消除绝对贫困;其次要加大农村改革力度,以“三变”改革为纽带,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拓宽贫困地区的融资渠道,使基层组织有经济实力办事,提高基层党组织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

(六)建强村级党支部战斗堡垒

加强贫困村党的建设,发挥好基层党建的组织引领服务保障功能,力争实现深度贫困村领导班子坚强有力,党员队伍素质过硬,引导支持贫困群众和合作社发展特色产业,按照“党组织引领合作社,合作社促进产业发展,产业联动农户致富”的思路,打造一批批接地气、有潜质、可推广的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发展项目。聚焦党建引领,牢牢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配强配齐脱贫攻坚骨干力量,特别是配强村级领导力量,为脱贫攻坚补齐领导力量短板,同时积极发挥第一书记这支重要力量,着力打造全面奔小康排头兵,全面做好人才服务保障工作,构建好脱贫攻坚支撑体系。

猜你喜欢

贫困户攻坚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金融扶贫站惠及3万贫困户
聊城高新区多措并举保障贫困户“居住无忧”
不能让老区一个贫困户掉队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鞋底垫厚点,也能走得快”——贫困户崔普选和他的“梦中梦”
新农村 新一辈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