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对手术室器械清洗包装质量的干预作用研究
2020-12-22唐小敏
唐小敏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广西 桂林 541001)
消毒供应中心承担着为全院提供无菌敷料包、手术器械和临床物料的工作,可以说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高低关系着全院的整体医疗护理水平的高低[1]。而手术室器械的清洗、包装、灭菌、发放是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消毒供应中心规范管理流程[2],对手术室器械的回收、清洗、包装、灭菌等工作加强监督管理,有效提高工作质量,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生命安全威胁风险,利于医疗护理水平的提高[3]。本文为深入研究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模式对手术室器械清洗包装质量的影响,选取2018年3月-2019年2月本院消毒供应中心的600件手术器械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如下。
1 临床研究资料及质量管理方法
1.1 临床研究资料
选取2018年3月至2018年8月期间本院消毒供应中心未实施质量管理前的手术室器械300件为对照组,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2月期间本院消毒供应中心实施了质量管理之后的手术室器械300件为观察组。选取的手术室器械种类、数量一致。
1.2 质量管理具体方法
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具体实施办法:(1)人员培训管理。定期对在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专业技能、责任和服务意识等,并对人员进行定期考核,奖罚分明,对于不合格人员针对其不足之处继续进行培训,直到合格方可担任工作。(2)清洁前管理。工作人员进入清洁器械区前,必须在缓冲区穿上专门的清洁服和衣帽,手用消毒液进行消毒。(3)清洁时管理。进行清洁工作时,必须确保碗、盘、盆等治疗器具光亮无锈斑、污垢,器械关节保持灵活、表面光亮、无血迹、污垢,导管类器械内外保持整洁干净,通畅、无异味,穿刺针类针梗喷水通畅、无锈斑、无污垢,玻璃类透亮整洁、不挂水珠、无异味和污垢。(4)器械包装管理。负责器械包装的人员工作时必须认真检查器械的数量、功能和灭菌质量,包装性需严密,包装外的信息要齐全,确保包装的质量过关。(5)质量检查管理。对于在核查中发现的清洗不彻底、应用不灵活、包装不合格等问题,必须重新进行清洗、更换和包装。并对手术器械出现不合格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实现可溯源,为下次工作总结整改要点,提高工作质量。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实施质量管理前后,手术室器械清洗、包装、卫生学检查合格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文中的研究资料数据统计计数用SPSS20.0软件进行处理,其中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用()表示,用P<0.05表示对比数据有很大差别。
2 统计结果
实施质量管理前,手术室器械清洗合格率为83.33%,包装合格率85.00%,卫生学检查合格率为93.67%,实施质量管理后,手术室器械清洗合格率为98.33%,包装合格率98.67%,卫生学检查合格率为100.00%,质量管理实施后手术室器械的清洁包装质量卫生学检查合格率均远高于质量管理实施前,前后对比差异显著,可见质量管理实施的干预作用显著。
3 讨 论
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规范化能够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的发生,提高医疗卫生质量,同时利于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4]。手术室器械的消毒包装是消毒供应中心的重要部分,强调对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管理可令手术室器械的清洗、消毒和包装更加完善[5],同时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消毒供应中心对手术室器械清洗包装过程中涉及到的环节众多[6],每个环节的质量都直接关系到其包装清洗质量,质量管理模式的实施能够对清洗、灭菌、包装、质量检查等多个环节进行有效规范[7],促使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室器械的工作能够按照规章制度有效执行,从而提高医疗工作质量。
本文对消毒供应中心在质量管理实施前后的手术室器械进行研究,结果发现,质量管理实施后,手术室器械清洗合格率为98.33%,包装合格率98.67%,卫生学检查合格率为100.00%,均远高于质量管理实施前,可见,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管理对手术室器械的清洗包装质量的干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