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交接的护理管理对策及相关指标评价

2020-12-22顾晓敏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20年25期
关键词:危重缝隙急诊科

顾晓敏,汤 红

(1.江苏省第二中医院急诊抢救室,江苏 南京 210017;2.江苏省第二中医院急诊,江苏 南京 210017)

急诊危重患者转运交接指的是通过急诊科初步急救治疗后,由于诊断与治疗需求要转至手术室、ICU等其余病室所展开的转运交接,该过程通常仅需几分钟至十多分钟,但因急诊危重患者存在病情危重、病情变化迅速以及病情复杂等特征,院内交接转运过程拥有潜在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和信息出错等众多安全隐患[1]。为保证院内转运能最高程度地减少各类意外事件的发生。本次主要研究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交接的护理管理及转运交接效果,详见下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把我院急诊科2017年2月至2019年8月接收的102例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护理管理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1例。研究组女26例,男25例;年龄18~77岁,平均年龄(46.5±5.3)岁。对照组女24例,男27例;年龄20~74岁,平均年龄(46.1±5.5)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照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纳入标准

①患者均经急诊分类系统四分类法判断为I类与II类患者,I类属于有生命危险应即刻抢救的患者,II类属于不接受治疗便会潜在威胁生命安全的患者;②患者未发生凝血功能异常与血液系统疾病;③患者能良好配合,且具有较高依从性;④患者在接诊与转运期间未发生死亡;⑤有家属陪同,且家属同意转运;⑥患者及家属均签署此次研究知情同意书。

1.3 护理管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转运管理,主要是充分备好转运前有关急救用物、用电话告知相应科室准备接应患者、填写患者入院转运交接单、迅速到相应科室进行患者全部资料的交接。

研究组患者接受无缝隙护理管理,主要内容是:

1.3.1 组建无缝隙护理管理小组

依照急诊科护理工作特征,将护理部护士长任命为组长,组员为急诊科、手术室、ICU以及相应科室护士长;邀请质控科专家为护理小组培训无缝隙护理管理相关知识。

1.3.2 依据无缝隙制定相应方案

①制定无缝隙院内转运交接标准作业流程。②制定完善急诊危重患者住院转运交接单,通过转运交接单来规范交接顺序与内容,保证转运交接内容无缝隙。③制定完善院内转运突发事件抢救预案,备好标准急抢救转运箱,危重症患者转运时要携带好简易呼吸气囊和简易便携式呼吸机。④注重全院护送业务技能培训:通过情景模拟来培训院内转运各类抢救预案和处理突发医疗事故的能力。

1.3.3 实施持续质量控制

应用持续质量控制方法来检查无缝隙护理管理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交接中的应用效果,监控并检查转运交接质量环节的质量;由护理部与科室制定考核机制,在院科两级护理质量考核中纳入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交接质量,定期通报讲评各科室转运交接质量,明确奖惩制度,做到持续质量改进。

1.4 评价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转运交接质量与满意度情况。转运交接质量评价项目有科室之间电联率、交接双方责任纠纷率以及患者遗漏交接率;满意度评分项目有交接时间、转运设备、贵重物品交接以及生命体征交接,采取百分制,评分越高说明满意度越高。

1.5 统计学方法

以SPSS21.0软件统计数据,计数、计量资料用(%)与()表现,用x2、t检验;当P<0.05时表示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转运交接质量对比

研究组科室之间电联率1(1.96)、交接双方责任纠纷率1(1.96)及患者遗漏交接率0(0.00)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科室之间电联率7(13.73)、交接双方责任纠纷率6(11.76)、患者遗漏交接率5(9.80),x2=4.883,3.945,5.258,P<0.05。

2.2 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

研究组交接时间77.9±12.8、转运设备79.9±13.4、贵重物品交接81.3±15.3及生命体征交接满意度80.7±13.1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交接时间66.9±11.5、转运设备67.3±13.4、贵重物品交接67.9±13.1及生命体征交接满意度68.2±11.5,t=4.565,4.748,4.751,5.121,P<0.05。

3 讨 论

急诊属于医院临床特殊科室,接收的患者大都是病情不明、病情不稳定以及病情危重的患者,患者和家属大都处于紧张、焦虑状态。急诊危重患者在通过初步诊断和紧急治疗后通常需要转运,为了保证转运期间患者的生命安全,必须重视院内转运交接工作的护理管理,从而减少护患矛盾与医疗纠纷的发生[2]。有相关研究证实[3],对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交接开展无缝隙护理管理,能够让急诊科与其余科室融为一个整体,让转运交接工作更为流程化与规范化,能显著改善患者转运交接质量。

无缝隙护理管理指的是把先进的管理理论作为指导、科学管理方法作为依据,通过创新机制、重建业务流程及优化职能等方式来形成持续改进的一种管理系统,充分展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符合当前医院发展需求,可明显提高转运交接质量与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危重缝隙急诊科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急诊科床旁超声的教育和培训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雨的缝隙
床旁介入超声在老年危重患者中的初步应用
一种带宽展宽的毫米波波导缝隙阵列单脉冲天线
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
147例危重新生儿转运的临床分析
护理绩效考核在急诊科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