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预算管理现状浅析
2020-12-22山东省临沂实验中学
山东省临沂实验中学
引言
中小学作为独立的预算单位,其预算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它能否高质量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目前而言,中小学预算管理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因此必须高度重视预算管理,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学校进行有效的预算管理才能更好地顺应时代发展,为师生提供良好的教育学习环境,为国家的教育事业作出贡献。
一、中小学预算管理的必要性
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当今社会,预算已成为财务管理的重要工具,特别是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的修订实施对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提出来更高的要求,全面优化预算管理,可以使调动学校积极性,促进学校健康、持续的发展。
(1)预算是加强财务管理的重要工具。中小学预算管理是对学校预算工作的组织、领导、协调与控制,具体包括预算编制、执行控制、分析调整、结果考评4项工作,涉及教务、人事、行政、后勤等全部科室和岗位,是一项需要全员参与的工作。进行预算编制、控制分析预算执行、考核预算结果等,有助于学校准确分析判断财务管理现状,制定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
(2)预算是合理使用财政资金的重要手段。目前,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财政收入增幅放缓,而义务教育学校的资金全部来源于财政拨款,因此优化财政资金势在必行。预算是对财政资金进行整合分配的一系列管理活动,加强预算管理有利于将公用经费、项目经费按照轻重缓急进行划分,从而优化配置教育资金的,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实现预算绩效的最优化。
(3)预算是增强内部控制有效性的重要方法。从内部控制来说,预算作为内部控制体系的组成部分,在内控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预算可以规范学校资金的收支状况,有效控制学校经济业务活动,降低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使业务活动遵循目标,从而加强学校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二、中小学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预算管理是中小学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贯穿于资金使用的全过程,在中小学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随着学校的高效发展,预算管理水平不断完善提高,但其中依然存在编制不科学,执行不到位,评价无力度,结果不运用的情况。
(1)预算编制不科学。现在的中小学存在重教学轻管理的观念,很多中小学的校长、副校长缺乏相应的财务管理知识,对预算编制不够重视,缺乏大局观念,往往着眼于眼前利益。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各科室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合作,甚至很难做到全部门参与。同时,由于学校财务人员匮乏,难以做到不兼容岗位的分离,很多财务人员身兼汇总、编制、审核职责,这就造成编制过程不规范,数据不准确,依据不充分。此外,很多中小学对于项目预算编制比较随意,前期不论证研究,存在多报多批的想法。往往是学校领导提出想法,预算编制人员根据经验编制出项目预算,不进行前期的调研,使项目缺乏立项依据。以上种种都使得中小学预算编制不够合理,不够科学,预算缺乏前瞻性,无法做到量入为出,收支平衡。
(2)预算执行不到位。很多中小学的预算执行理念落后,认为资金只要到了学校,执行就是学校说了算,甚至是校长说了算,所以执行过程很随意,执行力度不够,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乏相应的预算执行制度,没有明确相关科室的责任和义务,导致消极执行;二是随意变动预算,有些学校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发现实际与预算不符,在未经任何审批的情况下进行预算的更改变动,导致预算执行偏离预算目标;三是项目执行进度过慢,执行效率太低,年度初始不进行项目资金的使用规划,后又因政府采购、建设规划等手续复杂,审批时间过长等原因导致项目资金无法按时拨付,严重影响预算执行率;四是项目无法发挥预期的效益,学校收到上级项目资金后,由于受限于各种因素,无法及时开展项目,或者项目实施后发现无法为学校或学生带来任何经济、社会效益,不仅浪费财政资金,更影响学校的声誉。
(3)预算绩效评价无力度。预算绩效评价尤其是项目绩效评价是预算管理的重要环节,是预算执行结果的量化指标。然而很多学校存在重视预算申请、执行却轻视绩效评价的问题,学校中高层的预算绩效管理理念滞后,对绩效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认为预算绩效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因此学校内部并没有相应的绩效管理制度和管理人员,年度预算绩效的填报仅仅是财务人员根据经验草草了事。另外,绩效评价是近几年才开展的工作,我国目前专门针对中小学绩效评价的研究、理论较少,尚没有统一的标准体系,虽然项目评价设置了指标体系,但是很多指标不适用于中小学,比如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指标等,对于师生满意度指标的数据也没有做出详细的说明;另外很多地区中小学的绩效评价往往参考高校或者其他事业单位的案例,这就导致评价结果不准确,难以发挥绩效评价的监管作用。
(4)预算考核结果不运用。预算考核是对预算执行的评价,考核结果只有运用到以后年度才能发挥作用。而在实际工作中,很多学校没有完善的预算考核标准,对于具体的执行结果无法有效监管,也无法分析预算执行过程的偏差。很多学校只是为了完成绩效考核工作而进行预算考核,在这种情况下,是否产生了绩效,是否应用于管理都值得商榷。财政部门明确了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下年度安排部门预算的重要依据,但很多地方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并没有一套完整的联动机制把评价结果和预算安排挂钩,两者之间往往各说各话,评价结果很难左右预算安排。这就造成考核结果没有及时应用于下一年度的预算管理中,不论是编制还是执行还是一如既往,导致预算考核流于形式,严重影响了预算执行效果。
三、中小学预算管理的建议
(一)规范预算编制程序,提高预算编制质量
(1)提高预算编制重视程度。面对日益发展的经济形势,各学校必须转变对预算编制工作的传统观念,提高预算编制工作的重视程度,认识并充分发挥预算编制工作的作用。首先单位领导的重视是做好预算编制工作的前提。作为一名领导者,特别是单位一把手,如果对预算编制工作不重视,甚至漠不关心,工作则很难开展。预算编制是一项复杂且烦琐的工作,几乎涵盖了学校所有科室部门,只有领导重视了,发挥带头作用,引领上下一心的氛围,布置的工作才能得到支持,才能发挥个各职能科室的积极性,上下一条心共同完成预算编制工作。其次,学校财务人员的重视是预算编制的基础,财务人员作为预算编制的实施者,必须认识到编制工作的重要性才能认真细致地做好工作。
(2)规范执行预算编制制度。制度是规范行为的准绳,工作未动制度先行,各中小学应该制订单位层面的预算编制制度,完善预算编制流程,明确各部门科室在预算编制中的权利和义务,对重点工作、重点人员加以约束。完善制度之后要规范执行,中小学校要成立预算编制领导小组,校长为组长,全面负责预算编制工作;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负责审核编制工作;各部门科室负责人为组员,负责本部门的预算编制。该小组下设预算编制办公室,由财务科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其他财务人员和其他科室的骨干人员为工作人员,全面开展预算编制工作。
(二)压实预算执行责任,加大预算执行力度
(1)转变执行理念,端正执行意识。预算是学校发展的基础,但预算是受限制的,怎样让有限的预算发挥最大化价值,树立良好的执行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长期以来,学校习惯于传统做法,简单认为只要钱要来了,自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想什么时候花就什么时候花。对此,全体人员应首先转变执行理念,端正执行意识,要知道预算执行不是随意执行,更不是任意执行,而是有计划有效率的执行。一方面单位领导人员要以身作则带动全体人员学习理论,重新掌握预算执行流程,为预算执行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另一方面积极组织单位相关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预算执行人员的业务水平,增强执行能力,掌握执行方法和技巧,创造良好的执行氛围。
(2)强化执行监督,规范执行流程。预算能否按计划执行是预算能否发挥作用的关键,因此预算批复后,学校要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充分保证预算执行的效率和效果,为此学校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建立学校内部监督机制,成立监督部门,由熟悉业务活动的人员担任监督员,专职监督预算执行工作。每年监督部门根据年初制定的监督计划对学校的预算执行工作进行全面细致的监督,及时纠正偏离预算的执行,按季度、半年度、年度撰写监督执行报告,使学校全面掌握预算执行情况,根据现实情况,及时合法合规的调整预算内容,提高预算执行的科学性、规范性、效率性。二是聘请第三方审计公司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审计,利用外部的支持来推动内部监督工作的开展,保障监督工作发挥应有的效力。
(3)落实执行责任,提升执行约束。首先学校要督促各部门科室强化预算主体责任制,落实主体责任意识,并建立相应的责任机制,明确各自的职责,每个部门都把预算执行作为自己的事情来做,自然会促使执行效率的提高。其次财政部门、教育部门应制定相应的奖惩措施,对执行效率高、目标完成度高的学校给予通报表扬或者优先安排预算的奖励,对执行率低,迟迟完不成目标的学校给予通报批评,压减下一年度预算的惩罚,这样才能在外部约束学校的预算执行情况。
(三)加强预算绩效管理认识,完善预算绩效评价机制
(1)加强预算绩效管理认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中指出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内容,是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的关键举措,是推动党中央、国务院重大方针政策落地见效的重要保障。预算绩效是预算执行结果的量化,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可以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保证资金花得安全、用得高效。各中小学一定要强化预算绩效管理理念,保证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能够有效展开。一是要制定学校内部预算绩效评价制度,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完善预算绩效评价流程,设置合理的岗位,明确岗位职责;二是要注重宣传,让预算绩效评价深入人心,让整个学校形成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追责的风气;三是要注意培养优秀的预算绩效评价人才,定期组织相关业务人员学习相关方针政策,学习最新的理论研究,扎实提高业务水平,打好预算绩效评价的人才基础。
(2)完善预算绩效评价标准。中小学要以上级部门的政策为依据,结合学校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一套完善的预算绩效评价标准。一是明确绩效评价的内容。中小学预算绩效评价是学校根据设定的绩效目标,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财政支出的产出和效果进行的客观评价。中小学的财政支出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而从狭义上来说,预算绩效评价就是学校对于项目支出的效果进行的客观评价。二是合理设置预算绩效评价目标。绩效目标是项目支出的评价标准,只有目标合理,项目完成才具有可行性,项目评价才具有参考性。学校各部门科室都应分认识到预算绩效目标的重要性并积极配合预算绩效目标的制定,学校财务人员要深入学习理解预算绩效评价方面的政策变化、编制要求,不断学习,提升预算绩效目标编制水平和设置质量。教育主管部门同时要加大审核力度,不仅要审核目标的完整性,还要注意目标的可实现性和合理性。三是完善事前、事中、事后评价制度。例如建立预算项目事前绩效评估,事中绩效跟踪,事后绩效评价制度等,全方位、立体化对项目绩效进行监控评价。
(3)建全预算绩效评价机制。中小学需要建全相应的预算绩效评价机制,一是成立全面预算绩效评价机构,例如建立学校预算绩效评价领导小组,统筹规划学校的预算绩效评价。二是根据实际情况量化细化评价指标。评价指标尽量以定量指标进行量化,评价标准尽量完善全面。三是优化评价体系,学校要从机构设置、制度完善、人员配备等方面优化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四是要落实问责机制,对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分析之后,对预算管理中存在问题的环节,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以此来提升学校对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视。
(四)改革绩效评价结果制度,创新绩效评价结果使用
(1)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价结果制度。预算绩效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强化预算支出责任,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因此必须将预算绩效评价结果有效地运用到预算编制和执行中。财政主管部门要建立评价结果运用制度,全面规划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将绩效评价结果作为学校预算安排、学校绩效考核、校长政绩考核的重要依据。学校要及时跟进预算绩效结果运用情况,完善预算管理。针对不同的结果制定详细的应用方式和应用流程,减少结果运用的随意性。
(2)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财政部门要完善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资金安排的联动机制,将评价结果作为安排以后年度预算的重要依据。还要建立适度的奖惩机制激发各学校的积极性,对于预算绩效评价结果较好的单位,在部门预算安排上应优先考虑。对绩效评价结果较差或达不到绩效目标,以及绩效评价发现问题但不进行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项目单位,财政部门应会同教育主管部门相应调减压缩下一年度的预算。
结语
综上所述,中小学的预算管理是中小教育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是中小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预算制定、预算执行、预算评价等方面着手,编制科学合理的预算;强化预算执行的严谨和效率;构建科学、行之有效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完善预算绩效评价结果的运用,最终提高预算管理水平,促进中小学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