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电站项目财务特征及建设运营分析

2020-12-22国电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财会学习 2020年35期
关键词:投产征地电量

国电大渡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

引言

水力发电是再生能源,对环境冲击较小,发电效率较高,发电成本低,除可提供电力外,还有防洪、灌溉、改善航运、改善交通、发展旅游业和水产养殖等功能,但水电站建设周期长,前期投入高,在建设期和生产运营期各有其特点。

一、水电站投运后基本财务特征

(一)资产结构及特征

1.资产主要为以固定资产为核心的非流动资产

以国内A大型水力发电公司为例,截至2019年底,公司资产中非流动资产占比96.7%,流动资产占比3.3%。非流动资产中,固定资产净值占比94.5%;流动资产中,应收账款、货币资金各占40%左右。

2.固定资产净值呈缓慢下降趋势

电站投产后,因尾工投资金额逐年降低,甚至低于每年折旧金额,固定资产净值呈现下降趋势,在无后续再投资项目、持续向股东全额分红的情况下,资产总额也呈现逐年下降趋势。

(二)负债结构及特征

1.长期借款占比较高,主要是固定资产贷款

投产初期,负债占资产比例较高,负债中长期借款占比81.8%,短期借款占比13.2%。主要原因是新投运电站较多,贷款多为期限较长的固定资产贷款。

2.流动比率偏低,资产负债率呈下降趋势

投产初期,资产负债率较高,但呈现下降趋势。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相对偏低,但因融资能力较强,具有一定的偿债保证。

(三)盈利能力及特征

1.固定成本占比大,主要是财务费用和折旧

除投产年限较长的电站外,近10年来新投运电站固定成本占比大,主要是财务费用和折旧,投产前几年约占完全成本的70%;变动成本主要是水费和税金,占总成本的比例约为9%。

2.电价水平较低,盈利能力受销售端影响较大

水电站电价较火电低,且由于近年来电力市场化程度推进,市场电量占比逐年增加,电价持续降低,以A大型水力发电公司为例,2019年较2014年电价降低34.70元/千千瓦时,净资产收益率7.1%,总资产收益率1.6%,总体盈利水平一般。

二、建设期投资成本分析

(一)整体投资成本结构及分析

A公司已投运自建电站平均投资成本9295元/千瓦,主要包括枢纽建筑成本(47.6%)、征地移民成本(35.1%)、建设期利息成本(9.6%),三项合计占比92.3%。

项目建设管理费主要包括工程建设管理费(占比52.9%),工程建设监理费(占比19.7%),工程前期费(占比10.3%),咨询服务费(占比9.3%),工程保险费(占比3.9%)。

(二)各单位投资成本结构矩阵及分析

A公司下属八个电站投资成本及结构差异较大,按单位千瓦造价排序:B电站2627元/千瓦,C电站8397元/千瓦,D电站8525元/千瓦,E电站9535元/千瓦,F电站10093元/千瓦,G电站10789元/千瓦,H电站11509元/千瓦,I电站12791元/千瓦。

影响各电站投资成本差异的因素主要有:

一是移民征地成本差异。比如H电站征地移民成本占比高达62.3%,而A公司整体征地移民成本占比为35.0%。二是建设时间及其相应的物价水平差异。B电站投产年份较早,投资成本优势明显。C-I等2010年以后投产的电站无明显的时间优势。三是枢纽建筑成本差异,主要受地质条件、机组特点等因素影响。四是建设工期差异,主要影响建设期利息成本。

(三)重点成本或变动相对较大的成本因素分析

1.枢纽建筑成本分析

枢纽建筑成本占投资总成本的47.6%,是第一大投资成本。主要包括大坝、厂房等建筑工程费(65.4%),机电设备及安装工程费(17.5%),施工辅助工程等(12.7%)。具体构成如表1所示。

影响枢纽建筑成本的主要因素有:建设工期、采购价格、地质条件、机组特点等。其中,建设工期影响较大,且可以通过加强管理进行优化。

2.征地移民成本分析

征地移民成本占投资总成本的35.1%,是第二大投资成本,也是不同电站间差异最大的成本。其中H电站征地移民成本占比62.3%,G电站25.1%,大岗山21.1%,枕头坝12.8%,沙坪7.1%,其余电站低于5%。

影响征地移民成本的主要因素有:移民人数、移民安置方案、移民意愿、征地面积、国家政策调整、价格变化等。

3.建设期利息成本分析

建设期利息成本占投资总成本的9.6%,是第三大投资成本。主要影响因素有:建设工期、借款利率、结算方式等。

建设工期对利息成本影响最大。以H水电站项目为例,高峰期借款约200亿元,利率约6%,建设工期延长1年,增加利息成本约12亿元。

受政策影响,借款利率具有一定的波动性。比如2007年长期借款基准利率为7.8%,2019年则为4.9%,以H水电站为例,每年因该因素利息成本相差5.86亿元。

结算方式方面,若部分采用无息票据,可节约利息成本。

4.建设管理费成本分析

建设管理费成本占投资总成本的3.7%,是第四大投资成本。建设工期及物价水平是影响建设管理费的主要因素。单位千瓦建设管理费中,核准开工至投产期间发生的建管费占比最大、其次为工程建设监理费、再次为工程前期费。

表1 A公司已投产电站单位千瓦枢纽建筑费情况 单位:元/千瓦

(四)投资成本管控

1.枢纽建筑成本管控

(1)严控工程进度。可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尽量缩短筹备期,降低施工辅助工程费和前期管理费。二是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尤其里程碑计划。三是注意移民、送出工程等协调推进,防止工程进度与投产计划不匹配。

(2)持续开展设计优化。把加强设计环节的投资控制作为工程投资控制的龙头。如H水电站工程先后开展大坝轴线调整、供水系统和泄洪洞补气洞结构布置优化等项目共计33项,减少工程投资4.34亿元。

(3)加强业主供材管理。材料成本在整个建筑投资中所占比重最大,多数电站主要材料采用业主统一采购模式,加强供材管理对投资控制具有意义。包括做好供材计划,加强供材定额控制与管理,避免供材场外、场内转移等。

2.征地移民成本管控

(1)前期工作必须做扎实。移民安置规划是控制征地移民进度和成本的关键。前期规划要对实物指标、移民意愿和安置容量等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分析;安置方案要统筹兼顾国家政策变化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强调可操作性。

(2)必须主动维护好企地关系。项目建设和征地移民工作必须坚持“依靠政府、利用政策、化解矛盾”工作思路,主动加强与各级政府、行业部门沟通协调,积极构建和谐的企地关系。

(3)征地移民工作要靠前协调,果断决策。对工作中的问题和矛盾,既要依法依规坚持政策,又要实事求是解决问题,要做到主动靠前协调、果断及时决策。

3.建设期利息成本管控

一是尽量优化建设工期。二是积极争取优惠借款利率。三是在合同签订时设置好结算方式,适度使用票据支付等。四是在可能的情况下,积极申请财政贴息。

4.建设管理费成本管控

一是尽量优化建设工期。二是从建设期便树立经营意识、大局意识、全生命周期意识。三是做好预算控制。

三、运营期成本及效益分析

(一)整体运营成本结构及分析

2019年A公司运营成本(单位完全成本,下同)169.22元/千千瓦时,主要包括财务成本(37.2%),折旧成本(34.2%),薪酬成本(7.4%),水费成本(4.7%),税金及附加(4.5%)。前五项成本合计占比88.0%。

A公司运营成本主要是财务成本和折旧成本,二者合计占比71.4%。主要原因是大部分电站均为近年投产发电,固定资产净值及带息负债相对较高。

(二)各单位运营成本结构矩阵及分析

A公司各电站运营成本差异较大,2019年每千千瓦时运营成本排序为:B电站74.95元,C电站143.77元,D电站157.86元,E电站183.11元,H电站185.88元,F电站186.88元,I电站196.73元,G电站209.12元。

影响各电站运营成本差异的因素主要有:一是造价不同导致财务成本和折旧成本差异。该因素影响最大,经比对,各电站运营成本排序与单位造价排序基本一致。二是员工数量不同导致薪酬成本差异。三是发电权交易量不同导致生产运行费(发电权交易费)成本差异。四是检修周期不同影响年度修理费成本差异。

(三)重点或变动相对较大的运营成本分析

1.财务成本分析

财务成本占运营成本的37.2%,是第一大运营成本。其主要受盈利状况、投产年限、单位千瓦造价、资金成本率、发电能力使用率等因素影响。其中盈利状况越好,投产年限越长,可较大程度降低融资余额。发电能力使用率不足则会提升单位财务成本,比如G电站发电能力使用率最低,单位财务成本则最高。

2.折旧成本分析

折旧成本占运营成本的34.2%,是第二大运营成本。其主要受投产年限、单位千瓦造价、资产结构、折旧政策、发电能力使用率等因素影响。资产结构中,若大坝等水工建筑资产占比较高,年折旧率相对较低。发电能力使用率较高,单位折旧成本相对较低。

3.生产运行费成本分析

生产运行费成本占运营成本的4.2%,是目前变化相对较大的运营成本之一。该项成本主要由发电权交易费构成(占比98%),与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状况直接相关,单位间差异较大。

2019年,B电站生产运行费成本占比33.2%,大岗山27.3%,E电站、I电站该项成本占比则分别仅为2.2%、2.3%。

(四)运营成本管控

1.折旧成本管控

在建设期尽量降低项目造价的基础上,一是竣工决算时合理进行资产分类,不同资产类别对应不同的年折旧率。二是审慎选择或变更折旧方法。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对折旧方法可能有不同的诉求,应做好分析研究。

2.财务成本管控

在建设期尽量降低项目造价的基础上,一是折旧等自由资金要优先还贷,统筹好与分红和再投资的关系。二是拓宽融资渠道,优化融资结构,引入直接融资,置换存量借款,降低资金成本。三是优化票据等结算方式,压降带息负债,降低财务费用。四是加强现金流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3.生产运行费成本管控

关键是管控发电权交易费。发电权交易虽然产生交易费成本,但也会增加售电收入。管控发电权交易费的核心是做好收入、成本及盈利分析。

四、运营效益分析

2016年以来,A公司利润存在下滑趋势,主要原因是电力市场化程度推进,电价降低。同时因电力供应饱和导致设备利用率有所降低。

(一)经营效益影响因素分析

A公司各电站效益状况差别较大,影响效益的因素主要包括:售电量、售电均价、单位完全成本。

1.售电量影响因素分析

售电量主要受装机容量、设备利用小时、厂用电率等因素影响。其中设备利用小时是主要因素,主要受计划电量和市场电量等发电指标取得率、发电指标执行率、市场供需形势变化以及电力送出通道建设等因素影响。比如G电站2019年受电网线路送出能力不足影响,发电能力使用率只有77%。

2.售电均价因素分析

售电均价主要受计划电量国家批复电价、计划与市场电量比例、市场电量结构等因素影响。A公司各电站的国家批复电价差异较大,主要受项目造价等因素影响。计划与市场电量比例对售电均价影响较大。市场化程度是影响计划与市场电量比例的主要因素。2015年A公司所在区域市场电量占比37%,随着市场化进程推进,2019年市场化电量占比已达70%,电价降低了约24%,部分电站电价已接近甚至低于盈亏临界点。市场电量结构对电价影响也较大,因为市场电量品种较多,不同的市场电量价格不同,目前最高与最低价格相差约四倍。

(二)经营效益提升思路

1.努力改善外部经营环境

一是呼吁增加外送通道,提高线路送出能力和电站所处的断面输送容量。二是呼吁或解决电价降低问题。

2.大力提升市场经营成效

一是大力争取计划电量,对计划电量受限电站争取政策性补偿。二是做好直购电增量保价工作。三是积极争取计划外市场电量,减少丰水期弃水。四是大力开拓跨省跨区交易,推进水火置换、跨区域电力直接交易等工作。

3.继续强化内部管理

一是做好发电运行管理,确保发电计划全面执行。二是强化成本管控,确保节支增效。三是积极争取各项优惠政策。四是做好信息化、智能化和大数据建设,实现管理创效、科技降本。

结语

综上所述,水电站建设成本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投产运营后运营成本和经营利润的高低,企业管理者应从项目建设期便树立企业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做好投资成本管控和优化,为项目投产盈利创造基础条件。投产前,做好计划电量批复电价争取工作,争取尽可能高的批复电价;投产后,做好增量保价和降本增效工作。

猜你喜欢

投产征地电量
储存聊天记录用掉两个半三峡水电站电量
调兵山市深化征地制度改革工作初探
大踏步前进!华扬2021年销售增长50%,单品增长超100%,咸宁新产业园即将投产
世界最大抽水蓄能电站正式投产发电
中国西部地区首条光伏玻璃生产线在自贡投产
2018年中国部分企业投产的卫生纸机项目
节假日来电量预测及来电量波动应对策略
关于征地管理工作的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