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绘本为媒介培养幼儿绘画核心经验的策略

2020-12-21唐丹娜

教育界·A 2020年13期
关键词:能力培养

唐丹娜

【摘要】作为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艺术,绘本图画涉及文学故事、角色扮演和美术绘画等艺术形式,丰富的绘本人物和道具材料可为幼儿美术绘画提供丰富的素材。借助绘本图画开展美术活动,能够激发幼儿的艺术创作天性,为绘本表演提供背景图画、人物形象等。选择适合穿插于绘画活动的绘本图画剧本,科学规划活动流程,对提高幼儿绘本图画表演水平和绘画能力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在绘本图画中开展绘画活动的优势,然后探讨了绘画活动的开展策略。

【关键词】绘本图画;美术绘画;能力培养

一、走进绘本活动,探索其奥秘

绘本最早起源于欧洲,中文“绘本”一词来源于日文对“picture book”的翻译,也可以理解为“图画中的故事书”,绘本大多以少量的文字对图画进行解说。松居直曾在《幸福的种子》一书中提出:“好的绘本用趣味盎然的方式呈现孩子喜欢的事物,孩子可以清晰地看到并深深地被感动。”优质的绘本书籍能以其精良的图画和简洁有意义的文字与读者产生情感共鸣。绘本因其图画、文字相结合的形式更适合幼儿阅读,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认知系统。绘本实际上也是目前公认的最适合幼儿阅读的书籍。

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绘本源于作者的直觉。绘本作者以图像为特征,表达自己的直观感受,让绘本呈现出一定的独特性。提及绘本,与之关联的词汇多是有趣、愉快、简洁、细腻等。从绘本包含的元素之间的关系来看,绘本是一种将创造性的语言和绘画以特定形式组合在一起,以表达独特思想的艺术形式。

幼儿教师要引导幼儿初步感受并喜欢环境和生活中的艺术美,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引导他们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艺术教育对于幼儿来说,可以培養幼儿感受、理解、表现及创造美的能力。幼儿美术活动作为幼儿园艺术学习的主要表现形式,深受幼儿的喜爱。除美术活动外,绘本图画也是深受幼儿喜爱的一门艺术,它是幼儿自由自主发挥的绘本活动。作为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艺术形式,绘本涉及文学故事、角色扮演和美术绘画等艺术手段,幼儿需要先理解故事情节,然后通过肢体语言和动作表情去表达对故事剧本的认识和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幼儿的文艺天赋得到了很好的展示。美术和绘本图画作为两种非常受幼儿喜爱的艺术,存在天然的互补性。绘本图画生动活泼的场景和欢快娱乐的气氛,为幼儿美术创作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丰富的绘本人物和道具材料也为幼儿美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同样,在绘本图画中开展美术活动,能够激发幼儿的艺术创作天性,为绘本表演提供更多的背景图画、人物形象等。因此,在绘本图画活动中穿插美术绘画是切实可行的,对提高幼儿绘本图画表演水平和绘画能力都大有帮助。

二、美术活动在绘本图画中的意义

1.提高绘本图画的趣味性

在绘本图画中穿插绘画活动,能有效提高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因为幼儿天性活泼,喜欢用画笔来表达自己的喜好和兴趣。幼儿在设计人物造型、制作道具和邀请函等环节开展绘画活动,能更加直接地表达出对绘本图画中某个人物、道具和情景故事的喜爱,也可以对绘本故事做一个延伸,在一定的经验基础上自制一个绘本故事。

例如,在大班绘本《不可以》中,笔者首先给幼儿讲解了故事情节,幼儿在一种非常轻松幽默的氛围中看到自己“惹的麻烦”,看到一直以来那些不得不喊出来的“不可以”,并且笑出声来——原来,自己惹了这么大的麻烦。其实史派克每次“闯祸”都有自己的想法,绘本的最后是它在做各种事情的画面。幼儿很喜欢把这些图连起来拼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慢慢地,他们开始画出史派克做的一些滑稽的事情,惹得大家说出:“不可以!”在创作过程中,幼儿会几个人一起讨论,然后设计好故事情节,再分工绘制。幼儿通过观察绘本史派克的形象,知道它是一只可爱的小黄狗,带着蓝色的项圈,然后用很夸张的手法进行绘画。作品完成后,他们还会和别的幼儿一起分享创作的绘本故事,有的还非常积极地向好朋友推荐他们读过的精彩的绘本故事。

2.让绘本图画更富想象力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教师要尊重幼儿自发的表现和创造,在绘本图画中鼓励幼儿自由绘画,既有助于幼儿发散美术创作思维,又使绘本图画活动更富想象力。在《米格爷爷的鞋匠铺》绘本活动中,笔者给幼儿讲述了米格爷爷会做很多种类的鞋后,让大家画一画米格爷爷都会做哪种鞋。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发挥,画出的鞋子各种各样,不仅有绘本中出现的美人鞋、叮当鞋,还有皮鞋和拖鞋。在绘本活动中,幼儿自由绘画,不仅锻炼了自己的绘画能力,还使绘本活动更加富有想象力,可谓一举多得。另外,绘本图画中会涉及歌唱和动作表演,如《米格爷爷的鞋匠铺》中,幼儿会跟着米格爷爷的扮演者一起歌唱。这充分调动了幼儿动作、语言和感官等丰富的表达方式,使绘本图画活动更具整体性,幼儿在绘画过程中,也进一步感受到和理解了绘本图画的内涵。

三、绘画在绘本图画活动中运用的形式与策略

在绘本图画中开展绘画活动,首先要选择适合穿插于美术活动的绘本图画。

1.选择适合开展绘画活动的绘本

绘本图画活动大致分为四个部分,首先是教师给幼儿讲解绘本故事,然后幼儿在理解绘本的基础上,通过语言和动作来表现绘本主题。在绘本图画里开展绘画活动,绘本的选择除要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外,还要考虑绘本是否适合穿插于绘画活动,并不是每一种绘本图画都适合开展绘画活动的,如纯语言对话的绘本就不适合开展绘画活动。适合开展绘画活动的绘本图画往往是组合式绘本,有充足的道具和过渡时间让幼儿开展绘画创作。

例如,在中班绘本图画《米格爷爷的鞋匠铺》中,米格爷爷会做各种精美的鞋,这些鞋的模型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绘画素材。按照绘本故事,幼儿有足够的想象空间,米格的爷爷的鞋店各种各样的鞋,既可以是我们平时见到的鞋子,又可以是自己设计的鞋子,有的幼儿甚至画出了一个大大的鞋子造型的房子。这样不仅尊重了幼儿的表现力和创造力,还拓展了他们的美术创作思维,也使绘本图画活动更富想象力。

2.科学合理安排绘本流程,丰富绘本材料

在绘本图画中开展绘画活动,需要科学规划绘本流程和绘画活动时间,既不能破坏绘本的整体流畅度,又要保证幼儿有充足的绘画时间,而不是仓促地敷衍了事。在绘本图画《不可以》中,笔者首先给幼儿播放了一些狗狗的幽默视频,让他们讨论一下见过狗狗做的一些很好玩的事情。他们在了解了故事里史派克并不是真的想捣乱,只是很“走心”地想帮助主人做一些事情而发生的一些滑稽行为后,幼儿很快就想出各种各样史派克做出的“不可以”行为,并且还把它画了出来,在完成作品后还会迫不及待地和同伴分享这些幽默的“不可以”。

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幼儿的美术创作取材也离不开生活的源泉。幼儿美术创作是对事物美的形态和情趣的表现,涉及對事物的经验和认识,其创作来源主要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审美经验,幼儿绘画创作也是在积累的审美的激发下完成的活动。当幼儿有了深刻的审美感受后,就会自然地将自己的感受融入绘画作品中。基于幼儿的年龄特点与认知规律,教师在组织幼儿开展绘画活动时,就要选择幼儿熟悉的材料,使他们能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中找到模型和范本,找到创作的源头。同时教师布置的任务要有一定的挑战性,让幼儿“够一够摘得到”,充分调动自身的创造潜能,运用所学绘画技能与创造力来充分表现自己的艺术感受,从而设计出美的作品。教师在选择和设计绘画教育活动时,一定要具有一双善于捕捉生活、捕捉艺术,善于求索的锐利眼光,以适合幼儿认知规律的活动设计来激发幼儿的美术创作热情,充分体现杜威所倡导的“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的教育思想。这也是开展美术绘画活动中最为重要的一点。

在绘本图画《不可以》开始前,我们为幼儿准备了油画笔、水粉、超轻黏土、蓝色的项圈、狗狗的模型等,这些都是贴近幼儿生活的,而且是被他们所熟知的,这些贴近生活的材料激发了幼儿的创作欲望,在绘本图画活动中,一幅幅千姿百态的创意美术作品应运而生,这些作品可用于绘本图画的道具、语言区的故事墙、自制绘本集等。

在绘本图画中开展绘画活动,教师可以选择适合穿插于美术活动的绘本图画,提供给幼儿生活化的绘画材料,在不影响绘本故事完整性的前提下,提高幼儿的美术创作思维,从而使绘本图画活动更富想象力、更加有趣。

【参考文献】

高瞻.情境美术活动中幼儿创新意识的培养研究[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5(03):54-55.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赖敏利.儿童绘本图画的实践和理论[J].少年儿童研究,2011(14):23-25.

猜你喜欢

能力培养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论语文教学中的朗读艺术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基于就业视角的中职烹饪专业教学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