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风文明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
2020-12-21杨梦
[摘要]构建文明的乡风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之一,而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是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推动农民思政教育工作能通过提升农民道德水平,为乡风文明营造良好氛围但从目前看,乡风文明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着两重性、农村基层管理者引导力欠缺、教育载体不适用等问题,究其原因是受到快速城镇化、传统人情社会关系及传统“礼治”大于“法治”观念的影响。因此可以从挖掘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加强“教化权利”的作用、丰富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加强农民的“礼治”与“法治”相结合等四个方面入手,解决当前遇到的难题,使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能在乡风文明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关键词]乡风文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
[中图分类号]D422.6
[文献标识码]A
1乡风文明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逻辑
1.1加强农民思政教育有利于乡风文明建设
农村由农民构成,文明乡风由农民塑造。因此,农民是建设文明乡风的主体,对文明乡风的建设起决定性作用。当前,在广大农村地区,农民普遍存在着思想方面的问题,必须不断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各个方面文化的渗透,提高农民的道德水平。
1.2建设文明乡风为农民思政教育提供良好氛围
一方面,鄉风文明建设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目标导向。乡风文明建设具有明确的目标,即达到乡村社会文明程度较高,农民精神风貌较好。这为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目标导向,使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具目标性。另一方面,建设文明乡风是满足农民精神追求的重要方面。随着农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于精神上的追求也在同步提高,因此,只有促进乡风文明,才能满足农民的精神需求,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促进农民素质提升,形成乡村社会的全面发展。
2乡风文明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
2.1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两重性
目前,农民传统的小农意识的影响仍然在农村社会发挥作用,但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之间的交往范围的不断扩大,农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地方性与流动性所产生的碰撞,使农民的思想问题更加复杂。例如,有些村民虽然生长在农村,但常年外出务工,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两重性,在教育者、教育内容等的选择方面存在难题。
2.2农村基层管理者引导力欠缺
农村的基层干部是对农民进行思政教育的主要实施者,理应在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农村基层干部存在着很大的阻碍。一方面,基层干部的榜样作用微弱。有些基层干部不作为、乱作为,腐败行为严重,引起农民对基层干部的抵触,使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受到障碍。另一方面,有些基层干部无法准确认识到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导致不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还有一些虽然认识到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但由于文化程度偏低,缺乏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经验,无法有效的引导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2.3教育载体不适用
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连接着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两要素,起着桥梁的作用,载体使用适当与否直接影响教育效果。常见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包括管理载体、文化载体、活动载体、传媒载体、网络载体等类型。而目前在中国广大农村地区仍以文字、报纸等形式为主,形式极度匮乏,对农民吸引力低。另一方面,教育载体使用不当。不同教育群体适合不同教育载体,农民自身情况决定了农民教育载体的特殊性,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理解能力较弱的现实情况决定了农民思政教育载体的特殊性,而当前并没有挖掘太多使用的载体,对于新型载体的运用也是少之又少,教育载体的不适用性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2.4农民法治意识式微
随着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农民法治思维有所提升,但基于各种现实情况,当前很多地区农民的法治意汉仍然落后。农民的法治观念依然受人情观念的严重影响。农村环境相对封闭,在这相对独立的社会环境里,传统观念或习惯主导着农民生活逻辑,广大农民往往用礼教、宗族标准来判断善恶是非。虽然现代社会不断变迁和发展,但在很多农民的潜意识里传统礼教、传统方式依旧比法律更受推崇,人治、礼治思想依然影响着农民法治观念的形成,导致整个农村法治氛围不足,农民法治意识式微。
3原因分析
3.1城镇化的不断加快
传统上的农民是生根于土地的。“农业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做工业的人可以择地而居,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唯有种地的人搬不动地,地里的庄稼移动不得。”因此,农民深深的扎入土地,流动性相对较低。在农村往往以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村民大多以村为单位聚集而生,因此农村的生活富于地方性,生于斯长于斯的村民沾染着故土的气息,不同村落间的传统与环境造就了农民地方性的特征。但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外出打工,受到了外界环境的影响,农民的思想形成了地方性与流动性之间的碰撞。造成了农民的特殊性,教育内容选择的不确定性,因此对农民教育的难度增大。
3.2“差序格局”的社会关系
中国农村社会是人情社会。如费孝通先生所讲的差序格局是指,“以‘己为中心,像石子一样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形成像水的波纹,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这是中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性。当前在农村中基层管理者的选举存在着严重家族势力的影响,当选的基层干部并不全是善于治理的“贤者”,因此出现基层领导者能力不足,难以引导农民进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
3.3“礼治”大于“法治”的传统性
随着农村的不断发展,农民的法律思维有所进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也志在形成自治、德治、法治相结合的农村治理体系,但法律之于农民是约束的底线。对于农民起着强烈约束作用的是传统,也就是所谓的“礼治”。乡土社会是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在长期的教化熏陶中农民形成了乡村社会优秀传统的继承,因此农村更侧重于“礼治社会”。这种教化思想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灌输思维是相通的,如果单靠法治约束农民,会导致农民产生逆反心理。
4乡风文明建设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4.1充分挖掘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教育资源
从古至今,文化的教育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不同表现形式的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经济、政治等各个方面,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尤其乡村的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农民的教育作用意义非凡。一方面,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与农民的思政教育工作具有高度契合性,表现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等诸多方面,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与运用能够有效促进思政教育工作的推进。与此同时,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也能够为农民思政教育工作提供颇多优良的德育素材,同时符合教育客体的认知规律,农民对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强烈的认同感,有利于提高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使思政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2强化“教化权利”的作用
在农村社会,具备着稳定的文化傳统。世代生存传扬下来的文化形成了一种“生活谱”,后代可以按着问题去查找答案,不仅仅限于父母对孩子的教化作用,凡是年长的,他有着更多的经验,就可以是年幼的“师”,都会对年幼的产生教化作用,这就是一种“教化权利”。通俗的来讲,在农村的生活环境中,世代流传下来的道理、经验会对农民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年长的老者、有威信的人物往往说出的话会更“有分量”。因此,可以充分将农村中这种“教化权利”与基层管理者的工作结合起来,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交给这部分人,使农民的信服度提升,农民更乐意接受思政教育,使教育工作开展的更加顺利。
4.3丰富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载体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桥梁,乡村社会发展的速度之快导致传统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已不能满足农民教育需要,因此要加快更新教育载体的步伐。首先,考量载体的可行性。通过调查研究抓住农民的特点,由此决定教育载体的使用,例如对于年长的农民可以以戏剧、评书等方式进行,对于年轻的可以以舞蹈歌曲等形式。总而言之,对症下药更有助于教育工作的开展。其次,增强载体的吸引力。传统单一的载体已不能满足日新月异的新社会,要根据时代发展不断更新载体,增强载体的吸引力,吸引农民愉悦的接受教育。最后,认识到网络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当今社会,农民使用智能手机很普遍,也更加乐于接受这种娱乐性方式。农村基层管理人员应充分利用这一点,可以通过微信、抖音等平台,在娱乐的同时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4.4做到“礼治”与“法治”相结合
礼是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对的。如果单从行为规范这一点说,和法律是无异的。而法律作为一种约束力量,与其最大的不同在于维持规范的力量的不同。法律的推行主要依靠于国家的强制权利,强制度较高,而维持“礼治”的是世代相传的传统,村民往往对传统有着敬畏之情,用传统来约束村民有更好的作用,例如代代相传的诚信精神、孝文化等,往往比法律更有效。因此,要根据实际教育情况在教育过程中将“礼治”与“法治”相结合。
乡风文明建设与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形成相辅相成、相互依赖的关系。乡村由一个个农民构成。只有作为主体的每一位农民思想得到提升,素质得到提高,乡风文明的建设才能完成。只有构建和谐安定的文明乡风,才能不断满足农民的精神需求,使农民得到更好的发展。以此往复,形成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中国[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9:50-51.
[2]洪涛,睢艳卿,康慧娟.论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对提升新农村文化软实力的效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3(12):77-78.
[3]霍军亮.乡土文化变迁视阈下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对策[J].学习与实践,2016(9):110.
[4]张译木,王瑶.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自主性维度[J].人民论坛,2020 (2):91.
[收稿日期]2020-08-05
[作者简介]杨梦(1996-),女,山西临汾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