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新闻节目编排的人文话语实践路径

2020-12-21陈小梅

新闻世界 2020年12期
关键词:获奖作品认同感

陈小梅

【摘    要】本文以近5年中国新闻奖新闻编排类获奖作品为分析样本,探究优秀作品在新闻编排中的各种特征,并指出在这些亮眼表现因素背后,仍要警惕对于炫目花样式编排技巧、新技术的追捧现象。提出要关注“人”的问题意识,摒弃传统节目中割裂式的单线视角,以双线视角来实现节目与观众之间的“共生”与“融合”。

【关键词】获奖作品;新闻编排;对话性;认同感

作为全国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的中国新闻奖已经走过了30个春秋。新闻节目编排作为广播、电视媒体的参评项目,每年佳作不断,亮点纷呈。笔者以近5年的新闻编排获奖作品作为样本,剖析其获奖原因,并提出相关思考。

一、中国新闻奖新闻编排类作品样本

笔者抽取了从第25届到第29届的中国新闻奖新闻编排类获奖作品,共计39件。从媒体来看,广播类共19件作品,电视类共20件作品。从题材内容看,新闻联播类10件,占比25.64%;财经类4件,占比10.256%;综合新闻节目22件,占比56.41%;军事新闻类1件;国际新闻类1件。

二、解读:中国新闻奖新闻编排类作品获奖原因

(一)题材重大,紧扣时代发展脉搏

评价一个作品是否优秀,首先要考虑选题的时代性。哪些是具有时代性和大局性的作品,哪些作品经过历史的沉淀后依然具有“当下回望”的力量?答案或许是选题的时代性。[1]具有时代性,就是要关注时代发展中的重大主题,重大事件,紧扣社会热点。纵观历年获奖作品,第29届作品《两岸新新闻》围绕“金门供水”这一题材重大的新闻事件展开编排,并以“两岸一家亲”作为最后的升华,具有很强的现实政治意义;第28届作品《宁波新闻》围绕成为“全球首个‘10亿吨大港”这个世界航运发展史里程碑事件,展示宁波乃至浙江经济蓬勃发展之势,勾勒出了中国发展的美好画卷。

(二)直播常态化,促进生产方式的变革

从形式上看,很多获奖节目采用的是新闻节目直播化。这种直播常态化的模式不仅灵活地延缓了节目小片的截止时间,而且在面对重大社会热点事件时,能增强新闻节目的时效性和动态性。第27届作品《东广早新闻》利用重点版块大篇幅直播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发射过程。这一部分直播活泼生动,巧妙融合了主持人播报、记者连线、直播间专家解读以及央视伴音、发射现场信号等一系列声音形式,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使观众身临其境般地一起见证“航天梦”的实现历程。

(三)节目态势多元化,创新传播形态的样式

综观获奖作品可以发现,新闻编排内容呈现复合多样的特质。如第29届作品《两岸新新闻》就汇集了多种节目元素,既有“两岸实现共饮一江水,金门民众今天喝上大陆水”的新聞现场体验报道,有“晋江段和金门段施工过程”背景解读的新闻链接,有表现金门百姓喝上水后喜悦之情的人物特写,也有供水对经济发展影响的深度报道、专家点评,和两岸媒体以及网友的观点看法。

节目形态多元化,不仅指节目内容的多样性,同样也表现在技术层面上节目形式的多样性。第28届作品《宁波新闻》一气呵成地使用了虚拟动画、双视窗、第二演播室、高清背景大屏、无人机航拍等电视技术手段。第29届作品《两岸新新闻》采取了虚拟前景、动画包装等技术形式。作品中新立体演播室、虚拟演播室的推出,也达到了很好的收视效果。

(四)编排内化整体性,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

新闻的前期策划、信息采集、现场采访调查、后期的编辑制作和线上的包装互动,各个环节都凝结着编排人员的智慧。各组稿件不是孤立的存在,它与其它组稿件有着什么样的内在逻辑联系,如何谋篇布局整档节目,才能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以第28届获奖作品《夜线60分》为例,整档节目围绕“十九大”开幕进行编排,节目第一版块3条稿件聚焦收看十九大盛况现场,奠定喜迎盛会的主基调;第二版块聚焦人物特写,通过贫困户陈泽申的脱贫之路,以讲故事手法,从小切口折射社会发展;随后的版块则是聚焦“和县大高村”,展示农村发展成就的深度调查报道。一个小时的新闻编排内容以重要或热点事件为主,穿插动态新闻,确保新闻版块完整、结构清晰、内容丰富,而编排中的内在逻辑主线——“中国梦”贯穿始终。

(五)价值的引领性,凸显主流媒体的责任担当

新闻编排不仅要精彩好看,还要通过聚焦社会关注点,正确引导舆论,体现主流媒体的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第28届作品《央广新闻》以第一次执行《国歌法》这个关键节点,从依法播放国歌,国歌诞生历程、唱国歌、“国歌”立法规范的背景以及开展相关主题活动等方面进行编排,各环节衔接紧密流畅,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情怀,彰显了主流媒体的使命担当。

三、问题:警惕一味强调技术和技巧,应凸显“人”的意识

尽管这些获奖作品政治站位高,精品多,社会效果好,在新闻实践中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但仔细琢磨也会发现少数的编排版块过于冗长,背景、链接、连线、特写、调查、评论很多,看起来照顾到了方方面面,内容完整丰富,但有时细节性的旁枝末节太多,信息灌输说教性强,冲淡了主题。观众在收看时容易产生疲倦感,互动性不足。更重要的是,电视新闻对一些宏大主题的报道,往往用俯拍大画面,从宏观角度展示发展的壮丽场景,新闻编排中越来越重视对新技术的应用,虽然图表、数据、动画和虚拟演播室等在表现内容时更直观形象,但往往缺乏细节,枯燥乏味,没有趣味性。因此,我们应思考的是,当我们进行新闻报道,追求新闻现场和场景变化时,观众在哪里?

新闻媒体报道的主要目的不仅仅是展示信息、阐述内容,解读事件,还要关注观众的情感表达和互动。策划和编排新闻节目时,要在新闻节目中融入情感元素,体现人文关怀,才能打动收看群体。

四、建构:实现节目与观众间的“共生”与“融合”

新闻编排是有其内在逻辑可寻的,尽管节目编排讲究起承转合,坚持内容为王的新闻理念,但在收看渠道多样化,收看群体具有多变性的今天,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应如何设计并编排节目?如何实现电视节目的话语实践活动?与以往新闻编排节目中注重编辑水平、编排技巧和叙事编排风格不同,我们更强调与收看电视节目的观众的互动,聚焦节目收看群体中“人”的因素,分析他们是如何在线上线下建立新的群体空间并展开节目收看实践的过程。

(一)增强新闻编排的对话性——实现“互动”与“共生”

有学者提出以知识社会学的视角将新闻描述为一种以“对话”呈现的知识形态,并承认在风险社会之中存在知识的不确定性,进而承认任何个人知识的局限性——任何真相只是暂时的。[2]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从传统的信息讲述传递模式转向了互动性更强的对话模式。首先表现为新闻与新闻的对话感,新闻编排中相同主题的稿件应首尾呼应。每条稿件在编排中实现脉络相连,产生对话感。其次要实现新闻与观众的对话感。在编排中,编排人员要注重口语化表达,讲究悬念的设置,体现故事性,同时提供实时互动平台,鼓励观众对事件发表评论。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网络时代,很多新闻事件的线索和素材画面都是由观众提供,再由主流媒体进一步跟进。在这种积极的互动中,双方重新书写、推动、建构新闻实践活动。第三要实现观众与观众的对话和互动。媒体在线上要给观众提供互动的渠道和平台,可以提供视频实时连线,网友观点实时上线,使观众能及时发表对新闻事件的看法和评论。另一方面,观众也会看到其他观众(网友)的所思所想,不同观点看法可以在此碰撞交锋,观众与观众之间可以进行对话。此外,媒体还可以组织线下活动,实现观众与观众的互动和交流。

(二)构建新闻的共同体和认同感——实现“共生”与“融合”

身份认同即“Identity”,起源于西方哲学、心理学领域,是关于“我是谁”“我将去哪里”的问题。身份指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源出于拉丁语statum,狭义指个人在团体中法定及职业地位。广义上指个人在他人眼中的价值及重要性。 [3]“个人与他人或其他群体的相异、相似的比较构成了个人在社会网络中的位置,从而确定了身份,认同也就融合了身份认同的意思。”[4]这些理论在新闻节目中同样能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首先,新闻节目构成元素主要是声音和画面,在新闻话语实践中,通过不同节目风格所传递的信息和情感,使观众在观看中产生区别于其它媒体或栏目的直观感受,进而产生社会群体认同,形成群体认同感。比如收看军事节目的往往以男性群体为主,而情感类节目往往以女性群体为主。有的新闻节目偏重时事新闻类,有的侧重民生类,有的则侧重深度解读类……不同的觀众在不同喜好风格的推动下,聚集在不同节目之下,这种相同收视习惯的形成过程也是群体身份认同的塑造过程。

其次,收看新闻节目,观众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获取信息的需要,在收看过程中,观众也实现了了解社会、社交沟通、放松娱乐等需求。有学者指出,社交媒介只是提供了一个连接平台,真正将数量庞大的用户连接在一起的还是在这些平台上的各种叙事(narratives)。在人们讲述、分享和添加这些叙事的过程中,往往是情感将人们连接(或者分离)成为具有共同关切的“情感公众”。[5]

因此在新闻传递中,除了知识传播和观点释放,包裹在其中的还有情感交流。节目就像一个开放的平台,通过各种丰富的情感共鸣聚合了收视群体,同时也激发了观众情绪上共振共鸣,产生共通的情感体验,从而在虚拟的电子空间里获得身份认同并完成共同体的构建。他们在节目的微博、微信平台上参与活动,发表对事件的看法,提供新闻线索,构成了一种新型群体的聚合结构。

以上特点要求在新闻编排节目中,编排人员要做到定位清晰,目标受众明确,编排有特色,要体现鲜明的栏目风格,尊重观众的情感满足需要和情感表达需要。

(三)引领群体的社会心理及价值取向——实现“融合”与“塑造”

在新闻编排中切忌采用生硬的大段说教式灌输,应以接地气的讲故事方式,通过小视角,把宏大叙事变为百姓真切的所见所感,以积极的价值观去引导人,从而实现润物无声的价值传递和塑造。

结语

新媒体时代,新技术和新平台不断涌现,如何做好新闻,实现新闻编排优化,传播效果最大化?笔者认为,不仅要注重选择重大题材、节目态势多样化、编排内化整体性和实现价值引领,还要摒弃传统节目中割裂式的单线视角,要实现节目与观众之间的“共生”与“融合”的双线视角。编排作品要强调新闻节目与受众的相关性,以人为中心,凸显人文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节目与观众的情感共振,媒体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注释:

[1]王志,吕新雨,孟苏石,李智勇,张寅,李舒.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解析 电视评论 电视系列报道 电视访谈 电视编排圆桌研讨[J].中国记者,2019(12):64-67.

[2]刘海龙.新闻素养与下一代新闻业[J].新闻记者,2014(04).

[3]阿兰·德波顿.身份的焦虑[M].陈广兴,南治国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3.

[4]张淑华等.身份认同研究综述[J].心理研究,2012(01):21.

[5]曾国华.重复性、创造力与数字时代的情感结构:对短视频展演的“神经影像学”分析[J].新闻与传播研究,2020(05):41-59+126-127.

(作者单位:安徽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

责编:周蕾

猜你喜欢

获奖作品认同感
2022年下半年卡通画大赛获奖作品选登
2018年书画临摹获奖作品选登
2018年上半年卡通画大赛获奖作品选登
2018年荷赛奖获奖作品精选
2018年上半年卡通画大赛获奖作品选登
监狱管理专业警务技能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改革的思考
浅析国有企业员工企业文化认同问题
提高大学生学校认同感的策略研究
锋视觉
浅析融合大时代视角下设计产品的认同感